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8882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训练题Word下载.doc

横玉声中吹满地。

好枝长恨无人寄。

(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写了梅花怎样的特点?

(2)词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试做分析。

4、(2016届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三上10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8分)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甘菊花的形象特点。

(4分)

(2)诗的五、六两句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三、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

5(2016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春夕酒醒

皮日休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注:

①皮日休:

晚唐诗人,半生坎坷。

本诗为其中年所作。

②酃醁(lí

nɡlù

):

美酒名。

(1)本诗前两句有何作用?

(2)三四句运用的哪些手法,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

6、(2016届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雨夜读书

陆游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

比喻失意潦倒。

②仗下:

借指朝堂。

(1)诗歌首联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请简要说明。

(2)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

四、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7、(2016届湖北荆州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王昭君

[唐]李商隐①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②。

①李商隐,晚唐诗人,仕途坎坷不遇。

②隔生春,指春天年复一年过去,汉宫里像昭君那样被冷落的宫女,年年都有。

和聂仪部明妃曲

[明]李攀龙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

明妃,即王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

(1)两首诗均围绕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展开,情感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2)《和聂仪部明妃曲》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昭君形象?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8、(2016届黑龙江大庆一中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康与之

阿房废址汉荒丘。

狐兔又群游。

豪华尽是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

泪难收。

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注】康与之,北宋末年南宋初期词人,此词作于词人南渡之前。

①阿房:

宫名。

秦始皇营建。

(1)词的上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是如何抒发的?

请简要阐述。

(2)“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有什么作用?

五、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9、(2016届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上10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①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②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①海畔:

湖边②太白:

即金星。

古时认为太白星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在某种惰现下预示敌人的败亡。

(1)《从军行》诗的一二两句有什么作用?

(5分)

(2)两首诗的第四句都是写“军”,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什么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

10、(2016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梅花落:

乐曲名。

(1)两首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

(2)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

六、.山水田园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11、(2016届河北沧州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1)欧阳修的《田家》在描绘农村生活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

请结合全诗简析。

(2)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生活,但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12、(2016届山西大学附中高三9月模块诊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点绛唇①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

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

②遮回,掩饰。

(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及表达方式有什么明显不同?

(2)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七、哲理诗

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13、(2016届湖北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

三岔驿

杨 慎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1)“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这两句写得极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2)诗的末尾两句“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有着丰富的意蕴,请说说你的理解。

14、风 

中 

唐·

卢仝①

 

五音六律十三徽②,

鹤响思庖羲③。

一弹流水一弹月,

水月风生松树枝。

琴 

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注释:

①卢仝,中唐诗人。

对当时腐败的朝政不满,不愿仕进。

诗作风格奇特,诗风浪漫。

②五音六律,泛指音乐。

十三徽,琴徽以多以贝壳为之,共有十三个。

③庖羲,即伏羲。

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1)两首诗的内容都围绕琴声展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各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它们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八、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15、(2016届江苏徐州一中、运河中学高三暑期学情检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赋得暮雨送李胄

李白韦应物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送友人》第三联是用哪种修辞来表达“游子意”、“故人情”的?

请简要赏析。

(3分)

(2)赏析“漠漠帆来重”一句中“重”字的表达效果。

(3)比较两首诗尾联抒情方式的不同之处。

16、(2016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鹧鸪天·

惜别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

津桥捩柂②转牙樯③。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

载将离恨过潇湘。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

哀弦。

②捩柂(liè

duò

扭转船舵。

③牙樯:

饰以象牙的帆樯。

(1)上片后两句描写了一幕什么样的场景?

句中的“重”字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人物情感的?

请结合词句分析。

九、闺怨、宫怨诗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17、(2016届重庆巫山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赠内人①

张祜

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鹭窠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④救飞蛾。

【注】①内人:

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

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

②禁门:

宫门。

③窠:

巢穴。

④红焰:

指灯芯。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细读第一句,说说诗人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18、(14届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第三次调研)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题(11分)

浣溪沙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宝鸭:

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的头饰。

【小题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

请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开”的妙处。

【小题2】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得形象。

十、羁旅诗

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19、(2016届河北武邑中学高三三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

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

此诗当作:

于诗人晚年任抚州刺史时期

(1)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5分)

(2)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

20、(2016届辽宁大连八中高三上10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

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1)“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析。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此外还有节令、品艺、干谒等诗歌类型,由于不常见,不再强调。

(1)中华民族的节日是和我国特有的农历(夏历)时令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节令。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吟咏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的诗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3)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答案】

(1)视觉、听觉和嗅觉相结合。

诗人在听觉上的听到风雨声,在视觉上看到了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闻到了野花的芳香。

营造了一种苍凉寂寞的凄清氛围。

(2)承上启下的作用。

“不语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

为什么“不语含嚬”,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

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

2、【答案】

(1)本诗描绘出傍晚时分归鸦栖枝,织锦秦州女空房中思念丈夫,自伤孤寂的情景。

(2分)“黄云城边枝欲栖”一句突出城边景色之暗淡,渲染(营造)了凄凉气氛,奠定了诗歌之感伤基调。

(2)(每点3分,手法2分,分析1分;

答对两种即可;

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①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句表现织锦秦州女思亲念远的孤苦作铺垫。

②化用窦滔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织锦秦州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蕴更加丰厚。

③“隔窗语”或“停梭怅然”等细节描写细腻,让人能真切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

④“泪如雨”运用了比喻(夸张),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

【解析】

3、【答案】

(1)手法①拟人,写梅花先试妆;

②比喻,写梅花如月如冰般洁白;

(手法各1分,分析1分)特点:

①娇媚②色白③笑对严寒(任意2点,2分)

(2)①写出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②以花喻人,写诗人如梅花一般,被吹落枝头,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

③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写了梅花怎样的特点”,这是考查诗歌的技巧,题干已经明确说明“哪些修辞手法”,这是考查修辞手法。

“千叶早梅夸百媚。

风流新称东君意”,这首词的前三句表述的就是这番意思。

第二句“笑面凌寒”,至关紧要,作者用这四个字巧妙地把前后两句联系起来。

第一句只是一般地描写梅花,说它千叶百媚,说它开得早,连上第二句“笑面凌寒”。

才显示出了它的笑容和精神,才把它写活了。

为什么说作者巧妙呢?

巧就巧在“笑面”二字是兼指的,既指第一句点出的梅花,也指第三句点出的寿阳公主,是她,满面含笑,迎着寒冷,让梅花落上了自己的额头。

“梅花妆”的典故,是用美貌的历史人物。

神奇的传说故事对梅花进行了无以复加的赞美,惟其如此,才能充分展示梅花的形貌和气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特点。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用典、联想和想象、烘托及衬托(正衬和反衬)、渲染、象征、动静结合、正侧结合、对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结构特点:

铺垫、过渡、照应等。

方法指津:

“表达技巧”题型的审题及答题步骤:

确定是否考手法;

是分析全篇还是局部(句、联、阕);

分清“一”与“多”:

“哪种”一般只答一种,“哪些”要多角度切入(分清主次)。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的设题形式如下:

分析某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分析某段(阕)表达的情感;

结合诗歌的情感,印证前人的评价;

比较两首诗歌的情感;

概括内容。

答题的技巧如下:

读懂诗歌是关键。

三关注:

关注题目、关注作者、关注注释(知人论世,分析类别)。

六类别:

山水田园诗(写景抒情),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诗。

二关键:

关键词(有感情色彩的字词),关键句(抒情议论性的语句)。

一注意:

注意用典。

4、【答案】

(1)甘菊花因为移植的时间晚了,没能赶上重阳佳节绽放,即使开得灿烂多姿也无人欣赏,枝叶繁茂却要遭受风霜侵袭。

诗歌塑造了生不逢时,不被欣赏,无所依靠,饱受风霜的甘菊花形象。

(2)反衬(对比也可)(1分)。

用“野外”“众芳”细琐却被采回摆放厅堂,反衬甘菊花的生不逢时、无人欣赏。

(2分)对“众芳”细锁被采回摆放厅堂的现象表达了不满,对甘菊花的遭遇表达了惋惜与同情。

(1分)(答“象征”,以“众芳”象征才能平庸之人,言之成理,也酌情给分)

5、【答案】

(1)以歌姬舞醉,美酒盈尊渲染了宴会之乐。

反衬下文酒醒观烛的凄凉。

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2)手法:

比喻和拟人(情景交融也可)。

将残烛比作珊瑚,生动形象,绮美多姿;

“寒泪”的形象则使人仿佛看到那红烛消融的一刻,似流着伤心之泪,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不仅把“红蜡”写得形神毕肖,而且熔铸了自己半生坎坷的身世,平添一分酸楚与凄凉。

物我一体,情景交融。

【试题分析】“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诗从“四弦才罢”、蛮奴醉倒落笔,不正面描写宴会场面,但宴会气氛的热烈,歌伎奏乐的和谐悦耳,朋友们举杯痛饮的欢乐,诗人一醉方休的豪兴,无不透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流露出来,给人以想象酒宴盛况的余地。

这种侧面透露的写法,比正面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名师点睛】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试题分析】“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诗的后两句,写酒醒所见景象:

“短”字,绘出红蜡残尽的凄清况味;

“一枝”,点明红蜡处境孤独;

“寒泪”的形象则使人仿佛看到那消融的残烛,似乎正在流着伤心的泪水。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不仅把“红蜡”写得形神毕肖,而且熔铸了自己半生凄凉的身世之感,物我一体,情景交融。

这时作者已进入中年,壮志未酬,人生道路正像这一枝短残了的红蜡。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

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6、【答案】

(1)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

(2分)深夜,帘外雨声淅沥,帘内一灯如豆;

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正沉浸在书里。

(2)①感慨青春凋零,人生迟暮。

诗人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

②伤感功名未成,仕途失意。

功名原本是像自己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自己太吝啬。

③依然坚守志向,渴望建功。

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

(每点2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技巧点拨】本诗考查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从高考出题来看,对诗歌意境的考查分为“诗中赏画”和“画中品诗”两种,“诗中赏画”就是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

“画中品诗”就是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

本题属于第一种。

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然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另外平时要注意积累古典诗词鉴赏中常用来描绘意境的词语,如:

雄浑壮丽、清幽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等。

本题考查首联所写意境特点,“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翻译诗句比较容易,从所选意象上看,“灯”如“萤”,并不明亮,“雨”连绵不断,以上两个意象点明时间和天气状况;

“蓬户”写出居室简陋,再联系此时的诗人“老夫”,可总结出画面特点,得到答案。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

从全诗看,诗人雨夜读书,“但与古人对生面”,只想到与陌生的古人在书中面对面交流,“那恨镜里凋朱颜”哪里顾得上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只剩遗憾,感慨青春已逝人生进入暮年。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天何悭”,诗人认为功名原本就是人生追求,但是失意潦倒,上天多么吝啬,表达对功业未就,理想未成,仕途失意的伤感。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思天山”,您看生病的骐骥虽然瘦得皮包骨头,但它也不想空站在朝堂之上,而是想着去遥远的天山驰骋,此处诗人以“病骥”自比,表达出诗人对志向的坚守,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显情语。

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②分析景语。

鉴赏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