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866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大数的认识

教学时间:

12月23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7--118页,练习二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计数单位,读法和写法。

2.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数中间有0的读写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大数的认识:

1)整理数位顺序表。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一 

数字表示 … … … … … … … … 10000 1000 100 101 

2)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二、大数的读法与写法:

1)怎样读一个多位数?

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万级数在万级后面加一个万字;亿级数在亿级后面加一个亿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怎样写一个多位数?

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三、比较数的大小:

①、数位不同时,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时,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四、用“万”、“亿”做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改写时,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写上万或亿即可。

五、求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六、自然数:

表示物体个数:

123456…….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

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七、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八、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计算器

九、综合训练。

1、判断。

10023000读作:

一百零二万三千()

五百八十万零三写作:

5800003()

3995000≈399万()

2、指名读下面的数。

4231579300500823960400000

3、指名写下面各数。

三百零三万零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万

4、用5、2、7、9、0、0、0这七个数,按要求写出下列各数。

最小的七位数。

只读出一个零的数。

约等于579万的数。

5、求近似数

1)省略万位后的尾数164835209528641

2)省略亿位后的尾数2709546312983536478

十、课堂小结:

关于多位数的读写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二、三课时乘法和除法

教学时间:

12月25——26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8--11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导

1、复习口算乘、除法。

(1)学习了哪些口算乘法和除法?

(2)积、商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3)如何利用规律进行口算?

做一做第118页第5题,说说口算过程。

2、复习笔算乘、除法。

(1)因数、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可以把除数看做和它接近的整十来试商!

①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

1)、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2)、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点:

除数是两位数:

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

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1位数,如果前1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两位数;

(2)计算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以及余数应如何处理

笔算第118页第6题。

(3)行程问题:

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千米/时。

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3、乘法、除法估算:

二、练习指导

(1)第118页第7题。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一说。

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在动手笔算出来。

(2)第118页第8题。

直接写出结果,说一说分别是怎样运用积、商的变化规律的。

(3)出示第119页第9题。

怎样列式?

310×19,你能估算出来吗?

(4)第119页第10题。

这辆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小时呢?

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5)练习二十一第3——8题

三、课堂总结:

你掌握得怎么样?

还有什么问题?

 

第四课时  角的度量

教学时间:

12月27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9页11题,练习二十一第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直线、线段、射线的有关知识;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进一步熟悉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会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会比较角的大小。

3、知道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特点;知道角与角的关系。

4、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知道角的概念,角的形成。

难点:

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数和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能识别这些角。

理解不同大小的锐角、钝角都有无数个。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直线、射线、线段

定义: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区别: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二、角、角的度量、角大小的比较:

1、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用什么去度量角的大小?

用什么作单位?

怎样去度量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

记做1°

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量角器中心对角的顶点;零刻度线对角的一边;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

二对:

对点、对边;一看:

看刻度。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三、角的分类:

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

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四、画角:

1、用一副三角板拼角。

2、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五、练习指导

1、把下列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5度38度91度89度178度63度

115度138度19度179度128度75度

 

锐角钝角

2、已知∠1=75度,求∠2、∠3、∠4的度数。

2

75度13

4

3、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下列度数的角,你会画吗?

15度75度105度150度

六、课堂小结

要抓住图形最本质的特点,找到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第五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时间:

12月30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9页12题,练习二十一第10--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2.理解几种四边形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各种图形的意义以及关系。

教学难点:

按要求画图。

教具准备:

三角板、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垂直与平行: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图一:

“直线A和直线B是平行线;

直线A的平行线是直线B”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图二:

“直线A和直线B相互垂直;

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点C是垂足。

二、画垂线:

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

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

③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所画线段哪个最短?

小结: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画平行线:

①怎样画平行线?

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②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特点?

小结: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③怎样画出一条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提示: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小结:

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线段端点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再过另一个点也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连接两个端点就可以了。

四、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2、特性:

  平行四边形

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相等,3)、容易变形

梯形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2)、稳定性好,不易变形。

五、练习指导

(1)练习二十一第10题。

怎样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说说画图步骤。

(2)练习二十一第11题。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怎样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说说你的想法。

(3)练习二十一第12题。

先说一说每种图形有什么特点,再动手填。

六、课堂总结

通过整理和复习,要抓住图形最本质的特点,找到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第六课时  统计

教学时间:

12月31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0页,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调查统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准确客观地反映统计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导

(1)什么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区别:

①单式只表示一种人或事物数量的变化情况,复式能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人或事物数量的变化情况。

②复式统计图必须有图标,而单式统计图没有图标。

③复式统计图经常把两种人或事物进行对比,可以使我们发现更多信息,了解更多情况。

(2)怎样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我们学过几种方法?

(3)你觉得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应注意些什么?

①每个直条的宽窄要一致,间隔要相等。

②确认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要根据已知数据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考虑。

③直条一定要画的直且上下宽度相等,长度准确

二、练习指导

1、第120页第13题。

这幅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怎样区分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

哪个年级戴近视眼镜的同学最多?

哪个年级的最少?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练习二十一第13题。

统计表中反映了哪些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三、课堂总结

关于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练习巩固

1、曙光农科站2002年~2004年的小麦和棉花实验田产量如下表。

(单位:

千克)

品种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小麦

1200

1500

1400

棉花

800

850

900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某书店第一、二季度各类图书销售情况如下表,请根据此表,完成统计图。

(单位:

本)

季度

童话

漫画

科普书

趣味数学

第一季度

45

95

70

73

第二季度

30

79

83

86

 

(1)每种书的销量有什么变化趋势?

 

(2)如果书店要增添一些书,你有什么好建议?

 

第七课时  数学广角

教学时间:

12月31日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策略。

复习指导

一、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1、烙3张饼:

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2、烙多张饼:

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二、沏茶类问题策略:

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三、排队论问题策略:

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四、“田忌赛马”问题策略:

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

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五、练习

1、星期天吃过早饭,豆豆的妈妈要做几件事,请你帮他安排做事的顺序。

刷碗整理厨房约20分钟

烧一壶开水沏茶约15分钟

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被罩约1小时

手洗豆豆的衣服约20分钟

把豆豆的衣服放入洗衣机中漂洗甩干约30分钟

妈妈做完这些事情,最少要用()分钟。

 

2、、四

(1)班和四

(2)班比赛打乒乓球,每班选出打乒乓球最好的5名同学参赛,共打5场,5盘3胜。

假如你是四

(1)班的同学,你将怎样安排本班的5名选手出场比赛,才有可能打赢比赛?

课综合检测

一、口算下面各题

240+470=4500÷5=6×300=

480÷30=7200÷80=17×20=

460-280=360×50=17万+13万=

400÷25=30×800=20×50=

18×40=600×40=90万-56万=

二、估算下面各题

405×21297×72430÷31

2030÷418970÷89409×99

三、列式计算

(1)131的27倍是多少?

 

(2)210除以35的商是多少?

 

(3)5700平均分成38份,每份是多少?

 

四、远足鞋厂26天生产6084双鞋,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双鞋?

 

五、一块苗圃,每行种51棵树苗,种了790行。

这块苗圃共种了多少棵树苗?

 

六、少年宫围棋组有18名学生参加活动,美术组参加活动的人数是围棋组的15倍,美术组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活动?

 

七、修路队5天修公路15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要修45千米的公路,需要多少天?

 

八、画一个75度的角,再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九、实验小学对各年级业余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统计如下:

(单位:

人)

性别

男生

20

25

30

30

40

50

女生

12

15

10

8

13

10

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

 

请你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