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802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38Word文件下载.docx

4.4.3通信专业15

4.4.4信号专业15

5.施工程序与工艺要求15

5.1路基段施工工序15

5.2路基电缆槽施工17

5.3路基声屏障、接触网基础施工18

5.4隧道电缆槽施工19

5.5隧道接触网槽道预埋施工方法21

6.施工要求22

6.1电缆槽(井)22

6.1.1施工要求22

6.1.2电缆槽施工允许偏差22

6.2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22

6.2.1施工要求22

6.2.2支柱基础与拉线基础施工误差要求23

6.3声屏障基础施工允许偏差23

6.4隧道接触网槽道23

6.4.1施工要求23

6.4.2槽道施工允许偏差24

7.劳动力组织24

8.材料要求25

9.设备机具配置25

10.质量控制及检验25

10.1钢筋工程25

10.1.1钢筋加工25

10.1.2钢筋连接及安装25

10.2预埋件埋设质量要求25

10.3模板工程26

10.4混凝土工程26

11.安全及环保要求26

11.1.安全要求26

11.2.环保要求26

12.其他说明27

1.交底范围

沈丹铁路客专TJ-1标段站前四电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

2.1.《过轨、综合接地及电气化接地》合福(咨)隧参05。

2.2.《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08】8401。

2.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4.《隧道接触网槽道预留安装参考图》合福隧参10。

2.5《中铁三院四电接口交底资料》。

2.6.《合福铁路闽赣段四电工程接口参考手册》。

3.作业准备

3.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落实物资、机具设备的到位情况。

4.技术要求

4.1桥梁地段

4.1.1接口内容

桥梁段接口内容有:

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电缆上下桥预留、综合接地等。

1、电缆槽

桥梁上线路两侧设置盖板式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电缆合槽,电力电缆分槽型式。

大于1km的桥梁,每500m设置余长电缆腔。

2、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

正线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均设置在桥梁面上,桥支柱基础一般位于桥墩附近,避免设置在梁跨中部,距离一般简支梁桥墩不小于4米。

根据接触网平面布置及梁跨长度,一般接触网支柱基础位于距梁端4m、6m、8m处。

对于32米的连续标准简支梁,支柱基础的跨距一般为48.9m左右,具体见桥梁段接触网接口设计工点图《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

预留断面示意图如下:

(1)H型钢柱基础

H型钢柱基础型号、位置符合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的要求;

有砟区段基础中心至线路中心3250mm,无砟区段基础中心至线路中心3150mm(站场除外)。

如下图所示:

H型钢支柱基础应预留6根M39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

每根锚栓配3个螺母、2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

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

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均应做防腐处理。

当采用热浸镀锌防腐时,基础面以下150mm范围内的锚栓及其外露部分、螺母、垫圈、预埋钢板均应进行防腐,锚栓、螺母及垫圈的锌层附着量不低于350g/m2,即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低于50μm;

预埋钢板的锌层附着量不低于610g/m2,即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低于86μm。

当采用其它防腐技术时,其防腐性能不应低于上述热浸镀锌的防腐性能。

(2)下锚拉线基础

每个拉线基础应预留4根M24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

每根锚栓配2个螺母、1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

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的防腐要求同H型钢柱基础。

3、电缆上下桥预留

根据“四电”集成的要求,通信、电力、接触网供电电缆需隔一定距离上下桥,上下桥处设电缆爬架,这就需要在相应桥墩及箱梁预埋安装爬架用的槽道,在箱梁的端部预留锯齿形槽口。

4、电缆上网预留孔

上网电缆桥上预留孔距离接触网支柱基础应≥1.5m设置,爬架预留需要同上网预留孔在一个方向。

5、光缆接续预留

桥梁地段光缆接续盘留利用每片梁的梁端通信信号内隔墙的缺口,在通信、信号电缆槽中盘留。

6、过轨

需要过轨的桥面在指定的位置需要设置内径100mm的热镀锌钢管,每根钢管内预设两根直径为4mm的钢丝,并在两端设封堵。

4.1.2预留点的选定

1、2.5km以上桥梁每隔500米,通信、电力专业需要引下预留,梁端设置锯齿形槽口、箱梁及桥墩预留装设电缆爬架的条件,以便在桥梁相应位置,通信电缆、电力电缆引下至桥下设置的区间通信机械室(包括区间基站、区间无线中继站)、电力供电箱变。

2、1~2.5km桥梁,通信、电力专业需要引下预留,梁端设置锯齿型槽口、箱梁及桥墩预留装设电缆爬架的条件,以便在桥梁相应位置,通信、电力电缆引下至桥下设置的电力供电箱变箱、区间通信机械室。

3、所有区间桥梁地段,若信号(区间信号中继站)、电气化所亭(AT所、分区所、开闭所、牵引变电所等)设置区间桥梁引下的锯齿形槽口、电缆爬架,则应同时考虑配套的通信室、电力电缆引下的锯齿形槽口、箱梁及桥墩预留装设电缆爬架的条件。

4、牵引供电电缆在AT所、分区所、开闭所、牵引变电所等设置在桥下时在桥墩处设置电缆爬架。

4.1.3预留原则

(1)桥梁梁端两侧设置锯齿形槽口、箱梁及桥墩预留装设电缆爬架的条件,以便在桥梁相应位置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引下至桥下设置的区间通信机械室、电力供电箱变。

(2)需设置上述设施的桥梁墩台里程见《墩台设置锯齿型槽口清单表》,通信、电力设置锯齿形槽口及引下应分别设置在桥梁墩台二头梁端。

箱梁锯齿型槽口及梁体底部电缆爬架预埋槽道的预留方法详见中铁咨询集团设计的箱梁标准图,桥墩电缆爬架槽道预埋方法详见“电缆上下桥预埋槽道设计通用图”。

4.1.4预留要求

(1)电缆上桥槽道预埋要求

沿桥墩上下桥的电缆应采用钢槽防护。

其中,钢槽在地面以下部分埋深不得小于50cm,地面以上的电缆槽外部应采用砖砌围桩防护,围桩高度不得小于2.0m。

应保证槽道预埋的强度、防腐、美观要求,保证同一高度的两根槽道尽量水平;

同时还应保证槽道的使用要求,不能嵌入混凝土,不能扭转、变形等。

信号中继站处要求预留上、下桥梁通道,以满足信号维修需求。

(2)锯齿槽预留要求

全线桥梁须在梁端二侧设置锯齿形槽口(具体墩号根据区间通信基站、信号中继站、电力供电箱变等的分布确定),相应箱梁及桥梁墩台设置电缆爬架,以便在桥梁相应位置供光、电缆及供电电缆上、下桥梁。

要求设置的通信信号、电力用锯齿形槽口及引下应分别设置在桥梁墩台两头梁端。

电缆下桥后设置电缆槽,将下桥电缆引入相应的设备房屋内或通过房屋的电缆井引入设备房屋内。

锯齿槽预留始终应为纵向两片梁同时预留槽口,绝对不能在一片梁。

根据相关部文要求:

沿地面由中继站铺设至桥梁墩台的电缆应采用直埋方式,当采用电缆槽道时,可采取混凝土封闭等措施。

桥台桥面侧、线路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200m范围内盖板应采取水泥砂浆封闭或T型钢扣板加钢绞线每10m一组串联固定进行防护。

(3)其他预留要求

普通梁的宽度不满足道岔转辙机的安装限界,应将桥面系加宽。

防撞墙应在转辙机出现的位置断开,以保证转辙机的正常安装。

桥面系加宽的宽度以及范围、防撞墙断开的位置,应按照桥梁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施工。

三线以及三线以上并行线路在桥上的情况:

需要根据具体站场情况,为需要过轨的电缆在桥上预留孔洞,并在梁体两侧设置爬架,从梁体底部翻边以实现过轨。

需要站前、现场与站后信号专业实时沟通,确定具体的预留方案。

4.2隧道

4.2.1隧道内接口内容

隧道内接口工程主要有电缆槽、过轨预埋、接触网槽道接口预留及综合接地预留。

线路两侧均设置电缆槽道,电缆槽道均应贯通并平顺连接,电缆槽采用盖板式电缆槽结构型式,槽道内用粗砂填实。

通信电缆槽与信号电缆槽采用合槽、电力电缆槽分槽,共用盖板。

2、过轨设置

(1)电力过轨:

在每个综合洞室及各个洞口附近设置过轨管四根,每个变配电洞室设置过轨管八根。

(2)通信过轨:

在每个综合洞室及洞口附近设置过轨管两根。

(3)信号过轨:

(4)接触网过轨:

接触网过轨管设置两根,具体设置里程参照设计要求。

通信、信号过轨采用Ø

100镀锌钢管(壁厚7.0mm),电力、接触网过轨采用Ø

100高强度PVC管。

每根过轨管内均预留2根贯穿铁丝(Ø

≥4mm)且在两端预留一定的余量(≥50cm),过轨管与电缆槽连接的弯曲半径要大于75cm,管口高于槽底3cm,管口设堵头,以免堵塞。

(5)隧路间过轨预留

隧路间两侧路肩设置通信与信号电缆手孔,并有过轨管道联通(通信2根直径10cm)。

3、电缆余长腔

隧道地段光缆在两侧设备洞室的电缆余长腔盘留,设备洞室每500m设置一处,两侧错开设置(在线路两侧非对称设置)。

对大于500m隧道,需在隧道中大避车洞内设电缆余长腔,每500m设置一处,隧道长500m~1000m时,只在隧道中间设一处电缆余腔,尺寸为1500mm*1500mm*500mm,余长腔设盖板,能开启防护。

电缆余长腔设置处需预留两根直径为100mm的热镀锌钢管,管壁厚度不小于3mm,与线路两侧的电缆余长腔连通。

4、接触网槽道预留

(1)接触网悬挂安装采用锚杆槽道形式进行预留。

(2)槽道预埋点的具体里程与隧道施工缝统一布置,具体参见各隧道《接触网槽道预留接口设计图》

(3)当接触网下锚位于隧道Ⅱ、Ⅲ级围岩及Ⅳ级围岩二衬为素混凝土地段时,应对槽道(C/D/E/G)基础进行加强,并确保每根弧形槽道锚杆与衬砌结构的三肢钢架进行可靠焊接,直形槽道锚杆与三肢钢架单层钢筋网进行可靠焊接。

(4)槽道分类:

隧道内槽道分为A1、A2、B1、B2、C1、C2、D1、D2、E1、E2、F1、F2、F3、F4、G1、G2共16种基本型号或两种以上型号槽道组合使用,在16种基本型号中,A1、A2、B1、B2、F1、F2、F3、F4等8种的同组两平行槽道间距为400±

5mm,其余8种型号同一组两槽道平行间距为600±

5mm,在槽道的预埋施工时,要求槽道垂直于线路方向的误差不大于30mm。

5、过轨

隧道内过轨管道施工在施工仰拱混凝土填充后进行。

施工仰拱填充前,根据设计确定过轨管埋设的里程和标高,在混凝土施工到过轨管埋设的标高时停止施工,待混凝土硬化后,在混凝土表面放置PVC过轨管,过轨管道的固定采用冲击钻在管道两侧的混凝土上钻孔,锚固倒“U”型钢筋卡固定,钢筋卡间距不大于2米。

安装完毕后将两端管口向上卷起,并采用密封措施加以保护,防止混凝土等杂物进入管内,然后浇筑混凝土到设计标高。

4.3路基

路基地段的接口内容有电缆槽(井)、接触网支柱基础、过轨预埋、综合接地预留等。

1、电缆槽

路基段电缆槽设置原则如下:

路基段线路左右两侧路肩均设置电力电缆槽,站场、桥梁、隧道、路基地段的电力电缆槽均应贯通并平顺连接,并设置上下路基的分支电缆槽引入区间房屋、区间箱式变电站、站房等相关设备房屋(具体里程待相关专业现场位置稳定后提供)。

上下路基的分支电缆槽,铁路红线内侧部分,由站前施工方施工,铁路红线外侧部分由四电集成施工方施工。

(1)区间正线两侧电缆槽

路肩上设置C25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合槽、电力分槽的型式,中间用隔板隔离。

盖板式电缆槽外廓宽0.72m(通信信号槽内净宽为0.35m,电力槽内净宽为0.2m)、槽内净高0.30m,内填中粗砂;

电缆槽采用侧向排水,槽底坡度2%,在中隔墙及外侧壁底部预留泄水孔,泄水孔直径5cm,每5m一处,将电缆槽内水引出路基外,泄水孔口加设铁丝网盖。

(2)上下路基电缆槽

在电缆需要上下路基处设置上下路基电缆槽,采用C25混凝土现浇施工,电缆槽具体结构尺寸详见通路(2008)8401-40。

(3)过渡段电缆槽

路基与桥梁电缆槽过渡:

路基与桥梁电缆槽采用现浇一定长度的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进行顺接,顺接长度应满足平面上路基电缆槽与桥梁电缆槽的转折角度大于60°

,纵断面上转折角度大于30°

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过渡:

在站线分界处设Ⅰ型电缆井连接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

2、电缆井

(1)电缆井分为Ⅰ、Ⅱ、Ⅲ共三种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

其中Ⅰ型电缆井适用于一般地段通信、信号或牵引供电线缆过轨或设余长;

Ⅱ型电缆井适用于中继站处通信、信号线缆合井过轨和牵引供电线缆;

Ⅲ型电缆井适用于电力线缆过轨或设余长。

(2)电缆井只在过轨处设置,电缆井间距根据过轨点位置确定,各类线缆余长采用电缆槽内蛇形敷设设置,电缆井内可不设余长。

(3)电缆井两侧设挂钩。

当线缆过电缆井时,设置余长或过轨的线缆应在电缆井井底敷设,其它线缆应悬挂于电缆井侧壁挂钩上,通信信号线缆悬挂于靠近线路侧挂钩上,电力线缆悬挂于远离线路侧挂钩上。

(4)线缆上下路基侧设上下路基电缆槽与电缆井外侧壁预留槽连通以便线缆上下路基。

3、接触网支柱基础

(1)正线接触网支柱跨距一般为50m,拉线基础一般设置于距下锚支柱基础7m处。

H型钢柱基础距离线路中心距离一般为无碴区段3.15米,有碴区段3.25米,硬横跨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一般为3.2m。

(2)接触网基础共分三种类型:

桩基础、独立基础和岩基。

其中桩基础用于普通路段,独立基础用于有地基处理的板桩路基,岩基用于弱风化岩路堑地段。

桩基施工时,必须无水成孔,桩承台整体切割,桩身及承台严禁出现坍塌现象,桩身成孔及混凝土浇筑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独基施工中严防支柱基坑内积水,以免基坑土体经水浸泡,土壤力学性质改变,影响施工质量,基坑挖好后立即浇筑基础。

(3)接口工程的预留施工,应满足接触网支柱、拉线等各种法兰分类及受力条件要求和严格的施工误差要求。

(4)接触网基础均采用矩形螺栓布置方案,严格控制施工精度,便于接触网专业的精确施工安装。

(5)接触网预留过轨管及手孔

预留过轨位置如与集水井设置位置冲突,进行现场调整。

预留过轨、手孔中心距离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里程1.5m设置,变电过轨距离接触网手孔外沿0.5m。

所有过轨管道预埋时,管道内应预留两根φ2.0mm镀锌铁丝,以便后续电缆铺设。

接触网预留过轨管及手孔与支柱基础相对关系的平面示意如下:

(6)H型钢柱基础A型、B型、C型模型板图

(7)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支柱基础型号、坐标位置、基础标高等要符合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的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图要求施工,并考虑与电缆槽距离的配合。

A:

路基段H型钢柱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

无碴区段一般为3.15m,有碴区段一般为3.25m;

硬横跨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一般为3.2m。

基础浇制前,严格控制好支柱基础位置、基础型号、基础限界、基础标高。

B:

基础应连续浇注,一次成型;

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应注意复测基础横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大于2°

基础表面、螺栓周围表面应保持平整,无缺损、无漏浆、漏筋等现象;

同时,注意基础的养生保护。

C:

支柱基础螺栓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螺栓、螺母、垫圈应采用防腐处理。

螺栓与螺母数量、规格型号应相匹配。

D:

支柱基础施工完毕后用油浸麻丝缠绕螺栓,以保护丝扣,或在螺栓上抹一层黄油后用塑料膜包住,再进行绑扎。

螺母、垫圈要妥善保管,在四电单位进场后按规定的数量进行移交。

E:

严格按照《路基段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确定基础型号、基础里程、基础中心至线路中心距离。

如果基础位置在涵洞上,请施工单位及时与设计联系。

F:

按照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允许偏差表控制螺栓的位置,严格控制螺栓相互间距、螺栓中心位置误差±

1mm。

预埋螺栓要确保螺栓垂直;

螺栓位置要确保支柱安装后垂直于线路。

G:

施工中应严防支柱基坑内积水,以免基坑土体经水浸泡,土壤力学性质改变,影响施工质量,基坑一旦挖好后应立即浇注基础。

路基段正线接触网拉线基础一般设置在距下锚支柱基础7m处,详见站前单位的施工图《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

(8)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

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一般设置在距下锚支柱基础7m处,详见《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

施工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好拉线基础在下锚柱侧的位置。

拉线基础分为单拉线和双拉线基础,预埋螺栓数量不同。

具体详见《路基接触网基础》图号:

合福客专施(房)-2001

保证拉线基础中心至相邻线路中心垂直距离与下锚支柱基础的中心位置至相邻线路中心垂直距离应相同(无论任何情况下,拉线基础中心距临近线路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该下锚支柱基础中心距临近线路中心的垂直距离)。

4、过轨预留

(1)需预留过轨及引下条件的地方

路基上两侧通信电缆均需引入路基外牵引变电所、分区亭、变电所、AT所、开关站等电气化所亭以及区间无线通信基站、无线直放站、区间信号中继站、线路所等区间通信机房,上述各类区间通信机房对应的路基处均应预留通信电缆过轨管道与手孔,并预留双侧引下条件。

隧路间在路基范围适当位置,两侧路肩应设置通信电缆手孔,并预留2根φ100mm过轨钢管连通,用于通信电缆过轨(信号不设过轨管道),并预留双侧引下条件。

路基地段线路两侧每隔500m设置一个接头/预留手孔,手孔净空尺寸要求为:

1500*1500*550mm(长*宽*深),手孔要求与正线电缆槽道连通。

(2)过轨管道及手孔设置的具体要求

从路基中过轨的通信、信号电缆,采用镀锌钢管防护,过轨钢管外径不大于110mm,过轨管道的顶面距轨面997mm。

过轨管道与路基两侧设置的手孔连接。

通信、信号合用手孔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内净空长*宽*深一般为1.5m*1.5m*0.55m。

过轨管道及手孔的设置位置,必须避开线间集水井、接触立柱基础及其下锚基础的设置位置。

为减少过轨开挖地点,通信信号电缆尽量集中过轨。

通信、信号电缆过轨管道与电力电缆、接触网回流地线及供电线等强电过轨管道的距离不小于0.5m。

所有过轨管道预埋时,管道内应预留两根铁丝,以便后续电缆铺设。

电力电缆过轨:

在牵引变电所、亭处以及通信基站、直放站;

信号中继站等处设置预留过轨的热镀锌钢管(4根Ф150mm),并与两侧预留电力电缆槽道连通。

过轨钢管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镀锌钢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弯曲半径不小于1m。

过轨钢管应抗碾压,满足机械强度要求,过轨镀锌钢管两端应与电缆井相连,电缆井内净空尺寸:

长×

宽×

深一般为1000mm×

800mm×

300mm,所有过轨管道预埋时,管内应预留两根铁丝并两端封堵,以便后续电缆敷设。

5、电缆引下

(1)路基上信号电缆引下至路基外信号中继站

当路基上信号电缆需引入路基外的信号中继站时,电缆从路肩上的手孔中引出,顺路基边坡上的电缆槽引入路基坡脚电缆井中,再从电缆井引入信号中继站,路基边坡电缆槽采用预制C25钢筋混凝土,内宽300mm,深200mm,并设C25钢筋混凝土槽盖。

电缆井内净空尺寸:

长*宽*深一般为1.5m*1.5m*0.55m。

(2)路基上通信电缆引下至路基外区间通信机房

当路基上通信电缆需引入路基外牵引变电所、分区亭、变电所、AT所、开关站等电气化所亭以及区间无线通信基站、无线直放站、区间信号中继站等区间通信机房时,电缆从路肩上的手孔中引出,顺路基边坡上的电缆槽引入路基坡脚电缆井中,再从电缆井引入各建筑物中,路基边坡电缆槽采用预制C25钢筋混凝土,内宽300mm,深200mm,并设C25钢筋混凝土槽盖。

4.4站场段接口预留要求

4.4.1电力专业

1、电缆槽预留要求

(1)站场范围线路外侧均需设置电力电缆槽道,并与桥梁、隧道、站台的电缆槽道贯通,设置分支电缆槽引入区间房屋、站房等相关设备房屋。

(2)电缆槽采用盖板式电缆槽结构型式。

(3)站内牵出线路设置电缆槽,电缆槽应与站场的主干道电缆槽连通。

路基地段线路左右两侧路肩、站场范围线路外侧均需设置电力电缆槽道,并与桥梁、隧道、站台的电缆槽道贯通,在桥头、隧道口等处设置分支电缆槽引入区间房屋、站房、箱变等设备处所。

2、电缆过轨、手孔、管井、分支电缆槽等的要求

车站两端咽喉区附近设置预留过轨的热镀锌钢管两处(每处4根Ф150mm);

与两侧电力电缆槽道连通,并在电缆槽和线路间设置电缆井。

4.4.2接触网专业

车站的道岔里程对接触网道岔附近的支柱定位影响很大,需要严格控制。

车站内的框架桥,由于受车站雨棚位置的影响,对咽喉区内的接触网基础位置会形成影响。

车站雨棚方案的变化,会影响车站接触网基础位置的确定。

按要求敷设站场范围内的贯通地线,制作站场范围内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接地端子,并预埋接触网支柱上接地端子与电缆槽侧壁分支引接线的连接线。

站场范围内不同股道线间接触网支柱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的引接线、站台上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或接触网支柱接地端子间的引接线需预留和埋设。

股道间及站台区域内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连接采用热镀锌扁钢。

4.4.3通信专业

(1)各车站站台两侧(不是各站台),以及自站台端头至区间站线分界处的站场两侧设置全线贯通的通信电缆槽,尺寸为300mm*300mm(宽*深)。

槽道水泥盖板厚度要求不小于80mm。

槽道内要求用粗砂填实。

(2)电缆槽设置分支槽道与站房/信号楼通信机械室连接,引入机房前设带水泥盖板的电缆余留坑。

余留坑尺寸按1500*1500*800mm(长*宽*深),手孔底部预设渗水孔。

至动车所/段、综合维修段/工区的线路双侧设置电缆槽。

(3)通信、信号电缆施工完成后要求用粗砂填实(光缆防鼠、防火用)。

(4)电缆槽及管涵内应考虑排水措施。

2、过轨预埋与手孔预留

(1)出站信号机附近及站中心共3处设置预留过轨的镀锌钢管(两根Ф100mm)及手孔,手孔净空尺寸要求为:

1500*1500*500mm(长*宽*深),手孔与电缆槽道连通,手孔底部预设渗水孔。

过轨的镀锌钢管与两侧预留通信光电缆槽道连通,每根钢管管内均预留2根贯穿铁丝(Φ≥4mm),两端管口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

(2)电缆槽在车站站台上每隔50米做手孔,在站台槽道和引入车站机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