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09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docx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

2020中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主讲人:

胡鞍钢

前言: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呢?

我想主要是如何来认识战略机遇期。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战略机遇期。

他讲到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什么会是一个战略机遇期,如何从历史视角,国际视角对此做出分析,我从那个时候不断的做一些研究来讨论这些问题。

我认为中国确实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的黄金时期。

因此就需要抓住天时,利用地利实现人和开创未来,从而能够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们需要讨论那些问题?

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认识为什么我国处于发展的机遇期或黄金期。

另外简单回顾从1949年到今天59年的时间,从1978年到今天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线图,是如何发展又如何演进的,围绕2020年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界定中国社会,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另外2020年,中国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十六大包括十七大报告都提出了总体的目标,具体有哪些更重要的发展指标。

另外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中国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现在也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贸易大国,中国的崛起或者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重要影响,会对世界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做出哪些重要的贡献,围绕这些话题我们将逐一进行介绍。

一、国家发展生命周期

通过长期的对当代中国的研究,我逐渐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看法或者说提出了一个基本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会迅速崛起?

它崛起的背后本质是什么?

借鉴像产品生命周期等类似的思路也包括汤英比(音所谈到的文明周期,我提出一个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思路。

国家发展生命周期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四个阶段,如果有A国和B国相互竞争,可以根据该曲线图看出:

横坐标是指时间坐标,纵坐标是指一个国家国力的指标在世界总量的指标。

假如A国和B国有两条曲线,我们可以看到A国进入准备成长期,但是B国还没有进入,那么A国就开始进入到迅速成长期,B国被迫作出响应。

到A国开始进入到强盛期的时候,B国才开始进入所谓成长期。

而后当B国进入迅速成长期的时候,A国反而进入到衰落期。

当然这只是一个A国和B国的竞争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200多个国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也由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一体化,一体化是一个基本的趋势,但竞争是本质。

(一如何衡量一个大国的崛起

我们采用了四个重要的重量指标。

事实上世界200多个国家真正对世界起决定性作用确实也就是八、九个国家,它们几乎占了世界人口或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大国崛起的定义是一个大国主要指标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该持续被界定为至少是一代人的时间。

如至少25年的时间,那么反过来,把大国的衰落定义为国家的主要指标占世界总量比重持续下降,也至少一代人的时间。

因此可以看出衡量大国崛起是可以用很多定量的指标来进行描述的,而且这些指标都是相对量,不是绝对量,它不仅相对于其它国家,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世界总量。

如果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生命周期,就需要对这些指标做一些判断和分析。

1、经济总量或GDP

一般来讲按照1990年的国际美元值来看一个国家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当然我们选用的是购买力评价计算的,一般不采用汇率法的方法计算。

2、国家出口总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比重

这一点也做过大量研究,从1820年的数据开始计算,当然对于中国来说主要是指1870年以后,这反映一个国家在世界进程中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对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3、工业总产出

指一个国家的工业总产出占世界总量的比重。

现代化的本身上是工业化,实际上所有的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出的指标都是上升的,当然一个国家在全世界比重经济总量的下降也是与工业总产出指标的下降忧戚相关。

当时从1750年到1980年的时候进行过研究,但是1980年以后的数据则更多的采取世界银行的数据。

4、人口规模

即人口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这个指标是一个替代指标。

我们想用总人力资本,即一个国家平均受教育年限,如人口15岁或者60岁以上,有的国家还用25岁-64岁人口,不管用哪一个指标,乘上15岁-64岁人口,都能反映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在整个世界的情况分布。

5、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的比重

这一项是我们的创新,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的比重。

大体用了八大类战略性资源二十三类指标,基于世界银行数据库来进行计算。

由此我们用五个方面的数据可以对世界做详细的计算,事实上可以利用前面四个指标计算从1820年或早一点1750年到2005年,后一个指标因为涉及到数据的局限性,因此只能计算1980年到2005年期间几大国综合国力的变化。

最近我们又把这个数据进行了阿特倍。

通过该数据可以看到全世界主要大国大体有两类曲线,一类称之为倒U字型——一开始比较弱小,然后开始上升达到高峰而后下降。

如英国、俄国、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如日本,日本高峰期出现在1990年到1995年。

另外一种类型称之为V字型,主要指中国和印度。

不同的国家的崛起方式是不一样的,中国和印度是特例,这两个国家之前在全世界都是比较强大的,而后迅速下降。

通过对七个大国定量分析发现,如果从1820年之后的数据观测,确实存在国家生命周期的规律。

如1820年到1950年,中国属于下降期,西方国家包括日本都属于上升期。

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处于上升期,而其它国家恰恰又处在下降期。

若把这个数据再延到2030年,其实这个规律就更加明显。

最近安格斯一项重要的研究发现,1820年中国占世界经济

总量的32.9%,印度占16%;到1952年,这两个国家合计GDP总量从世界的48.9%降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9.2%。

到1978年,两个国家的比重仍然在8.2%,而后开始上升,到2003年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总量的15.1%,印度已经达到了世界总量的5.5%,两个国家合计已经是世界的五分之一。

尽管两个国家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到了2030年两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就可能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可以看出中印两国都显示出国家发展的生命周期,先衰落后兴起。

反过来看欧美日三大经济体,这些国家的高峰期基本上在二次大战之后,都曾经达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56.8%。

由于中印的崛起,之后这些国家的数据开始下降。

计算到2003年,这三大经济体相当于世界经济总量的46.4%,到2030年就大体相当于世界的三分之一。

因此可以看到2030年世界格局有两个太阳,一个是西方的太阳,大体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一个是东方的太阳,中印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

世界主要是由大国决定的,只不过中印两国作为现代化的落伍者和现代化的追赶者,将来也有可能成为强盛的现代化国家,该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就会越来越明显。

这还只是预测到2030年,到2050年,中印经济体的规模基本上就会超过欧美日三大经济体。

(二中国发展的生命周期

1、中国发展生命周期的概况

对于中国发展的生命周期我也做过一些研究和讨论。

从历史的视角包括从国际的视角可以看到:

假定从公元元年汉朝开始到1500年这1500年的时间,中国既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又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1500年之后,中国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并且在西欧国家迅速开始不断的蔓延、扩散,传播,到1820年将近300多年的时间,中国仍处在世界农业文明的高峰,但却处于长期的停滞期,尽管此时的中国国力是强盛的,但也意味着它而后一旦跟工业文明交锋,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从1820年到1949年是农业文明、农业经济、农业社会的一个迅速衰落时期。

当时的中国,无论创新能力还是创新的速度、范围,以及传播的范围,都无法与工业文明竞争。

到了1949年,中国就已经迅速沦落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当时确实是东亚病夫的中国,一盘散沙的中国,它成为现代化的落伍者,甚至1949年、1950年人均GDP比1820年时还低得多。

按照国家生命周期理论,从1950年到1980年认为中国进入到所谓现代准备成长期或者说初步成长期,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从1980年到2020年大约四十年的时间,中国已经进入到经济起飞阶段或迅速崛起期,开始迅速追赶发达国家,五类指标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非常有可能再次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到2020年中国开始进入国家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强盛期。

这时期如果一直延续到2050年,我国就基本实现现代化或者基本实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当时第三步就曾经设想中国人口为十六亿,人均收入可能会达到4000多元。

而事实上我国在2020年就可能达到或突破人均收入4000美元,提前实现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中等发达国家的设想。

当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正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从而融入到全世界,也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2、中国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根本原因

而且中国的生命周期也有可能会影响世界的发展周期,后面还会有详细的分析与讨论。

为什么一个国家会有发展生命周期呢?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先衰落后复兴呢?

引起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根本原因创新。

国家衰败的动因就是不能够创新,甚至压抑创新,限制创新。

因此一个不能创新的国家一旦与国际竞争,如1840年后中国不可能孤立的在世界体系中生存,因此一旦和工业文明冲突以后,中国社会的衰败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国战胜,但整个体制和文明并不发生根本转变的话,而后还是会挨打,落后就要挨打。

那为什么从1949年以后中国又开始崛起了呢?

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不断的鼓励创新,不断的在创新,因此中国很快从世界最低的起点上开始崛起,并从1978年之后进入到迅速成长期,都是因为出现了加速创新、全面创新、大规模的创新。

1978年中国人口达到9.6亿人,每个人的创新就会产生了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或巨国规模效应。

正是由于中国自身的创新才形成了中国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被称之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也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道路,是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把这个道路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为什么进入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处于战略机遇期。

当然我本人在1988年撰写的第一份国情报告《生存与发展》,就意识到中国可能会在1980年前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这个经济起飞就像美国1870年到1913年持续30年的经济起飞,当时我们所预测的经济起飞的数据也不过就是对中国经济率的估计,可能也就6-7%。

但事实告诉我们到今天将近29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高达9.77%,比当时的设想的要高得多。

因此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如果能够持续发展到2020年,从1978年到2020年42年期间保守估计中国的GDP总量可能是1978年的42倍。

简而言之,42年可能就是42倍的GDP,这打破了人类历史的记录,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发生的。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图

(一中国现代化路程或国家生命周期是如何继承的

中国的现代化的路程是相互继承和相互关联的。

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或初步成长阶段始于1949年,一直延续到1977年。

而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中就已设想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构想。

1964年,周恩来总理代表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到本世纪末,也就是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很可惜当时发生了文化大革命。

1975年,毛泽东同志再次重申这个观点,由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事实上这个政府工作报告是由当时的邓小平副总理支持起草的,这就是中国当时现代化的路线图,即希望到2020年能够实现四个现代化。

1978年,中国进入现代化的迅速成长期或经济起飞期,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及时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到2020年实现长远的目标,但同时也提出到1990年的阶段目标。

到1987,我国已经提前实现了第一步走战略设想。

因此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前又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当时邓小平同志也曾经谈到,后两步走也就是2000年的目标和2050年的目标他是看不到的,但是他认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要比我聪明,他坚信是可以实现的。

事实上我国到2020年人均GDP可能超过4000美元,这正是邓小平同志当时的长远设想,我们是可以提前实现这一设想的。

进入新的世纪,党中央不断提出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大战略。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上提出了三步走设想,包括2010年、2020年和2050年的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上又进一步讨论了第二步走的战略设想,因此我将后面的三步走称之为“新三步”,以区别邓小平同志在20年前提出的“老三步”,“新三步”与“老三步”实际是继承、不断调整和提升的关系。

因此可知,几代领导人所提出的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际上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路线图,这个路线图一直设计到2050年。

2020年第二步走战略设想是关键的阶段性目标,设定这样的目标需要我们对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两个基本不变非常符合中国的基本事实和基本国情,他讲到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重申了1956年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看

法。

这两个基本不变仍然是我们制定长远战略目标的国情依据。

(二中国目前现代化过程的含义

中国经济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历经了结构的迅速变化。

如何更加专业化的对中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再认识?

除了学习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两个基本不变,我自己也对这个问题也有进一步分析。

因为毕竟现实情况和十年前党的十五大报告,二十年前党的十一大报告相比,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我把中国目前的现代化过程分为两个含义。

一个就是非欠发达化,其含义是发展经济学中的各种欠发达的指标、特征迅速缩小,从而迅速的脱离欠发达特征。

如欠发达国家的特征是人口增长快,少儿人口比重比较高。

我国在1978年的国情确实如此,但现在我国的主要人口指标已经不是欠发达国家所反映出的是发达国家特征,因此此时又引入了另一个观点,即中国正在迅速的发达化过程,这个发达化的过程已经显示出或增强了许多发达特征。

如日本最主要的人口指标就反映出有两化,一个是少死化,妇女生育率低于到1.25,称之为过渡的少死化或严重的少死化。

中国现在已经是1.7或者1.8,在城镇比日本还要低。

因此在这方面的指标凸显了少死化的问题。

同样中国也正在迅速的老龄化,我们可以通过人口指标反映出中国发展的特征,不仅是从人口还包括其它方面,后面还会进行进一步分析。

这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特征,由于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而且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也就是说欠发达的现象越来越少,发达的现象在不断的增强。

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并没有超越这阶段。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还仍然显示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但这些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些量变包括部分的质变,这与20年前或与10年前所描述的特征——党的两次重要的代表大会,党的十三大与党的十五大,很多特征有所不同。

我们要及时的对国情作出正确的认识。

(三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特征

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发展阶段有哪些特征呢?

中国从1980年开始进入到国家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迅速成长期。

迅速成长期的四十年又可以划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特别是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第二阶段要从国际视角和历史视角去讨论,就会惊人的发现中国正处在“新五化”的阶段。

这个判断的得出是在2005年10月份,对当时十五规划做第三方独立评估时做出的初步结论。

“新五化”指的是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

“新五化”的在一个国家同时进行是很少见的,而且不仅“新五化”在全面加速,而且五化本身也形成相互作用。

譬如中国参与全球化和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这本身也会刺激中国的工业化。

中国的工业化又为中国进一步全球化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所以五化的特征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出我国这阶段发展与资源之间短缺的矛盾,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发展与生态之间的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中国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

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1978年中国城市人口只有1.7亿人,但是现在已经达到了5.9亿人,净增四亿,在不到三十年时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如此大规模的城市人口增加。

这需要多少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

中国的城镇住宅销售面积其实已经相当于日本销售面积的七倍,相当于美国销售面积的两倍,这都和中国的城市化是相关的。

所以在这一阶段所显示五化特征还在进一步相互作用,正是这五化特征使得我们重新来认识中国发展动力、发展矛盾和发展战略。

题目:

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主讲人:

胡鞍钢

三、2020中国社会

我们如何来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对此邓小平同志的定义是:

公有制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同志对小康社会也有所设想:

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基本解决,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如今我们已达到25、26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

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但是现在我国还存在近七、八百万失业人员;第四,人不再外流,农村人往大城市跑的现象已经改变,事实上大量的农村人口已经在城市,像北京外来人口在三、四百万。

上海、广州也是如此,有助于加快中国的城镇化;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教育、文化、体育和其它公共文化事业已经有能力去安排;第六,人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目前社会的犯罪行为已经大大的减少。

这些重要的指标都将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稳定社会的约束性指标。

这是以上邓小平对中国小康社会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那么我自己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这样的定义。

具体到2020年,960万平方公里47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上肯定有超过十四亿人民所共同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

这个社会是中国式的,既不是美国式的,也不是日本式的。

那么2020年中国到底是怎样的中国呢?

我们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呢?

我把它称之为三个方面的因素。

现代化因素

现代化的因素需要不断的吸收、扩散、传播和应用,使整个社会不断现代性、现代化。

如说9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没有手机,但今天中国农村的手机普及率在迅速提高,十多年前中国没有有线电视,今天中国有线电视家庭户数已经达到了1.5亿户,是美国的七倍。

这些现代化的因素在迅速的扩大,不管是因特网还是宽带网,还是其它现代通讯技术以及广播、电视的覆盖人口,都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迅速的传播、扩散和被使用。

社会主义因素

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发展创新扩散和分享过程,最重要的就是使得整社会不断走向公平、正义和平等。

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共同分享,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因素,这将成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成为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成为真正的实惠的利益。

中国因素

最后是具有传统文化历史资源的现代化的中国式的创新,集体式的创新,全民式的创新和继承性的创新,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立四新,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

而今天把传统的文化视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来源,通过不断的现代化,国际化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

这次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国所创新的就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

它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用高科技的手段、方式糅合在一起展现给全世界的观众,不仅显示了中国的软实力,也显示了中国未来的走向。

所以对欧美、日本的观众给予强有力的冲击。

当然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享受。

2020年的中国需要三类因素,现代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和中国因素,从而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所以中国之路的建设必须抓住这三要素。

当然这三要素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

充的,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就是将这三因素聚集起来,发展成中国的模式与道路。

当然只是在三十年后才有信心与能力挖掘这三大因素。

那么2020年或更长远的时期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到底是什么含义?

怎么去理解?

对此我把它概括为“八个社会一条道路”,由九个对内、对外相统一,相协调,相互补的部分组成。

如果达到了这一点,中国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的现代社会,更是中国特色的。

共同发展社会和共同富裕社会

共同发展社会和共同富裕社会有三个重要原则,第一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共同发展经济社会,共同创造各种财富;第二,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实现富裕与繁荣;第三,全体人民和谐相处,共同建设安康社会,共同合舟共助。

全民学习型社会

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只有11个,中国已经突破了13亿人口,将来还有肯呢个达到14亿,因此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也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

中国不仅是全民学习型社会,而且还是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

学习是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并得以成功发展的秘诀,也是我们进一步发展能力的基础。

开放创新型社会和知识社会

2020年我国已经提出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认为中国人对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最大的贡献就是知识贡献。

这里的知识是广义的,既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也包括文化的创新。

因此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中国人才越多,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是知识的贡献也就越大。

全面健康和全民健身型社会

健康是民生之需,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因此构建健康社会,构建2020年健康中国本身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

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一样,高消费、高的资源消耗、高的污染排放。

我国只能适度消费,相当低的资源消耗,相对低的污染排放。

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下我们建立一个高质量的人力资本,高质量的人民生活,高质量的社会和谐,这样的社会才能够使得中国既实现了现代化也又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安居乐业的安康型社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盾,从积极的角度来讲要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目标,建立覆盖全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降低社会风险。

这种制度是为十几亿人民积德的事业,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当年罗斯福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政治含义非常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