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8697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最值、取值范围问题综合能力提升篇(教师)Word文档格式.doc

所以OM∥CD,且OM=CD,HN∥CD,且HN=CD,

所以OM∥HN,OM=HN,

所以四边形MNHO是平行四边形,

从而MN∥OH.

又MN⊄平面BDH,OH⊂平面BDH,

所以MN∥平面BDH.

(3)方法一:

过M作MP⊥AC于P.在正方体ABCD­

EFGH中,AC∥EG,所以MP⊥EG.

过P作PK⊥EG于K,连接KM,所以EG⊥平面PKM,

从而KM⊥EG,所以∠PKM是二面角A­

M的平面角.

设AD=2,则CM=1,PK=2.

在Rt△CMP中,PM=CMsin45°

=.

在Rt△PKM中,KM==.

所以cos∠PKM==,即二面角A­

M的余弦值为.

方法二:

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AD=2,则M(1,2,0),G(0,2,2),E(2,0,2),O(1,1,0),

所以=(2,-2,0),=(-1,0,2).[来源:

学科网]

设平面EGM的一个法向量为n1=(x,y,z),

由得取x=2,得n1=(2,2,1).

在正方体ABCD­

EFGH中,DO⊥平面AEGC,

则可取平面AEG的一个法向量为n2==(1,1,0),

所以cos〈n1,n2〉===,

故二面角A­

题型二、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结合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中,考查与空间图形有关的线段、角、距离、面积、体积等最值问题常常在高考试题中出现.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通常应注意分析题目中所有的条件,首先应该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是否能用公理与定义直接解决题中问题;

如果不能,再看是否可将问题条件转化为函数,若能写出确定的表意函数,则可用建立函数法求解;

再不能,则要考虑其中是否存在不等关系,看是否能运用解等不式法求解;

还不行则应考虑是否可将其体图展开成平面,这样依次顺序思考,基本可以找到解题的途径.

3.如图所示,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为3,底面边长A1C1=B1C1=1,且∠A1C1B1=90°

,D点在棱AA1上且AD=2DA1,P点在棱C1C上,则·

的最小值为(  )

A. B.-C. D.-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1,0,2),B1(0,1,3),

设P(0,0,z),则=(1,0,2-z),=(0,1,3-z),∴·

=0+0+(2-z)(3-z)=(z-)2-,故当z=时,·

取得最小值-.

【答案】B

4.(2015·

四川卷)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和ADPQ均为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动点M在线段PQ上,E,F分别为AB,BC的中点.设异面直线EM和AF所成的角为θ,则cosθ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分别以AB,AD,AQ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设正方形边长为2,QM=m(0≤m≤2),则=(2,1,0),=(-1,m,2),

所以cosθ==(0≤m≤2).

令f(m)=(0≤m≤2),则f′(m)=.

因为m∈[0,2],所以f′(m)<0,故f(m)max=f(0)=,即cosθ的最大值为.

【答案】

5.(2015·

江苏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已知PA⊥平面ABCD,且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ABC=∠BAD=,PA=AD=2,AB=BC=1.

(1)求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2)点Q是线段BP上的动点,当直线CQ与DP所成的角最小时,求线段BQ的长.

【解析】以{,,}为正交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各点的坐标为B(1,0,0),C(1,1,0),D(0,2,0),P(0,0,2).

(1)因为AD⊥平面PAB,所以是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0,2,0).

因为=(1,1,-2),=(0,2,-2).

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m=(x,y,z),

则,即

令y=1,解得z=1,x=1.

所以m=(1,1,1)是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

从而cos〈,m〉==,

所以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2)因为=(-1,0,2),设=λ=(-λ,0,2λ)(0≤λ≤1),

又=(0,-1,0),则=+=(-λ,-1,2λ),又=(0,-2,2),

从而cos〈,〉==.

设1+2λ=t,t∈[1,3],则cos2〈,〉==≤.

当且仅当t=,即λ=时,|cos〈,〉|的最大值为.

因为y=cosx在上是减函数,此时直线CQ与DP所成角取得最小值.

又因为BP==,所以BQ=BP=.

题型三、立体几何中的取值范围问题

结合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中,考查与空间图形有关的线段、角、距离、面积、体积等取值范围问题常常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此类问题的解法与立体几何中各类最值问题的解法基本一致.

6.(2014·

四川卷)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点O为线段BD的中点,设点P在线段CC1上,直线OP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α,则sinα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连接A1O,OP和PA1,不难知∠POA1就是直线OP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或其补角)设正方体棱长为2,则A1O=.

(1)当P点与C点重合时,PO=,A1P=2,且cosα==-,此时α=∠A1OP为钝角,sinα==;

(2)当P点与C1点重合时,PO=A1O=,A1P=2,且cosα==,此时α=∠A1OP为锐角,sinα==;

(3)在α从钝角到锐角逐渐变化的过程中,CC1上一定存在一点P,使得α=∠A1OP=90°

.又因为<,故sinα的取值范围是.【答案】B

7.(2015·

河北正定中学上期第六次月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AD,AB∥CD,CD⊥AD,AD=CD=2AB=2,E,F分别为PC,CD的中点,DE=EC.

平面ABE⊥平面BEF;

(2)设PA=a,若平面EBD与平面ABCD所成锐二面角θ∈,求a的取值范围.

∵AB∥CD,AD=CD=2AB=2,F为CD的中点,

∴ABFD为矩形,AB⊥BF.∵DE=EC,∴DC⊥EF,

又AB∥CD,∴AB⊥EF,∵BF∩EF=E,

∴AE⊥面BEF,又AE⊂面ABE,∴平面ABE⊥平面BEF.

(2)∵DE=EC,∴DC⊥EF,又PD∥EF,AB∥CD,∴AB⊥PD,

又AB⊥PD,∴AB⊥面PAD,AB⊥PA,

以点A为坐标原点,AB为x轴,AD为y轴,AP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B(1,0,0),C(2,2,0),D(0,2,0),P(0,0,a),E(1,1,).

∴=(-1,2,0),=(1,-1,).设平面EBD的法向量为m=(x,y,z),

令y=a,得x=2a,z=-2,则m=(2a,a,-2).

显然n=(0,0,1)是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

由θ∈,知cosθ=|cos〈,m〉|==∈,

解得a∈.

1(2012·

浙江卷)已知矩形ABCD,AB=1,BC=.将△ABD沿矩形的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  )

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

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与直线BC垂直

D.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AC与BD”,“AB与CD”,“AD与BC”均不垂直

【解析】对于AB⊥CD,因为BC⊥CD,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CD⊥平面ACB,则有CD⊥AC,而AB=CD=1,BC=AD=,可得AC=1,那么存在AC这样的位置,使得AB⊥CD成立.【答案】B

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BC的中点,P,Q是正方体内部或面上的两个动点,则·

的最大值是(  )

A. B.1C. D.

【解析】以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D,AB,AA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M(,1,0),所以=(,1,0).

设=(x,y,z),由题意可知因为·

=·

x+1·

y+0·

z=x+y,又-1≤x≤1,

-1≤y≤1,所以-≤x≤.所以-≤x+y≤.故·

的最大值为.

【答案】C

3.(2015·

浙江卷)如图所示,已知△ABC,D是AB的中点,沿直线CD将△ACD翻折成△A′CD,所成二面角A′­

CD­

B的平面角为α,则(  )

A.∠A′DB≤α B.∠A′DB≥α

C.∠A′CB≤α D.∠A′CB≥α

【解析】当AC=BC时,易知∠A′DB=α,当AC≠BC时,作A′E⊥CD,BF⊥CD,因为D是中点,故DE=DF,再作GF∥A′E,GA′∥EF,则∠GFB=α,设A′D=BD=m,FD=DE=n,则cos∠A′DB==,cosα===,显然cos∠A′DB<cosα,故∠A′DB>α.

4.(2016·

石家庄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AB,若沿EF将正方形折成一个二面角后,AE∶ED∶AD=1∶1∶,则AF与C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解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EF=CD=2,∵AE∶DE∶AD=1∶1∶,则E(0,0,0),A(1,0,0),F(0,2,0),C(0,2,1),∴=(-1,2,0),=(0,2,1),∴cos〈,〉=,∴AF与C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5.(2014·

浙江卷)如图所示,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ABC的墙面前的点A处进行射击训练.已知点A到墙面的距离为AB,某目标点P沿墙面上的射线CM移动,此人为了准确瞄准目标点P,需计算由点A观察点P的仰角θ的大小.若AB=15m,AC=25m,∠BCM=30°

,则tanθ的最大值是________.(仰角θ为直线AP与平面ABC所成角)

【解析】由勾股定理得BC=20m.如图,过P点作PD⊥BC于D,连接AD,则由点A观察点P的仰角θ=∠PAD,tanθ=.设PD=x,则DC=x,BD=20-x,在Rt△ABD中,AD==,所以tanθ===≤,故tanθ的最大值为.

6.(2012·

上海卷)如图所示,AD与BC是四面体ABCD中互相垂直的棱,BC=2,若AD=2c,且AB+BD=AC+CD=2a,其中a、c为常数,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以空间四面体为载体,考查几何体的体积和代数式的最值问题,以及转化思想,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侧面三角形ABD的高的最大值.作BE垂直AD于E,连接CE,则CE也垂直AD,且BE=CE,所以四面体ABCD的体积V=S△BCE·

AD=c,在三角形ABD中,AB+BD=2a,AD=2c,所以AD边上的高BE等于以AD为焦点,长轴为2a的椭圆上的点到x轴的距离,其最大值刚好在点在短轴端点的时候得到,即BE≤,所以V=c≤c.

【答案】c 

7.(2012·

安徽卷)平面图形ABB1A1C1C如图

(1)所示,其中BB1C1C是矩形,BC=2,BB1=4,AB=AC=,A1B1=A1C1=.

现将该平面图形分别沿BC和B1C1折叠,使△ABC与△A1B1C1所在平面都与平面BB1C1C垂直,再分别连接A1A,A1B,A1C,得到如图

(2)所示的空间图形.对此空间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AA1⊥BC;

(2)求AA1的长;

(3)求二面角A-BC-A1的余弦值.

(向量法)

(1)证明:

取BC,B1C1的中点分别为D和D1,连接A1D1,DD1,AD.

由BB1C1C为矩形知,DD1⊥B1C1,

因为平面BB1C1C⊥平面A1B1C1,所以DD1⊥平面A1B1C1,

又由A1B1=A1C1知,A1D1⊥B1C1.

故以D1为坐标原点,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1-xyz.

由题设,可得A1D1=2,AD=1.

由以上可知AD⊥平面BB1C1C,A1D1⊥平面BB1C1C,于是AD∥A1D1.

所以A(0,-1,4),B(1,0,4),A1(0,2,0),C(-1,0,4),D(0,0,4).

故=(0,3,-4),=(-2,0,0),·

=0,

因此⊥,即AA1⊥BC.

(2)因为=(0,3,-4),所以=5,即AA1=5.

(3)连接A1D,由BC⊥AD,BC⊥AA1,可知BC⊥平面A1AD,BC⊥A1D,

所以∠ADA1为二面角A-BC-A1的平面角.

因为=(0,-1,0),=(0,2,-4),所以cos〈,〉=-=-.

即二面角A-BC-A1的余弦值为-.

(综合法)

(1)证明:

取BC,B1C1的中点分别为D和D1,连接A1D1,DD1,AD,A1D.

由条件可知,BC⊥AD,B1C1⊥A1D1,

由上可得AD⊥面BB1C1C,A1D1⊥面BB1C1C.

因此AD∥A1D1,即AD,A1D1确定平面AD1A1D.

又因为DD1∥BB1,BB1⊥BC,所以DD1⊥BC.

又考虑到AD⊥BC,所以BC⊥平面AD1A1D,

故BC⊥AA1.

(2)延长A1D1到G点,使GD1=AD,连接AG.

因为AD∥GD1,且AD=GD1,所以AG∥DD1∥BB1,且AG=DD1=BB1.

由于BB1⊥平面A1B1C1,所以AG⊥A1G.

由条件可知,A1G=A1D1+D1G=3,AG=4,

所以AA1=5.

(3)因为BC⊥平面AD1A1D,所以∠ADA1为二面角A-BC-A1的平面角.

在Rt△A1DD1中,DD1=4,A1D1=2,解得sin∠D1DA1=,

则cos∠ADA1=cos=-.

即二面角A-BC-A1的余弦值为-.

8.已知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BC=2,BD⊥CD,正方形ADEF所在平面与平面ABCD垂直,G,H分别是DF,BE的中点.

GH∥平面CDE;

(2)记CD=x,V(x)表示四棱锥F-ABCD的体积,求V(x)的表达式;

(3)当V(x)取最大值时,求平面ECF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

(1)证法1:

∵EF∥AD,AD∥BC,∴EF∥BC且EF=AD=BC.

∴四边形EFBC是平行四边形.∴H为FC的中点.

又∵G是FD的中点,∴HG∥CD.

∵HG平面CDE,CD⊂平面CDE,∴GH∥平面CDE.

证法2:

连接EA,∵ADEF是正方形,∴G是AE的中点.

∴在△EAB中,GH∥AB.又∵AB∥CD,∴GH∥CD.

(2)解:

∵平面ADEF⊥平面ABCD,交线为AD,且FA⊥AD,

∴FA⊥平面ABCD.∵BD⊥CD,BC=2,CD=x,

∴FA=2,BD=(0<x<2).∴SABCD=CD·

BD=x.

∴V(x)=SABCD·

FA=x(0<x<2).

(3)解:

要使V(x)取得最大值,即使x=(0<x<2)取得最大值,

∵x2(4-x2)≤2=4,当且仅当x2=4-x2,即x=时V(x)取得最大值.

解法1:

在平面DBC内过点D作DM⊥BC于M,连接EM,

∵BC⊥ED,∴BC⊥平面EMD.∴BC⊥EM.

∴∠EMD是平面ECF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当V(x)取得最大值时,CD=,DB=,

∴DM=BC=1,EM==.∴sin∠EMD==.

即平面ECF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为.

解法2:

以点D为坐标原点,D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D(0,0,0),C(,0,0),B(0,,0),E(0,0,2),

∴=(0,0,2),=(,0,-2),=(0,,-2),

设平面EC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θ,

平面ECF的法向量n=(a,b,c),

由,得令c=1得n=(,,1).

又∵平面ABCD的法向量为,∴cosθ===,∴sinθ=.

即当V(x)取最大值时,平面ECF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为.

9.(2014·

江西卷)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

AB⊥PD.

(2)若∠BPC=90°

,PB=,PC=2,问AB为何值时,四棱锥P-ABCD的体积最大?

并求此时平面BPC与平面DPC夹角的余弦值.

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故AB⊥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

所以AB⊥平面PAD,又PD⊂平面PAD,故AB⊥PD.

(2)过P作AD的垂线,垂足为O,过O作BC的垂线,垂足为G,连接PG.

故PO⊥平面ABCD,BC⊥平面POG,BC⊥PG.

在Rt△BPC中,PG=,GC=,BG=.

设AB=m,则OP==,

故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V=·

·

因为m==,

故当m=,即AB=时,四棱锥P-ABCD的体积最大.

此时,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O(0,0,0),B(,-,0),C(,,0),D(0,,0),P(0,0,).

故=(,,-),=(0,,0),=(-,0,0).

设平面BPC的一个法向量n1=(x,y,1),

则由得解得x=1,y=0,n1=(1,0,1).

同理可求出平面DPC的一个法向量n2=(0,,1).

从而平面BPC与平面DPC夹角θ的余弦值为cosθ===.

10.(2012·

湖北卷)如图

(1)所示,∠ACB=45°

,BC=3,过动点A作AD⊥BC,垂足D在线段BC上且异于点B,连结AB,沿AD将△ABD折起,使∠BDC=90°

(如图

(2)).

(1)当BD的长为多少时,三棱锥A-BCD的体积最大?

(2)当三棱锥A-BCD的体积最大时,设点E,M分别为棱BC,AC的中点,试在棱CD上确定一点N,使得EN⊥BM,并求EN与平面BMN所成角的大小.

(1)        图

(2)

(1)方法1:

在题图所示的△ABC中,设BD=x(0<x<3),则CD=3-x.

由AD⊥BC,∠ACB=45°

知,△A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D=CD=3-x.

由折起前AD⊥BC知,折起后,AD⊥DC,AD⊥BD,且BD∩DC=D,所以AD⊥平面BCD.

又∠BDC=90°

,所以S△BCD=BD·

CD=x(3-x).

于是VA-BCD=AD·

S△BCD=(3-x)·

x(3-x)=·

2x(3-x)(3-x)≤3=.

当且仅当2x=3-x,即x=1时,等号成立,

故当x=1,即BD=1时,三棱锥A-BCD的体积最大.

方法2:

同方法1,得VA-BCD=AD·

x(3-x)=(x3-6x2+9x).

令f(x)=(x3-6x2+9x),由f′(x)=(x-1)(x-3)=0,且0<x<3,解得x=1.

当x∈(0,1)时,f′(x)>0,当x∈(1,3)时,f′(x)<0,所以当x=1时,f(x)取得最大值.

故当BD=1时,三棱锥A-BCD的体积最大.

(2)方法1:

以点D为原点,建立如图(a)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1)知,当三棱锥A-BCD的体积最大时,BD=1,AD=DC=2.

于是可得D(0,0,0),B(1,0,0),C(0,2,0),A(0,0,2),M(0,1,1),E,且=(-1,1,1).

设N(0,λ,0),则=.因为EN⊥BM等价于·

即·

(-1,1,1)=+λ-1=0,故λ=,N.

所以当DN=(即N是CD的靠近点D的一个四等分点)时,EN⊥BM.

设平面BMN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且=,

由得令x=1,则n=(1,2,-1).

设EN与平面BMN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由=,n=(1,2,-1),

可得sinθ=cos(90°

-θ)===,即θ=60°

故EN与平面BMN所成角的大小为60°

(1)知,当三棱锥A-BCD的体积最大时,BD=1,AD=CD=2.

如图(b),取CD的中点F,连结MF,BF,EF,则MF∥AD.

(1)知AD⊥平面BCD,所以MF⊥平面BCD.

如图(c),延长FE至P点使得FP=DB,连BP,DP,则四边形DBPF为正方形,

所以DP⊥BF.取DF的中点N,连结EN,又E为FP的中点,则EN∥DP,

所以EN⊥BF,因为MF⊥平面BCD,又EN⊂平面BCD,所以MF⊥EN.

又MF∩BF=F,所以EN⊥面BMF,又BM⊂面BMF,所以EN⊥BM.

因为EN⊥BM当且仅当EN⊥BF,而点F是唯一的,所以点N是唯一的.

即当DN=(即N是CD的靠近点D的一个四等分点),EN⊥BM.

连结MN,ME,由计算得NB=NM=EB=EM=,

所以△NMB与△EMB是两个共底边的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如图(d)所示,取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