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484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docx

污水处理厂选址论证报告

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选址

论证报告

 

##市中心城区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选址论证

1概述

1.1编制选址论证报告的目的

因为《##市中心城区城西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定的污水处理厂位置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但该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中,为确保该项目的选址过程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特编制此《选址论证报告书》,为决策领导提供科学的依据。

1.2编制依据

(1)##市规划和建设局《关于污水公司申请城西污水处理厂选址意见书的回复》

(2)《##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12)

(3)《##市城西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2009.12)

(4)《##市中心城区苏稽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5)《##市中心城区苏稽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

(6)《##市中心城区苏稽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

(7)《##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编制中)

(8)《##市中心城区棉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9)《##市中心城区柏杨西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0)《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修正)》

(11)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部2001修订版)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3选址原则

(1)污水厂应设在地势较低处,便于城市污水自流入厂内,减少工程土石方量,沿途尽量不设或少设泵站提升。

(2)污水厂宜设在水体附近,便于处理后的污水就近排入水体,并无需提升。

排入的水体应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减少处理水对水体的影响。

(3)厂址应位于集中给水水源的下游,或者达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外的上游,并应在城镇、工厂厂区及居住区的下游和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

(4)厂址应尽可能少占或不占农田,且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便于施工、降低造价。

(5)厂址不宜设在雨季容易受淹没的低洼处。

(6)污水处理厂选址应考虑污泥的运输和处置,宜靠近公路和河流。

厂址处要有良好的水电供应。

(7)选址应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注意城市的近远期发展问题。

厂址用地还应考虑扩建的可能。

2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2.1自然地理条件

苏稽镇位于##城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03°36′00″至103°41′40″,北纬29°33′55″至29°37′42″。

位于##、峨眉、沙湾主要公路交汇处,与沙湾、峨眉、夹江三县相邻。

全镇东西宽8.231公里,南北长5.11公里,辖区面积40.85平方公里。

苏稽片区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圈南部边缘,距成都100余公里,是“天府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片区地处联系“##大佛”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两大世界级遗产的交通要道,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突出。

不仅乐峨旅游通道(准一级公路)横贯镇区,而且其与##城市核心区仅一桥之隔,东距成(都)乐(山)高速公路入口1公里,东南距##大件码头8公里,西距峨眉山19公里(离峨眉火车站13公里),南距沙湾城区25公里,乐峨路、乐沙路、乐九路穿越境内;即将建设的乐雅高速公路和“绵-成-乐”城际快速铁路拟分别在组团北、南部外围相切而过,是##中心城市西部交通枢纽。

2.2气候条件

苏稽片区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区域,加之地形抬升作用,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335天。

整个区域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处于全国最低区,一般为1000~1200小时,日照百分率只有25%左右,年总辐射量80~90千卡/平方厘米。

镇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约1400毫米,由于受海陆风季节性的变迁,地域内季节降水不均,夏秋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冬春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20%左右。

镇域平坝区农作物一年三熟,丘陵区一年两熟。

2.3水文条件

苏稽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边缘,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青衣江从苏稽东面由北向南于水口附近流入大渡河,南部临江河由西向东于水口附近注入大渡河,峨眉河从镇域中部穿过镇区,由西北向东南于水口附近注入大渡河。

青衣江、峨眉河、临江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属雨源河。

2.4地形地貌

规划区为青衣江与峨眉河、临江河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冲积平原,三条江(河)自西北至东南呈“川”字纵贯全境,建设区域多为河谷冲积平坝。

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平均坡度在1%以下。

大部分属城市总体规划确认的一类建设用地区。

2.5社会及基础设施概况

##建市以来,苏稽镇就被列为重点工业集镇。

1993年苏稽被批准建立省级开发区以来,招商引资、城镇建设管理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并初具规模。

是省级重点示范镇并已被##“城市总体规划”列为##主城区的重要发展片区之一。

现状镇级公共及基础设施较为齐全,有税务所、工商所、派出所、交管站等行政办公机构以及镇中学、小学、医院、市场、电信所、邮政所、水厂、110KV变电站、天然气输配站等镇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建成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全镇非农业人口约一万余人。

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亿元,工业总产值7.7亿元,农业总产值0.56亿元,财政收入16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6元。

3项目背景资料

3.1本项目服务范围

根据正在编制的《##市中心城区排水规划》中的排水分区,本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为苏稽片区,并适当考虑城市向西(峨眉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远期能将苏稽片区以西的部分污水纳入城西污水处理厂,服务面积约24平方公里。

详见“城市污水排水分区规划图附图01/03”。

3.2苏稽片区规划定位

##城市新一轮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

规划进一步突出了##城市依托世界级双遗产的旅游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战略;强调了建设##组团大城市对实现上述战略的中心地位和带动作用;确立了保护和建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所在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城市;四川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成都平原城市群南部中心城市。

”的城市定位;构建了围绕“绿心”,以由现状城区和青衣综合区构成的主城区为核心,外围各组团“七星拱月”的绿心环状组团式城市结构。

并确定了依城市布局结构,按组团及片区划分的城市功能区。

3.3《##市中心城区苏稽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污水处理厂定位

##市总体规划中将规划区内污水收集后经过分别提升跨过青衣江和岷江后由##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埋深大且管线长,设备长期运行费用高,本次规划建议在本规划区南部(规划区外)建设苏稽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青衣江。

3.4江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江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

 

(一)一级保护区:

从取水点起算,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二)二级保护区:

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三)准保护区:

从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5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3.5苏稽片区交通关系图

目前通过苏稽片区内规划建设或已经实施的主要交通干线有以下几条:

“嘉峨快速干道”、“乐雅高速”、“乐宜高速”、“成贵铁路”、“城际铁路”,详细见附图“城西污水处理厂选交通及水域环境分析图03/03”。

由此可以见,该片区已然成为##西南方向的一个交通枢纽。

在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市中心城区排水规划》对穿越上述交通设施时进行预埋涵管,以便污水管网的下一步实施之用。

4项目建设建设规模及用地面积

4.1建设规模

4.1.1人口规模预测

依据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市城西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苏稽片区近期(2015年)人口规模为11万人;远期(2025年)预测人口规模达25万人。

4.1.2城市污水排放量系数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排水量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90%采用,设计取80%。

4.1.3污水量预测

城市设计供水水量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综合生活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2)工业企业用水;

(3)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

(4)管网漏损水量;

(5)未预见水量;

(6)消防用水。

自来水厂设计规模由上述前五项组成。

其中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消防用水不会进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

根据《##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城西污水处理厂的服务区域内几乎没有工业用地。

因此,次区域内城市污水主要由综合生活用水和未预见水量产生。

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该城区属一区,近期(2015年)综合生活用水量采用220L/d·人;远期(2020年)采用250L/d·人,其他用水指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计取。

综合用水量标准预测计算见表4-2。

生活用水量预测计算表

(按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法)表4-1

序号

项目

单位

近期

(2015)

远期

(2025)

备注

综合用水量标准

L/人·d

200

250

人口规模

万人

11

25

用水量

m3/d

22000

62500

①x②=③

其他用水

m3/d

3300

9375

③x15%

服务区总生活用水量

m3/d

25300

71875

③+④=⑤

根据预测结果,近期(2015年)服务区域内污水总量为:

25300×0.8=2.02万m3/d。

远期(2025年)服务区域内污水总量为:

71875×0.8=5.75万m3/d。

4.1.4建设工程规模

1)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城西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规模为2.0万m3/d。

2)远期(2025年)##中心城区城西污水处理厂总建设规模为6.0万m3/d。

4.2建设用地面积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的占地面积,随处理方法和构筑物选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本项目推荐的工艺流程方案为:

 

图1:

工艺流程图

本工艺设计基本达到三级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标准,且未设初沉池,也没有专门的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因此本工艺似乎比较节省用地的。

2009年12月编制的《##市城西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一期用地为31.9亩,总规模达到6万m³/日的总占地58.9亩。

用地指标(㎡/m³污水)为0.65㎡/m³,有点偏低,为能给污水处理厂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以及考虑接纳城西向西发展(峨眉方向)的污水的可能性,用地指标建议采用1.1㎡/m³。

一期占地31.9亩,总占地98.9亩。

5污水厂的建设条件

5.1地理位置

污水处理厂地处城市下游低洼地带及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并且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方便排放。

5.2预留用地

要有足够的预留用地。

按总规模6万m³/日的处理能力,采用用地指标1.1㎡/m³,总占地98.9亩。

5.3防洪标准

依据##市总体规划,大渡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因此污水处理厂的防洪标准按不低于50年一遇设计。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该处50年一遇洪水位约为366.50米,因此场地地面标高必须高于366.50米,且应有0.6米以上的安全超高。

5.4供电电源

城西污水处理厂负荷等级为二级。

为保证污水处理厂电气系统的连续性、可靠运行,需要双电源供电,两路电源一用一备。

供电工作电源由变电站引专线供给,电压等级为10KV,备用电源由公用架空线(或电缆)T接引来,电压等级为10KV。

5.5厂区供水

厂区给水主要用于生活、消防、构筑物及设备冲洗。

引入总管管径为DN100,给水管网在厂区内形成环状,以利于消防。

5.6道路

通往污水处理厂区最少需要一条路宽不小于6米连接城市干道。

6污水厂的厂址比选

(1)方案比较

经现场踏勘,本项目位置有三个可选方案,均符合《##市总体规划》及《##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

详见“城西污水处理厂选址方案图02/03”。

1)方案一

厂址位于峨嵋河与大渡河的相交处。

2)方案二

拟建厂址位于市中区水口镇罗李坝村5、6组,该地带紧临青衣江河大渡河。

2)方案三

厂址位于青衣江和大渡河的相交处。

3)方案比较

三个方案中的厂址均位于城市下游、地质、地形条件相似;场地标高均高出大渡河河段5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标高(366.50m)约1.5m,符合厂区的防洪排涝要求。

现根据上述选址原则,对本污水厂三个选址方案中不同的地方进行比较如下:

污水厂厂址方案比较表6-1

    方案

内容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对环境的影响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扩建的可能性

占地面积已基本确定,有少量20%扩建的余地。

有巨大的扩建余地。

没有扩建余地。

交通运输条件

该厂址的东、西两侧规划建设24米宽道路,交通比较方便。

该厂址的东、南侧分别规划建设40米、24米宽道路各一条,交通方便。

该厂址的西侧规划建设14米宽道路,交通不方便。

尾水污泥排放

污泥排放、运输和利用方便。

污泥排放、运输和利用方便。

处低洼地带,污泥排放、运输和利用不方便。

与总体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关系

符合

符合

符合

饮用水源保护区

处在一水厂水源二级保护区外,准保护区内

处在一水厂水源二级保护区外,准保护区内

处在一水厂水源二级保护区外,准保护区内

工程施工条件

厂址地面高程高,进厂管埋设深,厂区施工方便。

且周边农户叫多,拆迁量大,工程实施困难。

处于城市片区下游,有利于收集整个城市的污水,卫生防护条件好,地势平坦,基本无拆迁。

进厂管道埋设较浅。

位于规划区下游,地势较低。

但是乐宜高速和成贵铁路穿越厂址正前方,进厂污水管道施工极不方便。

综合比较结论

技术经济性、可实施性较好。

技术经济性、可实施性好。

技术经济性、可实施性差。

(2)推荐方案确定

由上可知,方案二厂址具有:

对环境影响小、土地征用容易、交通方便、易于实施等优点,且处于所有水厂取水点的二级保护区范围外,只位于自来水一水厂取水点准保护区内(与一水厂的取水点直线间距5100米),建议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排污标准执行一级标准A标准。

所以本报告推荐方案二厂址作为城西污水处理厂的厂址。

(3)推荐方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拟建厂址的现状地面高程在367.20米至368.20米之间,最低处都比大渡河50年一遇设计水位366.50米高0.7米,厂区无需填方。

项目实施时需要进行如下基础设施建设:

(1)需要从徐浩大桥自来水接点处铺设一个DN100的给水管道,长度约4500米;

(2)需要架设空线(或电缆)T接,电压等级为10KV,长度约4100米(从徐浩大桥起计);

(3)需埋设一根DN80的天然气管至污水处理厂厂址,长度约4300米(从徐浩大桥计);(4)需建设一条6米宽的临时专用施工道路(可在规划道路的线形上实施),长度约4300米。

7环境影响及对策

7.1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及对策

7.1.1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

(1)对交通的影响

工程建设时,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会使道路交通变得拥挤和繁忙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这种影响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2)施工扬尘、噪声的影响

1)扬尘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至管道埋设,短则几个星期,长则数月。

堆土裸露,旱土风致,以致车辆过往,满天飞扬,使大气中悬浮颗粒含量骤增,严重影响市容和景观。

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使邻近居家普遍蒙上一层泥土,给居住区环境的整洁带来许多麻烦。

雨、雪天气,由于雨水和雪水的冲刷以及车辆的碾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人步履艰难。

2)噪声的影响

施工期间,各类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翻斗车、搅拌机等产生的噪声对作业环境及邻近的居民区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的施工阶段,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的不同,其噪声影响也不同。

除固定设备噪声源之外,施工运输车辆频繁进出工地,对沿途交通噪声及施工场地噪声也有较显著的影响。

特别是在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严重的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若夜间停止施工,或进行严格控制,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

(3)生活垃圾的影响

工程施工时,施工区内上百个劳动力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

这些临时食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作出妥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使附近的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

(4)水土流失

由于厂址地势较低,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方将直接用于地面回填,从而提高厂区地面标高。

土方开挖后如不及时回填夯实,遇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其次,场地砂石料堆放,也可能因降雨造成流失。

7.1.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1)交通影响的缓解措施

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地与一些道路交叉。

道路的开挖严重影响该地区的交通。

项目开发者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对于交通繁忙的道路要设计临时便道,并要求施工分段进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开挖、排管、回填工作。

对于交通特别繁忙的道路要求避让高峰时间(如采取夜间施工,以保证白天畅通)。

(2)减少扬尘

工程施工中沟渠挖出的泥土堆在路旁,旱季风致扬尘和机械扬尘对沿线尘土飞扬,影响附近居民和工厂。

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弃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

工程承包者应按照弃土处理计划,及时运走弃土,并在装运过程中不要超载,防止沿程弃土满地,影响环境整洁,同时施工者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建材撒落应及时清扫。

(3)施工噪声的控制

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施工场址应进行合理规划,统一布局,施工机械尽可能远离施工场界及噪声敏感点。

合理安排工期,尤其要控制夜间噪声,不在夜间进行打桩或其他高噪声的作业,当必须连续作业而不得不扰民时,须报市环保局批准,并尽可能集中时间突击施工。

对夜间一定要影响周围居民声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时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声环境质量。

施工运输车辆在市区行驶应根据地方政府规定禁鸣喇叭,进出施工现场也应同样遵守规定,避免可控制的噪声污染。

(4)施工现场废弃物处理

工程建设需要上百个工人,实际需要的人工数决定于工程承包单位的机械化程度。

工程施工时可能被分成多段同时进行,工程承包单位将在临时工作区域内为劳力提供临时膳宿。

项目开发者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扔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5)倡导文明施工

要求施工单位尽可能地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居民、工厂、学校影响,提倡文明施工,做到“爱民工程”,组织施工单位、街道及业主联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对环境影响问题。

7.2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污水处理工程本身是一个环境保护项目,它建成后对改善##市中心城区地区水体环境和内河水质必将产生很大的作用。

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对周围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就环境保护方面,需采取一定的措施。

7.2.1污水处理厂对周围的环境影响

(1)臭味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污水处理厂内很多污水处理设施均为敞开式水池,所以污水的臭味散发在大气中,势必会影响到周围地区。

一般在污水处理设施下风向100m范围内,其臭味对人的感觉影响明显,在300m以外,则臭味已嗅闻不到。

污水处理厂周围基本上无集中居民点,因此,##市中心城西城西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转后,对居民的影响将不明显。

(2)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的噪音来源于厂内传动机械工作时发出的噪声,有污水泵、污泥泵的噪音,有除砂机,转刷的噪音,还有厂区内外来自车辆等的噪音。

污水处理厂内噪声较大的设备,如污泥泵、污水泵、空压机等均设在室内,经过墙壁隔声以后传播到外环境时已衰减很多。

据调查资料表明,距泵房30m时测得的噪声值已达到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标准值。

7.2.2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综上所述,虽然本工程建成运行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但为了进一部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拟将采取以下措施:

(1)恰当规划施工活动,以保证对社会最小的干扰;

(2)选择适当的路线运送材料和设备,使交通中断最小;

(3)设置警告讯号,道路封闭时按需进行交通管理,以保证工程正常进行和减少交通障碍;

(4)为了安全目的,尽量减少沟槽、基坑等开挖工程暴露时间,并在施工场地设围,防止儿童进入;

(5)限制场地清理范围,能满足工程需要即可;

(6)在所有车辆和设备装设低噪声和消降污染的设施,以限制噪音和空气污染;

(7)污水厂内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臭气与噪声这两方面:

1)臭气的消除方法是采用密闭、通风,如果要把大面积的水池密闭起来,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投资巨大,似不适应目前国情,因此,本工程在污泥脱水机房、加氯间等室内部分,已考虑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减少臭气危害,在露天的水池及水泵采用自然通风消除臭气。

在总图中,已充分考虑把易产生恶臭的处理构筑布置在下风向,在远离生活区,用绿化带隔开。

2)噪声问题的消除,在本工程设计中已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发电机房作隔声降噪处理。

依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绿化总面积占全厂面积32%,在环境方面力争创造一个花园式厂区。

8结论与建议

8.1结论

城西污水处理厂的厂址确定在“市中区水口镇罗李坝村5、6组”,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排水专项规划,在城市的下游。

它距市区近,进厂主管无需穿越“乐宜高速”和“成贵铁路”,施工方便,且周边空地多,易拆迁,地势平坦,发展预留地充足,完全能满足将来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水回用的建设用地。

厂址现状地面高程367.20,米至368.20米,高于大渡河5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366.50米,有足够的安全超高。

该选址方案可操作性最强,也较其他方案经济。

污水处理厂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厂区和周围的绿化以及加大与周围居民的安全距离来消除。

8.2建议

项目开工前先进行水、电、燃气、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设内容有:

(1)需要从徐浩大桥自来水接点处铺设一个DN100的给水管道至厂区,长度约4500米;

(2)需要架设空线(或电缆)T接,电压等级为10KV,长度约4100米(从徐浩大桥起计);(3)需埋设一根DN80的天然气管至污水处理厂厂址,长度约4300米(从徐浩大桥计);(4)需建设一条6米宽的临时专用施工道路(建议在规划道路的线形上实施),长度约4300米。

由于城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处于##自来水公司一厂取水点的准保护区范围内,因此该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建议执行一级排放A级标准。

建议在编制《##市中心城区城南苏稽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把方案二选定的“市中区水口镇罗李坝村5、6组”作为市政公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