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7988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推荐文档Word格式.docx

③物质类别:

化合物。

2.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拆:

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

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

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

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

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

如Ba2+与SO42-;

Ag+与Cl-等

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

如H+与CO32-、HCO3-、SO32-、S2-等;

OH-与NH4+等。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

MnO4-与I-;

H+、NO3-与Fe2+等

六、氧化还原反应

1.(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氧化性: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

还原产物

七、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Fe2+的检验:

(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的检验:

(黄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

Fe+2HCl=FeCl2+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

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

(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

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

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

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

3Zn+2FeCl3=2Fe+3ZnCl2

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N2+O2放电===2N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2.氨的工业制法:

N2+3H22NH3

3.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装置:

与制O2相同

③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④检验方法: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

NH3+HCl=NH4Cl

⑤干燥方法:

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氨与水的反应:

NH3+H2O=NH3•H2ONH3•H2ONH4++OH-

5.氨的催化氧化:

4NH3+5O2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NH3↑+H2O+CO2↑

7.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Cu(NO3)2+2NO2↑+2H2O

8.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8HNO3=3Cu(NO3)2+2NO↑+4H2O

9.碳与浓硝酸反应:

C+4HNO3=CO2↑+4NO2↑+2H2O

10.氯化铵受热分解:

NH4ClNH3↑+HCl↑

九、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

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

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

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

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

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2H2S+O2点燃===2S+2H2O

十、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

2Mg+O2点燃===2MgO

2.在氮气中点燃镁条:

3Mg+N2点燃===Mg3N2

3.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

2Mg+CO2点燃===2MgO+C

4.在氯气中点燃镁条:

Mg+Cl2点燃===MgCl2

5.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

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

②产生氢氧化镁沉淀:

Mg2++2OH-=Mg(OH)2↓

③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

Mg(OH)2+2HCl=MgCl2+2H2O

④电解熔融氯化镁:

MgCl2通电===Mg+Cl2↑

十一、Cl-、Br-、I-离子鉴别:

1.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

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

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

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

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十二、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

Na2CO3;

②小苏打:

NaHCO3;

③熟石灰:

Ca(OH)2;

④生石灰:

CaO;

⑤绿矾:

FeSO4•7H2O;

⑥硫磺:

S;

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3;

⑧胆矾:

CuSO4•5H2O;

⑨石膏:

CaSO4•2H2O;

⑩明矾:

KAl(SO4)2•12H2O

十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铝与强碱的反应: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铝在空气中氧化:

4Al+3O2==2Al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

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

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

Al(OH)3+NaOH=Na[Al(OH)4]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

Al3++3NH3•H2O=Al(OH)3↓+3NH4+

 

烷烃CnH2n+2饱和链烃

烃烯烃CnH2n(n≥2)存在C=C

炔烃CnH2n-2(n≥2)存在C≡C

芳香烃:

苯的同系物CnH2n-6(n≥6)

(1)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1.碳原子以4个共价键跟其它原子结合;

2.碳与碳原子之间,形成多种链状和环状的有机化合物;

3.同分异构现象

(2)有机物:

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3)烃:

只含C、H元素的化合物

第一节甲烷

1、甲烷的空间结构:

正四面体结构

2、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不溶于水,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化学性质:

甲烷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

(1)可燃性

(2)取代反应(3)高温分解

CH3Cl气体CH2Cl2液体CHCl3(氯仿)CCl4

3、用途:

很好的燃料;

制取H2、炭黑、氯仿等。

4、实验:

将充满CH4和Cl2(体积比为1:

4)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经强光照射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壁有油滴出现;

取出试管,往管内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CCl4俗称氯仿,密度比水大

第二节烷烃

1、烷烃:

(1)结构特点:

烃的分子里碳以单键连接成链状,碳的其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2)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简单命名法: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表示

系统命名法:

1)找主链-----最长碳链;

2)编号码-----最近支链

3)写名称-----先简后繁

(3)烷烃的通性:

①分子量增大,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状态由气,液到固态(4碳原子或以下的是气态)

同分异构体熔沸点:

越正越高

②常温时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酸、碱、KMnO4溶液等起反应

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

2、同系物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n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烃基:

R-;

-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

3、同分异构体:

①定义:

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如正丁烷与异丁烷就是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两种化合物。

②同分异构体数种:

CH4,C2H6,C3H8无;

C4H10有2种;

C5H12有3种;

C6H14有5种;

C7H16有9种

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

对象有机物有机物单质原子

条件

实例相差CH2结构不同结构不同中子数不同

乙烷和丁烷丁烷和异丁烷O2和O311H、12H

第三节乙烯烯烃

1、乙烯结构特点:

①2个C原子和4个氢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②乙烯分子里的双键里的一个键易于断裂

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

(1)加成反应可使溴水褪色

(2)氧化反应:

1)可燃性:

空气中火焰明亮,有黑烟;

2)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

(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为聚乙烯

制取酒精、塑料等,并能催熟果实。

4、工业制法:

从石油炼制

实验室制法:

原料:

酒精、浓H2SO4(浓H2SO4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收集:

排水集气法。

操作注意事项:

1.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

3混合可提高乙醇利用率,混合时应注意将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搅拌.2.温度计要测量反应物温度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3.为防液体爆沸应加入碎瓷片4.为防止低温时发生副反应所以要迅速升温到170℃5.烧瓶中液体颜色逐渐变黑,是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

6.反应完毕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灭酒精灯.

5、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

CnH2n(n≥2)

(2)烯烃的通性:

①燃烧时火焰较烷烃明亮

②分子里含有不饱和的双键,容易发生氧化、加成和聚合反应。

第四节乙炔炔烃

1、乙炔结构特点:

①2个C原子和2个氢原子处于同直线。

②分子里的C≡C键里有两个是不稳定的键

2、乙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乙炔又名电石气。

纯乙炔是无色、无臭味的气体,因含PH3、H2S等杂质而有臭味;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乙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①氧化反应:

空气中,明亮火焰,有浓烟;

乙炔在O2里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的温度很高(3000℃以上),可用来切割和焊接金属。

2)可被KMnO4溶液氧化

②加成反应:

可使溴水褪色;

从乙炔和HCl可制得聚氯乙烯塑料。

3、乙炔的制法:

药品:

电石、水(通常用饱和食盐水)

原理:

CaC2+2H2O→C2H2↑+Ca(OH)2

装置:

固+液→气收集:

排水法

注意事项:

①反应太快,故用分液漏斗控制加水的速率。

②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减缓反应速率。

③排水法收集(不能使用排空气法,因其密度与空气接近。

第五节苯芳香烃

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

1、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C6H6

结构简式:

结构特点:

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里不存在一般的C=C,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这是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的独特的键。

②苯分子里6个C和6个H都在同一平面,在有机物中,有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简单称芳烃,最简单的芳烃就是苯。

2、苯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

3、苯的化学性质:

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介于C—C和C=C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子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1)取代反应:

(1)苯跟液溴Br2反应(与溴水不反应)

(2)苯的硝化反应:

2)加成反应:

苯与氢气的反应

3)可燃性:

点燃→明亮火焰,有大量黑烟

用途:

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也常作有机溶剂

4)溴苯无色,比水重。

烧瓶中液体因含溴而显褐色,可用NaOH除杂,用分液漏斗分离。

硝基苯为无色,难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有毒的油状液体,比水重。

三硝基甲苯(TNT):

淡黄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平时较稳定,受热、受撞击也不易爆炸。

有敏感起爆剂时易爆炸,是烈性炸药。

4、苯的同系物

1)苯的同系物通式:

CnH2n—6(n≥6)

2)由于苯环和侧链的相互影响,苯的同系物也有一些不同于苯的特殊性质。

注意:

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褪色。

苯的同系物,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褪色。

第六节石油煤

石油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被称为“液体黄金”、“工业血液”。

一、石油的炼制

1、石油的成分

(1)按元素:

石油所含的基本元素是碳和氢

(2)按化学成份:

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

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溶有气态烃和固态烃。

2、石油的分馏

(1)实验装置分成三部分:

蒸馏、冷凝、收集。

(2)温度计位置:

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水平.碎瓷片,防暴沸(同制乙烯)

(3)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与气流向相反,冷却效果最好)

(4)分馏的原理:

用蒸发冷凝的方法把石油分馏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

每种馏分仍是混合物

3、裂化:

把分子量大的烃断裂成分子量小的烃

4、裂解:

在高温下裂化

二、煤的综合利用

1、煤是无机物与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2、煤的干馏:

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

3、煤的气化和液化:

把煤干馏变成气态和液态的燃料,目的为了减少烧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有机反应方程式

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CH4+2Cl2→CH2Cl2+2HCl

CH4+2O2→CO2+2H2O

CxHy+(x+y/4)O2→xCO2+y/2H2O

C2H5OH--→CH2=CH2↑+H2O

CH2=CH2+HCl→CH3CH2Cl

CH2=CH2+H2--→CH3CH3

CH2=CH2+Br2(溴水)→CH2Br-CH2Br

CH2=CH2+H2O--→CH3CH2OH

nCH2=CH2--→-[-CH2-CH2-]n-

CH3-CH=CH2+H2--→CH3-CH2-CH3

CH3-CH=CH2+X2→CH3-CHX-CH2X

CH3-CH=CH2+HX→CH3-CHX-CH3

nCH3-CH=CH2-→-[-CH(CH3)-CH2-]n-

CaC2+2H2O→Ca(OH)2+C2H2

CH≡CH+H2--→CH2=CH2

CH2=CH2+H2--→CH3CH3

CH≡CH+Br2→CHBr=CHBr

CHBr=CHBr+Br2→CHBr2-CHBr2

CH≡CH+HCl(g)--→CH2=CHCl

nCH2=CHCl--→-[-CH2-CHCl-]n-

聚氯乙烯(塑料)

+3H2--→

+Br2(液)--→-Br+HBr

+Cl2(液)--→-Cl+HCl

2+15O2--→12CO2+6H2O

+HO-NO2--→-NO2+H2O

甲烷乙烯乙炔苯

分子式CH4C2H4C2H2C6H6

结构简式CH4CH2=CH2CH≡CH

电子式

空间构型:

平面型

结构含C=C键空间构型:

直线型

结构中含C≡C键空间构型:

平面型

结构中含:

苯环

同系物通式CnH2n+2CnH2n(n≥2)CnH2n-2(n≥2)CnH2n-6(n≥6)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无色、无臭味,微溶于水

燃烧现象淡蓝色火焰明亮火焰,黑浓烟明亮火焰,有浓烟明亮火焰,有浓烟

通入Br2水

中现象Br2水不褪色Br2水褪色Br2水褪色Br2不褪色

通入KMnO4

中现象KMnO4溶液不褪色使KMnO4溶液褪色使KMnO4溶液褪色苯:

KMnO4溶液不褪色;

苯的同系物:

KMnO4溶液褪色

一、元素化合物:

卤族元素1遇淀粉变蓝的物质I2(碘水、碘酒)

2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物质Cl2

3最强的含氧酸HClO4

4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HF

5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

7检验Cl-先加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氧族元素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O2

2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SO2(颜色可复现)、Cl2(颜色不可复现)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

4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难挥发

5检查肠胃用作“钡餐”的BaSO4

6检验SO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7某溶液加入盐酸产生刺激气味气体,该溶液中定含有:

SO32-

8引发酸雨的污染物SO2

氮族元素1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N2

2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N2与O2

3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NO

4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5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NO2

6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

7NH3喷泉实验的现象和原理红色喷泉

8NH3的空间结构三角锥形

9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

10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11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NH3遇HCl

12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气体一定是NH3;

溶液一定含NH

13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14某溶液加入H2SO4的同时加入Cu.铜溶解溶液变蓝,该溶液中含有:

NO3-

15浓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

16王水的成分及特性浓硝酸与浓盐酸1:

3体积比混合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溶解金、铂)

17能使蛋白质变黄的物质浓硝酸

18火柴盒侧面的涂料红磷

碱金属1Na+的焰色K+的焰色黄色紫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3能与Na2O2反应的两种物质H2O、CO2

4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NaHCO3

5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无法置换金属)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6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7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NaHCO3加热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NaHCO3

AlMgFe金属

1常用作净水剂的物质明矾、Al(OH)3

2常用作耐火材料的物质Al2O3、MgO

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物质Al、Al2O3、Al(OH)3、NaHCO3、(NH4)2S

4红褐色的沉淀Fe(OH)3

5红棕色的固体Fe2O3

6能发生钝化现象的两种金属两种酸Fe、Al浓硫酸、浓硝酸

有色物质1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2淡黄色的固体Na2O2、S、AgBr、AgI(黄)

3水溶液显蓝色的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

4水溶液显黄色的含Fe3+的溶液(如FeCl3溶液)

气体小结1有毒的气体H2S、Cl2、SO2、NO2、;

CO、NO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Cl2、SO2、NO2、NH3、

3在空气中产生白雾的气体HCl

4不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H2、O2、N2、NO、CO、CH4、C2H4、C2H2

5不能用排气法收集的气体NO(氧化)、C2H4、CO(密度与空气近似)

6溶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