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69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docx

肇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小华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900N的物体,人拉绳的力F为350N,不计绳重和摩擦,若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2100N的物体,绳未断裂,人的拉力为()

A.650NB.700NC.750ND.800N

2.如图所示,甲、乙杠杆的质量和长度均相同,机械摩擦不计,分别使用甲、乙杠杆将物体A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在工作过程中,甲、乙杠杆的机械效率相比(  )

A.甲的大B.乙的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3.如图,某人用轻质木棒挑着一重为G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重物向后移动一小段距离,则手向下的压力会变小

B.肩膀位置向后移动一小段距离,则手向下的压力会变大

C.如果正确放置木棒,肩膀承受的力可以小于G

D.木棒不动手向前移动一点,肩膀承受的力会变小

4.如图所示,一名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降落,关于他下落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B.重力势能不变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机械能逐渐减小

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背着书包静止

B.

费劲力气也没能将杠铃举起

C.

将地面上的砖块往上叠放

D.

沿着水平方向搬运花盆

6.如图所示,小红分别用背背、手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送同一圆柱形货物(货物中间带转轴),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她对货物做功最多的是(  )

A.

B.

C.

D.

7.我国沉船打捞人员在南海打捞宋朝的商船。

潜水员在水面下作业,当他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受的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的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所受的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所受的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8.我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00多米水深处,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全球“载人深潜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蛟龙号”潜水器浸没后,在下潜过程中(体积不变)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  )

A.压强增大,浮力不变B.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C.压强增大,浮力增大D.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9.一个物体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将其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质量分布均匀),则()

A.大块下沉,小块上浮

B.大块悬浮、小块漂浮

C.大块、小块都漂浮

D.大块、小块仍悬浮

10.以下是中学生小明对自己的一些估测数据,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密度约为1.0×103g/cm3B.体重约为50N

C.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105PaD.体积约为50dm3

11.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12.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

拉一根弹簧,使弹簧伸长了2cm,如果在该弹簧两端同时用两个力

沿水平方向拉弹簧,如图乙所示。

要使此弹簧同样伸长2cm,则力

的大小分别为(  )

A.5N、5NB.10N、10NC.10N、20ND.20N、20N

二、填空题

13.如图,物体G重100N,要使物体匀速升高2m,那么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自由端拉下了_______米,若物体升高的速度是0.1m/s,那么绳子末端的速度是______m/s(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14.如图所示,用600N的拉力向下拉绳,使重为9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3m,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重力为______N,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W。

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15.如图所示,一个静止的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点(C是球在右边轨道上能到达的最高点,图中未标出)。

则:

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机械能______(①保持不变;②一直减小;③先增大后减小;④一直增大;⑤先减小后增大。

填序号);图中A点的位置比C点______(填“高”或“低”)。

16.如图所示,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两端,中间系一个钩码,就制成了一个“魔罐”.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魔罐能自动滚回来,滚回的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17.某微型潜水艇由长江水面逐渐下潜到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果该潜水艇从长江驶入大海中仍然保持悬浮,其自身重力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此时所受浮力______自身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ρ水<ρ海水)

18.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模拟托里拆利实验中测量的几个数据,由实验可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相当于_____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把实验中所用的玻璃管换成更细一点的管子,则测量数据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小张同学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他应选择在较_____的水平桌面进行(选填“粗糙”或“光滑”),并保持物体处于_____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是他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个情景,该情景中物体受到的两个水平拉力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说明小张当时是在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_____关系。

20.如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是__牛,测量范围是__牛。

用它拉着重为10牛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__牛,物体所受合力为__牛。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100N的沙子匀速提升6m,已知桶重20N,动滑轮重10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求此过程中:

(1)有用功是多少?

(2)额外功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4)为提高该装置的机械效率,请你提出一种有效的方法。

22.小明同学用力F推动重500N的木箱,使木箱沿着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前进了6m。

推力F做功的功率是60W。

(g=10N/kg)

求:

(1)推力F做了多少功?

(2)推力F多大?

(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3.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

(水的密度取1×103kg/m3)

(1)若物块A的体积是2cm3,则物块B的体积是多少?

(2)物块B的密度是多少?

24.电动车因轻便、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电动车现在也成为我们海口市最大的交通群体。

现有一辆电动车:

自身质量为60kg,两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2m2,车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5Pa。

求:

(1)该电动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4.8km用了10min,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2)该电动车自身重量为多少N?

(3)该电动车的最大载重量是多少N?

25.重为1000N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所受阻力始终是车重的0.1倍,求(g取10N/kg):

(1)小车的质量;

(2)小车所受牵引力。

26.一辆自重是

的卡车,装着25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

,行驶到一座桥前。

)求:

(1)卡车质量;

(2)这辆卡车总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由图可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n=3,

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拉力:

F1=

(G+G动),

由此可得动滑轮重:

G动=3F1-G=3×350N-900N=150N,

当提起2100N物体时,人的拉力:

F2=

(G1+G动)=

×(2100N+150N)=750N.

故选C.

2.B

解析:

B

由图甲可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所以省力,而乙杠杆是等臂杠杆,不省力;当甲杠杆提升物体时,会提升杠杆,即对杠杆做额外功,机械效率低;乙杠杆支点在中间,杠杆两侧等重,即不需要对杠杆做额外功,不计摩擦时,机械效率100%,所以乙杠杆的机械效率更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解析:

D

A.轻质木棒可视为支点在肩膀的杠杆,把重物向后移动一小段距离,则阻力臂变大,而阻力和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手向下的压力会变大,故A错误;

B.肩膀位置向后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动力臂变大,阻力臂变小,而阻力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手向下的压力会变小,故B错误;

C.由力的平衡可知,不论如何放置木棒,肩膀承受的力均等于物体所受重力G与手对木棒向下的压力之和,故C错误;

D.木棒不动手向前移动一点,则动力臂变大,而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手对木棒向下的压力变小;肩膀承受的力均等于物体所受重力G与手对木棒向下的压力之和,所以肩膀承受的力会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D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降落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跳伞运动员的动能不变,A错误;

B.质量不变、所处的高度越来越小,重力势能减少,B错误;

C.动能不变,重力势没有转化为动能,C错误;

D.由于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C

A.背着书包静止,人对书包有向上的力,但是在这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物体没有做功,A项不合题意;

B.费劲力气也没能将杠铃举起,对杠铃有出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物体没有做功,B项不合题意;

C.将地面上的砖块往上叠放,对砖块有向上的力,砖块高度升高,在这力的方向上砖块移动了距离,人对物体有做功,选项C符合题意;

D.沿着水平方向搬运花盆,人对花盆有向上的力,但是在水平方向移动距离,在向上的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物体没有做功,D项不合题意。

故选C。

6.C

解析:

C

A.由图可知,A中小红是用背背、用手抱,即力的方向向上,而桶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距离,即沿向上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因此B中小红对货物不做功,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B中小红是用背背、用手抱,即力的方向向上,而桶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距离,即沿向上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因此AB中小红对货物不做功,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CD中用平拉、滚拉的方式运送同一货物,C中滑动摩擦力大于D中的滚动摩擦力,所以C中拉力大于D中的拉力,由于所移动的距离s相同,由W=Fs可知C做功最多,故C符合题意;

D.由C选项分析可知,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解析:

D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可知,液体密度大小不变,潜水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那么即使继续下潜,潜水员所受的浮力不变;根据

可知,液体密度大小不变,随着他继续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在变大,液体压强是变大的。

故选D。

8.A

解析:

A

“蛟龙号”潜水器浸没后,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由

可知,潜水器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下潜深度不断变大,由

可知,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

故选A。

9.D

解析:

D

一个物体恰好悬浮在水中,则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后(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密度没有变化依然与水的密度相同,所以大块、小块仍悬浮,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D

A.人体的大部分都是水,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差不多,约为1.0g/cm3,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质量约为50kg,体重约为500N,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C.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体积约为

故合理,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解析:

D

A.由v-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即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由v-t图象可知,2s~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匀增大,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D.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4s~6s内推力的大小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s~4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B

解析:

B

当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时,弹簧伸长2cm,在这里暗含了一个意思,固定的一端也受到墙的一个拉力,并且这个力与人的拉力相等也是10N。

因此,当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时,受力情况跟原来一样,因此弹簧的伸长量还是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还是10N。

故选B。

二、填空题

13.402

解析:

40.2

由图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的情况下,拉力大小: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绳子末端移动4m用的时间与物体上升的时间相同,物体速度v1,则:

所以绳子末端的速度是:

14.36075

解析:

36075%

[1]由图可知,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段数

,由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所以拉力做的功为

拉力F的功率为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5.③⑤②高【分析】

解析:

③⑤②高

【分析】

[1][2]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小球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所以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3][4]因为轨道是粗糙的,整个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即A点的位置比C点机械能大,故A点的位置比C点高。

16.变大弹性势动

解析:

变大弹性势动

[1]罐子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橡皮筋发生形变,罐子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变大。

[2][3]罐子滚回来橡皮筋弹性势能变小,罐子动能变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17.变大增加等于

解析:

变大增加等于

[1]潜水艇由长江水面逐渐下潜到浸没的过程中,排开液体体积逐渐增大,而水的密度不变,根据

,受到的浮力变大。

[2][3]潜水艇悬浮,则

又因为ρ水<ρ海水,而浸在水中体积不变,根据

,潜水艇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浮力增加,所以潜水艇自身重力增加。

18.不变

解析:

不变

[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竖直高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73cm表示两液面高度差,因此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相当于73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因为该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产生的液体压强等于大气压,液体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插入水银槽的深度均无关,因此把实验中所用的玻璃管换成更细一点的管子,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测量数据会不变。

19.光滑静止不平衡大小

解析:

光滑静止不平衡大小

[1]从图中可看到,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为了避免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影响,应选择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进行。

[2]这个实验要求物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4]从图中可看到,左边的拉力是2N,右边的是3N,这两个力大小不同,所以这两个水平拉力不平衡;这说明小张当时是在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20.20~5340【解析】解答:

(1)测力计量程就是刻度板上的最大值这个测力计的最大值是5N测量范围就是0∼5N;0N和1N之间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02N这就是最小分度值指针指在3N下方2个格即拉力为

解析:

20~53.40

【解析】解答:

(1)测力计量程就是刻度板上的最大值,这个测力计的最大值是5N,测量范围就是0∼5N;0N和1N之间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0.2N,这就是最小分度值。

指针指在3N下方2个格,即拉力为:

3.4N;因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3.4N,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和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F−f=3.4N−3.4N=0N

三、解答题

21.

(1)600J;

(2)180J;(3)76.9%;(4)增大沙子的重力或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或减小桶的重力

(1)对沙子做的是有用功,大小为

(2)对桶和动滑轮做的是额外功,所以额外功大小为

(3)总功大小为

滑轮组的效率为

(4)要提高效率,可以增大沙子的重力、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减小桶的重力等等。

答:

(1)有用功是600J;

(2)额外功是18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6.9%;

(4)为提高该装置的机械效率,可以增大沙子的重力、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减小桶的重力等等。

22.

(1)600J;

(2)100N;(3)100N

(1)推力F做功的功率是60W,故推力F做的功为

W=Pt=60W×10s=600J

(2)推力F为

(3)木箱沿着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由二力平衡可得

f=F=100N

答:

(1)推力F做了600J的功;

(2)推力F为100N;

(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0N。

23.

(1)

(2)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

,再根据二力平衡知

,物体A悬浮时

物体B单独在水中时

物体A置于物体B上放入水中时

化简后得

因此

(2)物体B单独在水中时

答:

(1)物块B的体积是12cm2。

(2)物块B的密度是

24.

(1)8m/s;

(2)600N;(3)3.4×103N

(1)根据v=

,电动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速度是

v=

=

=8m/s

(2)该电动车自身重

G=mg=60kg×10N/kg=600N

(3)该电动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对水平面的压力

F=G=G车+G载

车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5Pa,根据p=

得:

G车+G载=pS,

电动车的最大载重量

G载=pS-G车=2×105Pa×0.02m2-600N=3.4×103N

答:

(1)在10min这段时间内行驶的速度是多少8m/s;

(2)该电动车自身重量为600N;

(3)该电动车的最大载重量是3.4×103N。

25.

(1)100kg;

(2)100N。

【解析】

(1)小车的质量:

m=

=

=100kg;

(2)小车所受阻力:

f=0.1G=0.1×1000N=100N,因为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小车所受牵引力:

F=f=100N。

26.

(1)5000kg;

(2)1.25×105N

(1)卡车质量为

(2)卡车总重为

答:

(1)卡车质量为5000kg;

(2)这辆卡车总重为1.25×105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