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425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docx

高支模专家论证专项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编制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位于*********,总建筑面积为48309.11m2,本次4层,每层层高**m,局部卸货平台层高11.6米。

±0.00地面为100cm厚混凝土硬化地面,目前已经捣制完毕。

柱距为10m,梁的截面尺寸为300mm×700mm(局部),楼板厚度主要为130mm。

本方案所涉及范围支撑体系基本上为均布,间距≤800mm,计算分析对象:

梁以300×700,板以130mm厚度截面进行验算。

梁、板、柱采用12mm厚夹板模,支架采用普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为了简单化施工,上述截面经验算后,小于该截面的梁板按该截面进行支模,小截面梁不再验算。

二、编制依据:

工程施工图纸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

《建质[2004]213号》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材料选用及拟定搭设方案

模板——拟采用12mm厚夹板模板;枋木截面采用40mm×90mm。

钢管支架支撑体系——钢管采用φ48×3.0mm,采用对接立杆,立杆顶部设横钢管梁受荷;立钢管直接落地,立杆基础为已捣制100mm厚混凝土砼。

脚手架体系须设置纵横剪刀撑,剪刀撑的设置要求:

1.竖直方向的剪刀撑,必须从底至顶连续设置,四周必须设置,同时纵横双向设置纵横方向的垂直剪刀撑。

2、梁下:

次龙骨采用40×90mm方木,间距为150~200mm,立放,沿轴线纵向布置,梁侧板立档采用40×90枋木,平放,间距为250~350mm。

侧边及梁下部用φ48*3.0钢管作为主龙骨通过直角扣件将荷载传递到支撑体系。

板下:

次龙骨采用40×90方木,间距为400mm,用一根φ48*3.0的钢管作为主龙骨通过直角扣件将荷载传递到支撑体系。

构造措施

一、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的构造要求

搭设采用外径¢48mm,壁厚3.0mm的无缝钢管,体系为满堂红体系,间距按设计计算要求;验算时采用¢48mm×壁厚3.0mm的无缝钢管

纵横水平杆都直接固定在立杆上;

立杆立在90×90×40厚小木方块上,立杆基础为150mm厚混凝土楼地面;

离地300mm高开始架设水平杆,作为扫地杆;

立杆全部采用定做,大部分不设接头,少量钢管竖向需要传递,必须采用对接,立杆顶部设横钢管主龙骨,立杆各相邻接头应错开500mm以上,而且同步距内接头数量不得超过25%;接头横杆原则上采用对接,当局部搭接时,横杆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m,即应有两个立杆搭接距离;搭接或对接接头应错开不少于800mm;

脚手架体系应与先浇浇筑主体结构柱顶紧,加强稳定性,同时要求先捣制框架柱砼完毕,利用部分柱加固脚手架稳定。

支架四边必须设置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少于4跨,且不应少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60度;

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与轴线成45º角,剪刀撑的构造同上。

二、模板体系的构造要求

当梁的跨度在4m或4m以上时,在梁模板的跨中按2/1000起拱;悬臂梁按3/1000起拱。

当梁高大于800mm时,侧模必须加设一道对拉螺栓,当梁高大于1100mm时,侧模必须加设二道对拉螺栓,采用钢管“3”型扣。

安装拆除方法

一、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的搭设

对材料进行质量验收,作好安全技术和搭设质量交底工作。

杆距定位:

根据平面施工图,在需要搭设的范围内先在底板面放出立杆大样点。

遇脚手架转角处;一般设为90度转角。

搭设顺序:

基垫处理――摆放扫地杆――逐根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安横杆――连墙撑杆――接立杆――剪刀撑——加设支字撑

立杆首根,有长有短,错开搭设,相邻两立杆的接头错开500mm以上,同一步内接头数量不得超过25%。

本工程剪刀撑设计按每隔四排立距设置剪刀撑、沿架高度连续布置。

并与6-7根立杆联结牢固,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或地平面)的夹角为60度。

剪刀撑钢管搭接不少于1000mm,要用不少于2个扣件扣牢。

扣件连接要求:

扣件内壁的圆幅度精确与钢管扣紧时,内壁尽量与钢管吻合。

螺栓不宜拧得过紧。

拧紧程度一般控制在40--65N.M之间。

架体与建筑物的拉接,要求从第一部开始每两步与已浇筑结构柱拉结一道。

提高立杆的纵向刚度,防止脚手架内外倾斜,增加架体的整体稳定。

作为安全措施,在最顶层水平层要求满铺竹子作为防坠落挡板和临时操作平台。

搭设脚手架的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必须持脚手架操作证才能上岗,严禁酒后作业。

2、确保安全施工,搭设脚手架时,架子工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绝缘鞋和工作手套;防止钢管滑落和扣件伤人,地面不准站人,并设置警戒标志牌。

3、搭设材料必须经过验收和选择,保证材料质量和构造错位搭接的需要。

4、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部分不小于100mm,防止杆件漏连。

5、扣件螺栓拧紧要适宜。

6、大风大雨或停工一段时间后,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变形,下沉,扣件锈蚀严重、连接扣松脱,要及时加固,更换,维修,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7、因为二三层搭设同第一层,在钢管立杆放样时,尽量确保上下层立杆轴线对准。

二、模板的安装

1、柱模板

①工艺流程:

弹柱边线——安装纵向侧板,临时支撑——校正垂直——立横向侧板并与纵向侧板连接——校正柱模垂直——支撑固定——设置柱箍

②柱模安装时,先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边线,同一柱列应先弹两端柱轴线、边线,然后拉通线弹出中柱的轴线及边线。

按墨线先把底部方盘固定好,在安装以配制好的侧板,用吊线坠校正柱模垂直后,用支撑加以固定,柱模之间要用水平支撑,剪刀撑互相拉接固定。

柱模钉好后,要进行垂直度和截面尺寸的复核,确保砼柱的截面尺寸与位置的正确性,方便以后的施工工序。

③特别注意:

柱顶与梁交接处要留缺口,柱模脚处要留清洁口。

在柱模板的外侧设置柱箍,柱箍间距按设计计算要求,以防浇筑砼时柱模产生膨胀变形或模板破坏。

2、梁板模板

梁、板模板的安装顺序:

复核楼层的轴线和标高——支梁底模、板模(按规定起拱)——梁侧模——埋置予埋件、予留空洞——复核位置、标高与梁截面尺寸——与相邻梁板连接固定——全面检查验收

①梁模板安装时,根据各梁的高度计算出钢管底部横杆主龙骨的标高,在已搭设好的钢管脚手架体系上搭设小横杆。

然后根据图纸摆木枋次龙骨,再把主梁底模两头搁置在柱模衬口档上,然后造次梁底模,接着安放主梁侧板,要在侧板外侧铺上夹木将侧板夹紧、钉牢。

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平直度的检查。

②次梁侧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

梁模板安装后,要拉通线检查。

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

顶撑之间要设剪刀撑。

③当梁的跨度在4m或4m以上时,在梁模板的跨中按2/1000起拱;悬臂梁按3/1000起拱。

④平板模板安装时,先把靠梁模板旁的搁栅摆上,按间距等份搁栅来摆中间部分的搁栅,然后在搁栅上面钉18mm厚的夹板,安装好平板模板后,应进行模板面标高的检查工作,如有不符,立即调整。

整个模板体系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并作好验收记录。

三、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前,试块应进行试压,因为主梁的的跨度为12m>8m,且有悬臂构件,所以试件强度必须达到100%才能拆模,拆模前应做好拆模申请。

并对工人做好拆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支撑体系要求隔层拆除,也就是在捣制完三层板,而且二层板混凝土达到设置强度的100%时,才可以拆除二层楼板的模板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

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先侧板后底板的原则。

拆除时,严禁用大铁锤和撬棍硬对硬硬撬。

具体如下:

1柱模板:

先拆除斜撑、对拉螺旋、柱箍、横楞,然后拆除四片模板,拆除时要把模板的上端用钢管支撑着,用木锤敲击模板,使模板与砼分离,然后使用铁撬杠撬下。

2楼板模板:

楼板模板的拆除要先放低支架或打掉楞木下的锲块,拆除部分楞木,以免损坏模板,危及人身安全。

3梁模板:

梁模板的拆除是先侧板后底板;梁侧板的拆除是先拆下侧板的支撑以及脚板等。

侧板可整片拆下。

梁底板的拆除是先降低支架或打掉锲块,降低支架或打掉锲块的顺序,应该是先拆中间1/3,再拆两边1/3,然后使底板降到支架上,整块拆下模板。

4满堂支架的拆除:

在模板拆除并清理完毕,再从上到下逐层拆除脚手架支撑。

四、模板拆除时应注意事项

①拆除时要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或拉倒。

②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撬拆底模。

3每人要有足够的工作面,数人同时操作时要合理科学分工,统一行动和信号。

4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拆随清理,以免钉子扎脚、阻碍通行发生事故。

2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被扎伤。

高支模施工搭设安全管理

一、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搭设脚手架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应对工人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整个高支模施工过程应有现场安全员进行旁站监督。

3、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系牢。

4、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5、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6、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7、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8、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

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

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

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9、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10、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11、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顶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12、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13、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

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高跟鞋作业。

14、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15、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二、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安全注意事项

1、立杆平实;

2、立杆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方式;

3、在离地300mm高开始搭设横杆;

4、设纵横竖向剪刀撑,与地角度为60º;

浇筑楼面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

一、对浇砼要求

本工程混凝土浇筑拟采用汽车泵送料,要求均匀放料,采用振动棒和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其施工水平荷载取值为4kN/m2,垂直荷载取值为2kN/m2,经计算模板体系安全。

浇注混凝土时,需要有木工随时跟踪加固支撑体系的强度。

浇注混凝土时,模板操作层临边需要围护,作业时,电线不得乱拉、拖地。

需要现场质安员旁站监督。

作到施工有序,发现情况不对,应立即停工,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待查明原因或经处理,确保在安全状态才能继续施工。

二、现场监测方法

在混凝土浇筑时,须有技术人员和木工跟踪管理,对于脚手架的支撑体系,在大梁下的部位要进行重点检查,由于浇筑混凝土时间短,主要是全程跟踪,靠目测和通水平线到两侧主体上观察,根据测点布置图,结合在梁下主龙骨上挂锤球,锤球下垂直地面上固定垂直标尺,在垂线上用签字笔作一细标志,并且读取标尺上最初资料,另外需要依靠建筑施工永久水平点作为参照点,测定地基下沉的数值,用水平仪在架外20m远处测量各个资料。

当发现下沉超过控制值(控制值为12mm,警戒值为8mm)时或发现部分直角扣件有滑移趋势时,应立即停止上部施工,将人员撤离现场。

在下部设立警戒线,组织人员进行加固。

可在承载主龙骨中间再设一立杆,减少主龙骨的跨度来满足承载力要求。

脚手架立杆垂直度,在钢管体系搭设完毕为安装主龙骨前,通过在最顶层水平杆层上挂锤球校正立杆的垂直度,校正后要求垂直度不超过3cm,符合要求后通过扣件固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通过电子经纬仪在20m开外进行测量,对于垂直度偏差明显的立杆重点测量,当发现垂直度超过控制值8cm时进入控制阶段,采取减轻上部施工活荷载,督促避免堆料过高措施进行缓解,如果垂直度接近警戒值5cm时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如加立杆或剪刀撑或大梁分两次浇注。

应急救援预案

一、概述

高支模施工危险源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为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四种形式。

组织:

公司法人(总经理)为工程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领导人,项目经理为应急救援工作的直接领导人。

现场各管理人员为救援工作的执行者,救援工作应发动民工和群众的配合工作,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救援预备器材和物品应包括担架、绷带、止血药、氧气袋、防暑药等

当出现紧急情况或事故后,现场人员第一个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当出现一般事故(包括支撑体系的过大变形)的紧急情况时,项目经理应立即组织人员将作业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停止出现安全隐患部位的施工工作,应在12小时内组织人员作好临时加固工作,避免事态扩大,项目经理应在半个钟头内电话报告公司质安科长和生产副总、甲方、监理单位负责人,生产副总应在12小时内电话汇报给公司法人和当地建设局安监站。

事件发生后,应由公司技术部门在24小时内组织各专家及技术人员拟定下一步施工方案,确保方案实施达到安全状态后,才能恢复施工。

当出现支撑体系坍塌等重大事故时,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电话报告公司质安科和生产副总、甲方、监理单位负责人,同时应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工作,及时拨打医院救助电话,生产副总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工作,生产副总应在2小时内电话报告公司法人和当地建设局安监站,当抢救工作需要移动现场对象的,须要作好标志、绘制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和录相,并要求事故发生单位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逐级上报。

二、四种事故的应急措施

高支模施工危险源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为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四种形式。

坍塌——当通过监测资料分析,体系稳定超过控制值时需要,对施工加强管理,选择合理施工工艺和工序,比如将泵管移位,分层浇注,将人员分散,严格控制堆料高度等卸荷办法减小位移,当接近警戒值时,需要立即停止该部位施工,采取加固措施后方能继续施工。

物体打击——支模阶段,需要工人,杜绝工人在体系下方走动,必须走动时,需要戴好安全帽,同时垂直正上方3m范围暂停施工,而且需要有人看护。

高处坠落——支模阶段需要搭设施工平台,支模完毕后,不拆除,作为防坠落挡板。

触电——首先要求施工前,电气安装符合安全要求,当发现漏电事故,必须查请原因,重新接线,当出现触电事故,必须先断电,对触电者采取急救措施。

三、具体急救步骤

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就职,给伤病员以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个步骤:

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尤其在工地大型事故现场更是如此。

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神志、气道、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畅通,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止痛、防止休克、包扎伤口等措施,固定、保存好割断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

呼救。

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现场施救一直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它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

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病情和简单救治过程。

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它损伤、骨折和病变。

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状和伤残率。

四、具体急救方法

详见已编《安全施工应急预案》

梁与板模板设计计算

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1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3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300×7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11.6

梁侧楼板厚度(mm)

13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模板面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

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5

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1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Q1k(kN/m2)

1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2)

2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0.3

非自定义:

0.2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0.9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8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800

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

1000

步距h(mm)

18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800、800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2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

450,55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5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0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30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隐蔽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2×12/6=24000mm3,I=bh3/12=1000×12×12×12/12=144000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7)+1.4×2,1.35×(0.1+(24+1.5)×0.7)+1.4×0.7×2]×1=23.573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7]×1=21.809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G2k+G3k)×h)×b=[0.1+(24+1.5)×0.7]×1=17.95kN/m

1、强度验算

M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21.809×0.0752+0.121×1.764×0.0752=0.014kN·m

σ=Mmax/W=0.014×106/24000=0.597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2L4/(100EI)=0.632×17.95×754/(100×10000×144000)=0.002mm≤[ν]=l/250=75/250=0.3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q1静l+0.446q1活l=0.393×21.809×0.075+0.446×1.764×0.075=0.702kN

R2=R4=1.143q1静l+1.223q1活l=1.143×21.809×0.075+1.223×1.764×0.075=2.031kN

R3=0.928q1静l+1.142q1活l=0.928×21.809×0.075+1.142×1.764×0.075=1.669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q2l=0.393×17.95×0.075=0.529kN

R2'=R4'=1.143q2l=1.143×17.95×0.075=1.539kN

R3'=0.928q2l=0.928×17.95×0.075=1.249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38×9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51.3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30.85

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q1=max{0.702+0.9×1.35×[(0.3-0.1)×0.3/4+0.5×(0.7-0.13)]+0.9max[1.2×(0.5+(24+1.1)×0.13)+1.4×2,1.35×(0.5+(24+1.1)×0.13)+1.4×0.7×2]×max[0.5-0.3/2,(1-0.5)-0.3/2]/2×1,2.031+0.9×1.35×(0.3-0.1)×0.3/4}=2.219kN/m

q2=max[0.529+(0.3-0.1)×0.3/4+0.5×(0.7-0.13)+(0.5+(24+1.1)×0.13)×max[0.5-0.3/2,(1-0.5)-0.3/2]/2×1,1.539+(0.3-0.1)×0.3/4]=1.554kN/m

1、抗弯验算

M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2.219×0.82,0.5×2.219×0.32]=0.152kN·m

σ=Mmax/W=0.152×106/51300=2.962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2.219×0.8,2.219×0.3]=1.077kN

τmax=3Vmax/(2bh0)=3×1.077×1000/(2×38×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