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2855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科 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应急程序】

接到停电通知→备好应急灯→准备动力电器的应急方案

突然停电后→采取措施保证抢救仪器的运转→开启应急灯

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儿及其家长→防火、防盗

【应急预案】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准备应急灯、手电、蜡烛等;

如在抢救患者使用动力电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使用抢救患儿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开启应急灯或点燃蜡烛照明灯。

3.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尽早排除故障或开启应急发电系统。

4.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儿及其家长,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备用氧气袋接吸氧管→继续吸氧→继续吸氧→或接备用氧气筒

→观察病情→通知维修

1.立即打开备用氧气袋,试好流量连接吸氧管,继续为患儿吸氧,并向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

2.必要时将备用氧气筒装置推至床旁,给予吸氧。

3.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缺氧症状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

4.通知器械维修组进行维修。

住院患儿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

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1.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儿,应加床挡,并有家长陪伴。

2.对于极度躁动的患儿,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儿造成损伤。

3.在床上活动的患儿,嘱其活动要小心,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4.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儿,要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儿家长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5.教会患儿家长一旦患儿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儿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儿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儿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人呆的损伤等情况。

7.配合医生对患儿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8.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

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9.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患儿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患儿突然摔倒→立即通知医生→检查患儿摔伤情况→将患儿抬至病床

→进行必要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症处理→加强巡视→

观察效果→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做健康教育

1.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2.当患儿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儿身边,检查患儿摔伤情况,通知医生判断患儿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儿,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将患儿抬至病床;

请医生对患儿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他治疗。

4.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儿轻抬至病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抬至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儿,病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6.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可进行冷敷;

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或1.0%新洁尔灭清洗伤口,以无菌敷料包扎;

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

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7.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平稳。

8.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9.向患儿及其家长了解当时摔倒的情况,帮助患儿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儿家长做宣教指导,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伤。

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及时清理分泌物

→观察生命体征→告知患儿家长→记录抢救过程

1.住院患儿出现惊厥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掐住患儿人中,就地取筷子等东西放在患儿的臼齿部,让患儿头偏向一侧,同时用负压器进行吸引,并请家长帮组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医务人员立即给患儿持续氧气吸入。

3.给予建立静脉通道。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a、安定0.2-0.3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直接静注,速度1mg/min,后用1-2min发生疗效。

b、水合氯醛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肠。

c、苯巴比妥钠每次1-2mg/kg肌肉注射。

5.如果是高热引起的惊厥,应迅速给予物理降温。

6.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

7.患儿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儿:

①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衣物。

②安慰患儿及其家长,给予患儿及其家长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③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8.待患儿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儿家长详细了解发生惊厥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

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报告医生→

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

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

1.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4.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护理部、药械科、消毒供应中心。

5.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6.患儿家长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住院患儿出现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作好记录→

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

保留血袋→抽取患儿血样→送输血科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换生理盐水。

3.如是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儿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住院患儿发生误吸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及时清理分泌物

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长→记录抢救过程

1.住院患儿因误吸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人员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当患儿处于神志清醒时:

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

当患儿处于昏迷状态时:

可让患儿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

也可让患儿处于俯卧位,医务人员进行拍背。

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儿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

并请患儿家长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负压吸引药品(负压吸引器、吸痰器、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遵医嘱给误吸患儿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吸入的异物。

3.患儿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4.给患儿行持续胸外按压,直至患儿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5.及时采取脑复苏,给予患儿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给予患儿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6.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

①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9.待患儿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儿家长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在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防范措施到位→猝死后立即抢救→通知医生→

继续抢救→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儿,尤其对新患儿、重症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2.急救物品做到“四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达到100%,急用时随时投入使用。

3.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仪器及时充电,防止电池耗竭。

4.发现患儿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儿,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儿家长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5.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儿情况,依据本科室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6.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道,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7.发现患儿在走廊、厕所灯病房外的环境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儿家长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8.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儿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9.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10.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11.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12.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长将尸体运走,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抢救过程结果,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

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做好病房安全管理→消除隐患→紧急疏散患儿→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

→积极扑救→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火情无法扑救立即拨打“119”→告知准确方位

1.做好病房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检查仓库、电源及线路,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消除隐患。

2.住院患儿家长不允许私用电器。

3.当病区内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儿先撤、重患儿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离”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4.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者,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5.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

6.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

7.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8.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邻近人员。

9.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要迅速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10.关闭邻近的窗门,断开燃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中心或电工室人员操作)。

11.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