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74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docx

马克思原理复习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应当从()

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人口因素中去寻找

C、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寻找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生产资料

4、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5、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6、“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原理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9、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0、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关系

C、科学技术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11、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1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3、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14、社会革命根源在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5、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16、“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8、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19、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2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2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的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22、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23、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24、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

答案:

1、D2、C3、C4、C5、A6、D7、D8、C9、D10、D11、B12、B13、C14、D15、C16、C17、C18、C19、B

20、C21、B22、D23、A24、C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ABC)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ABCD)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CD)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4、马克思说: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ABCD)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5、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BCD)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6、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ACD)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也决定生产关系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8、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B)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BC)

A、它为自己的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0、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AB)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11、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CD)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存在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2、“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B)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1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一观点表明(AB)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1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CD)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5、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CD)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1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AB)

A、和社会发展规律一致的活动B、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C、按人们的需要和好恶进行的D、按领袖的意志实现的

17、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BD)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阶级分析方法

答案:

1、ABC2、ABCD3、CD4、ABCD5、ABCD6、ACD7、AD8、AB9、ABC10、AB11、CD12、AB13、AB14、ACD15、CD16、AB17、BD

三、判断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F)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T)

3、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T)

4、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关系发展史的“钥匙”。

(T)

5、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F)

6、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F)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F)

8、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F)

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T)

答案:

1、F2、T3、T4、T5、F6、F7、F8、F9、T

四、原著理解题

1、马克思: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答案要点:

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经典论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他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基本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2、马克思: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答案要点: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3、“历史是这样创造的:

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答案要点:

这是恩格斯关于历史合力的论述。

他把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形象地比喻为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所产生的结果。

从社会范围来看,每个意志和愿望是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历史的结果只能在单个意志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下产生。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依任何单个意志和力量为转移的,但也不否认单个的意志和力量在形成总合力的过程中都起了作用。

4、“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

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力学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因此,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345页

答案要点:

这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的论述。

他认为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它既是社会生产中人与人关系的体现,也是社会生产中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体现。

两者间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关系,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割裂的对立统一关系。

因此,马克思将生产关系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方面,既体现了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的所有关系,也是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生产力的直接表现。

5、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答案要点:

马克思认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首先是有生命的存在物,在历史主体身上具有自然的秉性,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必须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必须依赖外部自然界而生活。

其次,历史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作为实践的人不是孤立的纯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最后,历史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存在物,历史主体是有意识进行生产实践的生命体。

人在相互交往中形自己的本质,并且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社会运动变化规律的制约。

五、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1]

孟轲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

[材料2]

梁启超说: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胡适说:

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答案要点: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的思想倾向。

局限性:

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

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表现了害怕人民的心理。

(2)材料2属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

2、用历史发展规律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它国家学习。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

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既然一件事实中人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

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时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答案要点:

(1)材料1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所认识的。

人类历史是为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

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这是他与前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

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

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

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3、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

爱因斯坦认为: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根据,怎样用它?

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2]

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落、精神随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状态中去。

[材料3]

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

(1)材料1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1与材料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比较材料1、2、3,请回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

答案要点:

(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

只是表现形式相反而已。

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是科学至上论,二者都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者则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强有力的作用的时候,更重视人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机关报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的进步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与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

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科学乐观主义与科学悲观主义者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4、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1: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

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求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3:

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

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

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求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钣,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

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

——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请回答:

(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案要点:

(1)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来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咱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和协发展。

恩格斯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3)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六、论述题

1、如何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我们当今的社会思潮?

2、为什么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3、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我们应当如何深化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4、怎样正确认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的关系?

5、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6、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当今世界出现的“全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