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984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力发电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过去30年中,风电产业在全球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始发展风电,但主要市场还是相对集中,并受亚洲、欧洲和北美的主导。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亚洲、欧洲和北美三个地区在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中占据94.88%的比例。

从国家集中度来看,截至2017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前十大国家合计总装机容量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84.72%,其中前五大国家合计占全球总量的72.27%,中国排名第一,占比为34.94%;

2017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前十大国家新增容量合计占全球新增总量的90.13%,其中前五大国家新增装机容量合计占全球新增总量的79.39%,中国排名第一,占比为37.45%。

(3)风力发电成本已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风力发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和最具商业应用价值的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风力发电有着清洁、安全、可再生等优点。

在忽略火力发电环境治理投资和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成本过高”曾经被认为是风电的弱点,但作为全球减排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风力发电的经济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风电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日益增大,各风电运营企业不断提高成本意识,致力于减少风电与传统电力间的成本差异,推动产业发展。

一方面,风机价格下降降低了风电成本。

自2008年起,由于配套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关键部件和主要部件的供应基本平衡,风机的价格开始趋于平稳;

2009年以来,随着中国风机产能的不断增长,风机制造商在成本和质量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风机价格持续下降。

根据彭博新能源金融(BloombergNewEnergyFinance)讯息,按照全球风机合同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风机价格较2008年上半年下降了51.43%,从每兆瓦175万美元下降至每兆瓦85万美元。

另一方面,风电场选址的优化,风场运营效率的提高,风机质量和维护水平的提升等同样起到了降低风电成本的作用。

目前,在北美以及欧盟各国,风电的收购价格已经和其他能源一致。

(4)风电机组技术更新速度快,机组大型化成为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

第一,风电机组呈现大型化趋势。

理论上,风电机组单机功率越大,每千瓦小时风电成本越低,因此风电机组的技术发展趋势向增大单机容量、减轻单位千瓦重量、提高转换效率的方向发展。

大型风机的出现,也为开发海上风电提供了条件。

第二,风电机组向适应低风速区发展。

随着风能转化效率的提高,使得过去较低风速区域也可以建设大规模的风电场,推动了风力发电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快速发展。

(5)海上风电快速增长,将成为风电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全球风电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陆地风电场可开发的地方逐渐减少,而海上风能资源丰富稳定,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网容量大,风电接入条件好,风电场开发已呈现由陆上向海上发展的趋势。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年度风电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建成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8,814兆瓦,较2016年末增长29.93%,2017年新增海上装机容量4,334兆瓦。

海上风电建设增速已经超过陆地风电的建设增速,成为全球风电行业的新增长点。

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16个国家拥有已建海上风电场,其中欧洲国家占据11席,以英国、德国、丹麦、荷兰等国为主;

亚洲国家以中国、越南、日本三国为主。

目前,英国海上风电建设领先全球,截至2017年底,英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6,836兆瓦,占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的36.33%;

截至2017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达到2,788兆瓦,跻身全球前三甲;

亚太地区除中国外,日本和韩国海上风电2017年也有所发展。

2、我国风电行业发展概况

(1)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风电行业发展迅猛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包括岛屿)达32,000千米,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并具有巨大的风能发展潜力。

根据国家气象局2018年1月公布的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结果,我国风功率密度在300瓦/平方米以上的陆上可开发风能资源量约为28.9亿千瓦,风功率密度在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陆上可开发风能资源量约为50亿千瓦,5米至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范围内,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数据,2001年至2017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50%,而同期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82%,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

2017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9,660MW,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88,392MW,分别占当年全球新增及累计装机容量的37.45%及34.94%,自2010年起连续多年双项指标均位居全球第一。

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发展趋于平稳,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增速有所下降。

(2)我国风电行业已进入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和提升风电项目消纳利用能力相结合的发展阶段

在经历了“十一五”期间的大规模集中开发模式、“十二五”期间的集中开发与分散发展并举开发模式建设后,“十三五”期间,根据我国风电开发建设的资源特点和并网运行现状,国家能源局提出,按照“就近接入、本地消纳”的原则,发挥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和应用灵活的特点,在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的基础上,加快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规模化开发,我国风电行业已进入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和提升风电项目消纳利用能力相结合的发展阶段。

“十三五”期间将重点解决弃风问题严重的省(区)存量风电项目的消纳问题;

风电占比较低、运行情况良好的省(区、市),有序新增风电开发和就地消纳规模。

借助“三北”地区已开工建设和已规划的跨省跨区输电通道,统筹优化风、光、火等各类电源配置方案,有效扩大“三北”地区风电开发规模和消纳市场。

(3)我国风能资源地理分布与现有电力负荷不匹配

截至2017年末,我国有31个省、市、自治区已实现风电场并网发电,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超过1,000MW的省份为25个,其中超过10,000MW的省份为5个。

内蒙古自治区领跑我国风电发展,紧随其后的是新疆、甘肃、河北及山东,以上5个地区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均超过10,000MW;

全国前5名省份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合计占全国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的48.88%。

目前我国的风电场主要集中在陆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而实际用电量较多的地区大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我国风能资源地理分布与现有电力负荷不匹配,风电的并网输送以及电网建设是我国风电行业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

根据万得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用电量63,077亿千瓦时,前五名省份用电量合计24,831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总量的39.37%,其中风力发电电量637亿千瓦时,占前五省份用电总量的比例仅为2.56%;

11个沿海省市(不含港澳台)用电量合计33,159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总量的52.57%,其中风力发电电量904亿千瓦时,占11省市(不含港澳台)用电总量的比例仅为2.73%;

其余非沿海省市(不含港澳台)用电量合计29,918亿千瓦时,其中风力发电电量2,153亿千瓦时,占其余非沿海省市(不含港澳台)用电总量的比例达到7.20%。

(4)国内风电行业采购的风机机组向大型化过渡

理论上,风电机组单机功率越大,每千瓦小时风电成本越低,因此风电机组的技术发展趋势向增大单机容量、减轻单位千瓦重量、提高转换效率的方向发展;

同样,风电场建设吊装的风机机组也随着技术进步向单机大型化发展。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发布的我国风电产业数据,2017年,我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为2.1MW,同比增长8%;

截至2017年底,我国累计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为1.7MW,同比增长2.6%。

2017年,我国新增风电机组中,2MW以下(不含2MW)新增装机容量市场占比为7.3%,2MW至3MW(不包括3MW)机组新增装机占比达到85%,3MW至4MW(不包括4MW)机组新增装机占比达到2.9%,4MW及以上机组新增装机占比达到4.7%。

截至2017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中,2MW以下(不含2MW)累计装机容量市场占比达到53.1%,其中,1.5MW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45.8%,同比下降约5个百分点;

2MW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上升至35%,同比上升约3个百分点;

2MW至3MW(不包括3MW)机组累计装机占比达到8.9%,3MW至4MW(不包括4MW)机组累计装机占比达到2.1%,4MW及以上机组累计装机占比达到1%。

(5)海上风电成为国内风电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和电网特点与欧洲类似,适于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

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装机共319台,新增装机容量116万千瓦,同比增长97%,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79万千瓦,较2016年底增长71%;

2012年至2017年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速远超同期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速;

同时,我国海上风电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由2011年末的0.42%上升至2017年末的1.48%。

海上风电成为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行业竞争状况

1、风电市场竞争情况

我国风电市场的竞争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①行业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国有企业成为我国风电行业的主要参与者。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统计,2017年,中国风电行业内存在新增装机的开发企业共计80多家,其中前十家新增装机容量合计1,329万千瓦,占比达到67.60%。

2017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前十名企业及市场份额情况具体如下:

截至2017年末,我国风电行业前十名开发企业累计装机容量合计达到13,38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累计装机总容量的比例达到71%。

截至2017年末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前十名企业及市场份额情况具体如下:

②竞争不仅取决于装机容量,更涉及多个方面,例如历史业绩、国内地位、产业链完整程度、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衔接等因素。

③区域市场集中度提高。

国家规划的八个风电基地总装机容量预计可达到1.4亿kW左右,且各风电基地的运营企业格局较为稳定。

2、行业市场化程度

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较原先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选择合适场地和获得某个具体位置开发风电项目的权益方面。

在现行的法律及监管环境下,当地电网公司需要对风电项目提供并网接入以及按照政府确定的价格采购其覆盖范围内风电项目的所有发电量,国内运营中的风电项目在运营阶段并不存在实质性的竞争;

但受行业性质和监管环境的影响,风电项目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国内的风电运营企业都致力于在风能资源更好,上网电价效益更大的地区开发风电项目,因此,对于优质风电场资源的竞争构成了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市场化竞争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和其他风电场开发工作。

此外,许多民营企业也投入到风电场的开发建设中。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且2018年以来,国家新出台了风电项目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的相关政策,风电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四、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政策壁垒

新的风电场项目的开发和建设需要经过相当严格的审批程序。

通常首先需要列入所在省份年度风电开发建设方案,再通过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各职能主管单位对土地、社稳、选址意见、军事、文物等方面的审查并获得相关前期支持性批复文件,在取得相关支持性文件的基础上上报县级、市级发改委或行政审批局并获得关于项目的核准;

取得核准之后,在开工前,仍需要履行环保、地灾、水保、林业、电网接入等审批程序,并完成土地使用权证办理程序以及办理后续项目开工建设权证等。

综上,本行业存在较高的政策壁垒。

2、技术壁垒

风力发电开发项目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风电项目开发及运营全过程对技术要求较高。

以风场开发阶段的选址为例,风场选址需要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包括风能资源及其他气候条件、可施工性、风电场的规模及位置、

风机初步选型及分布位置、升压站等配套系统、并网条件、电网系统的容量等;

在风资源评估环节中,通常需要首先建造测风塔,收集特定场址的风力数据并进行反复的分析与论证。

通常测风过程需要至少12个月以收集相关风资源数据。

风电项目开发需要开发企业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属于行业专有的技术诀窍,对缺乏技术积累的新进入者构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3、资金壁垒

风力发电行业投资规模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

一般陆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都在7,000-9,000人民币每千瓦之间,以单体装机容量5万千瓦的风电场为例,总投资约需要3.5-4.5亿元。

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自2009年5月25日起发布并实施)第一条的规定,风电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为20%,因此,风电开发企业需要大量资金作为项目开发资本金。

通常,在风电场开发的前几年,尤其是开发、建设期,风电运营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进入行业的资金壁垒较高。

4、人才壁垒

与火电、水电相比,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时间较短,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营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起步较晚。

近几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对专业风电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目前全国风电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存在一定缺口,特别是对系统掌握风电理论并具有风电工程开发、设计、建设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本行业对新进入企业构成了较高的人才壁垒。

五、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从需求端来看,《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实行全额收购制度,电网公司须全额购买获核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场所生产的、且发电项目在其电网所覆盖的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全部上网电力。

根据上述规定,风电行业基本不会受国内电力需求的波动影响,但会随着局部电网的负荷变化和输送能力的变化而变动。

但是,在风能资源相对集中的部分地区,由于电网建设较为薄弱,当地消纳能力和外送能力受到制约,存在“弃风限电”现象。

从供应端来看,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及风电行业的技术进步,为风电行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数据,2001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实现了46.8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截至2010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733MW,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风电装机国家,2013年至2017年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累计装机容量均列全球第一位。

随着我国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实现节能减排,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的大力推动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未来风电行业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趋势。

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目前,国内主要风电机组制造企业竞争激烈,风电设备价格呈下降趋势,降低了风电场的投资建设成本。

同时,随着风电机组运营效率、运维水平的提升,风电运营企业的发电量有所提升。

但由于国家出台了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的政策,以及电力市场化交易的不断推进,综合导致风电行业新建项目的盈利水平将可能有所波动。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需要增加新的能源来源,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根据2018年6月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已经连续17年保持全球最大能源增量市场的地位,同时也连续17年保持了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第一。

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赖程度将会持续增加。

增加能源的多元化供应、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家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以及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大气污染状况愈发严重,既影响经济发展,也影响人民生活和健康。

根据2011年6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统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严重,发展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能源体系”,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继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扶持政策等。

为达到上述目标,风电发展规模仍需保持持续增长。

(3)我国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对按照规划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发电量,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

(4)我国对风电行业采取财政扶持政策

我国政府设置了可再生能源补贴,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以外其他用电征收每千瓦时1.9分钱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作为保障风电开发运营企业获取合理收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此外,我国还利用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采用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资助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重点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和产业化示范,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及能力建设,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公共平台建设及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综合应用示范。

(5)我国风电税收优惠覆盖面广

我国在增值税、所得税对风电开发、运营等方面实施税收优惠,覆盖面广。

国家推行的针对风电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在价格及费用分摊和财政支持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扶持风电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其作用效果最为直接和明显。

主要税收优惠包括:

对风力发电生产的电力实行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风电企业享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

(6)风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产品相比存在优势

风能的替代品主要是其他可再生能源产品,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

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有着明显的优点:

储量巨大,分布广泛,技术更为成熟、对环境破坏更小。

(7)技术进步降低风电成本

随着技术进步,风电机组价格降低,风电成本逐渐降低。

同时,风场运营效率的提高、风机质量和维护水平的提升等同样起到了降低风电成本的作用。

2、不利因素

(1)风电发展与电网规划和建设不协调

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风电上网问题正日益凸显,目前电网已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一大瓶颈。

按照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电网企业必须接纳并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

然而,由于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等偏远地区,绝大部分为电网建设相对薄弱的地区,当地消纳和外送能力较弱。

电网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经济性仍是制约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管近年来风机设备成本不断下降,但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电力相比,风电的发电成本仍比较高,补贴需求和政策依赖性较强,行业发展受政策变动影响较大。

同时,反映化石能源环境成本的价格和税收机制尚未建立,风电等清洁能源的环境效益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3)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

部分地区对国家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且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收费现象。

此外,随着行业参与者的增加,风电行业企业对优质风资源的竞争日渐激烈,市场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恶性竞争,市场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

(4)其他市场和政策因素

近年来,与风电场开发相关的施工成本、征地成本、材料成本等均有上升,抵消了部分因风机成本下降带来的有利因素;

此外,随着全社会平均工资的逐年递增,风电场建设及运营的人力相关成本亦随之增长。

另外,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7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先后4次下调了陆上风电的标杆上网电价,对风电场运营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行了一定的削减和压缩。

2018年5月1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8]47号),规定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尚未印发2018年度风电建设方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和未确定投资主体的海上风电项目应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

2019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应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

未来风电上网电价的市场化运营亦会考验风电场运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对利润空间造成一定的冲击。

八、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我国已掌握风机制造技术并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风电在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为成熟。

过去20年里,我国的风机制造技术经历了技术引进、联合开发和自主研发三个阶段。

目前,我国已掌握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主要零部件国内能够自行制造,并具备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我国风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为:

风轮直径保持增长,叶片结构设计不断优化,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变桨变速功率调节技术广泛应用,双馈异步发电技术、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技术均得到迅速发展,大型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性能日益提高。

(2)大规模风电并网的要求迫切需要国家提高风电并网技术

大规模风电并网给风电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求我国迅速提高风电并网技术,解决电压、电能、运行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3)海上风电技术已成为重要研发方向

将风电场建在海上,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可利用海上得天独厚的风力资源。

欧洲许多国家都制订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上风力资源的计划,海上风电在未来几年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目前,海上风电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瓶颈在于海上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和产能,5MW及以上的机型将成为未来海上风电机型的发展方向。

2、行业经营模式

风力发电业务的运营主要涉及风电场建设及运营管理、向下游电网客户销售电力等环节。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