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9712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高考语文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阅读杜甫《宿江边阁》,结合具体词句,比较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的异与同。

(6分)

宿江边阁【注】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年近花甲的杜甫在漂泊夔州时遭逢蜀中大乱,彻夜无眠,遂作此诗。

【2019年北京西城二模】

谒文山祠【1】

[明]边贡【2】

丞相英灵魂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

乾坤浩荡身难寄,道路间关梦且遥。

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潮。

祠堂亦有西湖树【3】,不遣南枝向北朝。

注释:

1.文天祥号文山,官至右丞相,南宋末率军抗元,兵败被执,终死不屈。

2.边贡:

字廷实,明代诗人,倡导文学复古运动,遵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创作原则。

3.西湖树:

杭州西湖岳飞墓边的树。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绛帷”句:

丞相祠内帷幔被寒风刮起,灯火飘摇,景中含情。

B.“乾坤”句:

时局动荡风雨飘摇,作者深感自己全无容身之所。

C.“精卫”句:

含蓄写出了文天祥虽抗元失败却矢志不渝的品格。

D.全诗情感深挚,悲慨苍凉之中不失开阔与雄浑,颇具唐诗气象

15.“子规”也即“杜鹃”,这一意象在不同诗词中所营造的氛围也各不相同下列诗词中与本诗中的“子规”所营造的氛围差异最大的一项是()(3分)

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B.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春晚》)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

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郴州旅舍》)

16.本诗尾联云:

“祠堂亦有西湖树,不遣南枝向北朝。

”文天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体”电表达了类似的情感。

你认为两者的抒情方式是否相同?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2019年北京海淀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

(共13分)

水调歌头·

昵昵儿女语

苏轼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注释】这首词根据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诗改写而成。

14.本词上阕所写音乐变化倏忽、千回百转。

请用四字词语概括音乐变化的特点,并依次填写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

(3分)

乐声初发,;

转而骤然突变,;

继而由刚转柔,。

15.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中评价本词描写的音乐“可以目听”。

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特色。

16.听琵琶曲,苏轼在本词中言“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叹“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两位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请分别加以概括。

(4分)

【2019年北京朝阳二模】

江上【1】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1】此诗为杜甫五十五岁滞留夔州所作。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了夔州秋景,“荆楚”二字暗含飘零之意。

B.颔联“永夜”二字暗示诗人在漫长的秋夜难以入眠。

C.尾联直抒胸臆,“时危思报主”一句拳拳之心尽显。

D.本诗意境凄楚悲凉,突破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15.下列诗句中“倚楼”这一细节描写,与本诗“行藏独倚楼”一句蕴含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唐·

赵嘏《长安晚秋》)

B.故人千里同明月,尽夕无言空倚楼。

子兰《登楼》)

C.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宋·

陆游《秋晚登城北门》)

D.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

吴文英《秋蕊香·

七夕》)

16.本诗中“高风下木叶”与李白《秋思》“天秋木叶下”,描写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

秋思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2019年北京丰台二模】

阅读下面的律诗,完成14—16题。

咏菊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1],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2],千古高风说到今。

(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1】无赖:

纠缠不舍。

诗魔:

指诗人不可抑制的创作冲动。

【2】平章:

品评,赞赏。

A.首联两句,写作者从早到晚一直沉浸在创作冲动里,着魔一般或绕着篱笆或倚着石头独自沉吟。

B.颔联两句,写作者笔端蕴藏着灵秀,描写着菊花傲立风霜的姿态;

嘴含着芳香面对明月反复吟唱。

C.颈联两句,写作者满纸书写的都是平素的满腹哀怨,谁又能通过片言只语来向自己倾诉衷肠呢?

D.尾联两句,写自从得到了陶渊明的品评赞赏以后,菊花的高风亮节就一直被人们从古传颂到今。

15.一般咏物诗皆以物为主,而本诗不落俗套,以人为主,以菊花为宾。

下列描写菊花的诗句,与本诗的写法差别最大的一项是()(3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C.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韦庄《庭前菊》)

D.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6.本诗与下面这首诗都写到了“陶令”,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

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分析。

菊花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1]。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2]。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3]。

【1】融融:

光润的样子。

冶冶:

艳丽的样子。

【2】罗含:

东晋人,有德行,年老辞官还家时,阶庭忽然兰菊丛生。

【3】金鹦鹉:

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泛:

以菊花浸酒。

白玉堂:

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2019年北京房山二模】

《新城道中》①(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②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③。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④。

①宋仁宗熙宁四年辛亥(公元1071年)苏轼任监官告院。

御史以杂事诬奏苏轼过失,轼不自辩,乞外任避之。

四月,除通判杭州,十一月到任。

此诗写于1073年春天,诗人出巡察所领各属县。

②散材:

语出《庄子•人间世》: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lì

)社树……曰:

‘已矣,勿言之矣!

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③旆(pè

i)钲:

收兵的号令。

④耦(ǒu)耕,指二人并耕。

此处暗用《论语》中孔子令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扣题,用笔简洁,既概括写出作者山行之思,又勾画出诗人山行之态。

B.颔联以“散材”“疲马”自况,写出自己对官场倾轧的厌倦和对未来仕途的担心。

C.颈联话题一转,既写出春雨后茶农的喜悦,又表明自己作为父母官之清贫。

D.尾联中的“歧路”一语双关,明写山行迷路的事实,暗中透露出归隐之意。

15.“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一联,于叙述描写中饱含着作者的情感。

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李白《子夜吴歌·

秋歌》)

B.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杜甫《羌村》)

C.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渭川田家》)

D.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白居易《杜陵叟》)

16.古人评论此诗的艺术特色时说:

“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第二联或第四联作简要阐述。

【2019年北京昌平二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7题。

(12分)

念奴娇•过洞庭【注】

张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注】:

孝宗乾道二年,作者被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途中。

15.下列对张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无”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

B.“短发”两句词人幻想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C.下阙“尽吸”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

D.本词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全都和谐相融,给人以光明澄澈之感。

16.下列与张词相关的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扁舟”多承载着诗人漂泊思乡的意绪,张词中的扁舟却充溢着天人合一的自由精神。

B.诗词中的“月”意蕴丰富,或幽美、或凄凉。

本词中“素月”即皓月,写出月色澄澈之美。

C.“北斗”指的是北斗星,不仅是方向的指引,还常被喻为理想,本词包含了这两种含义。

D.“沧浪”常常指青苍色的水,词人借助它写出了洞庭茫茫、烟波浩渺,给人以空旷之感。

17.张词和《赤壁赋》的以下内容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

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异同。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14.(3分)C

15.(3分)D

16.(6分)答案示例:

异:

《即事》“久无鸡可听,新有虱堪扪”写诗人处在逃亡危难之中,处境窘困(1分)。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则表达诗人于国家危亡之时犹思舍身奉献的崇高爱国精神(1分)。

而杜诗“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写互相追逐的鹳鹤渐趋安静,捕得食物的豺狼正争斗喧嚣,以此表现战乱中人民的疾苦(1分)。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写自己虽然飘泊羁旅,无力实现整顿乾坤的夙愿,但社会的动乱使他忧心如焚,彻夜无眠(1分)。

同:

两首诗都用在潦倒艰难的处境下仍然关心国事来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2分)

14.(3分)

【答案】B

15.(3分)

【答案】C

16.(6分)

【答案示例】

①两者抒情方式相同,都是借助某个特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都属于间接抒情。

(1分)②《谒文山祠》尾联借“西湖树”朝南生长之景(1分),暗示了文天祥顾念南宋朝廷、誓不降元的志向,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的崇敬之情(2分)。

③文天祥诗借“磁针石”“指南”的特性(1分),暗示了自己心系南宋朝廷、誓不降元的志向(1分)。

(如回答抒情方式不同,自圆其说亦可)

【2019年北京海淀二模】

14.(3分)示例:

轻柔哀怨 

 

高亢激昂 

缥缈悠远(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5.(6分)评分要点:

理解“目听”的意思(2分),结合、理解诗句合理(2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

16.(4分)苏轼被变化多端、起伏抑扬的琵琶曲触动(1分),心生对人世沉浮的慨叹(1分);

白居易为婉转动人的琵琶曲所打动(1分),感伤于琵琶女天涯沦落的遭际,心生同情与共鸣,自伤贬谪之痛(1分)。

(意思对即可)

14.(3分)D

15.(3分)C

16.(6分)相同点:

都描写了秋天叶子凋落的景象,抒发了时令之悲,年华之伤。

不同点:

杜诗“高风下木叶”一句描写的是在猛烈秋风席卷下,树叶纷纷凋零的场景,突出了环境的肃杀,诗人由此联想到时局动荡,更加催生出强烈的报国忧思;

而李诗“天秋木叶下”一句写的是秋天到来,树叶应时飘落的场景,表现了环境的凄清,侧重抒写对万物凋零的感伤。

【评分参考】相同点2分,不同点4分。

意思对即可。

14.(3分)C【“素”不宜简单地解作“平素”,颈联表达的是无人理解之意】

15.(3分)D【此项有对菊花的具体描写】

两首诗虽然都用了“陶令”的典故,但表意有异。

1林黛玉用在尾联,也就是在总结全诗并点明主旨的时候用到的,借陶令礼赞菊花的高风亮节,以抒发自己不畏风霜、不慕功名、孤标自傲的高洁志趣。

2而李商隐则是在颔联中用到的,点到为止,表意平淡。

再联系尾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来看,虽然诗中提及甘于田园的陶令,但落脚点不是田园,而是借菊花寄托自己入朝升官的热望。

【评分标准:

每一个方面3分(点明用典意图1分,结合诗歌内容作合理分析2分);

两个方面,共6分。

言之成理即可】。

14.C(不是清贫,而是“长官”政治清明。

)(3分)

15.C(3分)。

①“铸语神来”是说苏轼这首诗文句精彩,其语言表达有如神助;

(1分)“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是说普通人能有这样的诗句,就可以在世间扬名了。

(1分)②第二联中“散材”、“疲马”,运用比喻的手法,都是作者自况,(1分)“搜林斧”,比喻朝廷中的小人对自己的迫害。

即使任官在外,作者也在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降临。

(1分)“卷旆钲”一句写自己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

(1分)这一联形象地表明作者对政治斗争、对复杂的官场感到厌倦。

(1分)(或者:

表明作者对自己目前这样悠然自在的生活感到惬意。

15.(3分)B(为实景,非幻想)

16.(3分)C

17.(6分)

【参考答案】相同:

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有自由飘逸之感。

张孝祥面对美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苏轼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美景有“凌万顷之茫然”之感受,二者均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

(2分)不同点:

虽同处于贬谪后,但张词用“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扣舷独笑”表达了对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对宵小的不屑;

而苏文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