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038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8 大小:25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8页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8页
亲,该文档总共2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2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疗手册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二十四章肾母细胞瘤

第二十五章神经母细胞瘤

第二十六章视网膜母细胞瘤

其他

第二十五章常见化疗毒性及并发症的处理

第一章脑瘤

(TumorsofBrain)

脑瘤可分为原发脑肿瘤和转移性脑肿瘤,其总发病率在我国为4-9/10万,在成人中,转移性脑肿瘤的发病率比原发性脑瘤高,恶性的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1.5%,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11位;

儿童发病率比较高,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是仅次于白血病的第2种恶性肿瘤。

目前,国内常见的脑瘤为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和转移恶性肿瘤等多见。

[主要症状和体征]

不同部位脑肿瘤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1.全头性头痛,为持续性,多位于额颞部或包括枕颈部。

疼痛在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

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头痛非常激烈,常伴有呕吐和躁动。

2.呕吐多为喷射性,可无恶心,与饮食无关,第四脑室的肿瘤更容易引起呕吐,婴幼儿颅后凹肿瘤常见早期呕吐,很容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3.初期眼底静脉扩张,继而出现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明显和急剧时,还伴有眼底放射状出血。

严重而持续颅内压增高者,可导致视神经萎缩,视力障碍,视野向心性缩小,甚至失明;

4.其他症状尚有头晕,近期记忆力下降,情绪淡漠,颅内压增高严重者脉搏变慢,血压升高,意识模糊,最后进入昏迷状态。

5.脑疝颅内肿瘤的恶化膨胀,将脑组织向周围阻力小的地方推移,这是脑组织被挤压在狭小的孔道内,而导致局部缺血,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表现。

常见的脑疝有小脑幕切迹下疝和枕骨大孔疝,前者常出现瞳孔散大,病侧眼球运动障碍,当同侧瞳孔显著扩大时,对侧瞳孔也扩大,最后双侧瞳孔皆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去脑强直,血压升高,呼吸障碍,最终死亡。

枕骨大孔疝如为急性,可造成呼吸突然停止,接着意识丧失;

而慢性者表现为强迫头位,当用力咳嗽或突然改变头位时,可出现突然呼吸停止,应予注意。

[诊断]

1.颅骨X光平片长期的颅内高压可使脑回压迹加深,喋鞍扩大,鞍背和前、后床突吸收,婴、幼儿则有骨缝分离,前?

隆起,头围增大。

此外,还可发现肿瘤的局部征像,如肿瘤邻近的骨质破坏或增生(如听神经瘤),神经内的钙化(如颅咽管瘤)。

2.脑血管造影是颅内肿瘤的一项重要诊断手段,它能显示一些肿瘤的病态血管和肿瘤周围脑血管的改变,并能鉴别血管性疾病,不仅可定位颅内肿瘤,还能定性部分颅内肿瘤。

3.CT检查CT可清楚地显示各脑室及各脑池的大小、位置、形态和其受压或阻塞的部位,肿瘤密度、轮廓、形态,肿瘤周围的水肿情况,瘤内是否出血、坏死等。

34.磁共振成像(MRI)

不仅能进行轴性断层扫描,还可以进行冠状和矢状面的扫描,除上述CT的所有性能外,对脑干,小脑,鞍区及椎管内的肿瘤的诊断更具优越性。

45.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可对放疗后脑坏死与脑肿瘤复发进行鉴别,还可以根据肿瘤的代谢活跃程

度,对肿瘤进行定性,同时亦可为活检提供合适的部位。

临床分期。

[治疗原则]

目前手术和放射是治疗脑瘤的主要方法,化疗作用较为有限,常与手术

或放疗联合使用。

降颅压治疗是常用辅助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手术能否切除肿瘤,主要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及其浸润程度。

如胶质细胞后遗症较多。

肿块小,低度恶性的星型细胞瘤常可单用手术治愈。

转移性脑肿瘤由于浸润程度较轻,手术切除病灶比较容易,但必须在全身肿瘤得到良好控制情况下,CT或MR证实单发转移灶的情况下,手术切除脑转移灶才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2.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胶质瘤,放射肿瘤剂量应大于5000CGY,头颅局部肿瘤照射往往不能获得良好控制。

手术切除后髓母细胞瘤,需进行全脑加全脊髓低剂量放疗,因为脱落肿瘤细胞可随脑脊液循环转移。

转移性脑肿瘤必须选择全颅治疗,放疗后残留单发小于4cm的病灶,可考虑加用X刀或r刀治疗。

3.化学治疗化疗一般对恶性度较高的脑胶质瘤,包括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星状细胞瘤,间变性寡突神经胶质细胞瘤等以及髓母细胞瘤。

对转移性脑肿瘤,化疗作用有限。

乳腺癌脑转移则属例外,有时对常规乳腺癌化疗方案有效。

另外,对于转移性肿瘤脑膜浸润(恶性脑膜炎),联合化疗和鞘内注射抗肿瘤药物,部分病人可有效。

[处方用药]

1.方案1:

PCV

药物

剂量

给药途径

时间

给药间隔

司莫斯汀(CCNU)

110mg/m2

口服

第1天

每6-8周

甲基苄肼(Procarbazine)

60mg/m2

第8-21天

重复疗程

长春新碱(VCR)

1.4mg/m2

静推

第8,29天

[注意事项]

1.该方案的主要毒性反应为:

延迟性骨髓抑制比较明显,指(趾)尖麻木等外周神经毒性。

2.长春新碱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mg/次

[点评]与全颅放疗联合应用,PCV效果比单用BCNU好,中位生存期157周比82周(P=0.021)

2.方案2:

Carmustine(BCNU)

卡氮芥(BCNU)

200mg/m2

静滴

第1天

每6-8周

或者:

80mg/m2

第1-3天

每8周

*BCNU动脉灌注效果比静脉注射差

方案3:

CCNU(Lomustine)

130mg/m2

[注意事项]

(1)亚硝脲类可产生严重延迟骨髓毒性,以及肝毒性、肾毒性和静脉炎等,年龄>

60岁病人,最好减量25%。

(2)治疗期间,必须定期检测外周血像

(3)治疗后,WBC最低点<

2.0×

109/L,下一疗程的化疗减量应适当减轻。

(4)亚硝脲类累积剂量大于1200mg/m2后,易出现严重不可逆性肺纤维化。

方案4:

DDP+VM-26

顺铂(DDP)

20mg/m2

第1-5天

每3-4周

鬼臼噻吩甙(VM-26)

第1-5天

方案5:

Procarbazine

100mg/m2

第1-21天

[点评]以上方案主要用于恶性胶质瘤,各方案疗效大致相同,均可延长病人生存期.

方案6:

DDP+CCNU+VCR

75mg/m2

每6周

68mg/m2

第1、8,15天

[注意事项]

该方案毒性较大,特别是全血细胞下降和外周神经毒性,必须严密随访病人。

[点评]该方案对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效果较好,治疗63例高危髓母细胞瘤(肿瘤部分切除,转移和脑干侵犯),5年生产率达85%.近年,有报告采用超大剂量Carboplatin,Thiotipa和VP-16治疗髓母细胞瘤,然后采用自体造血细胞移植取得较好的疗效.

[颅内高压处理]

1.Dexamethasone10mgIV,然后4-10mg/6小时,口服维持以得到减轻或消除各种颅内高压的症状;

放射治疗结束后,地塞米松可以减量直至停止使用,症状出现时重新使用,较长时间应用皮质激素,建议用制酸药,减少胃刺激,同时注意真菌感染。

2.如果中等剂量地塞米松效果不佳,可将地塞米松的剂量升至每4-6小时,40mg静脉注射,但时间不宜超过48-72小时,同时加用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75-100g(一般临床应用浓度是15-25%),20-30分钟内快速注射,每6-8小时重复。

但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异常神经系统表现改善后,应停止利尿。

3.惊厥的处理对于颅内恶性肿瘤转移伴有脑水肿的病人,多数医生建议用

苯妥英300mg/天,口服预防或治疗惊厥;

若效果不佳,改用卡马西平20mg.qd口服,或苯巴比妥30mg,qid口服。

参考文献

1.DunkelIJ.BoyettJM.YatesAetal:

highdosecarboplatin,thiotepaandetoposidewithautologousstemcellrescueforpatientswithrecurrentmedulloblastomaChildren’sCancerGroupJ.ClinOncol16:

222,1998

2.QinDX,MaJL,XiaoJPetal:

Effectofbrainirradiationonblood–CSFbarrierpermeabilityofchemotherapeuticagentsAmJClinOncol1997;

20:

263-65

头颈癌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较高,在我国头颈部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9%—30.2%,发病率地区差异较大,欧美国家相对较少见,美国的头颈癌的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45%,德国为3.49%。

头颈癌组织学上大部分为分发程度的鳞状上皮癌,除鼻咽癌外,其生物学行为特点是局部扩散和浸润,随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较少。

头颈部是人体重要器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呼吸消化系统和视,听,讲话器官等的集中地,所以,在治疗头颈部肿瘤时,既要注意肿瘤的根治性,又要注重头颈部各器官的保全和容貌的完美,头颈癌主要以手术为根治手段,但在器官保存的综合治疗中,化放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

鼻咽癌又称“广东癌”(Cantontumor),是目前人类众多肿瘤中唯一冠于地名称谓的肿瘤,由此可以反映出它在流行病学方面的特殊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世界上80%左右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同时具有部分人群的易感现象、家族聚集现象和致病因素相对稳定等特点。

目前NPC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与其他头颈癌相比,鼻咽癌绝大部分为低分化鳞癌,细胞分化差,恶性度高,易出现远处转移,对放疗和化疗比较敏感。

[主要症状和体征]

根据肿瘤不同的生长部位,大小,类型和有无远处转移以及压迫等,鼻咽癌常有下列表现:

(1)鼻咽部原发癌症状:

涕血和鼻衄、鼻塞、耳鸣与听力减退,单侧性持续性头痛等均为最常见的症状;

(2)颅神经损害表现:

颅神经多为与病变同侧的外周性损害,常见VI,V,IX,IV和X对颅神经损害,表现为复视、内斜视,甚至眼球半固定状态,伴有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及调节反应消失;

亦可患侧面部感觉障碍,嘴嚼肌萎缩;

软腭患侧下塌,悬雍垂偏向健侧,进食时易发生呛咳;

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吞咽障碍,反呛,咽反射消失,声嘶;

舌肌萎缩,听力下降或视力下降等。

(3)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表现典型表现为颈深上淋巴结合,约80%的病人的最常见的体征,固定并侵犯皮肤;

亦可首先出现下颈部和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晚期NPC,特别是颈部淋巴结大的病人,易出现肝、骨、肺等脏器的远处转移,产生相应临床表现。

[诊断]

1.CT检查:

鼻咽和颅底部CT检查是鼻咽癌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CT扫描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不仅能显示鼻咽部机构的改变,亦能显示鼻咽癌向周围结构及咽旁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破坏的观察也比常规X线颅底照片更为清晰和准确。

临床应用范围包括:

⑴发现临床鼻咽癌隐性病灶;

⑵确定病变范围;

⑶改善放射治疗设计准确性;

⑷放疗后随诊。

2.MRI检查:

鼻咽部MRI检查最大的特点是可弥补CT检查的不足,能较早地显示鼻咽癌,更准确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范围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灶大小,较好判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抑或纤维化,以及更准确地显示放射性脑病的损伤部位和范围[1]。

3.鼻咽癌临床92分期:

T

T1局限于鼻咽腔内

T2鼻腔、口咽、咽旁间隙SO线以上

T3咽旁间隙SO线以下、颅底、翼腭窝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

T4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副鼻窦、海绵窦、眼眶和颞下窝

N

N0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上颈淋巴结直径<

4cm、活动

N2下颈淋巴结肿大,或直径4cm~7cm

N3锁骨上区淋巴结肿大,或直径>

7cm

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分期

IT1N0M0

IIT2N0-1M0,T0-2N1M0

IIIT3N0-2M0,T0-3N2M0

IVaT4N0-3M0,T0-4N3M0

IVb任何T、任何N、

3.血清学检查: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对鼻咽癌高发中心进行的10年大规模的随访检测,研究结果表明EB病毒是鼻咽癌发生的诱因和促癌因素,抗体阳性是病毒在细胞内表达的标志,也是鼻咽粘膜上皮标志,因此,定义为癌前状态。

⑴EB病毒VCA-IgA≥1:

80;

⑵EB病毒EDAb≥50%

⑶EB病毒VCA-IgA,EA-IgA,EDAb三项中任何两项阳性;

⑷EB病毒VCA-IgA,EA-IgA,EDAb三项中任何单项持续高滴度或滴度持续升高。

血清EB病毒学检测有助早期诊断,达到以上任何一项者可视为鼻咽的癌

前状态,高危人群每年必须检测一次,必要时行活检[2]。

4.PET检查:

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近年临床应用的最新的映像学检查手段,其机理是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对荧光去氧葡萄糖(Fluoro-2-Deoxy-D-Glucose)的代谢差异来产生映像学诊断。

由于检查费用昂贵和经验的不足,目前主要试用于分期和远处转移的检测。

5.组织学诊断:

病理活检是确诊鼻咽癌的最重要的手段。

首选鼻咽部活检,包括经鼻腔法,经口腔法和经鼻咽纤维镜活检,一般情况下一次活检成功率为90%左右,因此,临床上对可疑的病者必要时作多次多点活检。

另外可作颈淋巴结活检,当鼻咽部有可疑病灶时,不宜常规先取颈部活检,因颈部活检证实为癌,亦不易确定其原发灶。

[鉴别诊断]

鼻咽癌应与下列常见疾病相鉴别:

1.鼻咽增生性病变为鼻咽部淋巴组织炎症性增生所致,在鼻咽粘膜或腺样体的基础上产生;

多位于鼻咽顶和顶后壁,表现为单一性和双结节;

或互相重叠的多结节,直径在0.5-1.0cm,色泽正常。

2.鼻咽坏死性肉芽肿常见于鼻咽顶或顶前部,肿物表面呈坏死黑色,恶臭难闻。

病理活检多为慢性肉芽组织;

部分病人为恶性淋巴瘤,部分病人则可能是发展快的鼻咽未分化癌,因肿瘤生长快,表面出现缺血而坏死。

3.颈部淋巴结炎颈淋巴结炎在急性期时伴有肿大淋巴结红肿痛热症状,同时合并有急性炎症病灶;

慢性淋巴结炎常伴有龉齿,慢性扁桃体炎或咽炎,肿大的颈淋巴结质软,活动,有时有轻压痛。

4.淋巴结核多见年轻人,肿大的深浅层淋巴结质软,可伴有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状,有时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干酪样坏死物质。

5.其他颈部癌肿转移最常见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小而不明显,个数多,病程长达数年,从颈部自上往下转移。

此外,有时喉癌、软腭癌、扁桃体和上颌窦癌亦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均需详细临床检查和病理活检后才能与鼻咽鉴别。

鼻咽癌的病理类型中90%以上是低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放射治疗比较敏感,因此早期病例(T1N0-1,部分T2N0-1),放射治疗为根治性标准治疗手段,如采用外照射加上后装腔内治疗,疗效好,放射反应少。

T3-4N0-1病例,局部复发率较高,适合作诱导化疗或放化疗同时进行和超分割放射治疗。

T3-4N2-3晚期病例,需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以达到既控制局部复发率,又减少远处转移率。

全身远处转移的M1病例,以化疗为主,达到姑息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3]。

方案1.DDP+5-Fu[4]

静滴

氟脲嘧啶(5-Fu)

500mg/m2

1.主要毒性反应为:

恶心呕吐,轻度白细胞下降。

2.本方案应用简单,较适合门诊病人应用.

3.可用Carboplatin300mg/m2第一天,代替DDP

方案2.DDP+5-Fu[4]

1000mg/m2

持续静滴

1.化疗第1-3天需水化利尿,平均补液量3000ml-4000ml/天,保持尿量>

2500ml/天。

2.顺铂应加入高渗盐水中静脉滴注,输注速度不大于50mg/小时。

3.civ即连续静脉灌注,共120小时。

最好用静脉插管灌注,以减轻静脉炎的发生。

4.该方案的主要毒性反应为:

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粘膜反应和静脉炎。

方案3.DDP+5-Fu/CF[5]

氟脲嘧啶(5-Fu)

375mg/m2

醛氢叶酸钙(CF)

120mg/m2

1.该方案的主要毒性反应为:

恶心呕吐,粘膜反应和骨髓抑制。

2.放疗后病人粘膜反应较明显,化疗后需注意口腔卫生。

3.该方案应用简单,适合门诊化疗病人。

4.应注意5-Fu与CF的比例,如果CF剂量固定不变,部分病人可难受5-Fu500mg/m2,超过这一剂量消化道毒性反应,特别是口腔炎明显加重。

方案4:

BLM+Epirubicin+DDP[6]

博来霉素(BLM)

16mg/m2

持续静滴

表阿霉素(EPI)

顺铂(DDP)

恶心呕吐,粘膜反应,发热,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

2.应用博来霉素前,需加用非甾体抗炎药预防发热;

表阿霉素刺激性较大,射时不能外漏。

3.表阿霉素和博来霉素应用时要注意其累积剂量。

方案5:

DDP+IFO+Paclitaxel[7]

异环磷酰胺(IFO)

1200mg/m2

第1-5天

紫杉醇(Paclitaxel)

135-175mg/m2

静滴3小时

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过敏反应和手足麻木。

2.化疗第1-3天需水化利尿,平均补液3000ml-4000ml/天,保持尿量>

2500ml/天,保护肾功能。

3.顺铂应加入高渗盐水中静脉滴注,输注速度不大于50mg/小时。

4.异环磷酰胺代谢产物可刺激泌尿道,导致血尿,故每天注射后分别于0,4和8小时,用Mesna(美斯纳,巯乙磺酸钠)400mgiv解救,保护泌尿道。

5.应用紫杉醇需配合特殊输液管,注射期间,特别是对以往有心脏病的患者,最好进行心电监护;

因其助溶剂蓖麻油可导致过敏反应,故建议应用预防性抗过敏药物:

在用紫杉醇前30分钟,地塞米松20mgiv,苯海拉明50mgim,甲氢米呱400mgiv,如果应用上述措施后,仍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喉头痉挛等,则不宜再用紫杉醇。

方案6Taxotere+DDP+5-Tu(TPF)[8]

泰素蒂(Taxotere)

75mg/m2

顺铂(DDP)

第2-5天

骨髓抑制比较明显,所有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WBC下降,其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下降达16%,需要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M-CSF)支持;

口腔炎亦比较常见和严重,3+4级口腔炎25%,注意加强口腔清洁,特别是放疗后复发的病人。

此外,还有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和水钠潴留。

2.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特别是曾行放疗和全身情况较差的病人.

3.泰素蒂治疗前1天和应用后3天,需服用地塞米松6mg,bid,以控制过敏反应和水钠潴留。

[点评]

(1)在NPC化疗中,目前仍以DDP+5-Fu和DDP+5Fu/CF为标准治疗方案。

可作为放射前的诱导化疗方案,亦可作为放化疗同期进行或放射后辅助化疗的方案。

(2)有效率以DDP80-100mg/m2第1天,5-Fu1000mg/m2civd1-5方案较高。

治疗初治NPC缓解率(CR+PR)70%-90%,CR30%-50%.治疗放疗后复发病人效果较差,缓解率50%,CR率10%。

(3)诱导化疗可用上述方案,一般用2-3疗程,再行局部放疗,根据现有临床研究结果,诱导化疗获得CR(完全缓解)者,特别是病理学CR者放疗后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