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6323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2)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持续五天的伦敦大雾

(3)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

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

(4)因为燃煤造成的煤灰、源自柴油的许多微粒等都是大雾致死的因素。

(5)要从多方面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

(1)解答本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词义选择字义。

(2)理解词语时要结合语境。

恍然大悟:

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那”指代的内容可以从第一自然中总结。

(3)本句是一个倒装关系的因果复句,所以后半句是原因,前半句是结果。

(4)仔细阅读文章,根据题意进行筛选概括。

(5)解答本题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主旨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①;

③;

⑵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持续五天的伦敦大雾;

⑶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

⑷因为燃煤造成的煤灰、源自柴油的许多微粒等都是大雾致死的因素。

⑸要从多方面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字义的理解能力。

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有所不同,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因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做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3)本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一般这种代指内容都在代词的前面。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再结合阅读语段进行解答。

(5)本题主要考查的阅读感悟。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主旨。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

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填空。

山色________ 

山形________ 

溪流________

(2)本段中把野花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本段作者运用了( 

)的写作方法。

A. 

排比与拟人 

B. 

排比与比喻

【答案】

(1)柔嫩;

柔美;

缓慢

(2)锦缎;

霞光;

(3)B

(1)仔细阅读语段,本题可以从“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这两句话中找到答案。

(2)先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比喻:

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本题可以根据“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这句话解答。

(3)解答本题根据修辞手法和句式的特点解答。

(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2)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做题时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写作方法。

做题时仔细阅读语段,根据句子的特点进行解答。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儿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船两头都系(xì

 

)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 

晕)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shì

)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得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系________(xì

)着 

(昏 

晕)________暗

似________(shì

)乎 

(稍 

捎)________微

(2)文中怎样描写小船的小?

用波浪线划出。

(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经过孔隙时的感受?

(4)解释划线的字。

颜色各异________ 

变化多端________ 

或浓或谈________

(5)读句子完成填空。

①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话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②无论花朵的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③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这句采用________的说明方法。

④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这话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6)写四个描写大海的四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你是双龙洞的小导游,请你根据短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外洞”或“孔隙”的解说词。

【答案】

(1)jì

昏;

(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3)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shì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4)不同;

头绪;

有的

(5)设问;

拟人;

打比方;

列数字

(6)汹涌澎湃;

大浪滔天;

滔滔不绝;

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奔腾不息)

(7)亲爱的游客同志,大家好!

古人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上小船”,游了外洞,我们就要坐船经过孔隙进入内洞。

请各位游客格外小心,因为孔隙十分窄,船很小,每次只能并排躺两个人。

人一定要仰卧在船里,身子要紧贴着船身。

千万别抬头看,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如果你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朝你挤压过来,你可以闭上眼睛。

你躺好以后,说一声“行了”,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就在内洞里面拉绳子,船就会进到内洞。

要出内洞时,在外洞的工作人员就在洞外拉绳子,船就出来。

双龙洞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享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入洞方式吧,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1)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

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

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

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颜色各异:

形容颜色各不相同,颜色繁多。

异:

不同。

变化多端:

形容变化极多。

也指变化很大。

端:

头绪。

或浓或谈:

有的是淡的,有的是浓的或:

有的。

(5)①现提出问题(怎样小的小船呢?

)然后紧接着回答(两个人并排仰,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话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

②把“花朵的叶子”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③把“洞口”比作“桥洞”,这句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④“一千或是八百人”。

这话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6)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7)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文体。

往往事先拟好文稿,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力争收到宣传效果。

解说词帮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过程中加深感受,发挥视觉作用的同时发挥听觉作用。

解说词是视觉感受的补充。

故答案为:

(1)jì

、昏、sì

、稍

(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4)不同、头绪、有的(5)①设问、②拟人、③打比方、④列数字(6)汹涌澎湃、大浪滔天、滔滔不绝、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奔腾不息)(7)亲爱的游客同志,大家好!

【点评】

(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5)①、②考查学生对设问、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③、④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7)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解说词的能力。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先生,您认错人了”

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

前往应聘的都是拥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

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

“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

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

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

“他认错了。

”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

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

“先生,您认错人了。

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

”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他说:

“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

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

(1)短文第2自然段有两处语病,你来当医生吧!

(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________。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________;

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是因为________。

(4)这次招聘考试第一关考的是________,第二关考的是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案】

(1)有一家很大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非常苛刻。

(2)第一位接受应聘的中国年轻人(第一位应聘者、应聘的中国年轻人)

(3)他想让应聘者相信他说的话;

他对应聘者的回答很满意

(4)应聘者的品格;

业务

(5)坦诚做人。

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之诱而占便宜,这样便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即使走上了工作岗位也会一事无成。

踏踏实实做人,靠自己的真本事来奋斗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1)病句表示不遵守语法规则的句子,或者是逻辑上矛盾的句子。

通常情况下病句体现为语序不正确,或者成分残缺、多余,或者词语使用不当等等。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

成分残缺或赘余;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搭配不当。

本句属于语序不当和重复啰嗦。

(2)仔细阅读语段,找出本句所在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即可找到答案。

(3)做题时要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语句进行理解。

(4)仔细阅读语段,根据语段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5)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章,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1)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

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本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一般这种题的答案都在该句的前后文。

(3)(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运用能力。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结合中心谈体会。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渔夫和金鱼(节选)

从前,大海边泥棚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头子心地善良,老太婆贪婪狡猾。

一次老头儿出海,打上来一条金鱼。

金鱼请求说:

“您放了我吧,您要什么都可以。

”善良的老头儿就说:

“你走吧,我什么也不要。

老头儿回家说到了打鱼的事。

老太婆大骂:

“我们那个盆太破了,哪怕去换个好点的盆也好啊!

”老头儿来到海边。

金鱼听了说:

“老太婆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老头回去了,老太婆又破口大骂:

“再去要个木屋!

”老头来到海边,金鱼又答应了。

可是,老太婆又要当个贵妇人。

老头跪倒在海边。

金鱼看到老爷爷的样子,答应了。

两周后,老太婆大叫:

“我要做女皇。

”老太婆要打老头儿。

金鱼出于对老头的同情,又一次满足了老太婆。

没多久,老太婆又要做女霸王,还要金鱼亲自来伺候她。

这次,金鱼什么话也没有说,直接游走了。

老头回到家里,看到老太婆衣襟褴褛地坐在门前,而她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

(1)给下列语境中的“打”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打:

①击,敲,攻击;

②放出,发出;

③揭,破,凿开;

④捕捉,获取。

打上来一条金鱼。

________

老太婆要打老头儿。

(2)从哪里能看出老头儿心地善良?

在文中用“ 

”画出来。

(3)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④;

(2)善良的老头儿就说:

(3)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不断提出要求,永无止息的人。

我想用贪得无厌、凶狠粗暴来形容她。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只想获得,不想付出,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品质。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⑴④;

①;

⑵善良的老头儿就说:

”⑶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不断提出要求,永无止息的人。

⑷示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只想获得,不想付出,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座。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请以“这人很特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叙事具体,注意详略。

(3)中心明确,情感真实。

(4)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5)字数在600左右。

(6)不要出现学校名和师生姓名。

【答案】这人很特别

人生苦短,能遇见你,不胜荣幸!

——题记

草长莺飞,莺歌燕舞。

怀着憧憬的心情,我们步入了所有人梦寐以求的那所中学。

那年,我12岁,你13岁。

我们并不相识,可缘分,像一根线,把我俩牵在一起。

真幸运,我们因成绩相当,被分到同一个班。

我是冰山脸,同学们都叫我学霸。

而你,天天嘴角挂着笑容。

我不解,心想:

这女孩,真特别!

你的认真,你的善良,你的微笑,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引人注目。

我不由的开始注意你、走近你、接触你、了解你。

我们便开始交往,先是普通朋友。

最后,我们结为闺蜜。

遇见你,真幸运!

当我零花钱用完时,你会帮我;

当有人欺负我时,你会站出来保护我;

当我因为一些事情伤心时,你会安慰我,替我分担……

你越来越漂亮,却始终不忘初心;

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你的成绩却始终没有掉队。

你这人,很特别!

岁月如流,时间过的真的很快,我们都长大了,对彼此却依然那么好。

我知道你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你也是最明白我心思的那个人。

我们相约,要一辈子在一起。

你美丽,却超凡脱俗,因为你有笑容和善良;

你优雅,却不做作,因为你有阳光和开朗的性格;

你迷人,却不失风度,因为你有智慧和知识的永久陪伴。

【解析】

【详解】

此文是命题作文。

“这人”要明确是谁?

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陌生人……“特别”就是与众不同,不普通,格外。

“很”修饰“特别”,突出这个人的与众不同的程度。

这个有点“怪异”,不走寻常路。

特别在何处?

行为举止上,穿着打扮上,还是为人处世上。

比如在火车上,有一个当兵的人,明明有座位,却不坐,一直站在窗口,别人劝他,他都说没事,不累。

在全车厢里眼里,他是个“特别”的人,都认为他精神不正常。

等到这个军人下车才知道,窗户坏了,他一直站着不坐,原来是想用自己的身体堵住窗户的破洞,为的是整个车厢的人都不受冻,最后议论抒情,抒发对军人为了全车厢的人,甘愿自己受冻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乘客们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内疚惭愧。

社会上正是有这样一个个“很特别”人的奉献,才有了这样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此文是写人的记叙文,恰当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等,刻画这个人的特别之处,突出中心。

【点睛】

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

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不能错误地理解题意。

其次要立意深刻。

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

第三,选材要精当。

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

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结构文章时,注意内容上起、承、转、合,最好能写出文章的“波澜”;

能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事情揭示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语言上,要准确通顺,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提示和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苏东坡和惠崇和尚戏语。

苏东坡说:

“我看你像牛屎。

”惠崇说:

“我看你像如来。

”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

问其妹妹苏小妹,苏小妹说:

“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

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

”苏东坡有所悟。

这段话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请你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答案】与人为善,灵魂的彼岸

苏轼与惠崇戏语牛粪与如来,我们从这个小小的戏语中无法判断谁“心存牛粪”,而谁却“心存如来”。

但就是这一个小小的戏语,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哲理:

一个人内心的善恶之辨。

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纯,善良,而是一个人内心的宽容,思想上的博爱,与人与物的忍耐。

为善是中国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讲的仁义道德,佛家讲的普度众生,道家讲的修身养性,都是一种与人为善精神的体现。

古人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中的“道”是什么,何以变化而生万物,恐怕其中的精髓就是“为善”。

姬昌初春打猎获母鹿而不取,以“善”而闻名,此后所以兴周;

三国时,周瑜贪利而中计,受三气而卧于床,怀恨抑郁而终。

善从德来,得从容来,容从志来,志自“无欲”而来。

故古人讲: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青年时有一次清晨外出,过一座桥时遇到一位老人坐在桥头,老人看到他时,故意把脚一缩,鞋掉到了桥下。

接着老人很不客气地对他说:

“小伙子,去把我的鞋捡上来。

”张良恭恭敬敬将鞋捡了上来,并为老人穿好。

后来张良由此得到一部兵书,继而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家。

这就是著名的“圯下之履”。

张良若无虚怀若谷的德行,怎么可能与人为善。

正因为他有指点江山,运筹万里的宏图,心中怀有济苍生于乱世的善念,才能使其行善而受益终生。

时光飞逝,到了现代社会,与人为善仍然是一种美德,无论东方西方,为善仍然受到充分的肯定。

我们现在的社会讲“法治”,同时也提倡“德治”。

何谓“德治”,就是要求人们净化心灵,与人为善,与物为善。

为善在有些人看来是“划不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与他人为善会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