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454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doc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doc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

题干中表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只有C项的做法与之相符。

2.【答案】B。

3.【答案】C。

解析:

我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处于清朝末年。

4.【答案】D。

解析:

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

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

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

所以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

5.【答案】A。

解析:

教育叙事即通过叙事,研究教育思想、教育现象的研究方法,自传也

是一种叙事。

故A.

6.【答案】B。

解析:

通过教师高尚的人格、优美的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属于陶

冶法。

7.【答案】C。

解析: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教学进行之前,查看学生现有水平,分析学生学

习困难的原因,判断对新知识的适应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之中;终结性评价

在大的教学阶段之后。

8.【答案】B。

解析:

建立孔子学院,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这种横向的交流,体现了

文化的传播、交流的功能。

9.【答案】D。

解析: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既体现为教育有质的规定性、有继承关系,也

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平衡的,教育可以超前,也可落后于

政治、经济、文化。

10.【答案】A。

11.【答案】A。

解析:

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教育区别于其

它活动的根本所在。

12.【答案】B。

解析:

“昔孟母,择邻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两句话都体现的是环境

的总要性。

13.【答案】A。

解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揭示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14.【答案】D。

解析:

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方面。

15.【答案】C。

解析:

情境法即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的教学方法。

模拟话剧即为创设情境,

在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人物心理,符合情境法。

16.【答案】B。

解析:

“坚持真理,奖罚分明”体现了教师公正的要求。

17.【答案】A。

解析:

教育的三要素包括: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即为教育中介)。

18.【答案】B。

解析:

真实度过高容易制约想象发散,真实度过低不易直观。

19.【答案】B。

解析:

差异部分用红笔标出,有利于学生知觉的选择,注意到几个字的不同

点。

20.【答案】C。

解析:

对于一件事情,既想靠近又想回避的内心状态为趋避冲突。

题干中想

病快点好,所以得吃药,又不想吃药,所以属于趋避冲突。

21.【答案】D。

解析:

学生将《辛丑条约》的内容赔款,禁止人民反抗,允许外国在中国驻

兵,建领事馆浓缩为“钱禁兵馆”四个字为缩略词法,把“钱禁兵馆”四个字,用“前进宾

馆”帮助记忆,属于谐音联想法。

22.【答案】D。

解析:

题干强调“加深了理解”,所以为逆向正迁移。

23.【答案】C。

解析:

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进度暂时停顿现象,这一时期被称为高原

期。

24.【答案】D。

解析:

教师期待效应也被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

25.【答案】C。

解析:

就一种现象,想出各种可能性,即为发散思维。

26.【答案】C。

解析:

注意的分配强调同一时间完成两件以上的事情。

题干中左手画圈,右

手画方为分配。

27.【答案】D。

解析: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趋势是从他律阶段到自律的过程。

他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无道德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28.【答案】B。

解析:

对目的有明确认识属于意志的自觉性。

29.【答案】D。

解析:

情绪的组织作用是指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

这种作用表现在积

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30.【答案】D。

解析: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过程中积极互动、还学生主体地位、师生相互

促进。

31.【答案】ABCD。

32.【答案】AC。

解析:

教育法律法规和师德规范都要求教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故B、D两项属于违法行为。

33.【答案】BCD。

解析:

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

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34.【答案】ABCD。

35.【答案】ABD。

解析:

小明的学习属于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又叫替代性学习或模仿学习。

36.【参考答案】

本题说法错误。

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

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优点是:

(1)有严格地制度保证教

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缺点是:

(1)难以因材施教;

(2)难以形成学生的

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

故本题说法错误。

37.【参考答案】

本题说法错误。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

要求。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

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其基本内容包括:

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

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题干混淆了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的作用,故说法错误。

38.【参考答案】

本题说法正确。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能看到成绩,增

强信心;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能更好地抓住重点、难点,使复习更有目的。

所以,

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当指导学生多试图回忆,将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39.【参考答案】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8)个别教育工作。

40.【参考答案】

(1)校园文化;

(2)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4)个别辅导或咨询。

41.【参考答案】

(1)注意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结合

(2)注意示范时速度的控制。

(3)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4)示范要正确;

(5)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42.【参考答案】

(1)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2)教育教学评;

(3)沟通与合作;

(4)反思与发展。

43.【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现代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第三,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应该确立的学生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材料中的初中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此,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展开。

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材料中的4名初中生对什么是好老师有各自的认识与理解,体现出

巨大的独特性,也体现了作为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与作为成人的教师在认识上存在着巨大的差

异。

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

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3)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第一,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第二,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第三,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第四,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44.【参考答案】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有六个方面:

一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是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是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是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是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

第二,围绕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方法。

第三,提升教师素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第四,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45.【参考答案】

(1)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倒U型曲线关系,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

最高。

此外,根据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学习

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

动机强度的最佳

水平点会高些。

(2)班主任对吴某的谈话是对吴某先前学习行为的肯定,对吴某来说是一种强化,也是一

种外部诱因,这种诱因结合自身的内部需要进一步增加了吴某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其学习动

机水平过高,反而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3)首先,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然后,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其次,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再次,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最后,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