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564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七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与细菌体内遗传有关的物质是()

A.核糖体B.中介体C.染色体D.质粒

6.有关细菌芽胞的正确描述是()

A.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B.当环境适宜时可发芽为多个繁殖体

C.是细菌保持生命力的一种形式

D.根据芽胞的形状,位置及大小有助于鉴别细菌

7.细菌涂片标本制作步骤包括有()

A.涂片B.固定C.染色D.干燥

五、简答题

1.G+菌与G-菌细胞壁的结构主要有何不同?

2.简述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保护法.

★3.细菌有哪两种菌毛?

各有何功能?

4.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5.列表说明细菌特殊结构的种类及医学意义。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1.培养基

2.热原质

3.抗生素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

2.将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经37℃培养小时,可出现

、、生长现象。

3.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与致病性有关的是、,

可用于鉴别细菌的是,能防治疾病的是、

、。

4.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可分为、和。

5.根据细菌对空气中游离氧的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

、和。

6.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生长pH为,但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则在pH条件下生长最好。

1.选择培养基能选择性抑制非病原菌的生长,有利于分离病原菌()

2.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沿穿刺线生长的细菌是有鞭毛的细菌。

3.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成密集的一片称菌苔。

4.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气体有氧和二氧化碳。

5.热原质耐高温,不被一般的高压灭菌法所破坏,因此,在制备生物制品或输液等不采用污染过的水源。

6.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7.因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抑制了大肠杆菌,会引起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的缺乏。

1.大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A.37℃B.36℃C.38℃D.39℃

2.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代谢产物是()

A.毒素B.侵袭性酶C.热原质D.抗生素

3.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的代谢产物()

A.干扰素B.抗生素C.细菌素D.维生素

4.下列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有()

A.普通肉汤培养基B.半固体培养基

C.普通琼脂培养基D.SS琼脂培养基

5.培养基的制备原则是

A.营养成分适当B.酸碱度合适C.灭菌D.以上均是

1.热原质耐高温,在临床工作中有什么意义?

★2.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哪些种类?

各有何用途?

3.简述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及其医学意义.

细菌与外界环境

1.正常菌群

2.菌群失调症

3.无菌操作

★4.溶原性转换

1.土壤中的微生物,大多数是对人类的。

土壤中有放线菌,所以土壤是寻找产生菌的重要场所。

2.搞好饮水卫生,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3.若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中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被抑制,而不敏感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引起。

4.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温度是,时间是。

5.高温可使细菌的和变性凝固而使之死亡。

6.巴氏消毒法常用于和的消毒。

7.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在,紫外线的穿透力弱,因此只适用于消毒。

★8.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和。

1.正常菌群寄生部位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称为菌群失调症。

2.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灭菌。

3.酒精浓度越高,杀菌能力越强。

4.减毒活疫苗是利用细菌毒力变异制成的生物制品。

5.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可靠方法是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1.能彻底而迅速的灭菌方法是()

A.煮沸法B.流通蒸汽法C.间歇灭菌法D.高压灭菌法.

2.临床上常以杀灭细菌的何种结构作为彻底灭菌的指标()

A.鞭毛B.菌毛C.芽胞D.荚膜

3.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细菌可能来源于()

A.病室空气B.医护人员携带C.手术器械D.以上均可

4.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制成卡介苗属于()

A.形态变异B.结构变异C.毒力变异D.耐药性变异

5.在病原菌感染的治疗中应特别注意细菌发生()

A.形态变异B.结构变异C.菌落变异D.耐药性变异

6.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

A.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B.细菌的种类

C.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D.温度E.以上均是

★7.溶源性细菌是指()

A.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B.能产生细菌素的细菌

C.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D.被噬菌体感染的细菌

★8.学习细菌变异性的实际意义是()

A.有利于正确鉴别病原菌B.明药物敏感试验的意义

C.熟悉制备减毒活疫苗的原理D.运用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

1.举例说明正常菌群在临床上有何意义?

★2.简述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

★3.简述细菌L型变异后的特性。

★4.综述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性状。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1.类毒素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败血症

5.带菌状态

1.病原菌的致病因素是由、、

构成的。

2.感染的类型有、和。

3.外毒素的毒性,经处理后可以脱去毒性但仍保留

,称为,可刺激机体产生。

★4.根据外毒素对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机理,可分为、

、三大类。

1.具有侵袭力的细菌一但进入机体即可致病。

2.外毒素对组织细胞有选择性毒害作用。

3.机体的正常菌群不会引起机体发生病变。

4.带菌者和患者都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1.下列哪一种特殊结构与致病性无关()

A.鞭毛B.菌毛C.荚膜D.芽胞

2.下列不属于内毒素的毒性作用的是()

A.发热反应B.白细胞数量改变

C.引起DICD.对机体选择性毒害作用

3.外源性感染来源于()

A.病人B.带菌者C.带菌动物D.隐伏病原菌

4.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和方式有()

A.呼吸道B.消化道C.接触D.昆虫叮咬

5.常见的全身感染类型除外的是()

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伤口化脓

1.病原菌能否致病取决于哪些方面?

2.列表区别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

3.全身感染有哪些表现形式?

4.何谓感染?

说出感染的来源、方式及类型。

病原性球菌

★1.SPA

2.抗“O”试验

1.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有,,.

2.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有和.

★3.猩红热的病原体是,其病因由引起。

4.脑膜炎奈瑟菌呈形,革兰染色后为性菌。

★5.易产生耐药性的球菌是;

炎症易扩散,脓汁稀薄,

较易形成败血症的是。

三.判断改错题

1.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病灶局限,脓汁粘稠,不易扩散。

2.淋球菌可侵入人或多种动物泌尿生殖道而引起淋病。

★3.脑膜炎球菌属G-球菌,所以对青霉素不敏感。

1.下列哪种不是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

A.血浆凝固酶B.透明质酸酶C.溶血毒素

D.肠毒素E.杀白细胞素

2.链球菌不能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A.产褥热B.猩红热C.淋病D.脓疱疮E.淋巴管炎

3.判断葡萄球菌致病性的标志之一是()

A.透明醇酶B.链激酶C.链道酶D.血浆凝固酶

E.蛋白水解酶

4.肺炎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决定于()

A.荚膜B.鞭毛C.芽胞D.菌毛E.其它表面构造

★5.乙链所致感染扩散趋势大主要是因为()

A.溶血毒素和杀白细胞素B.溶血毒素和红疹毒素

C.红疹毒素和链激酶D.链激酶,溶血毒素,链道酶

E.透明质酸酶,链道酶,链激酶

1.哪些球菌既产生外毒素又产生侵袭性酶?

各引起何疾病?

★2.如何鉴别致病性葡萄球菌?

肠道杆菌

★1.外-斐反应

2.肥达氏反应

1.取霍乱病人标本作悬滴观察,可见弧菌呈运动。

2.志贺菌属分为,,,

其中在我国最常见。

3.志贺菌致病因素主要是、和。

★4.肥达反应中一般O凝集效价,H,

副伤寒H,才有诊断价值。

1.志贺菌在培养基上呈迁徙生长现象。

2.大肠埃希菌在肠道里不致病。

★3.伤寒副伤寒病人早期应采血培养病原菌。

4.致病性肠道杆菌大多数不分解乳糖。

1.下列哪种糖发酵试验可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A..葡萄糖B.乳糖C.甘露醇D.蔗糖E.麦芽糖

2.霍乱患者产生“米泔样”粪便由哪种因素引起()

A.鞭毛B.粘液素酶C.菌毛D.霍乱肠毒素

★3.细菌性痢疾的微生物学诊断应()

A.取病人粪便直接涂片染色镜检B.双份血清进行血清试验

C.取病人粪便分离培养鉴定痢疾杆菌D.取病人血液分离细菌

4.霍乱弧菌的形态特征有()

A.芽胞B.有单鞭毛C.有异染颗粒D.菌体呈弧形

★5.沙门氏菌属的抗原组成有哪些()

A.菌毛抗原B.鞭毛抗原C.菌体抗原D.毒力抗原

E.M蛋白抗原

6.吃海产品或盐渍物品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霍乱弧菌B.大肠杆菌C.痢疾杆菌D.副溶血性弧菌

1.肠道杆菌有哪些共同的特性?

★2.做微生物检查时不同伤寒的病程应采取何种标本?

★3.试述肥达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其意义。

★4.试述大肠肠毒素与霍乱肠毒素有哪些异同?

厌氧菌,分枝杆菌及其它细菌

1.厌氧菌

2.汹涌发酵现象

3.结核菌素试验

1.具有是鉴别白喉棒状杆菌的重要标志。

2.破伤风杆菌的致病条件是,致病因素为

3.厌氧菌分为和两大类。

4.结核杆菌的侵入途径有,,

,但以为最常见.

★5.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和两种

水溶性色素.

★6.流感嗜血杆菌常引起的继发感染,也可引起其它

.

1.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

2.破伤风抗毒素主要用于平时的预防和治疗。

3.白喉杆菌的病理特征是在咽部形成灰白色的假膜。

4.炭疽芽胞杆菌是专性厌氧菌,呈竹节样排列。

★5.有类似鸡鸣啼的吸气声的疾病是百日咳.()

1.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者应首先采用()

A.抗生素治疗B.对症治疗C.脱敏疗法

D.类毒素治疗

2.能引起气性坏疽的细菌是()

A.炭疽芽胞杆菌B.产气荚膜杆菌C.肉毒杆菌

D.破伤风杆菌

3.肉毒杆菌所致食物中毒主要表现是()

A.胃肠道症状B.肌肉麻痹C.败血症D.肌肉痉

4.脑脊液报告检出抗酸菌,患者可能患()

A..化脓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C.隐球菌性脑膜炎

D.无菌性脑膜炎E.流行性脑膜炎

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说明()

A.对结核无免疫力B.对结核有免疫力

C.患严重传染病D.需接种卡介苗

1.说出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原则.

2.简述破伤风杆菌的致病特征.

★3.区别比较有芽胞厌氧菌与无芽胞厌氧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4.动物源性病原菌有哪些?

各引起什么疾病?

病毒学总论

1.干扰现象

2.垂直传播

3.包涵体

★4.细胞转化

1.病毒的体积微小,以为测量单位。

2.病毒的化学组成主要有和。

以为核心,外围以作为衣壳,共同构成,有些病毒最外面有一层。

★3.病毒的变异性表现为:

、和、

4.病毒的感染方式有:

和两类。

1.病毒是一种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病毒衣壳有保护核酸作用,并具有抗原性。

3.所有的包涵体都在细胞浆内。

4.有包膜的病毒对乙醚敏感。

5.人工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1.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无性二分裂B.复制C.出芽D.减数分裂

2.关于病毒的抵抗力,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耐冷不耐热B.多数病毒对甘油抵抗力强

C.对干扰素敏感D.对抗生素敏感

3.下列哪种物质可决定病毒的生命活动?

A.病毒的包膜B.刺突C.RNA或DNAD.核壳

4.病毒持续性感染可分为哪种类型()

A.慢性感染B.潜伏感染C.慢病毒感染D.以上均是

5.病毒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

A.直接杀伤病毒B.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易感细胞

C.阻止病毒脱壳D.阻止病毒的核酸转录

★6.病毒标本的采集与保存,不正确的是()

A.尽早采集B.立即送检

C.可置50%甘油盐水保存D.注意保温

★7.病毒的核酸具有下列哪些功能?

A.传递遗传信息B.决定感染性

C.编码非结构旦白D.编码结构旦白

8.病毒必需在活细胞内增殖的原因主要是()

A.无核酸结构B.无完整的进行代谢活动所需要的酶系统

C.不能产生能量D.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

1.病毒的大小、结构、繁殖方式与细菌相比有何不同?

★2.简述干扰素?

(概念、种类、抗病毒机理及生物活性)

其它病原微生物

一、各词解释

1、支原体

2、立克次体

3、螺旋体

4、孢子

★1.肺支原体引起的疾病称为,溶脲脲原体引起。

2.流行性斑疹伤寒由立克次体引起,其传播媒介为、地方性斑疹伤寒由立克次体引起,其传播媒介为。

3.对人类致病作用的螺旋体主要有三属、、。

★4.螺旋体依靠其胞壁和胞膜之间的、菌体作弯曲、旋转和前后移位运动。

★5.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的繁殖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包括和

、具有感染性的是无感染性的繁殖型是。

★6.主要的病原性真菌分三类、、、

1.真菌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但不耐热()

2.白色念珠菌属条件致病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与阴道粘膜,当正常菌群失调或抵抗力降低时致病。

3.皮肤癣菌主要通过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

★4.支原体一般以其顶端结构与宿主细胞上受体结合而粘附于细胞,这是致病先决条作。

1.真菌对下列何项敏感?

A.干燥、紫外线B.磺胺药C.抗生素D.制霉菌素、灰黄霉素

★2.下列哪项不是白色念珠菌的鉴定特性()

A.可形成菌丝B.在玉米培养基中可长出厚膜孢子

C.在人或动物血清中可形成芽管D.可形成假菌丝

★3.我国统一选定的钩端螺旋体标准菌株是()

A.18群149株B.16群49株C.13群15株D.15群16株

★4.真菌分类根据:

A.血清学B.菌丝特征C.孢子特征D.菌落特征E.上述BCD

★5.真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柯氏培养基B.沙保弱培养基

C.疱肉培养基D.亚碲酸钾培养基

6.下列不是皮肤癣菌的传播途径的是()

A.直接接触B.间接接触

C.皮肤粘膜创伤D.经呼吸道

★7.在病灶组织及脓样物质中有硫磺样颗粒,最有可能是()

A.螺旋体感染B.化脓性球菌感染

★1.列出经性传播的几种病原体及其致病作用?

2.如何理解白色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

★3.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原体有哪些?

人体寄生虫学综合习题

总论

1、寄生与寄生虫

2、生活史

3、感染阶段

4、中间宿主

5、保虫宿主

6、寄生虫病

7、非消除性免疫

8、伴随免疫

二、是非题

1、传播途径是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过程。

2、有些蠕虫进入正常宿主后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或其它组织移行后到

达寄生部位定居,称为体内移行。

3、在流行病学上,某些寄生在人体内的感染阶段,还可寄生在其他脊椎

动物体内,称这些动物为储存宿主。

4、通常把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着的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

虫病。

5、有的寄生虫起初仅在某些荒漠地区的脊椎动物之间传播,当人们进入

这些地区后,这种寄生虫病也可传播给人,称为寄生虫的自然疫原性。

()

6、解放前在我国流行猖獗的五大寄生虫病是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

黑热病和钩虫病。

7、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特异性免疫,但体内寄生虫未被清除,而仅仅

表现为在一定和度上能抵抗再感染。

称为非消除性免疫()

三、填空题

1、寄生虫对人体的损害作用主要有,,

和等几个方面。

2、人体对寄生虫的特异性免疫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3、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

4、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三大因素是,,。

5、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包括:

,,。

线虫纲

1、土源性蠕虫

2、生物源性蠕虫

3、夜现周期性

1、人患蛔虫病是由于误食了新鲜受精蛔虫卵。

2、蛔虫成虫产卵量大,每天每条雌虫可产卵24万个,因此只要小肠中

有一条蛔虫成虫寄生,宿主粪便中必然能检出虫卵。

3、钩虫和鞭虫尽管寄生部位和方式不同,但都可以血液为食。

4、人患蛔虫病、鞭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均因食入了各自的感染性虫卵而引

起()

5、人体肠腔中寄生的线虫并非全部经口感染。

6、输血可使受血者感染丝虫病。

7、肠道寄生虫都可通过粪便查虫卵而获得诊断、()

8、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9、猪是旋毛虫的终宿主,又是其中间宿主。

10、饱和盐水漂浮法一般能提高线虫卵的检出率、()

1、蛔虫的幼虫和成虫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但主要致病阶段是。

2、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两种,即和,成虫寄生于

人体的、主要以为食。

3、钩虫的成虫呈“C”形,前端角质口囊内有两对齿。

侧有一对头腺,分泌。

4、钩虫的感染阶段是。

5、蠕形住肠线虫成虫前端两侧角皮膨大形成,咽管末端膨大呈球

形,称为。

6、根椐蛲虫成虫产卵的习性,蛲虫病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为,

取材时间应在。

7、我国流行的丝虫主要有和两种,成虫寄生于。

8、马来丝虫多寄生于人体的,班氏丝虫多寄生于。

9、丝虫对人体的致病主要是引起的,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一般

可分为两期,分别为和。

10、旋毛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内,幼虫寄生在人的。

11、人体感染旋毛形线虫是由于食入含有的而引起的。

12、旋毛形线虫的成熟雌虫所产的进入血循环,随血流到达宿主全

身各处,但只有到达才能继续发育,在其内形成。

四、单选题

()1、关于蛔虫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幼虫可致肺炎B、只要是虫卵阶段均可感染人体

C、幼虫在体内移行D、经囗感染

()2、蛔虫对体最严重的危害是:

A、成虫寄生导致的并发症B、幼虫移行对肺部的损伤

C、虫体寄生引起变态反应D、营养不良

()3、诊断钩虫病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

A、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B、自然沉淀法

C、肛门拭子法D、饱和盐水漂浮法

()4、幼虫经皮肤钻入,成虫寄生在肠道的线虫是:

A、丝虫B、钩虫C、蛲虫D、旋毛虫

()5、钩虫最主要的致病作用是:

A、皮炎B、肺炎C、贫血D、呕吐与腹泻

()6、诊断钩虫病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

A、粪便直接涂片法B、自然沉淀法

()7、在肛周产卵、发育的线虫是:

A、丝虫B、钩虫C、蛲虫D、旋毛虫

()8、蛲虫病的主要症状是是:

A、肛门奇痒B、贫血C、肠梗阻D、消化功能紊乱

()9、虫卵两端有透明栓子的寄生虫是:

A、蛔虫B、蛲虫C、鞭虫D、钩虫

()10、能引起人兽共患的寄生虫是:

A、蛔虫B、钩虫C、丝虫D、旋毛虫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