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5328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课程设置

专业名称:

食品科学与工程

课程类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基础课

第一外国语

200

5

专业外文资料阅读

20

1

邱芳萍

自然辩证法概论

54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专业基础课

080201

分子生物学及食品技术

50

2.5

080202

发酵工程

蒋鸿芳

080203

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30

1.5

张海悦

080204

酶工程

邱芳萍

非学位课

必修课

080205

现代食品分析技术

敖玉辉

080206

学科前沿专题

公共体育

选修课

080211

食品包装材料与技术

080212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张凤清

080213

食品添加剂

高冷

080214

食品微生物

080215

食品机械与设备

卢小霆

080216

天然产物提取与纯化技术

080217

食品工艺学及加工技术

080218

食品科学与工艺原理

张凤清

080315

生物有机化学

任清

080103

现代分析检测技术

王颖

学科实践

教学实践、科研、生产实践获听学术报告4次以上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素质培养及综合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主动思考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尽可能从结合生产实际,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出发,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

论文选题的理论知识应对本专业实际生产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

该论文选题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意义,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要求研究生制定详细研究计划、工艺路线、技术创新点以及主要的参考文献。

六、关于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除了完成学校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修满32-35学分,还要求研究生参加本学科的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以及学术活动等。

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才能获得毕业论文答辩资格,申请学位的资格。

七、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方式应建立和完善学术群体作用培养机制,积极激发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营造科研氛围,更多的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培养方式。

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专业基础课

《分子生物学及食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Molecularbiologyandfoodtechnology

教学目标: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新型学科,将完整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全面、实用的操作技能相结合,是这一学科的主要特点。

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食品领域,从而获得高附加值的营养食品,使其具有功能性、保健性,并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

常用生化技术原理;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能;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加工、食品保藏等方面的应用等内容。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生物技术领域里的新技术、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

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要求,认真考核,在教学内容中要不断添加新的内容。

预修课程: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保藏原理

考核方式:

提交论文一篇或开卷考试。

参考书目:

1.《分子生物学基本技能和策略》周俊宜编.科学出版社,2003.8

2.《食品科学》[美]NormanN.Potter,JosephH.Hotchkicss著.王璋等译.轻工业出版社,2004

 

《发酵工程》教学大纲

FermentationEngineering

教学目标: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与相关学科交融的产物,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领域。

其中发酵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对其他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使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且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领先地位。

本课程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食品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掌握发酵工程所涉及的基本实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解决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本课程主要讲授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

培养基及制备;

灭菌与空气净化;

酵机制;

发酵动力学;

发酵工艺过程控制;

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精制;

发酵经济学;

发酵工艺实例简介等内容。

教学要求:

该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学科。

要求教师重点讲授菌种扩配及培养基、发酵机制、发酵工艺过程的控制、发酵动力学及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精制等内容,从而阐明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对此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发酵工程中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和设计能力。

在教学内容中结合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要不断地添加新技术、新特点、新要求,新内容。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工艺学

提交论文一篇或开卷考试。

1.《生物工艺原理》,贺小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

2.《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姚汝华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

《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AdvancedTechnologyofModernFoodEngineering

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已无法满足现在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如传统的食品制作方法不能完全保证食品的营养性、安全性,必须依靠现代高新的工程技术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所以本专业的研究生必须掌握现代食品工程的高新技术,才能面对未来食品工业的竞争。

本课程着重让学生掌握高新技术的原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述食品超微粉碎、造粒新技术;

食品分离新技术;

冷冻关联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品质调控技术等食品工程技术。

教学要求:

该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是食品专业研究生必备的知识体系。

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现代食品加工新的技术,学习掌握各种高新技术,重点掌握相应的原理及其应用,指导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加以创新,培养学生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

开卷考试。

《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高福成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5

《酶工程》教学大纲

EnzymeEngineering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与相关学科交融的产物,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

其中酶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其它生物技术发展起着的重要作用。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显著特点,已在食品、轻工、化工、医药、环保、能源等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本课程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食品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掌握酶工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解决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本课程主要讲授酶的发酵生产、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分子修饰、酶和细胞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器、酶的应用等。

要求教师重点讲授酶的基本性能,酶专一性的特点,酶的分类和命名。

从而使掌握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较好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在教学内容中结合酶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要不断地添加新内容,介绍新技术。

1.《生物工艺原理》贺小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

2.《酶工程》郭勇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5

二、必修课

《现代食品分析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食品分析技术

AnalyticalTechnologyofModernFood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随着科学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物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食品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更需要安全卫生。

因此,对食品中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变得愈发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检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为其进一步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食品样品前处理技术,食品中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介绍色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等。

课程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学科,在讲授理论课程的同时,注意理论知识与时间相结合。

结合目前我院现有的大型分析测试设备,拿出一定学时让学生现场操作使用,培养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化学

开卷考试

1、《现代食品分析新技术》秦家华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2、《食品安全性预分析检测》许牡丹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

3、《食品、饮品、保健品检测分析技术标准》李国强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

《学科前沿专题》教学大纲

学科前沿专题

FrontierScience

学科前沿专题是一门介绍本学科前沿理论与研究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探讨和研究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食品工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生物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代表之一,在21世纪,食品工业由于生物技术和其它高薪技术的不断渗透,必将得到更大地发展。

该课程是在学习和掌握了食品科学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技术是如何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食品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系;

食品工业的最新研究动向和进展。

该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对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结合生物技术和食品技术的实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有机化学

提交论文一篇。

1.《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轻工业出版社

2.《色谱分析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选修课

《食品包装材料与技术》教学大纲

Technologyoffoodpackingmaterials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掌握与食品包装材料及相关技术的知识,学会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选材、包装的操作能力和方法。

了解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了解食品本身的特性及其所需要的保护条件,研究和掌握包装材料的包装性能和适用范围及条件,掌握相关的包装技术方法。

由于食品包装技术属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技术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在教学中,重点讲解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包装原理、食品包装技术方法、各类食品的具体包装,并介绍目前食品包装的新材料、新技术等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

要求学生结合食品包装材料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包装实例相结合,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从而培养同学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不断更新知识、增加新内容,力求更多的介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与新技术。

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保藏原理

1.《食品包装技术》章建浩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包装材料学》王建清等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FoodSafetyandQualityManagement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是一门研究食品保障安全的关键技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一门新型学科。

食品安全是以食品卫生为基础,即“食品应当无毒无害”,正常食用情况下摄入的可食用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让学生掌握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操作规程及管理方式。

本课程主要讲授食品安全、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熟肉制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乳制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水产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果汁和果汁饮料控制关键技术。

该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化学等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在教学内容中结合实际讲述食品安全控制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

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化工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卫生

1.《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田惠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8

2.《食品安全性与质量控制》江汉湖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

《食品添加剂》教学大纲

FoodAdditive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的非学位课程选修课。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习和掌握食品添加剂方面的知识、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及分离纯化技术、保证食品安全卫生、适应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十分必要。

并可为食品添加剂的进一步研制、开发和生产提供理论保证。

本课程主要讲授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意义、食品添加剂的合成方法、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分离纯化;

讲解食品防腐剂、食品抗氧化剂、食品着色剂、食品发色剂与漂白剂、食品调味剂、食品增稠剂与乳化剂、食品香料与香精、食品营养与强化剂等食品添加剂的结构、性质、作用及应用等等。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学科。

要求教师重点讲授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具备在生产实际中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和研究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基本能力。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工艺学

1.《食品添加剂》郝利平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8

2.《食品添加剂基础》刘志皋等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3.《食品添加剂手册》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12

4.《食品添加剂制备与应用技术》郝素娥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食品微生物学

FoodMicrobiology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巩固已有的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系统了解和掌握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微生物培养技术、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微生物的菌种选育、工业微生物学应用及食品制造与微生物利用、食品卫生与微生物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技巧,切实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述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工业微生物学应用;

食品制造与微生物利用;

食品卫生与微生物等理论知识。

1.以工业微生物应用基本技术为核心,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解析透彻。

2.注意联系实践教学,力求将现代食品工业生产实践中微生物学应用的新

知识、新理论和新成果等有关内容纳入课堂教学。

3.根据教学具体情况,采取教师讲解、辅导自学、讨论和多媒体等灵活的教学形式。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开卷考试或论文

1.《工业微生物学》岑沛霖,蔡谨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食品微生物学》无锡轻工业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合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0)

3.《微生物学》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Microbiology》LansingM.Prescott,JohnP.Harley,DonaldA.Klein.HigherEducationPress(2002)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FoodMachineandEquipment

食品机械与设备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食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而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又为食品工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培养食品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基本理论、主要结构、设计方法和具体应用,为选择和设计新型的食品机械与设备,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获得必需的知识。

本课程将向研究生重点讲授食品机械与设备基本原理、主要结构、先进设备、以及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并介绍设备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备食品机械设备选型及工艺设备设计能力;

使同学对这类设备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作到了如指掌,融会贯通。

该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工艺学的基础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学科。

要求教师重点讲授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基本理论、主要结构、先进设备、设计方法和具体应用,培养学生具备食品机械设备选型及工艺设备设计能力;

在教学内容中结合食品行业的新技术、新特点、新要求,要不断添加新的内容。

考核方式

参考书目

1.《食品加工技术装备》张裕中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2

2.《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陈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3.《食品工程原理》高福成主编.中国轻工出版社,2002.2

《天然产物提取与纯化技术》教学大纲

天然产物提取与纯化技术

AbstractionandPurificationofNaturalProduct

本课程是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非学位课程选修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天然产物作为可再生性资源,对其研究和利用是目前解决资源危机的主要方法之一。

学习和掌握天然产物提取与纯化技术方面的知识,为合理提取和利用天然产物,及人工培养和合成定向以获得大批量的目标天然产物和改性产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保证。

对解决资源问题,顺应食品发展的“天然、绿色、安全、保健、功能”潮流,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学习和研究天然产物提取与纯化技术的意义、天然产物的分类、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和方法、天然产物的各种纯化技术,了解天然产物纯化分离发展动向。

掌握天然精油、天然药物、天然色素、油脂、海洋天然产物的基础知识及生理功能,掌握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改性等技术,了解天然产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

天然产物提取与纯化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