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7826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扶贫事迹材料5篇Word下载.docx

这一年多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爱他们要百倍千倍的付出,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

送教上门是老师们为残疾儿童提供的一种特殊教育服务,但愿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姜老师真挚无私的爱将陪伴着王连山的成长,愿这朵坚强之花能如期绽放。

【篇二】

张瑜,男,中共党员,现任东上官中心小学总务主任,2004年7月毕

于湖北省襄樊学院计算机教育专业,同年参加教育工作,从教以来,一直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终身的职业。

2017年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勇挑重担的勇气,深入贫困学生家庭宣传党的政策、了解学生所需,积极联系其他包联帮扶人员,动员社会力量,解决贫困家庭所需。

为学校精准扶贫作出突出贡献。

2017年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按照中、省、市、县打赢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更好的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贫困家庭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在阻止贫困代际相传拔掉穷根。

面对教育上开展的这一份从未开展过的新工作,东上官中心小学成立帮扶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可是具体工作谁来做,张瑜建议由自己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自己担任。

自接手工作以来,他迅速对全校1094名学生认真摸排,精准识别,分类统计,建好台账;

自查了学校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情况;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关爱帮扶台账中的学生,提升这些特殊群体学生的品行修养,心理素质和学业水平;

依据上级要求推行精准育人帮扶导师制。

要求依据实际,按照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建立“一生一卡、一生一师、一生一策”的全程帮扶机制,我校共有建档立卡学生9人,张瑜同志选择了最为特殊的闫博超和黄健健两名学生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

问起闫博超,他如数家珍的说,是他帮扶的第一个学生,闫博超家住东华街道办北里村焦河组,村子西头数第四家,门口有一个棵枣树。

家里有六口人,爷爷闫明亮,奶奶李翠兰,爸爸闫科斗,妈妈陈德丽,还有一个妹妹叫闫谟萱。

爷爷奶奶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不好。

爸爸由于车祸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妈妈是个农村妇女,还有一个不足一岁的小孩子。

面对这一情况,闫博超失去了学习兴趣,人也变得沉默寡言。

张瑜多次深入他的家里,送去了学习用品,在学校里经常找他谈心,告诉他困难都是暂时的,你的爸爸只是暂时的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庭也只是暂时失去了经济来源。

他又与帮联的村镇干部联系,

待他爸爸身体康复后,想办法解决家里的困难。

现在他爸爸在县城某小区开电梯,妈妈在小区里打扫卫生,家庭现在也有了经济来源。

还在的脸上微笑也多起来说话,学习劲头也大了,期中考试每门课程都在85分以上。

“如果把脱贫攻坚比作战役,那么教育育脱贫就是持久战”,这是张瑜同志总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如今闫博超已经脱贫了,但是黄健健还没有,所以我将继续战斗”。

比起闫博超,黄健健的情况要特殊很多。

黄健健家住东上官街道办五星村黄组,家里有四口人,爷爷脑梗,常年依靠药物控制病情,妈妈是个聋哑人,家庭收入依靠父亲种地生活,日子过得可想而知。

在第一次去黄家的时候他就自己掏腰包送去一份慰问金,每次去黄家他都要带上一些学习生活用品,他说这些东西虽然很多人不稀罕,可是在黄家那就是温暖。

黄健健家里的特殊情况决定了,他的学习家里是帮不上任何忙的。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他就让学生加上了自己的微信号,学习上有什么不懂得都发过来,他自己帮忙解决,然后在发过去。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这样的家庭,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无疑是巨大的灾难。

就在前一段时间,黄健健在家里烧水做饭的时候,又把自己烫伤了。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张瑜同志第一时间赶到黄健健家里,抱起孩子赶快送到医院。

医生说伤情比较重,需要住院治疗,他就这样,一边忙学校的工作,一边抽时间到医院看望他,每次去都会带上一些营养品。

出院后,由于伤情比较严重,暂时不能来校上学,孩子也萌生了辍学的想法,说自己回家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能帮着减轻一份家庭负担。

他又多次耐心的做孩子和家长的工作,告诉孩子和家长,受教育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的义务,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不让孩子上学,这样都是违法行为。

做通了孩子和家长的工作,家长又提出孩子现在不能去学校,学习也落下了,跟不上,怎么办。

他承诺忙办理休学手续,解除家庭的后顾之忧。

在黄健健休学期间,他多次前往黄家帮忙补习功课,告诉孩子虽然休学了,可是不能忘记学习。

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他和孩子谈心,找心理老师进行疏导,让老师同学对他多加关爱,生活中处处照顾,学习上多方帮忙,可是孩子的脸上一点都看不到开心,学习成绩也一直平平,没有多少明显的变化。

面对黄健健的这一情况,他沉默了。

我们教育人能做的,在这个家庭都是杯水车薪,我们都是工薪阶层,都有一家子人。

虽然黄家是低保户,享受政府兜底扶持。

可是远远不能解决黄家所面对的问题。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这个关爱,不仅仅是来自学校,来自政府,来自村组。

还应该有社会人士多多的走入这些家庭,让他们感受全社会的关爱。

想到这一点,他就动起了脑筋,联系自己的同学熟人,看看有没有企业人士,能伸出关爱之手,让这个家庭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经过他积极奔走,多方联系。

富平县光宇通讯网公司络经营部经理王旭,放下手头的工作,深入黄健健家里,看到黄家这个情况后,王旭经理当场表示对其提经济援助,承诺黄健健上学期间所有的花费全部由富平县光宇通讯网络公司承担。

解决了黄家最大的难题。

最近一次我们去黄家,孩子的脸上明显的快乐许多,还向我们讲了他最近看了什么书,收货有哪些,并表示九月开学他就来学校上学,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他说,我们是教师,也是社会的一个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让我们大家都努力起来,与党和政府一起努力,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多措并举,发挥和调动一切力量,为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

梦想雄鹰的翅膀,梦想超越的辉煌,却发现我的翅膀早已给了我的学生。

在每一次雏鹰展翅的试飞里,我听见理想扣击天堂的回响。

这就是我---一名普通小学语文梦想雄鹰的翅膀,梦想超越的辉煌,却发现我的翅膀早已给了我的学生。

这就是我---一名普通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我于1997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

在这20年的时间里,我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我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下面,结合自身这一年的主要工作及辛勤工作,谈一谈认识和体会。

一、主要工作情况

本常年度我的主要工作是:

分管全镇的食堂、安全、后勤工作,任六年级

(2)班的班主任及六年级

(2)班语文、地方课程、科学课程。

二、激情满怀,无私奉献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

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

那时,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

中师毕业后,梦想成真,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我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

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

我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我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

学生才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

所以,我面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

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

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我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

三、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在教育学生时,我想“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

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脱贫攻坚事迹材料-镇党政办科员我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

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这一年来,我明显地感觉到:

我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

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我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当我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我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

当我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我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

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

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当我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我是跟你学的”。

这句话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四、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

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使我深深体会到:

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

我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

我深深地懂得:

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

对他们,我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

“上课提问多鼓励;

课后辅导要耐心;

犯了错误不急躁;

错误严重不发火;

屡次不改不灰心;

问题不解决不撒手”。

这是我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

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我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

五、创新方法,培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常常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

严格地对学生训练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路队常规,并设立“卫生星”、“守纪星”、“文明星”、“安全星”、“创新星”等方式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同时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了“好习惯伴我行”、“知荣明耻我能行”、“争创书香好班级”等主题班会,并通过小品、儿歌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洗礼,不但再次矫正了他们的不良行为,而且使班级活动开展有序,学生个体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示,形成了“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的治班方略,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为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六、追求卓越,奋力翱翔

常言道: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我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追求的境界。

于是我坚持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教学中,我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我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同时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追求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我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我无悔的青春。

我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

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香满天下!

【篇四】

朱亚敏,女,汉族,系乾县阳峪新店小学教师。

该同志于2017年9月到我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和学校表彰,她坚守教育一线,无

怨无悔,悉心培育着每一个她心爱的小宝贝。

在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用心教书,做一个负责任的教师;

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在常人眼里,她是那么普通和平凡,但她所做的一切,却让人不由得感动。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朱亚敏同志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的一致肯定。

张玥同学是朱亚敏同志的帮扶对象之一,孩子家庭贫困,父亲出外打零工,长期不回家,祖父母长期患病,服药不断,母亲一人

在家照顾老小,很是劳累。

俗话说“人穷志短”,这样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心理极为脆弱,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朱亚敏同志在

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她们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中都深切关注她们全家的生活,与其谈心,鼓

励她们坚定信念,好好生活,因此张玥母亲每次见到她都亲切地叫她“姐姐”,告诉她家里遇到的困难以及现在家庭的改善情况,她

深知朱亚敏同志对她家的竭力帮助和巨大作用。

在学校,每天中午饭后都能看到朱亚敏同志给精准扶贫户子女张玥,张敏,张敬豪等个别辅导的身影。

张玥性格内向,反应迟

钝,记忆力差,学习方法不正确,成绩很不理想,朱老师抓住她书写认真规范,遵守纪律等优点鼓励她重拾信心,努力做好其它的一

切,每天取得小进步,逐步提升她自己。

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进步很大,令人欣慰。

张敏同学从小没有母亲,父亲平时大多出门做

泥瓦工活,孩子和八十多岁的祖母相依为命,其父亲和祖母均为文盲,在孩子学习上都力不从心,孩子家教不严,经常不做家庭作

业,甚至多次将老师批阅的评语及时间用透明胶带提掉以应付充数,师生发现了她还死不承认,见于这种情况,朱亚敏老师决心用爱

感化她,经常与之谈心,给她梳头洗脚,辅导作业……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个“小顽固”终于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整天一见朱老师就

大老远笑着打招呼,听话懂事得像变了个人似的。

贫困生张敬豪长得特别好看,使人一见就好喜欢,可学习差得没法说,虽然是从城

里转学回来的,但学习各方面都在班里属中下游,写字极潦草,朱老师从书写抓起,每天在饭后及课外活动时间抽空教他练字,给他讲题,看到张敬豪久违的笑容,师生都为之点赞。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朱亚敏同志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

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篇五】

成纯光先生,不忘故土,情系家乡,心系教育,他扶贫助教的先进事迹主要表现在: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006年至2007年为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捐资70万元兴建了一栋综合性大礼堂和硬化了1300平方米的操场;

同时还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电脑和图书,用于改善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办学条件。

设立助教助学基金

2010年为洪塘营瑶族乡设立了助教助学奖,以后每年注入3—5万元资金,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从教的贫困优秀教师;

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就读的贫困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

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就读后考入县重点中学和重点本科的学生。

他设的这个奖推动了瑶乡教育的发展。

2011年又加注入4万多元。

建设校园绿化工程

2011年4月份成纯光先生及家人荣归故里,莅临洪塘营中心小学和洪塘营中学指导工作,又捐给洪塘营中心小学1万元用于校园绿化。

现种的桂花树已成活。

我想再过几年,洪塘营中心小学将是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丽校园。

改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

情系瑶乡教育,让老师安居乐业。

2011年5月份。

成纯光先生在电话中又问到了老师住宿情况。

当得知有些教师在校无住房,又恰逢政府投资兴建教师周转房,于是,他又提出捐资近35万元用于建教师周转房。

让老师在瑶乡能安心工作,愉快的工作。

成纯光先生以上此举志在育才兴德,倡导先进的教育方法,以期家乡名贤辈出,其行功不可没,需以示弘扬。

立作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