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104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A.夏朝B.商朝C.战国D.东汉

2.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手段。

请问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最主要的是(  )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开国君主是一代明君

C.王朝末代君主昏庸残暴

D.少数民族入侵

3.“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4.如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

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黄帝

B.舜

C.禹

D.启

5.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

6.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

“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

A.分封制B.封建社会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度

7.“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西周通过分封功臣、宗亲的手段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区域.西周的这种制度是(  )

A.中央集权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皇帝制

8.禹死后,启继承父王位,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种姓制

9.“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10.《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

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世袭制D.禅让制

11.下列示意的现象开始于(  )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12.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北被成为“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行省制

13.李明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他说:

“我的姓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家猜猜我姓啥?

”(  )

A.夏B.宋C.唐D.秦

二、材料题

1、阅读以下西周的姬姓封国表及地图,然后回答问题:

西周姬姓封国表

国名

国都今地

始祖

山东

周公子伯禽

河北

召公子奭

山西

武王弟处

河南

武王弟鲜

河南

武王弟度

(1)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周分封的主体力量是什么?

从《周室势力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封国主要分布在哪一大河流域?

(2)为什么周天子要分封诸候?

受封的诸候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2、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材料中天子分封的对象是什么人?

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

对天子有哪些义务?

 

(2)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西周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题干表格给出的东周下方一半分为春秋,空白处为战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东周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东周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

夏朝最后的王桀和商朝最后的王商纣都是有名的暴君,西周最后的王周幽王非常昏庸无道,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竟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结果导致灭亡。

故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诸侯”、“列国”,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国是周朝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

故B符合题意,故选B。

4.【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

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故选C。

本题考查大禹建立夏朝的史实.知道大禹治水非常专心,据说他在外治水13年,三次经过自己家的大门,也顾不上回家看看.这反映了大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判断的能力。

仔细理解材料便可得出正确结论。

5.【答案】A

【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禹建立夏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禹建立夏朝。

6.【答案】A

【解析】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等。

材料“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反映的是正是西周的分封制。

故选A。

本题以西周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

本题以西周分封制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7.【答案】C

【解析】西周通过分封功臣、宗亲的手段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区域的制度是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与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与影响。

8.【答案】B

【解析】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这是王位世袭制的开始。

故选B。

本题考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知道禹传子,家天下标志着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本题考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夏商周的相关内容。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最终导致了夏朝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最终导致了商朝灭亡;周厉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导致了国人暴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终西周灭亡。

由此可知,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由此分析,故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当时周武王封姜子牙在营丘建国,即后来的齐国。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答案】A

【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立起国家机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炎帝、黄帝时期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没有国家的产生,尧舜禹禅让制之后,禹建立夏朝,死后并传位给启,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建立。

本题考察学生识记辨析能力,要分清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内容。

12.【答案】C

【解析】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山东是分封制下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因而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北是分封制下燕国和赵国的所在地,因而河北被成为“燕赵大地”。

故选C。

本题考查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产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掌握诸侯的产生和诸侯国的出现。

13.【答案】A

【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他的姓应该是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夏朝的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夏朝的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

(1)周天子亲属;黄河流域。

(2)为巩固统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解析】本题以西周的姬姓封国表及地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内容。

(1)由图表可知西周初年,为加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分析图表可知,分封的对象包括周公子伯禽、召公子奭、武王弟处、武王弟鲜、武王弟度,都属于周天子亲属。

从《周室势力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封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2)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2、【答案】

(1)对象:

周天子的亲属、功臣等。

得到的:

土地、平民和奴隶。

义务:

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觐天子,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等。

(2)分封制

(3)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解析】

(1)题干中的图片是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觐天子,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等。

(2)题干中的图片是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3)通过实行分封制,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4.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   )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15.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从②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16.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17.小王参加了班上“西周风云”的话剧演出,饰演一位住在城中的贵族,若话剧内容须与史实相符,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他在话剧中的生活情况(  )

A.拥有土地,有奴隶负责为他耕种

B.用交子到夜市采买日常生活用品

C.主持科举考试,掌握官员的任命权

D.熟读四书五经,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1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9.《荀子·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人口C.土地和耕牛D.人口和铁犁

20.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

21.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

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1)两则材料描述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

还有什么人可以封侯?

(3)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诸侯都有哪些义务?

2、依据如图回答问题:

(1)如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在这些等级中,哪些人属于贵族?

(3)“国人暴动”主要是由哪个等级的人发动的?

(4)春秋时期,展开争霸的是哪个等级的人?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相关知识。

抓住关键词:

“不属于”,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国。

诸侯国平时替周天子镇守疆域,战时派兵随从作战,还要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纳贡赋。

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而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实际上就是缴纳地租,这是在封建社会才有的情况,不属于分封制的内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属于分封制是内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2.【答案】B

【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称为西周;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从②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商朝。

故选B。

本题考查商朝建立。

要注意区分夏商周的更迭。

3.【答案】B

【解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主王朝。

故选A。

本题以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为依托,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知识。

本题以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夏朝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4.【答案】A

【解析】题目给出的用交子到夜市采买日常生活用品最早出现在宋朝;主持科举考试,掌握官员的任命权最早出现在隋朝,而熟读四书五经,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是在春秋以后;只有拥有土地,有奴隶负责为他耕种可能出现在西周。

故选A。

本题考查了西周生活状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西周生活状况。

5.【答案】C

【解析】材料中“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意思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一些诸侯国,让它们作为周王室的屏障,以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被分封的诸侯国在封地内有相对独立的权利,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故选C。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考查频率较高。

分封制实施的目的属于识记内容,相对较简单。

6.【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相关知识。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自己的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由此分析,可以排除ACD,故选B。

7.【答案】C

【解析】夏的建立者是禹,商的建立者是汤,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夏商周三朝的建立者的知识。

注意夏商周三朝的建立者的识记。

8.【答案】D

【解析】注意题目时间限制,“西周”,“烽火戏诸侯”,“诸侯率兵前往护卫”指的是分封制下诸侯王应尽的义务,其它三项时间也对不上。

故选D。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二、材料题  

1、【答案】

(1)西周;分封制。

(2)有血缘关系的人或宗亲、功臣。

(3)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解析】

(1)由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同。

”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2)由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同。

”判断西周分封制中封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人或宗亲、功臣为诸侯。

除此之外先代贵族的后裔也可以被封为诸侯。

(3)西周建立后,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4)由材料“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周天子吧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诸侯必须定期朝觐天子,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2、【答案】

(1)分封制。

(2)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

(3)平民。

(4)诸侯。

【解析】

(1)题干中的图片是《西周等级示意图》,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

题干图示的关键信息是: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周天子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西周的分封制。

(2)读图可知:

在西周的等级制度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是统治阶级,属于贵族。

(3)“国人暴动”主要是由平民发动的。

西周末年,政局混乱,导致了平民暴动的发生,即国人暴动。

(4)春秋时期,展开争霸的是诸侯。

他们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22.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

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3.说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地区()

A.最早出现农业B.最早出现了私有财产

C.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D.最早产生了文字

24.

如图是“烽火戏诸侯”的连环画图片,开始时诸侯被戏弄成功与分封制的哪一内容有关(  )

A.诸侯向天子交纳贡品

B.诸侯担负镇守疆土的职责

C.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

D.诸侯开发边远地区

25.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

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图一 司母戊鼎  图二甲骨文  图三 殷墟宫殿复原图

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

二、材料题

在人类历史上,社会制度的不断演变,推动历史的不断进步。

 

材料一:

相传,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他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勤劳简朴,爱护百姓。

尧老了,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舜做为继承人。

舜年老时,也采用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周天子把土地和臣民分封给亲戚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缴纳贡物,战时要带兵随周王征战。

《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秦朝的这套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周天子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完成材料三示意图空余部分。

秦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4)从社会制度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历史上成为西周。

由“武王伐纣”的铭文可知该青铜器可能铸造于西周。

故选D。

本题以“武王伐纣”的铭文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建立的知识。

以“武王伐纣”的铭文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500年开始,非洲的埃及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奴隶制小国,进入文明社会;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进入文明社会;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了奴隶制的小国,进入文明社会;中国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奴隶制国家夏朝,进入文明社会;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的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所以,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地区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奴隶制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

故选C。

3.【答案】C

【解析】题干给出的“烽火戏诸侯”反映了诸侯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商朝的相关知识。

图一是商朝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图二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图三是商朝都城殷墟宫殿复原图;三幅图反映的内容均与殷墟(即河南安阳)有关,B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A项商朝还没有冶铁业,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二、材料题

【答案】

(1)禅让制

(2)分封制

(3)太尉丞相监察郡/郡守郡县制

(4)社会制度与社会状况应该相互适应;社会制度的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

【解析】

(1)本题考查禅让制。

古代老的部落首领在自己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人做他的继承人,这种制度称为禅让制。

(2)本题考查分封制。

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建立分封制,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本题考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秦朝规定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