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622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

精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

期末考前模拟(B卷)

六年语文(部编)试卷

(二)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供考前冲刺使用)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

kǒngbùjīxièlǐngyùliánluò

móguǐqīngfùhèsèsīmǎqiān

二、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5分)

搪瓷(tángtàng)惆怅(chóuzhóu)猝死(cùzú)

鸿鹄(húhù)盘盂(yúyù)稚嫩(nèinèn)

衣襟(jīnjìn)栀子花(zìzhī)娓娓动听(wěiwěn)

三、给“什么”选一个正确的含义。

(6分)

A.惊讶B.一切C.不满D.疑问E.虚指F.责问

1.什么!

九点了?

()

2.这是什么东西?

()

3.你笑什么?

()

4.这算什么文章。

()

5.她什么也没得到。

()

6.他们仿佛在谈论什么。

()

四、将下列诗句与相对应的古诗名称及诗人连线。

(5分)

欲问行人去那边《清平乐》王观

出没风波里《春夜喜雨》韩愈

春无踪迹谁知《卜算子·送饱浩然之浙东》范仲淹

江船火独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甫

草色遥看近却无《江上渔者》黄庭坚

五、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5分)

A.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B.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C.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D.住方家的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分)

1.照北京的老规矩,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哩啦啦二十三要;二十四要;二十九要;三十晚上;初一、初二;正月十五。

2.《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按照顺序写的,主要写了父亲李大钊、、、发生的事情。

3.《匆匆》一文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这篇课文运用了、等修辞手法,开头和结尾都用了,突出对时间来去匆匆的与的强烈感情。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最能体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

七、口语交际。

(5分)

如果你在街上玩耍,路遇电视台采访,记者让你谈谈对“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你会怎么说?

八、课内阅读。

(7分)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

”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

”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2分)

2.将文中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2分)

3.选文主要写了八儿怎样的心情?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分)

九、课外阅读。

(14分)

登山

我十岁开始登山。

我登上的第一座山峰叫泽恩阿尔施托克,我们的村子就坐落在它的脚下。

在山顶,我头一回看到高山的惊险和美丽。

①深壑,比比皆是的冰和雪水,绿玻璃般的冰川,丑怪的冰碛(qì),高踞这一切之上的是高而圆、其状如钟的天空。

②一个人被夹在高山和湖泊之间,又被近处的山峦团团围住,并在这狭小的田地里生活了十年,那么,这一天他是万万不会遗忘的。

在这一天里,他第一次头顶宏大寥廓的天宇,面对无跟的视野。

③在上山途中,我已经惊讶不已地发现,我在山下早已熟悉的崖坡峭壁竟是如此硕大无比。

如今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突然看到这寥廓渗入我的心里,世界竟是如此宏大!

④我们的整个村落,远在谷底,迷迷蒙蒙,只剩下一个小光斑。

从谷底望去以为是紧密相邻的山峰,原来彼此相距许多小时的路程。

⑤我开始预感到,我仅仅眯缝着眼看到了一线天地,还没有把世界看个真切,并且山外有山,或挺立,或倾倒,这可能有大事正在发生,而有关的消息从未传到我们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山镇里来过。

同时,我心中有什么像指南针二样在颤动,以一股不自觉的力量拼命指向那辽阔的远方。

如今,当我看到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时,我才完全懂得了浮云的美和忧伤。

1.文中第一段“一个人”与“他”指的是。

(2分)

2.带序号的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真实景物?

哪些是作者产生的联想?

请把句子序号写在下面。

(2分)

真实景物:

联想:

3.登上山顶“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作者“惧怕”什么?

又“欢呼”什么?

(4分)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2分)

5.你有过登山的感受吗?

登上山巅,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请把它写下来吧。

(4分)

十、习作。

(30分)

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爱包围,亲人的爱、同伴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你是否深深体会过,你是否想过感谢,还是因为沉浸在爱中时间太久,而忽略了这一切?

现在拿起你的笔,回忆身边的人对你的关爱,选择其中的一个人,再选择其中的一件或几件事,把它写下来吧!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双基双测期末测试语文试卷(B卷)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迫不急待   守株待兔   兴高彩烈   梦寐已求

B.一如继往   龇牙咧嘴   故弄玄虚   成家立业

C.不屑一顾   蹑手蹑脚   永志不忘   囫囵吞枣

D.翻来复去   感慨良深   精致匀称   日夜操劳

2.不能与“拼搏”搭配的词是()

A.惊心动魄B.全力以赴C.铺天盖地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年“十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

(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B.《偶像练习生》和《创造营》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

(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C.市场竞争激烈,小轿车的价格会不会高台跳水?

(指水上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D.他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

(这里指顾虑)

4.谚语“莫道君行早”的下一句是(  )。

A.一字值千金B.日久见人心C.更有早行人D.近山识鸟音

5.人们常用“(  )”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教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评卷人

得分

二、书写

6.看拼音写词语。

chóuchàng jīnghuángyīwēi

xiāoshì niàndāoyuánliàng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7.查字典,填空。

用部首查字法,“鼎”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画。

“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脚两耳;②正当,正在;③锅;④大。

“世纪宝鼎”的“鼎”应选第_____种解释。

“三足鼎立”的“鼎”应选第____种解释。

“一言九鼎”的“鼎”应选第_____种解释。

“鼎盛”的“鼎”应选第___种解释。

你还能再写出几个带“鼎”字的成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帐篷(______)的心情(______)的宴会

(______)的同伴  (______)的生活  (______)的荒岛

9.辨字组词。

弈(______)俱(______)援(______)盂(______)

奕(______)惧(______)缓(______)孟(______)

10.填空。

(1)《马诗·大漠沙如雪》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五篇。

这首诗用_______手法,通过_________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2)《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_______,采用_______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实际_________,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绝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3)《竹石》是清代画家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_____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_______,而是竹的________。

这首诗__________,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_____________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11.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不要放走一个。

”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

(__________)

(2)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与一般的蝎子不同。

(__________)

(3)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连线题

12.把词和对应的解释连线。

似  全,全然  若   你

何当好像等闲高尚的节操

任何时将要清白好像

浑任凭尔平常

评卷人

得分

五、判断题

1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模(mó)糊、似(sì)乎、转(zhuàn)身、分量(liàng)这些多音字的读音没有一个是错的。

(______)

(2)“辉”用部首查字法查“光”部,“光辉”的“辉”与“辉煌”的“辉”意思一样。

(______)

(3)“焕然一新、守株待兔、卧薪尝胆、胸有成竹”这一组词感情色彩相同,都是褒义词。

(______)

(4)“春天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

(______)

(5)“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

”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______)

(6)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

“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

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

“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______)

分析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妈妈是夜校教师,每天晚上负责给青年工人补课。

一天晚上,天下大雨,妈妈照样去上课,可回来得比平常还晚。

原来哪天只有一位年轻姑娘来上课,妈妈不仅给她补了课,还送她回家去。

14.针对材料,确定下面哪个中心好?

在题后括号里画“√”。

(1)表现妈妈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

(2)表现妈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

(3)表现妈妈关心女青年。

()

15.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

(_________)

(2)“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这个句子是设问句,意思是“没有什么法来反抗”。

(_________)

(3)《腊八粥》一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_________)

(4)“父亲终于把表盖上了。

”改成被字句是“表被父亲盖上了。

”(_________)

16.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辞手法,如果运用了,在括号里注明类型;没有运用则在括号里划“×”。

(1)人群在欢跃,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

(____)

(2)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____)

(3)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____)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

(5)他是在介绍白杨吗?

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

(____)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

(7)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____)

(8)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修改病句

17.修改病句。

(1)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乌云和大雨一齐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墨绿的麦苗舒展着嫩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加序号的句子中有三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目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②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要积极响应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的号召,踊跃投身到绿化家乡、美化环境中去。

③人人从植一棵树、种一株草做起,自觉实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要勇做绿色卫士,敢于制止破坏绿化的行为。

让我们用汗水浇灌绿树,共建美好家园。

A、第__________句成分残缺,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第__________句搭配不当,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__________句语序不当,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段,抄在“_____”上。

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的美好节目,被大家吸引住了。

刘明表演单人舞,舞姿忧美,张林表演小提琴独凑,非常动听。

最后同学们尽情歌唱,欢乐的歌声在操场上空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片段在用词、表达、标点上都有错误,请用规定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不超过6处)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德国电影人费特尔被巴基斯坦杰宁地区一位男子把自己孩子的器官捐献给杀害孩子的以色列人的故事,他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杰宁之心”,获奖无数。

他一直希望这部电影能在杰宁地区放映。

他想告诉那个地方的孩子!

流血和冲突不是真正的生活,扛着武器杀戮不是童年该做的事情,人与人的真实情感不是仇视和冷漠……仇恨与隔阂可以消化,但是需要彼此的悲闵和宽恕。

评卷人

得分

七、句型转换

22.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爸爸:

“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存瑞坚决地说:

“我去炸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青石说:

“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

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在回信中说: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

“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句子广场。

(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热闹。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姥姥对小红说:

“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

(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八、排序题

26.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

(2)旬年时月周日季

________________

(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_______________

27.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在“()”里填序号。

(______)你在哪里?

(______)寻找雷锋的足迹。

(______)顺着弯弯的小路,

(______)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评卷人

得分

九、信息匹配

28.选出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

(1)除夕初五腊八正月(______)

(2)花生干果榛子栗子(______)

(3)剧种豫剧藏戏越剧(______)

(4)服饰饮食民居竹楼(______)

29.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请把相应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A.外貌描写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D.神态描写

(1)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

“老班长,你为什么不吃鱼啊?

”(____)

(2)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____)

(3)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____)

(4)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____)

评卷人

得分

十、语言表达

30.仿写句子。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孩说:

“亲爱的猫咪,你可得帮我的忙啊!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用木头和帆船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嗓子很干。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汤姆说,他觉得他是满不在乎的。

(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口语交际。

学校将举行以“经典名著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我将向同学推荐《__________》这本书,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口语大舞台。

不久以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

你都有哪些话想对他们说,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十一、诗词曲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菊花

[唐]元稹

秋丛①绕舍似陶②家,遍绕篱③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

即丛丛的秋菊。

②陶:

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③篱:

篱笆。

34.第一句诗中的“___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

35.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态。

36.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这首诗借菊花___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