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013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docx

初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人教版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预习学案

设问导读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各国_________日益密切。

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__________趋势加速发展。

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迅速增长;_________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________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世界贸易组织希望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4.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________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各国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中国家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______________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____________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_________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亚洲______________。

6.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_______,也是严峻的_________。

中国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________和________,学习先进的________经验。

7.2001年,中国_______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_________________成员领导人会议;中国正式成为____________组织的一员。

关键信息

1.缓和和平发展

2.经济联系经济全球化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跨国公司

3.1995开放市场公平贸易

4.世界

5.相互依存互相竞争科技水平经济实力污染程度国际经济风险1997金融危机

6.机遇挑战投资技术经济管理

7.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

研学设计

学习要点

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原因

(1)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的社会化加深。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数量增加、影响增大;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利

①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居世界经济竞争。

(2)弊

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

②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

1.机遇:

在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中,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2.挑战:

中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等。

3.应对措施:

①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②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③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④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学法点拨

【透析1】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须明确新技术革命是其根本原因:

世界20世纪末叶,人类历史发生了重要变化,人类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之中,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通讯、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的运用使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及创造财富的方式有了变化。

信息网络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使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增长形式成为可能。

全球通讯网络的出现,使地球上的很大一部分人共享经济资源和文化知识。

信息网络的全球分布使各区域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全球信息的支配,产生了超越国界的影响。

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透析2】明确“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原因:

第一、苏联解体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全球军事对抗的基础已不复存在。

第二、冷战后,欧美大国在争夺过程中,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

第三、冷战后,大国的争夺和角逐,以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与此相应,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上升,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有所下降。

因而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和平与发展。

【透析3】可以将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概括为:

国际分工不断加强;跨国公司扩展加快;国际投资急剧增加;国际贸易额迅猛增长。

【透析4】深入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跨国、而且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

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

【透析5】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必须明确经济全球化如同一些新的科技成果一样,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又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贫富更加悬殊。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一是挑战和压力增大。

二是经济运行风险提高。

但总的看,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发达国家有望凭借传统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方。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出现恰恰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落后,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匮乏,金融体制脆弱,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

【透析6】学习“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支把握:

第一,机遇;第二,挑战;第三,中国采取的积极措施。

从此,我们可认识到在世界大潮流下中国的反应是及时的,采取的措施是灵活的、正确的,而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透析7】在此一定要清楚中国加入来WTO的原因:

①中国需要世界。

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

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②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

探索研究

研究主题

一、探索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刚刚开始》

材料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②如何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③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

④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1年12月上旬,欧共体12国在马斯特里赫特市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共定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材料二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3.6亿人口,年生产总值约6万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三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特区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材料四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

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两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

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在国内进行。

——以上均摘自《当代世界史》

回答:

①材料一、二、三说明了什么?

②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种趋势?

③材料三中,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对亚太经济有何影响?

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

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

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你如何认识和看待反全球化这种现象?

 

二、学科综合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那些地理上接近,经济水平、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趋同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通过协定,制订共同的行为准则,甚至部分让渡国家经济主权,实现经济上的联合。

1968年全世界共有7276家跨国公司,在一些国家建立2.73万家子公司;1988年全世界已有两万多家跨国公司,分别在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子公司10万多家。

1995年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到4万多家,建立了子公司25万家。

——张脉强等主编《新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材料二二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依然是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较快,但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的还是跨国公司的加工装配车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初级产品价格经常下跌,而工业品价格不断上升。

……以垄断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仍然存在。

——张脉强等主编《新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材料三全球化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推到联系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之中,由于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上严重失衡,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脆弱性充分暴露出来。

从宏观角度看,站在财富的峡谷北面的,是输出资本和技术,并随之可能输出思想意识观念的发达国家;站在峡谷南面的是希望输入资本和技术,但不希望资源被利用,观念和体制被改变的发展中国家。

从微观角度看,站在财富峡谷北面的,是已乘上技术革命顺风船的技术人员、企业主管人员、投资家等精英分子;站在峡谷南面的,是教育程度不高,还不知道如何上网、仍依靠传统产业谋生的人们,他们不仅清晰地看到峡谷分裂开,而且感觉到自己脚下的土地在松动塌陷。

——《环球时报》2000年4月14日

回答:

(1)材料一表明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请你举出几个跨国经济区域组织,哪外组织一体化程度最高?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是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比如东南亚国家的______、油棕、______、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及______、石油等矿产;西亚海湾国家的______;非洲国家储量居世界第一的______与______;拉丁美洲______、______、香蕉等产量居世界一半的热带经济作物。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近代世界殖民体系中都是西方大国的殖民地______和______。

(3)当今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是什么?

它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4)材料二反映了国际贸易中的什么问题?

(5)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其原因有哪些?

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对策?

三、开放题

5.有人说: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大家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对待全球化呢?

探索方法、路径、技巧

1.【课标要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要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必须了解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解题思路】本题旨要通过当今世界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创设新情境,使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了解。

只要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进行细致分析即可答出此题。

【参考答案】①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国际金融发展②观点片面;虽然差距拉大,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拉大,贫富差距增加。

④对外开放,改变对外贸易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2.【课标要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只有通过具体史实才能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及各国相互依存与竞争的经济发展态势。

【解题思路】联系本课知识,仔细分析材料:

第①问中“说明了什么”,可根据材料一、二、三的“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个组织的性质分析。

第②句中趋势在材料4中:

有明确的信息。

第③问中的影响可联系教材有关内容归纳。

【参考答案】①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②全球一体化。

③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合作有了美好的前景。

没有中国的参加,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是不可能实现的。

3.【课标要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面对全球化问题,有的积极应对,有的却消极逃避。

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解题思路】解题关键:

把握时代发展趋势。

反全球化运动忽视经济全球化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只能面对现实,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

【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不可抗拒,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不存在避世自保的“世外桃源”。

任何国家现在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而且,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

发展中国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对现实,参与国际竞争,兴利除弊,求得发展。

4.【课标要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近代西方殖民侵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各地区主要农矿产品等历史、政治、地理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全球一体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

(2)橡胶椰子锡石油黄金金刚石咖啡甘蔗半殖民地附属国(3)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作用:

①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有秩序地进行。

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4)发达国家通过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和降低初级产品价格这种不等价交换剥削发展中国家。

(5)现象: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分化不断加剧。

原因:

①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居于垄断支配地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

②近代世界西方殖民侵略扩张,一方面为殖民者积累巨额财富,一方面加剧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极端贫穷落后。

对策:

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团结起来,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5.【思路点拨】提示:

(1)发达国家:

利大于弊,是最大受益者。

(2)发展中国家:

利弊共存。

举例:

“利”:

海尔公司的发展;弊: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3)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允许有不同的见解,辩论后最好能形成积极的看法。

(4)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

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

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

应当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兴利除弊,或将弊端努力减小到最低点,以较小的代价换来更大的发展。

同步达标

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B.反帝和争霸

C.独立与民主D.合作和交流

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各国资源、资金、技术不平衡

B.科技发展为全球合作提供了条件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一些国家想改变国内经济结构

3.中国为美国波音737飞机制造机翼,这最能说明

A.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B.中国吸引外资

C.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D.中国科技实力雄厚

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①国际投资增长②国际贸易增长③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④慈善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5.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经济的运作B.生产力的发展

C.跨国公司的影响D.国际金融发展

6.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①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②既有利也有弊③提供了机遇④面临压力和挑战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的时间和倡议国分别是

A.1945年英国B.1947年美国

C.1995年美国D.1999年中国

8.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我国加入WTO后最有利的是

A.提高对外贸易价格B.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C.保证出口大于进口D.降低进口货物价格

           

B级能力检测(登高望远)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呈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2.亚太经合组织(APED)是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3.下列关于跨国公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原料最便宜的国家购买原料

B.在劳动力较为低廉的国家生产产品

C.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D.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破坏作用

4.美国的波音飞机,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

翼在我国制造。

这说明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C.高新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战后经济所发展的导致了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只对中国家有利

C.保护大自然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D.环境污染会影响到全球

6.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存在差距B.科技水平存在差距

C.自然条件存在差距D.生产方式存在差距

7.1998年后疯牛病、口蹄疫在欧洲蔓延,它给英国的畜牧业造成了灭顶之灾,欧盟的一些成员国也深受其害。

世界各国相继决定停止进口欧洲产的牛肉和肉制品。

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将威胁到各国的安全

B.建立贸易壁垒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C.商品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D.停止进口这些牛肉制品根治了疯牛病和口蹄疫

8.最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事项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欧洲联盟的建立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扩大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4年,位于印度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当地居民2500多人死亡。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

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的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第二册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提到“工业化的弊端”,请举出你身边体现工业化弊端的两个典型事例。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决“工业化的弊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几年来,印度以计算机软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IT),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超过世界平均20%的增长率,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出口大国。

预计今年出口额可达39亿美元,占全球软件市场的16.7%,带动印度以7%~8%的速度增长。

材料二1999年我国软件生产增长27.5%,年销售额为176亿元,国产软件销售额为57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2.9%。

与同期全球软件市场销售额1467亿美元相比,国产软件的销售额仅占全球市场的0.53%。

材料三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信息技术协议》的规定,中国承诺加入WTO后,将于2005年前取消IT产业和其他高技术产品的关税限制,并在四年内允许外资在所有IT产业中持股比例最高可达49%。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印度IT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三.问答题

1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许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了全球性质。

且不说大型喷气式客机这类具有数以百万计零部件的高技术产品需要许多国家协作生产,就连美国棒球运动员使用的手套这类体育用品,大部分也是从日本进口的。

日本用以制作手套的牛皮来自巴西,而巴西用以加工的生牛皮则是从美国进口的。

全球闻名的“耐克”球鞋年产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

但是“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而生产则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

回答: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

分析说明它的产生过程和原因及其社会根源。

 

拓展阅读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激浪

全球化以几乎无法捕捉的速度前进---它把乡村的、省区的、地区的,以至全国经济的江河湖海连结成一个惟一的全球经济的汪洋大海,它使狭小领域也会掀起经济竞争的滔天巨浪,代替了往日的微波细浪和平静潮汐。

从中国的上海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的缩影。

成为亚洲新的超级城市、神经中枢,扮演主要角色,从而成为东京和纽约的主要对手,是上海追求的目标。

2010年以前,上海有希望成为西太平洋地区国际金融商业中心。

上海的改造是从19世纪豪斯曼男爵重建巴黎以来,恐怕是规模最大、最有章法的城市改造。

旧上海几乎被完全拆掉一一在上面建设起一座崭新城市-25万户家庭已经离开市内,还有60万户也将搬迁,为的是能够使1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的40家能在上海办公。

西门子公司参与了地铁建设,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在一年制造22万辆小汽车.在2000年生产了200万辆。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上海梅山冶金康采恩的工人几乎日夜不停地工作。

他们在意大利巴格诺利钢铁康采恩关闭企业的100公顷厂房内拆卸一套重达24000吨的铸钢设备。

1997年夏天将把部分设备运到14000公里以外的长江沿岸港口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