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5578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79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人教版第13章中国地理含答案Word下载.docx

1.四大高原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4000m以上;

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

以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

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

海拔1000m左右;

地面坦荡;

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

草原畜牧业;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黄土高原

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从2000m降到1000m;

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

喀斯特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

旅游资源丰富;

少数民族分布广

2.四大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油气资源开发

准噶尔盆地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

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柴达木盆地

海拔3000m左右,内陆高原盆地;

多戈壁、沙漠;

东部多沼泽、盐湖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四川盆地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500m左右;

成都平原较为平坦。

紫色土广布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人口、城市密集

3.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海拔多在200m以下,地势坦荡;

肥沃的黑土;

多沼泽地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华北平原

海拔多在50m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中低产田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西狭长;

海拔更低;

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点训练]

1.如图为根据雪季降雪频数划分出的我国降雪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常年多雪带的分布规律是(  )

A.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B.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

C.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

D.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

(2)我国不同地区降雪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水汽

B.塔里木盆地——纬度

C.山东半岛——冬季风、地形

D.青藏高原东部——太平洋水汽

解析:

(1)D 

(2)C 第

(1)题,结合图例分布可知,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地区和其他一些高大山脉地区,因此图中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

(2)题,东北地区降雪的形成主要与其纬度较高有关;

塔里木盆地的永久无雪带主要是受内陆封闭地形造成的水汽输送阻隔的影响而形成的;

山东半岛北部的多雪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冬季盛行风的迎风岸;

青藏高原东部多雪带的形成主要与海拔和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有关。

2.读图,完成

(1)~

(2)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1)A 

(2)C 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判断,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受北部秦岭山地的阻挡,1月份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对甲城市的影响较小,而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地形阻挡作用不明显,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强,从而导致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一)气候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2.季风气候类型齐全:

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3.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

(二)气温

1.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季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冬季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漠河最冷;

1月0_℃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

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夏季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

②沙漠广布,吸热快;

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据活动积温[作物生长期内(日均温≥10℃)的日均温累积]的大小划分出五个温度带和1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其分布情况如下:

(三)降水

1.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2.根据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出四个干湿区。

下图中a、b、c分别大致相当于800mm、400mm和2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它们划分出A、B、C、D四个干湿区。

干湿地区

降水状况

分布地区

主要植被

A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

>800mm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北部(降水量在800mm以下,但纬度高、蒸发量小,土壤中水分充足,形成湿润区)、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为主

B半湿润

地区

>400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地

C半干旱地区

<400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地为主

D干旱地区

<200mm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013·

全国卷Ⅱ·

节选)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

(1)~

(2)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

(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1)A 

(2)D 第

(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春种、春播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此时需要用地膜覆盖来保温,保湿。

(2)题,选择四个区域中相对最干燥且温度偏低(纬度偏高)、土壤水肥容易流失的区域,综合考虑,西北地区最符合。

2.(2017·

北京高考)如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1)据图可知(  )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35°

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35°

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2)该区域(  )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1)B 

(2)A 第

(1)题,读图可知,清明节之前35°

N以北地区降水较少,故不是各地都阴雨连绵,A项错误。

5月起35°

N以北地区降水增多,说明雨带开始北移,B项正确。

秋高气爽的天气常出现于我国北方地区,即35°

N以北地区,C项错误。

伏旱天气一般出现在我国长江流域,即35°

N以南地区,D项错误。

(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较大,则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A项正确。

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属于外流区,B项错误。

我国东部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C项错误。

该区域南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D项错误。

(一)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1.外流河不同地区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东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

水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变化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较小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大

汛期长,季节变化小

冬季积雪,春季融化,形成春汛;

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且降水季节长

含沙量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土质疏松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

较短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0℃以上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水量较小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

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

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少,逐渐消失

塔里木河:

7~9月为汛期

(二)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

黄河

珠江

水利

①灌溉;

②航运“黄金水道”;

③发电“三峡”;

④调水“南水北调”;

⑤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

①引黄灌溉;

②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①水能的梯级开发;

②航运

水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①上游凌汛;

②下游“地上河”、凌汛

①下游河口附近“咸潮”;

②中下游洪涝

整治措施

防洪是首要任务。

①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②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①兴修水利,上拦下排;

②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

③加固堤坝

①引淡压咸;

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特别提醒]

(1)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长江水北上的输水通道。

(2)青藏高原湖泊群,以咸水湖为主;

长江中下游湖泊群,为淡水湖泊。

 (2016·

全国卷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

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

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如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

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

(1)~(3)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      B.3~6月

C.6~9月D.9~12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1)D 

(2)B (3)A 第

(1)题,读图可知,甲时段河床较深,水位较高,是河流冲刷作用的结果,主要发生在汛期。

受锋面雨带进退的影响,浙江东部地区的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此时为河流的汛期。

图中乙时段河床较高,是泥沙淤积的结果,应为枯水期,因此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由汛期到枯水期的时段,9~12月符合,故选项D正确。

(2)题,水库竣工后,汛期水库下游流量减小,径流冲刷河床的作用减弱,河道淤积加重,故选项B正确。

第(3)题,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在枯水期关闭水闸,可以减弱潮流带来的泥沙补给,从而减少河流的泥沙淤积,故选项A正确。

(一)自然资源概况

1.特点

种类多,总量大,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

(1)特点:

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2)分布: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

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3)土地利用:

①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②对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水资源

(1)分布: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解决缺水的措施:

建设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二)中国的农业

1.农业的地区分布

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区

东部地区

种植业

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

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1)粮食作物:

分布格局为“北小麦南水稻”。

(2)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

作物

分布区

油料作物

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糖料作物

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

棉花

三大棉区是新疆南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①问题: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②解决措施:

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科技兴农。

(2017·

北京高考)如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内蒙古(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A 

(2)B 第

(1)题,甲省级行政区的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大于60%,远远超过内蒙古和贵州,可排除川、滇两省级行政区,B、C错;

西藏的牧草地面积远多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D错。

(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河流稀少,水能资源贫乏,A错;

受降水由东向西递减的影响,内蒙古植被从东到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东部森林覆盖率大于西部,B正确;

应根据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确定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而不是因为地势平坦就大幅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加之内蒙古地理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C错;

内蒙古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虽然比黔少,但其土地面积远大于黔,因而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不比黔少,D错。

(一)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二)密集分布区

1.沿铁路线: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沿河:

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3.沿海:

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三)高新技术产业区

1.分布:

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2.开发差异

 (2017·

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如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1)题,从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材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为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围绕该角度分析污染严重的原因即可。

(2)题,结合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分析其煤炭运输特点,进而分析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3)题,本题为措施类设问,可从两个角度组织答案:

一是分析解决该类问题的共性措施;

二是针对具体问题找具体措施。

答案:

(1)(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2)(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3)生产过程:

(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

(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一)分布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二)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a陇海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杭线,i京九线。

(三)水运

1.海运

2.河运:

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四)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北京、上海、广州。

(2018·

浙江温州十校联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杭州湾沿岸城市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宽阔的杭州湾将北岸的上海、嘉兴与南岸的宁波隔开,对两岸城市的分工与协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材料二 如图为杭州湾沿岸部分交通干线及城市分布图。

图中①②为浙江省“十三五规划”中的跨海高铁线路备选方案。

(1)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现有铁路存在的明显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跨海铁路桥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等。

(3)①②两种方案相比,多数专家支持方案①优先开工,简述方案①的优势。

(4)为进一步加强宁波市与上海市之间的经济合作,除加强交通建设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1)题,目前从宁波到上海需要远距离绕行,极不方便;

跨海高铁线路建成后,宁波、上海、杭州三地形成铁路网,因而可知现有铁路没有形成网络。

(2)题,跨海铁路桥需要跨越广阔的杭州湾,修建时遇到的气象灾害可能有台风、暴雨等。

第(3)题,对比①②两种方案,可知方案①线路总长度稍长,但跨海距离仅为方案②的1/2左右;

施工难度低,总造价低;

方案①线路与现有铁路相连,所经城市较多,为当地提供便利。

第(4)题,除了交通联系外,还可以从信息网络、行政管理、产业转移、产业分工与协作等方面加强联系和合作。

(1)宁波到上海需要绕行杭州 没有形成网络

(2)台风 暴雨

(3)方案①线路总长度稍长,但跨海距离仅为方案②的1/2左右;

方案①线路与现有铁路相连,所经城市较多,方便人们出行;

有利于加强嘉兴、宁波等城市的联系。

(4)打破不同区域间的行政壁垒;

完善信息网络联系通道;

优势互补,加强港口服务等产业间的分工与协作;

宁波市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武汉模拟)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

如图为某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东部地区初雪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海陆位置D.洋流

2.新疆南部(南疆)比新疆北部(北疆)初雪时间晚的原因是(  )

①南疆地区河流较少,蒸发量小,水汽缺乏

②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

③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

④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此时(11月20~23日)的天气(  )

A.有利于①地小麦生长

B.加大了②地生产生活的用水压力

C.可缓解③地的雾霾

D.增加了④地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

1.B 2.B 3.C 第1题,从我国某年初雪时间分布图可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