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323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吉林吉林普通高中上学期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吉林市2019届普通高中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历史(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北京东城期中考试)《周礼》记载:

“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

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

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

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由此可见,在分封制下

A.按不同等级授予贵族土地

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结合

C.按血缘关系授予贵族土地

D.按封地全部面积征收租税

2.(2018衡水中学检测)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

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C.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

3.(2018哈附中期中考试)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

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

这反映出秦代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

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

4.(2018廊坊中学期中考试)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

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

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

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

A.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

B.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C.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

D.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

5.(2018汾阳二中期中考试)如下表主要反映出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双轨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

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道唐玄宗时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形成道、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元朝

设置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县

A.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6.(2018中山一中模考)据《明史·卷七零·选举志》记载洪武三年诏云:

“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这反映了

A.明太祖重视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B.科举制度已影响到周边各国

C.明代官僚政治的影响进一步加强

D.科举入仕是当官的唯一途径

7.(2018福州中学联考)《查士丁尼法典》记载:

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

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

这说明罗马法

A.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B.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C.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D.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8.(2018长郡中学期中考试)雅典城市居民讥讽那些入城参加公民大会的乡下人。

“穿的鞋子比脚大,大声嚷嚷。

……总是向路遇者问这问那:

皮革多少钱?

咸鱼多少钱?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城邦并不具有宽容自由的文化环境

B.城居者鄙视乡下人参与民主政治

C.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条件并不对等

D.政治生活出现城市与乡村的对立

9.(2018豫西中学期中考试)“13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

……所有的宪法都遵循伟大的《独立宣言》所陈述的思想:

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

”这表明独立之初的美国

A.邦联体制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

B.迫切需要确立三权分立的行政机制

C.邦联国家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

D.亟待强化中央集权以摆脱政治危机

10.(2018聊城中学期中考试)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顶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

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

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

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

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11.(2018宁阳四中期中考试)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中外交涉剧增。

“五口”成为外国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法定地点,也成为中外交涉的法定地点。

列强不同意与理藩院或礼部打交道,于是清政府于1844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

这表明清政府

A.仍坚持天朝上国传统体制

B.谋求与列强进行长期交涉

C.接受了西方现代外交的观念

D.建立了统一的常设外交机构

12.(2018大同中学期中考试)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新闻来源地

报道的主要内容

北京《晨报》

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

天津《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

日本《大阪朝日新闻》

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

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

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

13.(2018江淮十校联考)《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

如1872年序言: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

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

”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A.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B.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

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14.(2018名校联考)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制”,而山东大学学者甄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

据此判断,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中国在政治建设的新时期

A.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

B.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C.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

D.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

15.(2018佛山中学期中考试)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

B.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

C.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

D.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

16.(2018临沂中学期中考试)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

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主要说明了

A.美国霸权地位已完全丧失

B.世界局势出现了动荡局面

C.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

17.(2018哈附中期中考试)下图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艺术家创作的漫画,题为:

“马歇尔化国家的关系”。

该漫画意在指出马歇尔计划

A.对共产主义遏制终将失败

B.加剧了冷战下欧洲的对立

C.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

D.使西欧国家丧失了自主性

18.(2018复习卷)阅读下图,该图是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

对1893—1928年间这一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各国经济实力决定其在华的商行数

B.资本输出是此时期列强侵略的重要方式

C.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

D.该时期德国完全放弃在华侵略利益

19.(2018惠阳一中期中考试)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20.(2018山东七校联考)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英美两国的做法

A.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B.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C.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

D.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

21.(2018名校联考)某一时期中央的一份文件指示要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

除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地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

这一时期是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22.(2018双流中学期中考试)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

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

中美贸易战中的某些现象说明

A.美国经济衰落趋势在不断加强

B.世贸组织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

C.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战不可避免

D.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国家主权让渡

23.(2018衡水中学期中考试)黑格尔认为宗教改革的实质内容就是:

人通过自己本身被规定,要去自由地存在。

这表明宗教改革

A.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B.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发展

C.开启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D.结束了教会统治

24.(2018柳州中学期中考试)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

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

A.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

B.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C.在发展中呈现融合性

D.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

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2018莆田中学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成了英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的制度问题则日益凸现起来。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

在此书中,他尖锐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提出以"自由贸易"来代替以前的商业竞争……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自由贸易原则"。

同年,免除关税的货物达123种,以后15年,除茶、酒、可可外,其余关税一律免除。

——摘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故事政策》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在低关税条件下受到世界市场的制约和冲击作用开始凸显出来。

……低关税导致了大量商品进口,形成对国内的巨大冲去,一些与洋货直接对抗的手工业先后衰落,甚至破产淘汰。

……在国外商品冲击及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中国实业界开始探索抵御洋货,不让利益外流的振兴之道,因而,进口替代工业在竞争中相继兴起。

近代状元企业家张謇提出的棉铁主义就是进口替代的体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棉纺织业纷纷筹建或扩建纱厂,而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规模尤大。

——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确立自由贸易原则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形成低关税的主要原因,并对比中英两国低关税的不同点。

(13分)

26.(2018上饶中学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时间

事件

17-18世纪

清朝处于鼎盛时期;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19世纪中后期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900-1949年

清政府时期:

签订《辛丑条约》,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北洋政府时期:

签订“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国民政府时期:

中国抗日战争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十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社会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978年以来

实施改革开放,陪续开放一些沿海城市;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据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我国对外政策的历史变迁,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7.(2018湖北七市联考)【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英国中等妇女是最受社会约束的阶层,她们也最先起来进行斗争。

“妇女选举权全国联盟”等妇女组织先后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以争取普选权,但英国政府视而不见。

一战爆发后,大量妇女听从英国政府劝说到工厂从事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

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妇女争取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1918年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等

材料二陕甘宁边区关于妇女工作的部分文件

时间

颁布机构

文件名

内容或结果

1937年5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妇女与男子在选举和被选举权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1937年9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

《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的新决定》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妇女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和识字运动,增加她们的救亡知识,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

1939年3月

中共中央

《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等

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落成,它先后培养了1000余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妇女干部。

1939年4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原则。

1943年2月

中共中央

《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

陕甘宁边区妇女的生产运动逐渐走向高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解放的特点。

(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妇女解放相比,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特点,并分析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历史意义。

(8分)

28.(2018桂林中学期中考试)【历史一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

“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

”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

60年代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提出警告。

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

1884年,总理衙门表示:

“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

”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从本质上说。

与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被迫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没有不同之处。

明治维新后。

日本政府不遗余力地进行修约谈判。

1910年,日本向与其有现行条约关系的11个国家发出修约通知。

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盼与日本签订条约,表述放弃关税协定权。

经过40余年的努力,日本完成了修约的任务,彻底实现了关税和法权的自主和独立,与西方列强建立起了平等的国家关系。

——摘编自牛激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做出简要评价。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政府对待近代条约的态度。

并简析日本能够完成修约任务的原因。

(7分)

29.(2018安徽中学联考)【历史一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生于天津。

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沉着、稳重、持之以恒。

他同时又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梅贻琦不仅追随蔡元培先生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还会通中西,融西方通才教育思想于中国教育改革之中,不仅吸收、借鉴“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理念,还传承创新,将民主管理思想渗透到教育实践之中,且卓有成效。

七七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迁往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

梅贻琦认为三校融合的基础是自由与民主的校风,在担任常委会主席期间(西南联大的实际校长),梅贻琦在西南联大贯彻执行学分制,结合实际情况培养通才和专才。

梅贻琦多方聘用专家学者,使西南联大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大批学术前沿的学者和专家。

艰难条件下的办学经历,使梅贻琦摸索出极具实践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

——摘编自王柏豫《梅贻琦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影响梅贻琦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梅贻琦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

(8分)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测试卷

历史(A)答案

第Ⅰ卷

1.【解析】由材料“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

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

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

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可知西周按等级分封土地,故A项正确;分封制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等级而非血缘,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诸侯在封地内有征派赋役的权利,故D项错误。

【答案】A

2.【解析】从材料来看,战国时期的变法通过改革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加强君主集权等方式,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准备,故答案为C项。

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秦朝统一后建立起来,排除A项;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B项;西周后期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排除D项。

【答案】C

3.【解析】根据“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组织具有行政职能,根据“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可知,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治”,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根据“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C错误。

【答案】D

4.【解析】材料可知“内命”没有“经中书门下省”,说明没有经过三省程序集思广益,无法保证决策的合理性,排除A;“内命”“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体现了皇帝独断专行,皇权至高无上,故选B;既然“内命”不经中书门下省,说明“内命”与宰相无关,不可能实现宰相相互制约平衡,排除C;在专制皇权之下,不可能规避官吏擅权现象,排除D。

【答案】B

5.【解析】结合已学知识从表中可知,表中主要体现了从秦代到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反映从秦到元中央与地方的演变趋势是:

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越来越被削弱,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6.【解析】材料表明为官者必须是参加科举中榜的人,进一步明确了以科举制为基础的官僚政治体系的地位,故C项正确。

材料中强调的是官吏的来源,而没有体现官员的素质,故A项排除。

材料强调明朝为官者的途径和方法,没有体现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故排除B项。

依据史实可知,科举制不是为官的唯一途径,还有比如皇帝恩赐等途径,故D项错误。

【答案】C

7.【解析】材料中对于“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的规定说明罗马法秉承公平公正的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法律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的平等的理念,故C项错误;材料不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一种公平自然法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A

8.【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雅典的城市居民瞧不起乡下公民,二者在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方面存在很大区别,反映出在古代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条件并不对等。

故答案为C项。

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城市人对乡下人的行为方式不满,并非鄙视乡下人参与民主政治,排除B项;D项说法夸张,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C

9.【解析】根据“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可知,独立之初的美国迫切期待强化中央集权,维护革命成果,摆脱政治危机,故D正确;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3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表明“缺乏法律依据”说法错误,排除C。

【答案】D

10.【解析】材料中通过议会立法的原则逐步限制国王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B正确;A是18世纪初期;C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责任内阁制度确立之后。

【答案】B

11.【解析】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目的是将对外交涉局限在“地方”,不让外国人进京,以符合中国传统体制,在清朝政府观念里,中国仍然是“天朝上国”,那些外国人只能与中国地方政府打交道,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清政府不愿意与外国人打交道,故B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仍然坚持“天朝上国”思想,故C项错误;清政府此时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涉外机构,故D项错误。

【答案】A

12.【解析】“同学应宜营救”“学界之大举动”“排日学生”的信息说明五四运动中学生发挥了

重要作用,B正确;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A错误;C中“波及全国”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D中盲目说法是日方观点。

【答案】B

13.【解析】据材料“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

如1872年序言: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以得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体现了其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A正确;BC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A

14.【解析】从材料中的命名上来看,无论是“集体总统制”还是“集体宰相制”都提出的是整体的概念,说明新时期重视的是权力集中的问题,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