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7093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1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园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匝道桥:

BK0+011.224—BK0+432.024长:

420.80m,共18孔;

C匝道桥:

CK0+077.36—CK0+388.16长:

310.8m,共14孔;

E匝道桥:

EK0+0064.84—EK0+324.86长:

260.02m,共10孔;

F匝道桥:

FK0+077.621—FK0+527.341长:

449.72m,共19孔;

H匝道桥:

HK0+558.02—HK0+911.00长352.98m,共12孔;

M匝道桥:

MK0+000—MK0+235.00长:

235.0m,共11孔;

Q匝道桥:

QK0+430.642—QK0+665.642长:

235.0m,共11孔。

全桥主要材料数量:

钢筋5428T;

钢绞线:

497T;

锚具:

2548套;

混凝土:

52021m3;

支座:

166个。

4、施工自然条件

4.1地形、地貌

本工程位于北园路与顺河高架路相交处,地势较平坦。

沿线均为城市繁华地带,地下、地上管线多而杂,道路交通拥挤。

4.2工程地质及水文

地层主要为胶结的砂岩及钙质结核,地表主要黄河泛滥形成以粉砂、亚砂土的沉积物为主,下部则以燕山期侵入的辉长岩、角闪岩为主。

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地表水以小清河及排污水系组成,在西泺河内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污染较重。

4.3气候及气象

济南地区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西南风;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天高气爽;

冬季寒冷,多东北风,易受季风寒流影响,气候多变。

该区年平均气温为12.8~14.5℃,极端最低气温-19.2℃,极端最高气温42.7℃,其冻结深度0.5m。

该区年平均降水量698.6mm,最大月平均降水量502.2mm,雨量不均,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56%左右;

多年平均风速2.3~7.9mS;

平均无霜期168天;

多年平均蒸发量2386.9mm。

第三章施工计划

1、总体进度计划安排

本工程总工期为12个月,2002年8月份开工,2003年8月份竣工。

我公司将紧紧围绕“创精品工程”这个质量目标精心组织施工,保证按期完成,具体工期安排如下:

1.1施工准备

本工程施工准备时间30天。

施工准备的主要内容有人员、设备、材料等进场及施工人员驻地建设;

施工便道、场地硬化、动力线、给水管道、通讯设施建设;

控制网复测、施工测量放样等。

1.1.1生产与生活临建设施

根据本桥工程量,计划进场固定职工120人,民工850人,为保证临建包干费用,拟采用以下措施:

住房、办公、医务室、会议室等,就近租用民用楼房;

试验室、仓库、加工车间等在匝道圈内搭设。

1.1.2施工便道

线内便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施工要求,确定便道路线。

对于线内小桥,按承载力要求确定是否加固,对需加固的桥梁,应先行加固,确保行车安全。

初步拟订施工便道设在主线右侧红线内,宽度为3.5m,每隔150~200m设一会车道。

便道平整好后,顶部铺筑15cm厚的碎石面层。

1.1.3场地平整

为保证正常施工,所有位于施工区域内的建筑垃圾全部清除,并在场地周围设排水沟,满足排水要求。

1.1.4供水

由济南市自来水公司负责接入2.5寸水管供水。

前期钻桩用水量较大,拟在匝道圈内桩位集中处设置低水塔一座,输水管道用胶管,负责各孔位的用水。

1.1.5供电

拟在E匝道桥外侧红线内及C匝道桥与主线桥之间两处各安装一台560KVA变压器,高压接地方电网,需架设160m高压支线。

施工现场所需低压线路设在红线内便道的另一侧,以减少对施工现场机械的干扰。

对焊机等大用电量设备,设专线供电。

考虑施工的连续性,防止电网拆迁等因素造成停电停工,故配200KW发电机组三台备用。

1.1.6施工通讯

本合同段项目部和各施工队均安装程控电话,各工点采用无线对讲机与施工队、项目经理部联系,达到信息畅通无阻。

1.1.7设备、材料

本工程拟派施工设备由我公司设备中心采取汽车运输的方式,按施工计划安排分期、分批到达施工现场,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主要材料在市场准入材料范围内择优选购,并符合国家、*省的有关规定。

材料运输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地材就近解决,采用自行运输或雇用地方运输车辆供料。

施工所用水泥混凝土有我公司设在王舍人镇的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工地。

混凝土拌和站拌和能力为240m3h。

1.1.8施工复测

进驻现场后,复测小组在10天内根据设计图纸及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志,用全站仪按GB工程测量规范所规定的精度,完成施工复测,并将测量成果书面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以及设计单位检查确认,经批准后立即进行施工放样,进行全面技术交底,组织开工。

1.2桥梁工程施工主要控制节点

2002年8月16日主线桥钻孔桩开钻;

2002年10月31日钻孔灌注桩全部完成;

2002年11月30日A、H匝道桥跨北园路联箱梁浇注完成;

2003年3月30日下部结构全部完成;

2003年7月30日上部结构全部完成;

2003年8月15日全标段桥梁工程施工完毕;

1.3收尾配套

主要完成缺陷修复,场地恢复,竣工交验等工作,具体安排详见施工总体计划表。

为确保工期,我公司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大施工投入,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按照施工总体计划表中要求分阶段进行控制。

2、控制点的设置

2.1冬季不安排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2.2雨季前,基坑和沟槽施工尽量完成。

3、施工计划横道图

附:

施工计划横道图

第四章施工组织

1、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上部构造主要是整体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下部为柱式墩,埋置式台,摩擦桩基础。

近八年来我公司先后施工了潍坊十里堡跨线桥、南京长江二桥、东青路九合同(跨济青高速公路)、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一合同(跨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等类似工程,对此有了十分成熟的经验,根据以往经验我公司将成立顺河高架至北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履行合同,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协调好内外关系,确保质量、工期、安全和经济等各项目标的全面实现。

项目经理部下设八个职能科室(包括总工办、工程科、质检科、机料科、财务科、综合办公室、安全保卫科及中心试验室)及5个桥涵施工队1个混凝土拌和站,分别负责本合同段内桥涵工程施工及混凝土的拌和(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

各施工区段划分如下:

结构物施工一、二队:

负责本合同段主线桥所有项目的施工。

结构物施工三队:

负责本合同范围内A、H、M匝道的施工。

结构物施工四队:

负责本合同范围内B、E、Q匝道的施工。

结构物施工五队:

负责本合同范围内C、F匝道的施工。

混凝土拌和站:

负责本合同段所有水泥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施工力量部署:

(劳动力计划)

我方拟投入一支施工组织管理水平高、技术熟练的桥梁施工队伍。

参与施工的操作人员:

钢筋工:

100人木工、模板工:

60混凝土工:

80人

架子工:

60人砌筑工:

30人电气焊工:

40人

抹灰工:

30人电工:

15人辅助工:

360人

测量员:

20人

3、主要机械设备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序号

机械设备、

机具名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或容量

数量

产地

1

砼拌和站

HL-60

120m3h

2台

济南

2

砼搅拌机

JZC350

350L

3台

3

回旋钻机

KP2000

6台

郑州

4

KP1500

10台

5

冲击钻机

CZ-30

40KW

26台

无锡

6

冲击反循环钻机

8台

西安

7

挖掘机

UH171

2.2m3

日本

8

CAT325

1.32m3

美国

9

装载机

ZL50

2.7m3

柳州

10

ZL30

1.7m3

11

履带式推土机

T180

175KW

山推

12

振动冲击夯

HC70

1.9KW

上海

13

载重汽车

CA141

5t

北京

14

自卸汽车

T815

15t

5台

东风

15

洒水车

16

油罐车

EQ140-1

1台

17

吊车

QY20

20t

泰安

18

QY16

16t

徐州

19

QY25

25t

20

碗扣支架

WDB

2700t

淄博

21

卷扬机

JJM-5

4台

烟台

22

空压机

ZY-0.67B

7.5KW

马鞍山

23

张拉千斤顶

YCW150200

200t

14台

开封

24

YCD4000ZB4-50

400t

12台

25

交流电焊机

BXI-30

30KW

40台

赣州

26

钢筋对焊机

LP-100

100KW

27

钢筋弯曲机

WJ40-A

2.8KW

28

钢筋切断机

GQ40-1

7KW

29

钢筋调直机

TQ4-8

5.5KW

30

排污车

99KW

武汉

31

砼搅拌运输车

GZC5270

6m3

32

砼输送泵

HB-60

60m3h

33

砼泵车

HHB80

160KW

湖北

34

插入式振捣器

ZP25

0.5KW

46台

35

平板振动器

ZF11

1.0KW

沈阳

36

水泥压浆机

37

压刨

MB106F

青岛

38

平刨

MB540

39

电锯

600NM

40

万能杆件

1700T

41

4、主要试验仪器、测量仪器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试验、测量及质检仪器设备表

设备仪器名称

精度

检定

日期

液压万能试验机

WE-1000A

1%

2002.9.8

压力试验机

NYL-2000D

1KN

温度自动控制仪

BYS-3

1套

2002.7.23

NYL-300

0.2KN

电动抗折试验机

DKL-5000

4N

水泥净浆搅拌机

NJ-160A

水泥胶砂搅拌机

JJ-5

水泥胶砂振动台

ZS-15

水泥砼标准养护箱

HBY-30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

SF-150

沸煮箱

FZ-31A

水泥胶砂流动及凝结时间测定仪

NLD-2

净浆标准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

雷式夹测定仪

混凝土搅拌机

HT-50升

50升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

ZHDG-80

0.8*0.8m2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HG-80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HC-7L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

101-3

顶击式标准筛振筛机

DBS-300

针片状规准仪

砂子含水测定仪

PW-1

<

0.03PH

1个

砂子筛

GB

石子筛

标准筛

0.9mm

石子压碎指标测定仪

砂子压碎指标测定仪

干燥器

电子天平

MP61001

0.1g

DT-2000

1g

FA2004

0.1mg

台称

TGT-100

50g

案秤

AGT-10

5g

温湿度控制系统

±

0.1℃

水准仪

DSZ3

2002.8.1

DSZ2

经纬仪

J2

全站仪

日本索佳

宾得PTS-V2

5、施工前布置工作

5.1施工准备

5.1.1部分施工人员开工前进场。

5.1.2进行三通一平工作。

5.1.3进行材料的调查研究工作,联系货源和进料渠道。

5.1.4修建办公和生活设施,施工人员陆续进场。

5.1.5施工机械、机具分批分期进入施工现场。

5.2施工项目的准备

5.2.1平整场地修建生产设施。

5.2.2复测平面控制导线、水准点、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

5.2.3建立中心试验室。

5.2.4测量放样,做好动工准备工作。

5.2.5调查地下原有管线,对影响桥梁施工的管线进行拆迁。

5.2.6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学习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监理程序。

5.2.7由项目部总工负责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编制分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五章施工测量

1、测量依据

1.1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为基准进行复测和引测。

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图纸、复测资料进行计算和测量放样。

1.2以本工程执行的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作为精度标准。

2、平面控制测量

2.1对施工现场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本工程平面布置图,建立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

在考虑通视条件、稳固状态、放样方便等各种因素,要求达到每200m设一个控制点。

控制点在高架桥中心线两侧间隔分布,以建立通视情况良好的导线控制网。

放样时每点至少有两个控制点做后视,以便校核。

2.2定期对导线控制网进行闭合校验,保证各点位于同一系统。

随着施工的进展,每个月至少复测一次,以求控制网达到精度要求。

3、平面轴线测量

3.1按图纸中结构不同的施工部位,分别制定不同的测量方法,以满足精度要求和施工进度要求。

3.2桩基础施工时所需要的轴线,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用全站仪直接放出桥墩中心点。

然后将仪器架至桥墩中心点,后视控制点,定出切线,再转90度定出法线桩。

如果一次无法投测到位,可以在附近适当位置临时转点,但转点次数尽量控制一次。

3.3桩施工结束,采取同样方法确定承台位置。

3.4承台浇注完毕后,所需要的轴线采取后方交会,定出偏移轴线,测站为承台上的任意点,根据该点坐标值计算出到中心点角度和距离,以极坐标法定出其它轴线。

3.5箱梁施工阶段轴线放样

a.箱梁底腹板轴线控制

●在墩身施工完,而支架尚未搭设之时,对墩身顶进行中心点投测,并做好标志,为下道工序做好准备。

●在底模铺设和支架预压完毕,而墩顶尚未掩盖之时,以上述放样好的中心点为测站,以另一桥墩中心点后视,后视尽可能远,定出箱梁底模上的侧模边线。

●侧模的投测方法可采用支距法或坐标法。

●投测完毕之后,用钢卷尺校验底模两侧相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

该距离为理论的计算长度。

b.箱梁翼缘轴线的控制

此部分要控制的是桥面结构最外端的侧模轴线。

由于箱梁翼缘与水平面存在一个角度,且全部朝向中心线倾斜。

所以仍然采用桥墩中心点对其进行控制。

c.箱梁桥面轴线控制

●桥面轴线的放样主要包括桥梁纵向轴线及部分横桥向轴线,尽量利用周围建筑物顶向桥面进行放样。

若无法从周围建筑物顶向桥面放样,则采用自地面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向桥面引入转站。

●以桥面上的转站为测站,后视地面控制点,进行桥面轴线的放样,定护栏的线形。

4、高程控制测量

4.1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a.根据业主提供的等级水准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引测,布置在施工区域附近。

为保证施工期间高程点的稳定性,点位设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

b.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定期对水准点进行复测。

4.2箱梁以下部分的测量

a.箱梁以下部分主要包括承台高程控制、墩身高程控制等。

b.各部分的标高均直接采用高程控制网中的点位引测到施工部位,并按规定误差范围进行精度控制。

4.3箱梁以上部位的高程测量

a.箱梁以上部分主要包括箱梁底板高程控制、翼缘高程控制、桥面高程控制等。

b.箱梁底板部分的高程放样直接使用控制网中的点位,引测至梁两端的墩身上。

使用模线连接两端标高,从而为底模的高程建立控制线。

c.翼缘部分存在一个倾斜的底面,该部分采用控制网中的点,引测至桥跨两上端面翼缘的下方。

由于翼缘底是倾斜的,所以建立高低两个控制标高。

将两端标高点联系起来,便形成了翼缘底模的高程控制线。

d.桥面系施工阶段,箱梁砼面已经达到设计强度。

所以只要将高程从地面高程控制点引至桥面进行施工控制。

5、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5.1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垂直、水平度盘水平;

目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5.2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5.3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采取多次往返测量。

5.4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立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5.5使用全站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

5.6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

所有仪器操作均要进行换手复测。

5.7在定点测量时应避免垂直角大于45度。

5.8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5.9每个月必须对控制点进行校核一次,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雨后,也要及时对地面的控制点进行校核。

5.10严格控制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的测量定位和放样。

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方案

本合同段内共含主线桥610.74m,匝道桥8座共计2654.18m。

桥梁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对水中施工部分在保证西泺河畅通的情况下进行钢板桩围堰施工。

●单项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a、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