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157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人体的体温调节文字表述类

1.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B.寒冷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代谢降低

C.寒冷时,人体产热多,散热少,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3.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

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成热能散失,造成能量的浪费

D.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4.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B.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

C.人体的体温是一个恒定值

D.人体热量来源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

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低温环境下,皮肤毛细血管急剧收缩,血流不畅,使关节受损受冷引起关节酸痛

B.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C.炎热条件下,人体主要通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来降低体温

D.寒冷条件下,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6.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

B.运动时的产热器官是肌肉,平静时的产热器官是内脏

C.人体体温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D.夏天洗热水澡后比洗凉水澡后身体散热快、

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B.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C.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

8.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C.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来调节体温

D.热量的散出都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

9.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C.寒冷时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激素调节无关

D.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10.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而感受器则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B.在寒冷环境下,血液中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含量一般会上升

C.在炎热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减少产热,增加散热使体温下降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D.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只依靠神经系统完成

11.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B.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

C.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升高

D.体温调节可保证机体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的相对稳定

12.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B.体温升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

C.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

D.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13.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B.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相应分泌部位,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调控皮肤血管的舒张度和汗腺的分泌来增加散热

D.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其散热比炎热环境中少,同时产热增加

14.人体体温调节的机制是(  )

A.只有神经调节

B.只有体液调节

C.主要是神经调节

D.主要是体液调节

15.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有寒战现象。

据此科学家得出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B.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

C.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D.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16.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炎热状态时,机体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效应器可以是骨骼肌和相应的腺体等

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1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可保证机体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的相对稳定

B.寒冷环境中,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

C.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

D.呼吸、排尿、排便等也能散热

18.在重庆,夏季天气非常炎热,室外气温可高达40℃。

关于炎热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B.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

19.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恒温动物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生存,而变温动物由于其身体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变温动物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

B.恒温动物体温的维持是建立在“产热=散热”原则基础上的

C.当人体处在寒冷环境中时,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反应——寒战,这样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D.体温恒定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维持的,而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部分

20.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界温度由40℃降到37℃的过程中发生兴奋的感受器有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B.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C.冬季汗腺活动比夏天弱得多,说明人体冬天散热量小于夏天

D.汗腺活动加强都与体温调节有关

21.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产热量一定高于散热量

B.下丘脑不仅是体温调节中枢,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

D.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胳肌等

22.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产生冷觉的神经中枢

B.下丘脑和垂体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C.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

D.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23.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火炬手(身背氧气瓶)携带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奇迹。

请从人体体温调节的角度分析,当时火炬手的体温调节状况(  )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 ②身体耗氧量上升 ③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 ④汗腺分泌量上升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4.下列关于体温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人的体温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②当人处于炎热的环境中,肌肉和肝脏等的产热减少 ③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下丘脑通过分析综合产生冷觉 ④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通过调节使排尿量减少来减少散热 ⑤人体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25.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皮肤在人体的体温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B.人体的体温是指在口腔所测得的温度

C.发烧时的厌食是因为体温高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D.体温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在狭小的范围内波动

26.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来增加产热

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D.5℃时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小于20℃的散热速率

27.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B.代谢活动增强

C.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

28.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会发生的变化是(  )

A.皮肤血管收缩

B.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C.汗腺分泌活动加强

D.代谢活动减弱

29.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能引起(  )

A.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皮肤血管扩张、汗液增多

30.寒冷的冬季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环境中将会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A.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B.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

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31.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鸽子的耗氧量和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减少

B.增加、不变

C.增加、减少

D.不变、不变

32.我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考察期间,科学家经常需要从温暖的驻地室内进入冰天雪地中,此过程中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

A.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抵御寒冷

B.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

C.骨骼肌战栗,产热量增加

D.下丘脑里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并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

33.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

A.人体能通过骨骼肌和内脏不断产热

B.人体能通过皮肤散发热量

C.人体能通过神经和体液控制机体产热量

D.人体能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使产热和散热过程维持相对平衡

34.下列有关人处于高温环境条件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它将通过增加排尿量来增加散热

B.由于温度高,有氧呼吸酶失活,此时身体供能主要靠无氧呼吸

C.因气温过高,机体将通过大量的排汗增加散热,调节体温

D.因大量排汗,将丢失水和Na+,这将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降低

35.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B.寒冷时,因产热增加,所以经皮肤所散失的热多于高温环境

C.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D.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

36.把青蛙和小白鼠的细胞从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它们需氧量的变化是(  )

A.耗氧量都减少

B.前者耗氧量减少,后者耗氧量增加

C.耗氧量都增加

D.前者耗氧量增加,后者耗氧量减少

37.寒冷时人体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不符合常理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C.骨骼肌战栗

D.汗腺分泌增多

38.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39.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  )

A.蒸发

B.传导

C.辐射

D.对流

40.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  )

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

B.汗腺分泌增强

C.皮肤血管收缩

D.汗腺分泌减少

41.(多选)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产热量一定高于散热量

B.垂体不仅是体温调节中枢,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

D.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胳肌等

42.(多选)低体温症患者的体温会下降到35℃以下,严重的低体温症患者常有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低体温症是由于患者垂体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的

B.体温下降是患者产热总量明显低于散热总量的直接结果

C.若人体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低体温症

D.可通过隔离保温、吸入暖的氧气等对低体温症患者进行抢救

43.(多选)人感冒时,会出现畏寒、发热症状;用退热药后,可出现全身出汗、体温下降现象。

在发热和退热过程中,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  )

A.发热时,散热大于产热

B.发热时,产热大于散热

C.退热时,散热大于产热

D.退热时,产热大于散热

44.(多选)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反应是(  )

A.汗腺分泌增加

B.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使体表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

C.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使产热增多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有多种激素共同参与,此时产热仍等于散热,故体温恒定,酶活性不变。

2.【答案】D

【解析】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温觉感受器兴奋,冷觉感受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产热,所以在炎热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应减少。

3.【答案】C

【解析】体温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部分,体温恒定是指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使产热和散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产热过程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变成热量散失,一小部分形成ATP。

产热的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汗腺分泌汗液的方式进行。

4.【答案】C

【解析】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起作用,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故A,B正确;人的体温是相当稳定的,会有小范围的波动,C错误;人体热量来源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D正确。

5.【答案】C

【解析】低温环境下,为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不畅,故A正确;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B正确;炎热条件下,人体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使毛细血管舒张和增加排汗使散热增加,体温下降,故C错误;寒冷条件下,人体可以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故D正确。

6.【答案】B

【解析】体内产热的部位主要在骨骼肌及内脏。

当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产热,而在安静时,则以内脏产热为主。

7.【答案】C

【解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人体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协同作用,所以A、B、D不正确。

8.【答案】C

【解析】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下丘脑,A错;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B错;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来调节体温,C正确;热量的散出的形式有多种,有肺的呼气,肾脏的排尿、汗液的蒸发等,D错。

故本题选C。

9.【答案】B

【解析】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A错误;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B正确;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会减少散热量:

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增加产热量:

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错误;当处于炎热环境中,使皮肤温觉感受器通过中枢调节,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进而增加散热,D错误。

10.【答案】D

【解析】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如骨骼肌的战栗、立毛肌的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也有体液调节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强等。

11.【答案】D

【解析】人体稳态的维持是有限的,当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机体的体温调节就会失衡,因此D错误。

12.【答案】D

【解析】恒温动物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A错误;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则体温升高是由于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引起的,B错误;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C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D正确。

13.【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调节的相关信息,属于考纲识记、理解层次。

同一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14.【答案】C

【解析】人体体温调节的机制主要是神经调节,辅以体液调节,以维持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保持体温正常,故C正确。

15.【答案】C

【解析】刺激下丘脑前部,出现出汗现象,说明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刺激下丘脑后部,出现寒战现象,说明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16.【答案】A

【解析】炎热状态时,机体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立毛肌舒张,散热加快,故A错误。

体温的相对恒定可以保持酶的最适温度,发挥酶的最佳活性,故B正确。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相关的骨骼肌和相应的腺体作出反应,调节体温,故C正确。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故D正确。

17.【答案】A

【解析】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体温调节也不例外,超出其调节能力范围,机体稳态会遭到破坏,A错。

在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通过激素调节增加机体产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对。

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C对。

同过呼吸、排尿、排便也会带走机体一部分热量,D对。

18.【答案】C

【解析】在炎热条件下,体温调节主要有神经调节的过程,且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炎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过程:

一方面增加散热,如通过控制皮肤内毛细血管上的肌肉,使之舒张,导致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多;控制汗腺,汗腺分泌汗液增多,增加散热。

另一方面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

通过神经调节使人体体温恢复正常水平,该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故选C。

19.【答案】A

【解析】恒温动物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生存,而变温动物由于其身体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过于剧烈,变温动物细胞中的酶会失活而不能生存,即变温动物也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生存。

20.【答案】B

【解析】外界温度由40℃降到37℃的过程中仍然高于体温,发生兴奋的感受器只有温觉感受器,A错误;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B正确;人体冬天散热量大于夏天散热量,C错误;汗腺活动加强除与体温调节有关,还与水盐平衡调节有关,D错误。

21.【答案】D

【解析】人为恒温动物,在寒冷条件下,其产热量与散热量仍维持平衡,A错误;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C错误;寒冷刺激人体冷觉感受器时,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故此时的效应器有皮肤毛细血管、骨骼肌等,D正确。

22.【答案】C

【解析】大脑皮层是产生冷觉的神经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寒冷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慢。

A,B,D错。

23.【答案】A

【解析】人到较冷环境中,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24.【答案】C

【解析】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大脑皮层通过分析综合产生冷觉;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人体的产热增加,为了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散热量也增加,所以通过相关调节使排尿量增加来增加散热;人体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C错。

25.【答案】B

【解析】体温通常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直肠温度最接近体温。

26.【答案】D

【解析】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来增加产热,A正确;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由下丘脑控制的一个非条件反射,B正确;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C正确;5℃时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的产热速率,其散热速率也大于20℃的散热速率,D错误。

27.【答案】C

【解析】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量减少,即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A正确;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所以代谢活动增强,B正确;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而皮肤的血流量增加,会使散热量增多,C错误;寒冷环境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量下降,D正确。

28.【答案】A

【解析】人进入寒冷环境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量下降,A正确;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可通过减少皮肤的血流量,B错误;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量减少,即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C错误;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所以代谢活动增强,D错误。

29.【答案】C

【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才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A错误;寒冷时,刺激冷觉感受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注意因果关系不能颠倒,B错误;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会引起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C正确;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慢,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D错误。

30.【答案】A

【解析】进入寒冷环境中时,机体通过增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以及增加耗氧量来增加产热,同时体表血管收缩,减少散热,A正确;进入寒冷环境,一方面机体产热增加,耗氧量增加,另一方面体表血管收缩,减少热量的散失,减少散热,B错误;进入寒冷环境,机体耗氧量增加,C错误;进入寒冷环境,机体耗氧量增加,但是体温维持恒定,D错误;

31.【答案】B

【解析】由于鸽子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鸽子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耗氧量增加;由于鸽子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鸽子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体内酶的活性保持不变。

32.【答案】C

【解析】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中机体为了维持体温相对恒定,需要增加产热,降低散热,则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A错误;垂体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B错误;骨骼肌战栗和立毛肌收缩,进而增加产热,C正确;冷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内脏和黏膜上,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D错误。

33.【答案】D

【解析】不管是生活在极地寒冷的环境中,还是生活在赤道炎热的环境中,人都能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原因是人体内有体温调节功能,即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调控机体的产热和散热随时处于动态平衡中。

34.【答案】C

【解析】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排尿散失的热量减少,A错误;环境温度高,但人体的体温仍维持相对稳定,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供能,B错误;气温过高,可通过大量排汗进行蒸发散热,调节体温,C正确;因大量排汗,将丢失水和Na+,但失水相对多,渗透压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