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658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docx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

统计法基础知识

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选题

1、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是指()。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

答案:

C

2、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A.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B.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D.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答案:

D

3、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答案:

B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身高B.工资C.年龄D.文化程度

答案:

D

5、统计工作的基础是()。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

答案:

B

6、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A.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

B.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

C.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

D.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

答案:

D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

A.总体B.总体单位C.标志D.变量E.指标

答案:

ABCDE

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商品零售额B.工龄

C.计划完成百分数D.合同履约率E.企业经济类型

答案:

ABCD

3、下列各项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全国总人口B.年龄C.平均工资D.钢铁产值

E.某市三资企业个数

答案:

AE

4、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

A.统计设计B.统计预测与决策

C.统计调查D.统计整理E.统计分析

答案:

ACDE

5、总体的基本特征有()。

A.同质性B.大量性C.差异性D.相对性E.绝对性

答案:

ABC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单选题

1、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资料,所谓原始资料是指()。

A.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

答案:

B

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A.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

B.二者不相干

C.原始资料就是次级资料

D.次级资料质量上次于原始资料

答案:

A

3、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

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

C.是否制定调查方案

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答案:

D

4、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B.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

C.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

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复查

答案:

B

5、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下述调查中属于连续调查的是()。

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B.对2006年大学毕业生分配状况的调查

C.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D.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

答案:

D

二、多选题

1、非全面调查是仅对一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调查种类,下列各项畔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全面统计报表

E.定期调查

答案:

ABC

2、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有()。

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

C.确定标志性质D.确定资料的使用范围

E.确定调查项目

答案:

ABE

3、全面统计报表是一种()。

A.全面调查方法B.报告法调查

C.经常性调查方法D.一次性调查方法

E.快速调查方法

答案:

ABC

4、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来了解我国钢铁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属于()。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

E.非全面调查

答案:

BE

5、重点调查是一种()。

A.统计报表制度B.非全面调查C.就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D.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的调查方法

E.能够大致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调查方法

答案:

BCDE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选题

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B.总体标志

C.一总体与它总体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

答案:

D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A.组中值B.组距C.组数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答案:

D

3、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

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

答案:

B

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A.变量值的大小B.组数C.组中值D.组距

答案:

D

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平行分组

答案:

A

6.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B。

复合分组C。

再分组D。

平行分组

答案:

B

7.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A.平行分组体系B。

复合分组体系C。

二者兼而有之D。

二者都不是

答案:

A

8.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

本组变量的最小值

C。

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D。

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

答案:

A

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

A.没有关系B。

关系不确定C。

有正向关系D。

有反向关系

答案:

D

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的相等B。

各组次数不等的数列

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

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

答案:

C

11.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

A.重合B。

间断C。

不相等D。

相等

答案:

B

12.统计整理主要是整理()

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   

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

答案:

1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

 答案:

B

14.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   )

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分组和次数

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

答案:

1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组中值是:

A.170B.230C.240D.260

答案:

B

解析:

邻组组距=2*(200-170)=60

末组组中值=200+60/2=230

16.某村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为:

A.20B.26C.30D.36

答案:

B

解析:

总距离=最大值-最小值=426-270=156

组距=总距离/组数=156/6=26

二、多选题

1、统计分组是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方法。

它()。

A.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方法B.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

C.是在统计总体之间进行的D.对总体而言是分

E.对个体而言是合

答案:

ABDE

2、统计分组有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两种,下列人口总体分组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按性别分组B.按年龄分组

C.按文化程度分组D.接收入水平分组E.按居住地区分组

答案:

BD

3、对一些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不同分为三组:

第一组为80%~100%.第二组为100%~120%,第三组为120%以上,则会()。

A.若将上述各组组别及次数依次排列,就是变量分布数列

B.该数列的变量属于连续变量,所以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C.此类数列只能是等距数列,不可能采取异距数列

D.各组的上限分别为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一组

E.各组的下限分别为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二组

答案:

ABE

4、下列分组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企业按所有制分组B.企业按产值分组

C.企业按工人数分组D.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答案:

BCD

5、统计分组是()。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

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无关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

答案:

AC

6、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E.频率又称为次数

答案:

CD

7.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B。

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C。

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D。

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

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

答案:

ABCD

8.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为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共5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学生的成绩如果是80分,他应归入70-80分这一组

B第一组的假定下限是50C相邻组距组限是重叠的

D第三组组中值为75E它属于等距分组

答案:

BCDE

9.按所起的作用不同,统计表可分为()

A.调查表B.汇总表C.简单表D.复合分组表E.分析表

答案:

ABE

10.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

A.分组B.汇总C.编制统计图表D.计算机录入E.计算指标值

答案:

ABC

11.选择分组标志应考虑()

A.研究目的与任务B。

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

C。

现象所处历史条件与经济条件D。

与过去的分组标志一致

E。

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答案:

ABC

12.在某工厂按日产量(件)分组的变量数列中,下面正确的说法有()

A.“日产量”是分组的数量标志

B。

各组工人的日产量数值是变量值或标志值

C.各组的工人数是次数或频数

D。

各组工人数的比重是频率E。

分组变量是离散变量

答案:

ABCD

判断题:

1、统计整理仅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

(×)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中心问题。

(√)

3、分组标志是将统计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的依据。

(√)

4、根据数量标志下的各变量值,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现象性质上的差异。

(×)

5、各组次数占总体次数的比值通常称为频数。

(×)

6、某一变量分为下述两组:

15——20,21——25,由此可以判断该变量为一连续变量。

(×)

7、用组中值可近似地表示一组中各个体变量值的一般水平。

(√)

8、用统计表表示次数分布,各组频率相加之和应等于100%。

(√)

9、统计表是表达统计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

10、统计分组实际上是通过分组保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组间统计资料的差异性。

(√)

11、复合分组就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的并列分组。

(×)

1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1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

14、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

(√)

15、统计资料整理就是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分组,并按要求进行各种分析。

(×)

16、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

17、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就是复合分组。

(√)

18、平行分组体系是要按照主要标志和次要标志对总体进行多次分组。

(×)

19、简单分组就是用简单标志进行的分组。

(×)

20、对连续变量数列,既可以编制成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成组距式变量数列。

(×)

21、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与组距成正比关系。

(×)

22、分布(分配)数列是反映总体各单位分配情况的数列。

(√)

23、在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如果重叠,则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本组。

(×)

24、统计表的内容可分为主词和宾词两部分,前者是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后者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

(×)

25、在统计分组中,频数实际上是各组标志值的加权,用以权衡各组作用的大小。

(√)

26、所谓统计分布,就是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和相应的频率。

(√)

27、按品质标志分组可以将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类型。

(√)

28、统计汇总主要是计算标志总量。

(×)

29、组距式分组是每组包含多个变量值。

(√)

30、统计分布是指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

31、变量分布中,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小于1。

(√)

32、目前,对于大量统计资料,一般使用计算机汇总。

(√)

33、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

(√)

34、钟形分布的特征是两头大、中间小。

(×)

第四章统计指标

一、单选题

1、统计指标反映的是()。

A.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B.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C.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D.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答案:

A

2、总量指标()。

A.能从无限总体中计算出来

B.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无关

C.与数学中的绝对数是一个概念

D.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种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

答案:

D

3、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B.绝对数和相对数C.绝对数和平均数D.相对数和平均数

答案:

D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A.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基期指标和报告期指标D.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

答案:

B

5、统计指标体系是由()。

A.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B.若干个相互矛盾的指标组成的整体

C.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

D.若干个相互限制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

答案:

A

6.下列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人口数B.平均工资C.标准差D.计划完成程度

答案:

D

7.某企业从业人员23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5600万元,产品销售额132560亿万元,产品库存量为120箱,设备台数为1113台。

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

 A.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答案:

C

8.下列属于价值单位的是()

A.吨B.工日C.万元D.米

答案:

C

9.某厂甲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为3%,实际成本降低率为6%,则甲种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B.96.9%   C.103%D.200%

答案:

B

解析:

  X=(1-0.06)/(1-0.03)=96。

9%

10.在反映各变量值离散趋势的变异指标中,只与变量极端标志值有关的指标是(  )。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方差

答案:

A

二、多选题

1、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B.钢材消耗量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E.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答案:

ABD

解析:

CE是相对指标。

2、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A.生活质量

B.2001年~2005年原煤产量87.4亿吨

C.某家庭年收入5万元

D.2005年末发电装机容量比2000年末增加1.8亿千瓦E.空气污染

答案:

BD

3、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

答案:

ABCDE

4、时期指标的特点是()。

A.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C.某时期的指标数值与该期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D.某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该期时间长短无关

E.更长时期的指标数值可通过连续相加得到

答案:

ACE

解析:

BD是时点指标的特点。

5、下列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有()。

A.企业数B.利润总额C.产品销售收入D.固定资产原值

E.工资总额

答案:

BCDE

6.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劳动生产率  B.工业增加值  C.设备人均拥有量

  D.生产税净额  E.人均年收人

答案:

A C E

7.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消费品零售额B.钢材消耗量

C.森林覆盖率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

E.车速100公里/小时F.工资总额

G.商业网点密度H.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答案:

ABDF

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

C.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D.某商场1990—2006年商品销售额

E.某市近5年企业数

答案:

ACE

9.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  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

  c.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  D.某商场1990—2007年商品销售额

  E.某市近5年各年末企业数

答案:

BD

三、判断题:

1、对于一个特定研究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可以有若干个。

(×)

2、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每个单位在某个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

3、平均指标代表了总体各单位某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它抵消了标志数值的差异。

(√)

4、平均指标可以使不同的总体具有可比性,并能以此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如分析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平均工资水平的关系等。

(√)

5、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上的区别在于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即权数的不同。

(√)

6、在分组数列中,各组的次数fi有权衡各组变量值轻重的作用,某组的变量值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

(×)

7、在分组数列中,某一组的次数越大,则该组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二是受权数的影响。

(√)

9、只掌握各组的标志值和各组的标志总量,则用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指标。

(√)

10、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和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

11、标志变异指标能衡量平均指标对总体单位某个标志的代表性程度。

平均差能够综合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

12、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大,因而平均数代表性愈大。

(×)

13、可以用标准差直接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标志变动的大小。

(×)

14、实物单位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标准实物单位。

(√)

15、人数、吨公里、米、台时、亿元为实物单位。

(×)

16、马力/台、千瓦时、艘、工日为实物单位。

(×)

17、不同的实物可以进行汇总,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强。

(×)

18、总量指标还可以表现为同质总量之差的绝对数。

(√)

19、在总量数列中,影响平均数大小的是次数本身。

(×)

20、两个指标的统计方式、统计时间、统计手段、计算价格以及计算方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才能计算相对指标。

(×)

21、平均指标就是数值平均数。

(×)

22、两个指标的经济内容、统计范围、计算方法、计算价格以及计算单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才能计算相对指。

(√)

23、统计设计意义上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和指标数值等三个要素。

(×)

24、统计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量,它是许多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

(√)

25、某个概念有了质的规定性,就能成为统计指标。

(×)

26、数量指标一般用相对数的形式来表示。

(×)

27、质量指标通常以绝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

(×)

28、统计指标体系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

29、“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亿元”是一个要素完整的统计指标。

(×)

30、质量指标是反映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指标。

(×)

31、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

(×)

3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不能转变为总体标致总量指标。

(×)

33、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人均工资是时期指标(×)

34、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比较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

(×)

35、相对指标必须是同类现象的指标相比。

(×)

36、标准差系数是测量标志变异程度的一个相对指标,因而其数值的大小与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无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