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826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论语默写学生用及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

用松柏作比,说明人的品质要经得起考验:

“岁寒,”;

“,”是夫子对功业未就者的惋惜。

12,以朽木和墙壁作比,指出自身条件限制人的发展“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3,用大车、小车做比,强调人要讲信用,不然无法立足“,

,,,其何以行之哉?

14,孔子认为应用道德来治理国家,为此以星辰做比: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民众应宽刑罚、重教化: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为政者必须端正自己才能让人信服:

“,;

,”。

15,从老师的角度教导、启发学生,孔子认为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

,,,则不复也”,面对真理、仁义,孔子认为“,”。

16,孔子对知识孜孜以求,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程度,他十分刻苦:

“,,”,他对自己的勤奋程度相当自信,认为“十室之邑,,”。

17,《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

18,《论语》中认为花言巧语伪善的人,“仁德”是不会多的,即:

“,。

19,《论语》中子张问政,孔子的回答是在位不要疲倦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即“,”。

20,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

”颜渊曰:

“,。

”(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

21,对于什么是“仁”,《论语》中有多次阐释,认为“礼”对于仁德实现有重要作用,是谓“,,,就要做到“,,,”。

还要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来实现“仁”,即“,”?

22,《论语》中认为“仁”不是不能达到的,不断反省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即“?

”。

23,孔子能够根据弟子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指导,会对子路、冉有同样的问题进行不同的回答,其原因是“,,,”。

24,君子只怕自己无能,没有真才实学,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在《论语》中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24,《论语》中用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的来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是,。

选读课本部分

1,《论语》中比喻上天借孔子来传递大道的句子“,

”。

2,《论语》中告诫人们勿沉溺于过去应珍视眼下的语句是“,”,《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表达了对于孔子这一话语的理解的语句是“,”。

3,对于处世方式的选择,孟子认为应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孔子是“”。

4,对于老师的谆谆教诲和高尚人格,孔子的弟子颜渊感叹“,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

5,孔子认为,小人犯错会掩饰:

“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犯错会被广泛关注,更应该改正:

“,:

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6,孔子阐释不要急功近利的名言:

“无欲速,无见小利。

”。

7,对于学生提出如何理解“仁”,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具体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更应该把“仁”作为最高追求:

,”。

心怀“仁”的人无论顺境逆境都可以坦然处之:

“,。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8,曾子将孔子对“士”应承担起社会道义做了具体阐释“,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9孔子强调人保持“义”的重要性时说:

“,

10,孔子谈论古今学者的区别:

“,”。

11,孔子阐释君子应好学而不在意物质条件时说: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论语》名句整理

  1.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5.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

“那消逝的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6.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7.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

上下能够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

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

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能做些什么。

  12.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听到真理,晚上死去也甘心。

  13.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反躬自问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1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的人明理通达,随机应变,和水的流动畅通、随岸赋形相似,所以爱水;

仁德之人仁厚自重、沉静不移,同山的肃穆屹立、岿然不动相似,所以爱山。

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永恒。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生不到苦思不解的时刻,我不去开导他;

学生不到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刻,我不去启发他。

举一例不能推知其他,我就不再启发他了。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

选择其好的方面去学习,不好的方面就改正。

《论语》理解性默写答案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为积极的角度来说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认为学习别人要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11,孔子认为君子安贫乐道,用云做比,表达自己对不义之徒的轻蔑: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水做比,表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用松柏做比,说明人的品质要经得起考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凋)也”;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是夫子对功业未就者的惋惜。

12,以朽木和墙壁做比,指出自身条件限制人的发展“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3,用大车、小车做比,强调人要讲信用,不然无法立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面对真理、仁义,孔子认为“当仁,不让于师”。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对自己的勤奋程度相当自信,认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巧言令色,鲜矣仁。

19,《论语》中子张问政,孔子的回答是在位不要疲倦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即“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愿无伐善,无施劳。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1,对于什么是“仁”,《论语》中有多次阐释,认为“礼”对于仁德实现有重要作用,是谓“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还要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来实现“仁”,即“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22,《论语》中认为“仁”不是不能达到的,不断反省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即“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23,孔子能够根据弟子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指导,会对子路、冉有同样的问题进行不同的回答,其原因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4,《论语》中其他名言警句: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病:

惭愧,怨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直:

正直;

谅:

诚实;

便辟:

谄媚;

善柔:

当面恭维背后毁谤;

便佞:

花言巧语。

26,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选读课本部分:

1,《论语》中比喻上天借孔子来传递大道的句子“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论语》中告诫人们勿沉溺于过去应珍视眼下的语句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类似的语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对于处世方式的选择,孟子认为应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4,对于老师的谆谆教诲和高尚人格,孔子的弟子颜渊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8,曾子将孔子对“士”应承担起社会道义做了具体阐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名句整理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