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0920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docx

版KTQ标准解说版本

2015版KTQ标准中文版

一.以患者为中心

一.患者医疗的基本条件

主要内容:

◆患者的医疗基本条件,患者通过怎样的途径了解医院状况,如何到达。

◆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病人的根据,必须遵循国家指南制定适应本医院情况的指南和标准。

◆医院如何保障患者及家属的权利,如何说明患者的义务。

◆患者的就医环境,在饮食方面如何规定,提供怎样的服务。

 

1.1.1.医院的可及性及入院安排

1.医院的可及性;停车位情况(含残疾人专用车位);城市公共交通及标识标牌体系。

2.医院室内外的标识标牌及道路指引体系。

医院位置知晓,停车管理,院内的指示。

3.平诊的入院流程安排;入院的准备事宜;与转诊医生的配合;患者入院的交接流程。

患者的入院处,及入院的相关制度及指引

4.针对患者患有精神疾病、中毒、具有自杀倾向、是犯罪嫌疑人等各类特殊情况的紧急接诊安排。

特殊病人的应急处置,就诊安排(包括急危重症病人的就诊、急诊病人的安排)

门、急诊的就诊分诊

5.知患者及其家属或陪护人相关入院准备事宜。

入院流程

6.建立平诊及急诊的跨科室床位分配管理体系。

床位安排

 

1.1.2.指南和标准

1.执行国家医疗机构以及专业医疗协会的指南与决议。

教学丛书、医疗原则、临床诊疗指南等

2.护理相关专业标准。

护理常规,如广东省卫生厅下发的: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南》《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3.临床路径(包含不同专业科室、多种职业群体)、临床指南、护理标准、操作说明、流程描述、标准操作规程(SOP)。

医院内部建立临床路径、指南、操作规范;医院各科建立诊疗常规、操作规范、护理常规等。

4.若发生了偏离诊疗指南标准及临床路径的情况,则当对其进行系统的记录与分析。

建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标准,每季度进行分析,校正。

1.1.3患者知情与患者参与

1.保障患者的权利;考虑患者的意愿、授权声明及委托照管情况。

制定患者权利的保护制度,如:

患者权利内容的上墙;考虑患者选择权利;授权委托书

2.遵照法律要求而对患者进行告知工作。

患者知情同意管理

3.在治疗期间,提供各类健康教育信息资料和媒介。

健康教育,如:

印刷宣传单张,开展讲座、咨询等

4.让患者参与配合治疗疾病。

知情告知,如:

患者病情的告知,相关规定,医生个人介绍等。

5.让家属及陪护人参与配合。

未成年人、不能自理的患者与家属参与。

6.如何处理外语患者。

医患沟通,如:

医院标识需要中英文两种字体,对于聋哑人建立沟通。

7.尊重个人私密空间。

患者隐私的保护

8.提供诸如宗教关怀、心理照料、危机干预的特殊治疗项目。

特殊治疗,如:

对特殊群体患者(例如:

失语、失聪、暴力倾向、产后抑郁)的特别服务规定(例如:

咨询,心理治疗,危机干预)

9.就特定疾病而对患者进行培训。

患者培训,医院对患者及其亲属的培训课程的规划(例如: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制度、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孕期健康教育制度、高血压健康教育制度等)

10.与各类患者自助组织保持合作。

红十字会、医院建立母婴俱乐部,微信群,QQ交流群等组织

1.1.4饮食和服务

1.在患者的宗教、文化诉求的基础上,提供饮食。

文化和宗教

2.在患者入院时系统评定其营养情况。

营养评估

3.以营养手段辅助疾病治疗、优化治疗方案;对营养不良或有吞咽障碍的高危患者采取特别饮食措施。

食物供应

4.使用测量技术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监测。

营养监测

5.提供营养、饮食咨询和营养医疗服务;根据病情需求而辅助患者进食。

营养指导

6.病房、等待区和治疗区的设施与配置。

病房设施

7.如何处理、保管患者的贵重物品。

贵重物品的保管

8.为特定患者群体、家属和陪护人提供空间场所。

等候区域

一.急诊医疗

医院面对患者的突发情况,急诊部需要做接诊准备,要求有急诊的组织机构。

这涉及到如何建立急诊分级体系、流程、原则,初步诊断的制度,如何处理转诊机构。

1.2.1初步诊断和初步治疗

1.急诊的接诊准备和组织结构。

急诊出诊的组织结构,急诊接诊工作的科室安排,人员配备,急救设备,制度与流程

2.如何从现场急救人员处或救护车接收患者入院;采取可靠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例如手腕带);

让家属及陪护人参与配合。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急诊入院流程、身份识别、家属参与。

1.在员工资源调配的基础上建立急诊分级体系。

分级分诊管理:

如:

急诊预检分诊管理;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急诊住院医疗服务标准及流程,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制度。

4.急诊医疗的规则与流程;初步诊疗的标准、规定、责任制度、用时标准。

初步评估,临床诊断和初步抢救治疗

5.急诊医疗的文档记录;内部床位调节。

病历书写

6.临床前处理及临床处理的组织结构;与急救机构保持协作。

临床诊断和初步治疗措施,急诊转入

 

一.平诊、门诊医疗

主要内容:

◆规划、协调、利用院前检查结果。

◆门诊部的规划、管理组织机构及流程管理。

◆门诊手术的组织机构要求,医院如何规划手术的组织结构,整个流程。

◆术后监督,注意事项。

 

1.3.1平诊、门诊的诊断与治疗

1.如何规划、协调、利用院前检查结果。

检查资料共享,检查结果互认

2.专科门诊、特殊门诊、精神门诊;门诊诊疗与住院诊疗之间的联结;在患者转入住院治疗时,应保证门诊及住院区之间的信息沟通的可追溯性和连贯性。

门诊的划分与管理;专家门诊的管理规定;特殊患者就诊要求;门诊病历的书写;门诊流程

3.保证门诊可以长期进行后续诊疗,以确保治疗的连贯性。

定期坐诊,如:

专家的出诊率

4.通过建立统一的患者管理体系之类的方式,协调完成平诊患者入院前所需解决的包括诊断、知情同意、术前用药、登记手续在内的各项工作。

入院前处置,门诊手术管理制度;人流、药流管理制度;手术知情同意书等。

5.与转诊医生及继续治疗机构保持沟通与协作。

转诊,如:

转诊病人,需要急诊医师接受转运的急诊患者来院同时,与转运医师及机构建立及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来院前患者病情。

1.3.2.门诊手术

1.门诊手术的组织结构、统筹、流程规划、协调、执行。

门诊手术的组织结构域,管理制度,需规划好具体人员对门诊手术、手术室的管理,制定相关规定(例如:

门诊手术制度、管理要求、门诊患者手术适应症、手术人员资质的准入)

2.术前准备、患者告知、日程安排、术前用药、手术指征、医生咨询谈话。

术前准备

3.医疗流程规划、疼痛治疗、术前最后检查;手术相关专业部门及麻醉部门的参与。

流程规划、疼痛的管理、妇科无痛手术的管理制度、术前检查、多部门合作

4.依据法律规定而制定有关出院准备及出院过程的相关标准;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宜;让家属参与配合;患者返家路途上的转运规定。

术后监测制度;评估患者能否离院的管理制度;术后的宣教。

5.有关如何应对并发症的规定;有关何时应转入住院治疗的标准。

门诊转入院流程,建立手术并发症的处理规定。

(四)住院医疗

1.4.1.住院诊断、跨学科性、住院治疗

各个科室,如:

儿科,妇科,产科,制定诊疗规范,操作常规,开展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住院的诊断

◆治疗疗程

◆手术疗程

◆查房

1.根据患者基本状态、生活情况和合并症(并发症),进行专科医生评估,制定诊疗计划。

诊疗计划:

遵照指南进行诊断和所需的治疗,制定本院的诊疗计划。

如:

妇科,小儿诊疗常规,护理技术操作。

2.形成跨职业群体的协调机制;建立标准化的交接班制度;进行癌症病例讨论、跨职业群体的科室商讨会议;实行跨学科查房;开展病例讨论、质量圈。

跨科室合作,如:

跨专业的疾病实行多专科会诊讨论

核心制度落实:

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产儿科合作制度等

3.如何组织安排医生之外的工作人员执行医疗操作(例如由护理人员进行换导管、做检查等)。

人员资质(例如:

医师、护理人员和治疗师的培训状态、频率,以及额外的资质如医师处方权审批、手术分级管理等)

4.提供诸如心理社会肿瘤学、痴呆患者治疗服务之类的特殊治疗项目。

“特殊治疗项目”还包括营养学服务、心理咨询、音乐疗法、针灸等很多内容。

特殊治疗(治疗项目凸显医院特色)

1.专科会诊体系。

2.对员工进行专项的医疗资质培训,例如伤口处理、处理痴呆患者的方式等。

专项的培训,如:

◆心肺复苏培训

◆婚前医学检查培训

◆母婴保健培训

◆高压氧资质培训等

1.4.2.治疗流程

1.治疗流程的调节管控,包括:

专科医生评估、管床医生及医疗助理员的参与、患者在院内不同区域间转移时的协调。

治疗流程

核心制度落实,如:

三级医师负责制、查房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会诊制度

2.规划与实施各类预防措施(针对摔倒、褥疮、血栓、肺炎等情况)。

预防计划:

有关褥疮、血栓形成,并发症的预防、控制、处理(比如感染、药物不良反应)

3.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可建立包含疼痛测量、止痛药标准、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在内的多模式镇痛治疗体系。

疼痛治疗

4.发生并发症时的处理方式,包括:

确立相关标准、制定责任制度、作出情况评估、进行交流

沟通、得出分析结论等。

并发症

5.通过信息沟通和具体操作措施而减少并发症;建立并发症管理汇报体系。

信息交流

医疗不良事件汇报体系(并发症),科室与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流

1.4.3.手术流程

1.手术组织体系上的规定:

手术标准、手术目标和汇报体系,手术协调、负载量规划(含重症病房);针对平诊情况与急诊情况的规定;处理特殊患者群体的方式。

手术组织机构管理,整体规划:

手术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

2.手术指征质量、手术准备、术前检查;由参与手术的各专科进行跨专业的诊断讨论;考虑患者相关的麻醉风险和手术风险。

术前准备与沟通,手术风险评估

3.确认手术病人身份;进行手术区域标记;应用WHO的安全手术检查表;落实“患者安全行动联盟”的建议。

术前安全管理

4.手术病人如何进入手术室、如何转运,包括:

躺位标准、手术内部流程、手术记录、苏醒观察房、如何转回一般病房/中级护理病房/重症病房。

手术的交接:

手术室接送患者;麻醉记录单病历书写、转出手术室的标准、术后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5.通过手术汇报体系的分析而制定改进措施。

质量监测,手术质量指标的统计和分析

1.4.4.查房

1.查房工作的组织结构:

参与者;普通病房、观察室、重症病房的查房时间;周末和法定假日的查房时间。

查房计划:

普通病房和监护病房查房时间的安排,查房频率,跨科室查房医护人员

科室为单位;主任。

2.进行以患者中心的交流沟通;保护患者私密空间。

医患沟通,知情告知

3.查房记录;流动查房。

查房记录

4.护理查房。

护理部的查房

 

一.出院后的服务与后续部门的交接

1.5.1.出院流程

出院的流程,如何安排患者,患者出院后如何跟踪后续服务。

1.如何组织与管控出院流程;相关任务;资质;社会服务机构及管床医生如何参与配合。

出院管理,出院流程,出院须知

2.出院后如何继续提供所需药品、康复及辅助器械。

3.在将患者转给后续治疗机构或基层医院时,如何计划、沟通和组织;如果出现诸如违背医嘱而出院之类的特殊情况,又如何与后续治疗者协调。

后续治疗:

出院小结、特殊情况出院程序的计划,如反对治疗建议,尤其是涉及到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潜在风险(例如:

特殊情况出院的管理规定)

4.出院病例总结报告、转院报告、医生出院报告、检查结果等文档;如何处理出院时尚未能发出的检查报告。

病历书写

5.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出院咨询谈话;相关的谈话记录。

出院沟通

6.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出院后注意事宜的信息资料。

知情患者及亲属的知情同意

7.与基层医院、护理机构、康复机构、患者自助组织等各方面保持合作与协调。

随访康复情况,服务水平

 

一.临终与死亡

1.6.1.如何对待临终患者、姑息治疗

从两方面阐述:

临终患者和死者两方面。

1.临终陪伴工作的组织结构、计划和落实;在患者意愿的基础上采取姑息治疗。

临终关怀,临终患者的陪伴

2.症状治疗和姑息疼痛治疗的规定和标准;姑息治疗会诊体系。

特殊治疗:

临终患者保守治疗、护理的计划

3.让家属、陪护人以及院外单位参与配合(例如可与专业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展开合作)。

家属与社会参与

4.提供(或由合作单位提供)特殊门诊姑息医疗服务。

保守、安抚治疗

5.为姑息患者提供诸如心理医生、宗教关怀、音乐疗法等特殊治疗项目。

特殊治疗

6.如何面对患者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世界观;照顾患者及家属的个人、文化、宗教诉求。

文化和宗教

7.对员工进行有关如何照料临终患者、如何进行姑息护理及姑息医疗的资质培训。

人员资质

1.6.2.如何对待死者

1.各职业群体如何对待死者、流产和死胎。

死者的护理

2.有关验尸及填写死亡证明的规定。

死亡后的医疗处理措施,如:

尸体解剖

3.与家属、陪护人及家庭医生等各方展开沟通。

死者家属沟通

4.允许举行告别式,并为此提供适宜场所;照顾文化和宗教诉求。

告别仪式、场所,如:

太平间管理制度

5.让家属参与配合;并通过诸如宗教关怀、心理、社会、肿瘤学等途径安抚家属。

家属参与,相关规程考虑患者及家属文化及宗教背景。

6.如何保管、移交遗体;与殡葬服务公司展开协作;如何处理贵重物品。

遗体处理

7.为员工进行资质训练;提供参与相关的“督导式培训”(Supervision)的机会。

人员资质

 

二.以员工为导向

医院在管理及运作中,医院需要将员工的利益以及员工的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包括以下三个重点:

首先,医院领导层要树立以员工为导向的理念,科学配置员工数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其次,充分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为员工的发展提供系统的专业指导、教学培训、继续教育等;

最后,对员工的意见及诉求,充分重视,并予以尽量的满足。

1.员工规划、员工发展

2.1.1.用人需求

1.医院计算和规划用人需求的方式(所涉的各职业群体和科室部门都应参与到这规划的过程中);考虑相关业绩和收入的变化。

用人规划:

计算用人需求的标准,绩效量化考核方案

2.资质率,包括:

专家率;通过考试的注册护士率;麻醉医学、重症医学、儿科重症护理等领域的进修培训比例等。

人力资源配置:

考虑到各级资质比例,依法执业,晋升规定;

重点学科的护理人员准入要求

3.如何应对员工的波动率、缺勤率和加班率;同其他医院就此进行比较;让员工代表机构发挥作用。

考勤管理,员工组织机构(工会)

4.如何应对员工缺勤及员工短缺;让员工代表机构发挥作用。

员工缺勤的应对方式,员工组织机构(工会)

2.1.2.员工发展

1.员工发展的组织结构和体系;综合员工个人的才干。

为了挖掘每位员工的潜能,发挥每位员工的才干,因才任用,需要员工发展的通道:

根据不同岗位和类别指导相应的职业发展。

2.各个工作岗位的任务介绍、要求说明。

职责的描述

3.将领导人才的发展作为员工发展的组成部分。

员工晋升途径:

中层干部竞聘、后备人才库制度

4.与员工交谈讨论,听取反馈,促进合作;协商工作目标;提供进修深造机会;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员工沟通途径:

通过职能科室负责人深入临床、院长行政查房、院长接待日、院长信箱等形式定期征询员工对医院发展的各项意见和建议。

为医院领导制订各项重大决策提供参考,更好了解员工的发展需求

5.评估考核。

各种考核体系,如:

绩效考核方案、中层干部考核方案、人才树考核工程。

2.1.3.新员工培训

1.新员工培训工作的组织结构、责任制度和体系;通过入职介绍日、举办活动、手册、内网等方式为其提供辅助信息;为非母语员工提供特别帮助。

2.根据新员工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类型而进行培训,开展入职引导和入职陪同。

3.与新员工进行面谈沟通。

4.记录新员工的个人档案;利用各类表单模板而对其进行考核;掌控培训的收效;应对试用期内所发生的解雇。

新员工培训、指导、考核

建立新员工培训工作的组织架构图,明确责任和培训体系。

2.1.4.教育、培训、进修

1.提供职业培训的机会,安排相关内容。

关于发表论文及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继续医学教育,并实行登记管理

2.保障学校与医院之间的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教学管理:

确保实践培训工作由具备资质的人员提供

3.通过带教老师或实习教员等方式来确保培训效果。

对培训进行监管

4.根据法律要求而进行医护人员专业培训。

继续医学教育学并进行管理、登记

5.就院内及院外的培训进修而制定年度计划;在各科室及部门中任命相关工作负责人。

教研室管理;各部门设立教学秘书,负责本科室的培训及教学工作。

6.基础训练项目课程的整体方案和协调。

“基础训练项目”指的是一些医院人人皆当掌握的内容,例如消防训练、心肺复苏等等。

基本课程必修课

7.为方便员工参加进修培训而向其提供资金与假期。

8.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的医学教育。

派新员工的到其他医院培训

2.1.5.工作时间安排、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

1.在员工资质率的基础上安排工作时间、班次和假期;如何应对加班;照顾员工的诉求。

合理安排员工的班次、休假

员工请休假管理、员工考勤制度

2.通过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开办职工幼儿园及职工托儿所、举办“员工子女日”活动、提供儿童假期托管服务等方式而建立“家庭友好型”的医院。

对家属的关注,如:

孕妇职员,哺乳期的职员,节假日期值班的员工

员工亲自活动,家属座谈会等

3.职工健康管理;病休后如何回归岗位;疾病预防。

医护人员的疾病防护措施,如:

体检;

对有害品的管理,如:

放射性的放置及使用的指导,建立有害物品的管理制度

为员工提供定期职业安全方面的指导及培训

4.落实性别、民族、体格、出身等各方面的普遍平等原则。

员工待遇,薪酬

5.如何处理员工间可能出现的排挤欺凌、摆架子、吸毒、性骚扰等不良问题。

员工的申诉方式与处理

2.1.6.创意管理

1.创意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体系,包括:

创意的评估标准、评估用时、相关责任制度。

员工合理化意见管理与奖励、收集合理化建议、组织评估

2.保障创意管理的透明性;给予适度的认可;进行内部公关,公布相关结果。

3.鼓励、奖励员工贡献创意。

制度保障透明性,公布医院内部系统

 

一.安全与风险管理

包含“患者相关的风险”和“防护与安全”两大块内容。

现在医院的医患矛盾体现在临床部门,有效地预防临床的风险,可以有效减少医患矛盾。

这要求医院建立医疗风险管理方案,预警标准和汇报体系,建立能够直面安全风险的医院文化,如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除此以外还需建立死亡率、发病率讨论会,管理投诉,患者访谈,为减少风险做参考。

同时对员工的权益及安全的保护、消防措施、数据保护、环境保护、灾害防护以及系统故障方面进行细致要求。

1.患者相关的风险

要求医院建立医疗风险管理方案,预警标准和汇报体系,建立能够直面安全风险的医院文化,如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对于患者相关的风险,如医疗紧急事件、感染管理、药品、实验室医学、医疗器械等,要求有相关的组织机构,责任划分,培训、汇报机制等。

3.1.1.临床风险管理方法

1.临床风险管理工作的责任制度、资质、培训、目标制定、汇报体系。

2.采取措施,树立一种“错误文化”、“安全文化”。

考核医院通过建立非惩罚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手段,鼓励员工不良事件上报,并利用上报开展持续改进,培养医院安全文化。

1.采取风险审计、关键事件报告系统(CIRS)、死亡率和发病率讨论会、投诉管理、患者安全访谈、参与跨院汇报体系等措施。

风险审计:

包括医疗质量指标风险、服务目标风险、安全目标风险、医院财务风险。

关键事件报告系统:

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跨院汇报体系:

由政府主导组织讨论分析,例如:

围产儿死亡讨论等。

4.如何应对医疗纠纷以及赔偿事故;质量管理部门、医院的法律部门和相关责任保险机构之间如何保持协作。

保险机构可能是患者的,医院为其提供资料。

保险也可以是针对医务人员的保险机构,协助处理医疗纠纷及赔偿。

医院的法律部门指的是医院内部的负责处理各类涉院法律、诉讼、维权事务的部门。

 

3.1.2.患者所面临的自身危险及外界危险

1.在患者入院时评估其跌倒、褥疮等方面的风险,进行文档记录,采取预防措施。

◆特殊人群(如:

婴儿、儿童、老人、精神恍惚患者)

◆防跌倒

◆自杀行为

◆侵犯行为

◆高风险患者群体使用医院设备(如:

儿童、肥胖患者)

2.落实“患者安全行动联盟”的有关建议。

落实中国医院协会的“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3.如何应用约束性措施;暴力预防;缓解危机训练。

考核医院对患者使用约束性措施要有制度,明确使用指征、评估、定期再评估的流程。

有预防暴力的方案以及缓解危机的演练。

4.在新生儿区、儿科住院区、痴呆患者区等区域限制来访,设立门禁系统,制定监控规定。

5.在巡检中排查楼梯、电梯、阳台、电器设备、插座等物件的技术风险。

3.1.3.医疗紧急事件管理

1.医院的面向各类不同患者群体的急诊管理工作有何组织结构、责任制度、设施配备。

抢救制度、心肺复舒、责任制度、抢救设备、人员资质。

2.结合最新内容而定期举办相关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

如对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等及时进行培训学习,做好急诊应急准备。

3.紧急呼叫和警报系统。

4.汇报体系;院内的信息与沟通;复苏登记。

如医院每个月进行急诊科急救患者人次、转归等内容统计,并通过OA系统发到各科室。

3.1.4.卫生组织结构

1.卫生工作的组织结构、人员资质和责任制度;建立卫生委员会,进行卫生检查。

有关卫生管理组织架构。

2.落实专业建议、法律规定及各类相关操作指示;建立汇报体系。

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3.结合最新内容而定期举办相关培训课程。

如院感知识、医疗垃圾培训。

4.卫生计划、消毒计划、卫生监测(包括气候和水)。

卫生、消杀管理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

◆各区域卫生责任

◆信息渠道

◆操作及流程

◆清洁消毒有关的指南及建议(培训、传达)

◆无菌材料(批次记录)

5.医疗器械的制备处理。

如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6.根据HACCP的标准供应食物。

如职工食堂卫生管理规定。

7.参与院外的卫生措施(例如“手卫生运动”)。

如幼儿园体检卫生知识宣传。

3.1.5.卫生相关数据、感染管理

1.进行筛查。

在传染病监控及报告系统中筛查病例,得出相关数据、信息。

2.感染扩散管理、应对大型感染的方案。

医院面对大型感染,是否有自己的监控系统,应对方案。

对特殊感染患者的管理(特别是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万古霉素肠道球菌、HIV、肝炎病毒、结核杆菌)。

3.采集、沟通和评估院感信息;参与跨院感染监控体系。

通过建立病区预警机制,实现早期发现医院感染暴发隐患;通过交互平台与临床沟通,方便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医生确认。

医院感染暴发时通过“医院感染暴发上报工作平台”向上级行政部门报告。

4.交流各类相关数据、检查结果以及病菌耐药性统计资料。

5.抗菌素消耗,抗菌素监管。

3.1.6.药品

1.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人员资质和责任制度;建立药品委员会,进行药品检查。

2.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