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36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课模板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近视眼可以透过佩戴近视镜—加以矫正。

6、为了预防近视,我们需要做到“三要”、“四不要”:

1)三要:

读书姿势要、看书电脑电脑一小时后要

、要定期。

2)四不要:

不要、不要、

不要、不要。

7、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

8、听觉形成的过程大致是:

外界的声波经过传到,的振动通过传到,刺激了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传送给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9、噪声是指那些的声音。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

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就会破裂,甚至会因此失去听觉。

10、为了保护好耳和听觉,我们应该怎么做?

 

11、鼻能辨别、舌能辨别、皮肤能感受等刺激。

12、神经系统是由、和它们发出的组成的。

13、和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和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大脑皮层具有感受、、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

小脑的作用是。

脑干下部与连接,脑干专门调节、、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脊髓能控制简单反射,并将信息传导到,还是脑与、之间的联系通路。

1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也叫做,它包括和

两部分。

15、神经调节的最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概念是

16、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结构模式是:

、、、、。

反射分为反射和反射。

与有关的反射是的,也是人类

17、内分泌腺没有,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并随着输送到。

18、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的调节,但也受到调节的影响。

1、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

1、右图是神经元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填出相应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bcd。

(2)图中箭头表示的是,它通过来传导。

2、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某同学突然拿到烫手的馒头后,手指皮肤中的[]受到刺激,产生,经[]传到

中特定的[],它接受这一信号后,也立刻发出,并通过[]

,传到[],引起上肢相应的肌肉收缩,产生缩手动作。

(2)从缩手反射过程可看出,神经冲动在反射弧的传导途径:

[](产生冲动)→[]→[]神经中枢→[]→[e]。

课时回顾总结

教师寄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6、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7、描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8、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9、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举例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10、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

达标检测:

1、人的眼睛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

与人的颜色有关的结构是()

A、角膜B、虹膜C、脉络膜D、巩膜

2、“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这是小明骑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的反应,请结合自己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

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

A、视网膜—角膜—晶状体—瞳孔B、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C、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瞳孔D、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3、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使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4、呼吸道感染时,还可能发生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通过下列的哪一结构进入中耳而引起的?

()

A、外耳B、咽部C、内尔D、咽鼓管

5、某些老年人“耳背”,只有大声说话,才能勉强听清楚,其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鼓膜或听小骨B、听小骨或耳蜗C、耳蜗或听神经D、听神经或听觉中枢

6、医生给一位在交通意外中撞上头部的男子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

男子的呼吸、心跳、血压、反射动作均正常,进一步观察发现,男子能够行走,但有时会跌倒。

据此可以判断该男子的哪一部分可能受损?

A、大脑B、脑干C、小脑D、脊髓

7、下列哪一项属于复杂反射?

A、人进食时分泌唾液B、沙子进入眼里使人流眼泪

C、电视播报“玉树大地震”的受灾场面时,人们难过得哭了

D、膝跳反射

8、以下是临床上常见的几种检查方法,其中,与初步诊断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是()

A、划脚心观察是否有反应B、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9、某人身高2.35米,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有巨人症,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是()

A、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D、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10、下图是人耳内声波传导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I的作用是和声波,Ⅱ的作用主要是将转换成振动并将之传递到内耳。

2)

【】最先接受声波刺激。

当它内陷时,会引起听力下降,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在将气体压入鼻腔的同时,做吞咽动作。

这样,随着【】口张开,压入的气体便进入【】而增加了压力,反复进行,可以得到一定的疗效。

11、下面所示是神经元模式图,请回答:

1)填出序号所代表的名称:

①②③

④⑤⑥

2)神经元由图中的【】和【】

构成。

3)在周围神经系统内,④和⑤聚在一起外包有膜构成。

4)感受器主要由图中【】所示部分构成。

5)在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的方向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是:

12、依据“眼球的基本结构图”回答以下问题:

(1)有的同学沉迷于上网,不但影响了学业的发展,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脑显示屏,容易导致[]

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

(2)眼球的[]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卷。

(3)某人的眼球结构完好无损,但他也是盲人,这很可能是他的[]受损,导致上产生的图象信息无法传导到所致。

13、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发现,健康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

将其胰管结扎后,发现胰腺萎缩、胰岛活着,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

由此推测,胰岛能分泌一种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1)科学家为了探究这种物质的主要功能,作出该物质能调节_______的假设。

(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胰岛分泌的这种物质是_______,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浓度升高,当血液流经肾脏时,由于_______作用失调,一部分随尿排出,形成糖尿。

b

a

(3)健康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相对恒定,维持在_______%左右,起主要调节作用的器官是_______。

14、

(1)图中的5、6分别表示、。

(2)人体的膝跳反射中枢在[]里。

视觉中应在[]内。

(3)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应由(填数码)构成。

(4)某同学不小心脚被扎,感到疼痛。

请写出从刺激到感觉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用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四检测反馈(5分钟)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复习学案

1、知道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能够独立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2、能独立地正确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3、通过分组收集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影响;

2.通过讨论和交流,认识到人和生物圈的复杂关系,激发环境保护的意识;

3.对影响生态环境的活动进行讨论,体验进行科学决策的过程。

难点、重点:

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在此基础上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通过讨论和交流,认识到人和生物圈的复杂关系,激发环境保护的意识。

复习过程:

前自学指导一:

(复习课本完成下列练习)

1.和是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

当代人类共同面临的三个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和。

也是大气

遭到严重污染的三个明显后果。

2、科学家把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中并对新的造成严重危

害的现象,叫做。

它的特点是不受和的限制,并随着的迅速发

展和的频繁交往而迅速传播开来。

课前自学指导二:

1、酸雨形成的原因1;

2。

2、模拟的酸雨的成分是、。

真实酸雨中的主要成分为、

和。

酸雨(一定或不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

3、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水俣病,是食用富含的鱼虾造成的;

曾经发生的痛痛病,是

长期食用含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

4、“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在________北、________北和________北建设的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工程,

被誉为“________建设工程”。

目前已累计造林两千多万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________。

5、每年的______月______日为“世界地球日”

课前自学指导三:

1、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2、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从―――――――出发,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有机划、

3、有步骤――――,本着―――、―――、―――、――――的原则,恢复植被。

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我国已经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

巩固练习(先独自做,后小组交流、明确答案、组长讲解疑惑、准备展示。

时间大约10分钟)

1、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A.容易发生水俣病B.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C.容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D.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

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C.治理太湖污染应停止太湖周边与产生污水有关的生产活动

D.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

3、目前有三项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该三大环境问题( 

A.酸雨B.臭氧层破坏C.人口急剧增长D.温室效应

4、森林遭到砍伐后,我们可能面临下列哪些问题?

A.水土流失B.气候改变C.生物多样性受损D.以上都可能发生

5、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萌发的预期效果为()

A.发芽率低,不整齐B.发芽率低,整齐.C.发芽率高,不整齐D.发芽率高,整齐

6、关于废电池最好怎样处理()

A.埋进土里B.丢入垃圾箱C.烧掉D.收集起来交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

7、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A.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B.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D.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8、对“警惕地球变暖”不正确的理解是()A.地球变暖将是一场灾难,将导致海平面上升

B.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C.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可能植

树造林,保护植被D.热带雨林将被极大的扩张,有利于海水的升温

9、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臭氧

10、现在大力提倡使用绿色环保型电冰箱,与其他冰箱相比,主要是它对环境不产生()

A.大气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水污染D.噪声污染

当堂检测(请独立完成。

时间3分钟)

1下列关于控制废旧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禁止生活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B.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电池

C.以废电池及时回收进行安全处理D.挖地深埋,防止污染

2、人们采取的哪个行动导致了完全相反的结果()A.寻求控制人口增长的更好办法B.广泛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

C.制造更强更有效的农药和杀虫剂D.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

3、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1978年开始建设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

下列不属于“三北”范围的是()

A、西北B、华北北部C、东北西部D、东北东部

4、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增高,形成“悬河”的主要破坏因素是()

A、历史上曾发生严重的泥石流B、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C、黄河流域生物的食物链被破坏D、黄河下游环境被严重污染

5、海域发生“赤潮”会使大批鱼类及海产动物死亡,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受化学物质污染B、海洋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

C、原油泄漏污染了海水D、水土流失,大量红壤流失到海洋

6、为了掀起群众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把()定为“地球日”。

A、4月22日B、6月26日C、12月4日D、3月6日

7、仙人掌曾作为观赏植物被引进澳大利亚,而后便到处蔓延,侵占土地致使无法种植庄稼和牧草,被农民称为“恶魔”。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过度开发利用C、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D、自然开发

8、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由于当地人们食用了含()的鱼虾造成中毒的。

A汞B银C镉D铅

9、调查当地生态环境时,其调查方式包括()

①实地调查②到当地的环保部门咨询③自己想象④通过图书馆、报刊杂志社、电视台或互

联网收集资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造成洪灾的

人为因素有()A大量砍伐树木,水土流失严重B围湖造田,降低了蓄洪泄洪的能力

C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加大D以上三种因素都有。

11、酸雨被称为“空中的死神“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下列哪项不是酸雨对自然界的影响()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导致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

C、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成片的植物死亡。

D、使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

12、下列事件中,通过事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废电池污染

13、现在大力推广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来消灭农业害虫的好处是()

A.减少农药的使用B.降低成本C.防止污染环境D.以上三项都是

14、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中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A需重复几次B模拟酸雨的pH一定等于4C需进行对照实验D实验变量为模拟酸雨

15、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是因为它能()

A.吸收紫外线B.吸收红外线C.阻挡微波辐射D.防止酸雨

二、简答题:

1、酸雨是造成全球性环境污染的元凶。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

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请你结合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我国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2)你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酸雨的发生?

【课后反思】

(总结和反思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第五章健康的生活复习学案

1.识别传染病,说出传染病的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

3.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

说出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其作用;

4.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5.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解安全用药的常识。

6.急救方法,健康的含义

◆复习重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健康的含义。

◆复习难点: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其作用

◆复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识梳理】结合课本理解读背以下考点梳理

三、同桌互查考点梳理

四、老师抽查

五.[经典例题剖析]:

例1:

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

(   )

A、病原体、抗原  B、病原体、抗体  C、抗原、抗体D、传染源、病原体

例3:

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中()。

A.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例4:

右图中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

了乙的血液,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

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丝虫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在患病前是______________,患病后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丝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蚊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预测新题演练]

1、我国政府为在中国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六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人工免疫D.切断传播途径

2、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但他后来并没有患此病,可能的原因是()

A.这个人注射过流脑疫苗B.这个人遗传素质好

C.麻疹传染性不强D.这个人过去得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

3、可以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  )。

①病毒②细菌③真菌④单细胞动物⑤寄生虫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4、下列哪种疾病不是传染病?

A.夜盲症B.“非典”C.天花D.禽流感

5、对于因病死亡的鸡、鸭、鹅等家禽,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A.腌制成食品,卖给他人B.清洗干净留作食用

C.用土深埋或者用火焚烧D.制成饲料饲养家畜

6、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A.任何一个环节B.传播途径

C.任何两个环节D.全部三个环节

7、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疫苗

8、在“非典”肆虐期间,我国某医学教授不幸被感染,他冒险尝试将已痊愈的“非典”病人的血清注入身体内,结果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免疫的类型以及已痊愈病人的血清相当于()

A.特异性免疫,抗体B.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D.抗体

9、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A.皮肤B.白细胞C.淋巴细胞D.肝脏

10、下列各种消化液中,既有免疫作用,又有消化作用的是()

A唾液B肠液C胆液D胰液

11、坚持饭前便后洗手,有利于传染病的预防,这是因为()

A.控制了传染源B.切断了传播途径C.保护了易感人群D.消灭了病原体

12、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溶菌酶能杀死许多病菌  B、流感病毒抗体能杀死流感病毒

C、SARS病毒抗体抵抗SARS病毒 D、肝炎病毒抗体能抗肝炎病毒

13、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

A.流感患者B.空气和飞沫C.老人和小孩D.流感病毒

14、体育锻炼及接种疫苗的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三个选项都正确

【简答题】

15、自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

现在,每天将近有1.7万人被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患病总人数更达数亿。

病原体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播。

根据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引起这种传染病的。

它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组成。

(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是()A.血液B.精液C.乳液D.握手

(3)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为了预防艾滋病的蔓延,我国近几年来在许多城市的公共娱乐场所免费提供安全套,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4)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免疫。

16、某人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经多个医生确诊患了乙肝。

于是医生马上做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

①将患者立即隔离治疗;

②为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打预防针;

③对患者的房间和用具进行消毒;

④在患者住院期间,不让家属去探望。

分析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乙肝是一种病,具有的特点。

(2)医生所做的措施中,①是为了;

②④是为了;

③是为了。

(3)甲、乙、丙是同事,由于甲得了乙肝而乙被感染,丙安然无恙(乙、丙身体素质一样),那么,乙在得乙肝前后的身份在传染病学上分别属于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没有得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