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046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可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

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代,七八十年代是一些后起的国家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又是如何?

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展示板书: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内容组织】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

生: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其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视角给出全球化的定义。

以下是目前几种比较流行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全球化下的定义是:

“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但在我们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畴。

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经济全球化给出的定义侧重点就不同,给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殊为不易。

一般意义上,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就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

那么,经济全球化趋势究竟为什么会形成?

这和哪些因素有关?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

(讨论)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第一、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在经济上打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扩大市场,发展大市场经济。

第二、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也通过“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争取实现维护民族经济主权与发展民族经济的双重目的。

第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第四,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资料: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世界范围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主体,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并由此形成的超国家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跨国公司既是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产物,又是世界经济和经济国际化的推动力量。

首先,跨国国内公司的全球性经营行为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

其次,跨国公司目前拥有的资源远远超过大多数国家,他们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和运营范围比有史以来的任何帝国的地域更浩瀚。

第三,跨国公司在把技术和经济增长传布到世界各国的同时,对各国的民族经济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对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各国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处理与跨国公司这一国际体系中新行为者的关系。

第一,迅速发展的原因。

其一,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其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科技发展历来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泉。

其三,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金融机构更加现代化,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国际资金融通速度随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强。

其四,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跨国公司为获取超额利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企业内部分工,形成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使一国的生产与多国的生产紧密相联。

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其五,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冷战之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与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各国均利用难得的和平年代大力发展经济,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战略重点,经济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其六,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此可见,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但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经济国际化这几个概念是否一致?

(略)

首先,经济国际化不等同于经济全球化。

市场经济发展以分工和交换关系的扩大为基础,以竞争为动力,以获得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经济利益乃至垄断利益为目的,而一国内部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市场往往是有限的,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要求推动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不仅能够补充国内某些短缺的资源,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市场盈利机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甚至可以说经济国际化其实就是资源配置国际化。

一国经济发展不可能只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济力量超越国界,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进而达到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就是经济国际化,它是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虽然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国际化都是以市场经济为起点的,但从本质上说,全球经济和国际经济是两个概念。

国际经济强调国家主权,在此前提下,各个国家以交换、投资和信贷为纽带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互补关系。

各个国家的市场仍然受到主权国家的保护和调节,它们是资本积累的基础,而进一步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全球化的准备。

因此,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

其次,经济一体化也不同于经济全球化。

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要达到经济一体化首先要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一切障碍,使劳动力、资本、商品在全球自由流动。

其次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协调机构,来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间关系。

而且超国家的机构真正是超然的,并不为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所左右。

第三,各国之间要做必要的主权让渡。

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真正变成大同世界。

目前看来,政治制度、生活水平、文化、信仰等差异在短时期内根本就是经济一体化无法消除的障碍。

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目前能够在全球性事件中发挥作用的国际机构,还不能算是经济一体化要求的超国家机构,在处理全球经济问题上它们都或多或少“带着美国色彩”。

经济一体化仍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既然,经济全球化不等同于经济国际化,也不同于经济一体化,那么,经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呢?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国际分工不断加强;

跨国公司扩展加快;

国际投资急剧增加;

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

在当代的世界经济领域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这两种表面上似乎对立、实际上相辅相成的趋势都在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全球范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了半个世纪以前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程度。

而这种庞大的生产力又非一国所能驾驭,于是出现了生产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国际化,区域集团化也应运而生了。

只要世界生产力继续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就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表现在:

第一,国际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迅速增长。

世界银行的资料表明,世界出口贸易额1960年为6053亿美元,1980年增加到21705亿美元。

剔除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动因素,世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实际增长6.7%。

从相对量来看,即从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看,1960年为12.2%,1980年提高到21.8%。

进入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外向型经济的行列,世界贸易有增无减。

贸易往来的大幅度增加,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

第二,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

生产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在其他国家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投资建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现象开始普遍化,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以至于1974年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承认“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纷纷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兴办自己的跨国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超过四百亿美元,它们的跨国公司已有近二千家,其中有些跨国公司的规模较大。

第三,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

二次大战以后,一些新型的国际借贷资本市场出现。

这些借贷资本市场的活动完全脱离了各国的借贷资本市场和外汇法的管理。

而且出现了多国银行资本的联合,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吸收资金和贷款能力。

在金融国际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一个主要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波动产生影响。

第四,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

当代的许多国家认识到,要保持本国经济的活力,就必须学习和吸收他国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使本国的经济运行有效程度尽可能地接近国际水平。

美国的一些企业学习日本的企业管理制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某些现代经济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试图按国际经济惯例来发展本国经济。

总之,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正促使世界的经济力量超越国界,带来更多的贸易、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繁荣。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开放的程度同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

后起的国家,只有顺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将自己的优势和国际环境中的有利条件结合起来,确定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合理位置,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其实,经济全球化的最突出表现就是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

1947年,美国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进行了减让关税的多边谈判,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

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欧共体和加拿大1990年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才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从而取代了关贸总协定。

这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了。

这一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自1986年7月10日,中国政府就提出申请,希望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的地位。

但是,由于某些西方大国的阻挠,直至2001年12月,中国才结束了历时十五年的漫长的入世进程,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

在此新趋势的面前,各国会面临怎样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果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的话,同学们能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由于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上3/4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这种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其次,经济全球化如同一些新的科技成果一样,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挑战和压力增大。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将面对同样的全球化环境,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显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不得不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二是经济运行风险提高。

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因而更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

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例。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的日趋紧密,总体地位特别是金融体制脆弱、市场及监控机制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受金融风险的冲击。

三是最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被边缘化。

总的看,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发达国家有望凭借传统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方。

许多最不发达国家在政治上被边缘化的同时,最终完全有可能在经济上被边缘化。

那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略)

【课堂小结】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不可遏制的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任何国家已经不可能再孤立于全球化之外,只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使之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发展。

【布置作业】

1、完成历史地图填充册。

2、思考:

你认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中,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

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

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

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

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

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

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