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9193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Word格式.docx

[刘禹锡《秋词》(其一)]

5.名著阅读。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__________,孙悟空从他那里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神通。

孙悟空的兵器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___,又名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_下,护送唐僧取得真经后被封为________________。

6.【2020·

凉山州改编】根据以下情景,按要求完成口语交际练习。

(100字以内)(5分)

午饭后,李涛同学正在教室做作业,马华同学突然跑进教室把李涛的书撞掉了。

李涛很生气,站起来就打了马华一下,他们随即发生了冲突。

班主任王老师赶到后,因为李涛先打人就重重批评了李涛,李涛很不服气和王老师吵了起来。

事后经过父母教育,李涛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准备去给王老师道歉。

他该怎么跟王老师说呢?

 

(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7.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恐前后受其敌(    )

(2)屠自后断其股(    )

(3)顾野有麦场(    )

(4)一狼洞其中(    )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0.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二)阅读《孔子犹江海》,完成练习。

(10分)

孔子犹江海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

“孔子为人何如?

子贡对曰:

“赐不能识也。

简子不说曰:

“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③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子贡曰:

“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④足以识之?

简子曰:

“善哉,子贡之言也!

”(有改动)

【注释】①赵简子:

即赵鞅。

②子贡:

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终业:

完成学业。

④奚:

怎么。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子犹江海也(    )

(2)简子不说曰(    )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2)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13.从本文来看,子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德;

本文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16分)

我和米格

何申

“米格”如同“卡拉”,也是一条狗。

二十年前的初夏,我逛离宫,在宫墙根下的花鸟鱼虫市场,见到卖大小狗的,一时喜欢,花二百元买了一只。

卖者说这是俄罗斯的,叫米格。

米格短毛,通体纯白,短耳耸立,体格健壮。

我一开始没注意,后来看别的狗摇尾巴,说米格怎么不摇?

仔细一看,天哪!

米格没尾巴!

或者说也有,但只有个小尾锥(zhuī)。

请教明白人,说就是这样的品种,摇不了尾巴。

那一年,我对职场是愈发心烦了。

按说我是从干事、科长一路干上来的,工作上的事难不住我。

但那时风气渐变:

公事难以公办,须走人情路线。

比如单位内部科室人员变动,明明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打了报告,但要批下来,还得请客吃饭或送点烟酒才行。

因此,无论去权力部门还是酒席桌上,我都得笑脸盈盈,好话不断……

我很惭愧,在这点上我不如米格。

米格天生傲体——没尾巴可摇,从不向人讨喜欢。

又短又硬的尾巴像锥子,硬硬地向上撅撅着,像根刺向权势的尖矛。

我问它:

你怎么这么牛?

见了我也不亲热?

米格耷(dā)拉下狗眼——狗眼看人低。

那时,报社的日子尚好过,属于热门单位。

但我却一接电话就头疼,十有八九是要往我这塞人:

曾经的老领导,你得给人家面子吧;

老同学老朋友,不能装不认识;

自家亲戚,总不能冷冰冰的……每个电话都得让我费尽口舌,但结果还是把人伤了一圈又一圈。

我很羡慕米格,米格心无烦事,躺下就睡,醒来就玩。

米格个性十足,我叫它老实趴着,它偏站起来。

老伴看它不顺眼,它龇(zī)牙瞪眼不服气。

我想教米格些什么技巧,米格不学。

米格要做的就是自己。

我不想干了,跟朋友私下说,得到的都是善意的劝阻——人家想当领导还当不上!

没小车坐,你外出多没面子的。

我看看米格,米格一点儿也不喜欢住楼房吃狗粮还定期洗澡。

它只想回归自然,回到同类中去。

它像疯了一样,撕咬房间里任何能够得着的东西。

为此,我家墙上钉了很多钉子,挂着诸如拖鞋等一切本该放在地板上的物件。

老伴对米格的成见越来越大,说它来咱家不怀好意。

我跟米格还行,我带它上街,它有点儿高兴;

带它去河边去山上,它欢蹦乱跳。

它跑得很快,我追不上,但它终究还要悄悄回到我的身边。

不过,我总觉得米格有心事。

我写了辞去行政职务的报告,并请了一年创作假。

领导说假可以给你,职务就别辞了。

我立即一身轻松,领着米格路过那些机关大门,米格“汪汪汪”跟着吼几声。

这年我47岁,二十载奋斗,一朝返璞(pú

)归真,在家写小说,身边只有米格陪同。

我很快乐,米格也很快乐,但我还想给它更大的快乐。

半年以后,米格长成一条大狗。

有一天,我带它到山上,前面是一片松林。

我忽然想试一把,对米格说:

“你要是愿意走,就走吧。

”奇怪,米格竟然听懂了!

它先是一动不动瞅着我。

当我又说了一遍,它就慢慢地朝前走去,又停下,扭头朝我叫了两声。

然后,它就头也不回地向松林深处跑去。

我后悔,满腹狐疑待在原地,希望这一切不是真的。

天暗下来,不见米格,往家走,期盼着一道白光飞到身边——但没有。

回来后,我一夜不眠,静听门外可否有挠(ná

o)门声。

很遗憾,直至天亮也没有。

从此,我再没见过米格,也再不养狗了。

(有改动)

14.作者笔下的米格有什么特点?

请阅读全文并简要作答。

15.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又短又硬的尾巴像锥子,硬硬地向上撅撅着,像根刺向权势的尖矛。

(2)它就慢慢地朝前走去,又停下,扭头朝我叫了两声。

16.本文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举一例加以分析。

17.文末写到“我”再不养狗,其原因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直击中考阅读题。

【2020·

淮安】

(14分)

给鸟搬家

刘亮程

①我们家的院子和老陈家的院子中间隔了一小截篱笆,平常两家借点儿东西都是从篱笆缝里递来递去。

②一天,阿健盯住老陈家的榆树说,要是把他家的麻雀赶到我们家树上多好。

阿健就挤过篱笆缝,往老陈家树上扔土块儿,朝树上喊叫。

③怎么才能让鸟在我们家树上也筑巢呢?

阿健说。

④等你们都长大了,麻雀看见院子里没小孩儿了,就会来我们家树上筑巢。

二伯说。

⑤我想现在就让麻雀来我们家树上筑巢。

⑥那我们想个办法吧,先在树上给鸟做个巢,到时候我会让那棵树上的鸟搬过来住。

⑦二伯带着张欢、阿健、洋洋和方圆,在院子里做鸟巢。

⑧二伯从小库房里找出锯子、斧头和钉锤,用木板钉了一个方盒子,找了一些柔软的干草放进做好的鸟巢。

⑨然后,二伯让方圆爬上树,用铁丝把鸟巢绑在最高的树杈上。

二伯做木盒的时候,中间隔出了盛放食物的隔档,在里面装了些小米。

⑩鸟巢安置好后,第二天就有鸟在树上叫了。

鸟发现巢里的食物,再叫其他鸟过来吃。

⑪过了两天,树上没鸟叫了。

二伯说,可能食物吃完了。

他让方圆上去又放了一些小米。

鸟又在树上叫了。

可是,鸟把小米吃完又飞了,没有把我们的木盒当巢的意思。

⑫这咋办呢?

⑬不急,再想办法。

⑭二伯让方圆爬到老陈家的榆树上,把巢里的鸟蛋放到我们家树上的鸟巢里。

⑮二伯说,我们把鸟蛋移过来,鸟就会跟着过来。

⑯可是,鸟没有搬家过来,只是在我们家树上叫了一阵,又回到老陈家树上。

二伯只好让方圆把鸟蛋放回老陈家榆树上的旧巢里。

⑰二伯的办法失败了。

⑱怎么办?

阿健、张欢都着急了。

再等等。

⑲不久以后,老陈家树上的鸟巢里有了小鸟,在树下都能听到小鸟的叫声。

⑳二伯又让方圆爬到老陈家树上,把小鸟全拿下来。

方圆上树的时候,鸟一阵乱叫。

方圆把小鸟装在衣兜里拿下来,五只精光的小鸟,张着嫩黄的小嘴直叫。

张欢、阿健都围上去摸小鸟。

二伯让方圆赶快把小鸟放到我们家树上的巢里,又放了好多小米进去。

然后,我们回到院子。

鸟看到自己的巢里没有了小鸟,扯着嗓子叫,小鸟也在我们家树上的巢里叫。

大鸟听到了,就飞过来,看见自己的小宝宝全搬了家,家里还有好多食物,鸟没办法把小鸟搬回旧巢,只好把我们筑的巢当家了。

那以后老陈家树上就没鸟了,都落在我们家树上。

老陈不知道我们干的事,我们干这些时,都是在他出去的时候。

有一次他到街上买了个东西,回来树上的鸟就搬家了,全搬到了我们家树上。

老陈望着自己家树上空空的鸟巢,又看看我们家树上的方木盒子,老陈想不通,不知道树上发生了什么。

老陈家的两个女儿都出嫁到外地,剩下老陈和媳妇,院子一年四季冷冷清清,只有树上的鸟叫声。

现在连鸟叫声也没有了。

张欢说,她经常看见老陈朝我们家树上望,还在他们家树下撒小米,招鸟过去。

鸟飞过去把小米吃了,就又回到我们家树上。

二伯听了,觉得对不住老陈。

又过了一两个月,小鸟会飞了。

阿健说,他看见两只大鸟又回到老陈家树上的旧巢里了。

我们家树上的巢留给长大的小鸟住了。

二伯听了说,鸟做得很对呢。

现在,老陈家和我们家树上,都有鸟叫了。

(选自《一片叶子下生活》,有改动)

18.请结合文章情节,依据示例,完成填空。

扔土块,赶鸟儿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鸟蛋,招鸟儿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0.联系上下文,揣摩第

段画线句子,发挥想象,将“老陈”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

(60字以内)(4分)

21.文末交代了两家树上都有鸟叫了,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局?

22.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你的信心和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唤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感动……

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期末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1)shù

n má

i pá

ng bó

(每空0.5分,共2分)

(2);

、(每空0.5分,共1分)

2.D(3分) 点拨:

A.两面对一面,应该删去“是否”;

B.成分残缺,应该在“经济效益”后补充上“的做法”;

C.句式杂糅,应该改为“风油精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或“风油精是由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配制而成的”;

D项无语病。

3.C(3分) 点拨:

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4.

(1)我寄愁心与明月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一夜征人尽望乡

(5)晴空一鹤排云上(每空0.5分,共3分)

5.菩提祖师 筋斗云 七十二变 定海神珍铁 五行山 斗战胜佛(每空0.5分,共3分)

6.示例:

王老师,对不起!

今天,我与您吵了起来,事后经过父母的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虽然您批评得重,但是我打人在先,更不该不尊重您。

王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会好好学习,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了,请您原谅我吧!

(5分)

二、阅读理解

(一)7.其一/犬坐于前(1分) 点拨:

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其一犬坐于前”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因此应划分为:

其一/犬坐于前。

8.

(1)攻击 

(2)大腿 (3)看,视 (4)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每小题1分,共4分)

9.骨头已经投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分) 点拨:

翻译时,注意句中的重点词“并”(一起)和“故”(原来)。

10.D(3分) 点拨: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一开始抱有希望。

(二)11.

(1)如,像

(2)同“悦”,高兴(每小题1分,共2分)

12.

(1)先生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

(2)我好像口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就停下了。

(每小题2分,共4分) 点拨:

翻译时注意译准关键词,第

(1)句中的关键词是“事”(跟随……学习)和“去”(离开);

(2)句中的关键词是“譬”(好像……一样)和“之”(用在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13.谦虚好学、尊重老师 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每空2分,共4分)

【参考译文】赵简子问子贡说:

“孔子这个人为人怎么样?

子贡回答说:

“我不能够了解他。

赵简子很不高兴地说:

“先生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现在)我问你(他为人怎样),你却说‘不了解’,为什么啊?

子贡(回答)说:

“我好像口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就停下了。

孔子就像江海一样(辽阔、深邃),我怎么能够了解他呢?

赵简子说:

“子贡的话说得真好啊!

(三)14.①刚正洒脱,从不阿谀奉承;

②心无烦事,个性十足,只做自己;

③渴望自由,向往大自然;

④懂得感恩。

15.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米格的尾巴比作锥子和尖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格的尾巴又短又硬的特点,表现了米格倔强、刚正不阿的个性特点。

(2)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朝前走去”表明米格渴望回归大自然,“停下”“扭头”等词写出了米格对“我”的感激之情。

16.示例:

“我”想辞职不做领导,朋友劝说“我”不要辞职;

而米格却陪着请假的“我”疯玩和写作。

这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现了米格从不阿谀奉承、洒脱的个性特点。

17.①“我”对米格有着深厚的感情,其他狗无法取代米格在“我”心中的位置。

②“我”认为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渴望自由,希望回归自然,把狗养起来,其实是对狗的禁锢。

(四)18.做鸟巢,诱鸟儿过来 移小鸟,逼鸟儿过来(每空1分,共2分)

19.运用动地作描写(1分),用“挤”“扔”“喊叫”等动词,生动地写出了阿健赶鸟儿到自己家树上的过程(1分),表现出阿健的天真可爱,表达出了阿健对鸟儿的喜爱(1分);

也为下文想尽办法把鸟儿引过来做了铺垫(1分)。

 点拨:

本题考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此类题的答题模式一般为:

运用了……描写,写出了某某的……,表现了……。

本题还要考虑结构上“做铺垫”的作用。

20.示例:

鸟儿啊,鸟儿啊,你们也离开我这个没人管的老头子啦。

我这儿也挺好的呀,住得好好的,换什么地方呢?

也罢,也罢,鸟儿大了,有小鸟了,要为小鸟考虑呢。

(4分) 点拨: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要采用第一人称。

联系上下文可知情感关键词为寂寞、羡慕、惋惜、盼望、不甘、无奈等。

21.以最后两家都有鸟叫为结局,表现鸟平衡邻里关系,暗示如老陈一样的空巢老人能够得到关爱,呼吁大家关注空巢老人、关注孩童心灵成长(3分)。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阿健想把老陈家树上的鸟引到自己家树上筑巢”(1分)。

三、写作

22.(50分)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考查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并用文字再现生活,以我手写我心的能力。

审题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美好”,可以是自然界中的美好景物,可以是人的美好品质;

二是这种美好唤起了“我”的什么?

“我”对往事的回忆,“我”内心的某种情感,“我”对未来的希望等等都可以写入文中。

这个题目适合写人记事或写景抒情,需从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写出自己从这种“美好”中获得的感悟与启示。

例文: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这个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如春风般温柔,如冬阳般温暖。

而我,恰巧极其有幸,与这样的人共处在一起。

我能够充分体会她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美好,也正是她的那种美好,唤起了我心中的美好。

开学军训时,我第一次见到她,她天生鬈发,这让我们这些青春期的孩子莫名地产生了一种羡慕、嫉妒的情愫。

就像无数新生一样,我们也会聚在一起吐槽军训教官太严格,祈求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但是她总是默默坐在一边,从不附和我们,这让我一直觉得她是一种高冷女神的形象。

直到我们慢慢熟悉,我才发现她美好的一面。

从最开始一起去操场,然后慢慢地就演变成一起上下学,最后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玩游戏……我们互相融入了对方的世界,我渐渐地发现她身上有一种美好的东西让人仰慕。

每次饭前,她总是会说:

“快看看,快看看,有没有你想吃的菜?

”买完饭后,她的餐盘里总有一两样我喜欢吃的菜。

一个人三样菜,我们两个人每顿饭就是六样菜的豪华套餐。

吃到最后,菜只剩下一口两口的时候,她就会用筷子把菜拨到我的这边,跟我说:

“你吃吧,我吃饱了!

吃完饭后,她最先做的一件事是拿出一张餐巾纸,将这一张餐巾纸一分为二,然后递给我一半。

她常说:

“你擦个嘴巴用那么多纸干什么,一半就足够了,别浪费。

你看,她就是这样如春雨般轻轻滋润着你的心灵,不是惊天动地,却足够感动人心;

不是热情似火,却一样温暖幸福。

跟她在一起久了,她的这种小美好,也渐渐地唤起了我心底的那些善念:

我也懂得了与他人分享了,我也知道默默付出了,我也会习惯性地把餐巾纸分一半给身边的人了……

爱因斯坦曾说过: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是的,有时候,我会很庆幸她在我身边感染我,她的那种美好唤起了我感恩世界的心。

【总评】本文选取生活中的小事入文,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一个人的美好,也正是这种琐碎的美好,唤起了“我”心中的美好情愫,使“我”获得了素养的提升。

文章开篇点题,点出她的美好,中间承上详写,具体写她美好的一面,结尾收束全文,再次点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