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201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docx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

三、对虾养殖环境处理

    

42良好的水色有何特性?

    

水色是指溶于水中的物质,包括天然的金属离子,污泥或腐殖质的色素,微生物及浮游生物,悬浮的残饵,有机质及黏土或胶状物等,在阳光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

但组成水色的主要物质为浮游生物,对水色的影响最大。

    

良好的水色有以下特性及功能:

    

(1)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由藻类形成的良好水色,由于光线作用,白天能有效增加溶解氧。

    

(2)稳定水质,降低有毒物的含量。

当水中藻类、细菌或原生动物等大量繁殖时,能吸收由养殖对虾排泄物和残饵产生的氨和硫化氢,并能吸收金属离子使其沉淀,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

    

(3)可当饵料生物,提供对虾天然的饵料。

    

(4)可减少透明度,能抑制丝藻及底藻的滋生。

    

(5)水体透明度的降低,有利于对虾防御敌害鱼类和鸟类的蚕食。

    

(6)可稳定水温。

    

(7)可抑制病菌的繁殖。

    

43地下水养虾放苗前该如何处理?

    

由于地质的原因,部分地下水刚抽出来时氨氮和铁的含量偏高,如不经处理直接放苗,会影响虾苗的成活率。

    

处理方法为:

    

(1)充分曝气,让氨氮挥发和氧化。

    

(2)泼洒络合金属离子的解毒剂(如“利生解毒宝”或“利生降解灵”),消除铁等金属离子。

    

(3)施放芽孢杆菌制剂(如“加强型利生素”)和养殖专用肥(如“肥水快”或“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培养有益菌相和浮游藻类,吸收氨氮。

    

(4)使用反硝化菌制剂(如“利生硝化素”),处理由氨氮转化形成的亚硝酸盐。

    

44虾池放苗前、养殖过程中如何做水?

    

放苗前期营造一个藻相和菌相平衡的水环境非常重要。

具体做法建议如下:

    

(1)池底较肥的老塘和原来的鱼塘改造过来养虾的池子,由于池底的有机物较多,可以施用无机养殖专用肥(如“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来培育浮游单细胞藻类,同时,施用能把塘底的有机物分解成单细胞藻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的有益细菌——芽孢杆菌(如“加强型利生素”、“利生健”、“利生活菌”),用这种方法做起来的水色稳定持久。

    

(2)新挖的虾池或者高位池,由于池塘较干净,这时需用有机肥来维持长效持久的水色。

如可以用有机无机复合养殖专用肥(如“肥水快”或“肥水师傅”)加芽孢杆菌制剂(“利生健”)来浸泡4~5小时后再泼塘,一般在晴天下3天可得到良好的水色。

    

45虾塘池底青苔很多、水肥不起来、池水很清,该怎么办?

    

南方地区气温高,老虾塘水色很不稳定,不仅对虾难以生存,而且有益藻类也培养不起来。

这时候如果施肥,则越施肥料塘水越清。

原因是肥料问题,特别是化肥,入水底后,很快会被底藻吸收,有益浮游藻类就得不到营养。

塘的水越浅,池水越清,水色越培养不起来,因为阳光能直射水底,底藻得以疯长。

一旦形成了恶性循环,只能放水重新施肥了。

所以肥水时一定要一次性进水并达到最高水位,这样可以减少底藻被阳光直射后疯长的机会。

    

另外在施肥时,使用的肥料不能单一,要按塘底本身的营养程度,是老塘还是新塘,是泥底还是沙底,而施用不同的有机肥或无机肥。

现在,有的养殖者把化肥在进水口吊袋和用发酵的鸡粪吊在塘边追肥,可以很好地解决有益浮游藻类生长问题。

    

46放苗后池水变清或转浑以后怎么处理?

    

有些池塘在放苗后,池水会由原来有一定的水色变为浑浊或清澈,一般原因如下:

    

(1)池塘里的浮游藻类有一定生长期,高峰期和衰败时用肉眼观看水色有一个变化过程,俗称“转水、倒水”,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处理。

处理方法为:

第一次施肥后,水色一般会在3天内出现,这时就应该通过补肥来及时补充浮游藻类的养分,如此定期补肥,水色自然会稳定。

    

(2)有时水色很快就变清或转浑,原因除上面所说之外,主要是由于池水的浮游动物繁殖过度,把浮游单细胞藻类吃完。

遇到这种情况,则首先要多开增氧机,避免因浮游动物繁殖耗氧过度而造成对虾缺氧或氨氮升高。

同时停止投喂饲料,让对虾摄食部分的浮游动物,然后引进5%~10%的新水以补充藻种,再施放养殖专用肥(如“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和芽孢杆菌制剂(如“加强型利生素”)重新肥水。

    

47养殖水体pH偏高怎么处理?

    

养殖水体pH过高有以下几种情况:

    

(1)藻类繁殖过旺,pH变化较大,从水色来观察为水色偏浓。

处理方法为:

有地下水源的换部分水,同时施放有益微生物制剂(如“活水素”或“丰虾宝”),来抑制藻类的过度繁殖。

    

(2)水色正常但pH偏高,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养殖前期,主要原因为池塘老化、塘底含氮有机质偏多以及水体缓冲力低。

处理方法为:

先泼洒乳酸菌制剂(如“活水素”)和葡萄糖中和碱性物质,再使用腐殖酸纳(如“爽水灵”)提高水体缓冲力。

    

(3)有害藻类(蓝藻或甲藻)过度繁殖,水色呈蓝色或酱油色,pH变化较大。

处理方法为:

水源条件好的可以换水,避免蓝藻或甲藻分解的毒素影响对虾的生长,换水后使用光合细菌制剂(如“丰虾宝”)和腐殖酸纳(如“爽水灵”)抑制蓝藻的繁殖;如有蓝藻集中到下风处塘边的情况,可用杀藻剂局部泼洒处理,泼洒之后需先使用底质改良剂(如“池底净”或“调节剂”),然后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加强型利生素”、“利生健”、“利生活菌”、“普乐健”、“活水素”等)调节水质。

    

48养殖水体pH偏低怎么处理?

    

养殖水体pH偏低,一般情况是由于土质引起的。

可用生石灰或熟石灰2.5~5千克泼塘。

亦可用碳酸钠或腐殖酸纳(如“爽水灵”)全池泼洒,提高pH。

    

49养殖水体中的氨氮过高怎么处理?

    

水体中出现氨氮有两种情况:

    

(1)水源本身有氨氮,处理方法同第43问的措施。

    

(2)养殖中后期或拉网捕虾之后引起的氨氮升高,处理方法为:

首先用沸石粉加增氧剂(如“高效增氧剂”)或增氧型环境调节剂(如“池底净”)改良底质;其次施放光合菌制剂(如“丰虾宝”、“普乐健”)直接吸收氨氮;再使用芽孢杆菌制剂(如“利生活菌”或“利生健”)调节水质。

    

50如何处理养殖前期水体中亚硝酸盐过高的问题?

    

养殖前期的亚硝酸盐一般是由于水体原来氨氮过高,经转化形成。

如亚硝酸盐浓度在对虾可承受的范围内,则对虾的威胁不大,只需培养好浮游微藻即可。

如对虾蜕壳时有软壳症状出现,则需使用反硝化细菌制剂(如“利生硝化素”)进行降解。

    

51如何处理养殖中后期水体中亚硝酸盐过高的问题?

    

养殖中后期水体亚硝酸盐过高,是由于池底有机物较多,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

要预防亚硝酸盐过高必须从做水开始,定期施用芽孢杆菌制剂(如前期“加强型利生素”、“利生活菌”,中后期“利生健”),水质偏浓或阴雨天气施用光合细菌(如“丰虾宝”)或如乳酸菌制剂(如“活水素”),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定期施反硝化细菌制剂(如“利生硝化素”),促进含氮有机物进行反硝化反应。

如果发现亚硝酸盐过高,应该从处理塘底开始。

施用底质改良剂(如“水产养殖环境调节剂”)改良底质,然后再加大量施用反硝化细菌制剂(如“利生硝化素”)和芽孢杆菌制剂(如“利生键”),同时增氧。

    

52养殖中后期为什么会发生“倒藻”?

    

由于天气的异常(降温、长时间降雨、风向转变)或营养的缺乏,会出现藻类大规模死亡的现象,俗称“倒藻”(即藻类突然死亡)。

从水色可看到池水突然变清或转为浅茶色,如不及时处理,虾会停止摄食、不卧底,严重时会导致疾病的暴发。

    

建议措施为:

    

(1)注意提前预防天气转变之前,施用肥水型光合菌或肥水型EM,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

    

(2)倒藻后及时处理首先要停料或控料,避免未吃完的饲料污染水质;其次施放沸石粉和增氧剂(如“高效增氧剂”)或增氧型环境调节剂(如“池底净”)改良底质;隔天进部分新水后,再施放芽孢杆菌制剂(“利生健”或“利生活菌”)和藻类营养素(如“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和“利生保水王”);与此同时,还可以施用缓解对虾应激的产品(如“健虾宝”、“利生降解灵”或“利生解毒宝”)防止对虾产生应激,与此同时增氧。

    

53对虾出现应激有何危害?

    

对虾属于无脊椎动物,不具有对病毒特异性免疫的能力,而且市场上的大多数苗种本身或养殖环境中携带病毒。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对虾发生应激超过自身能承载的负荷之后,就会导致病毒病的暴发。

    

养殖过程中,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对虾容易发生应激:

    

(1)水质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如放苗和搬池。

    

(2)天气变化引起的应激,如台风前后、闷热天气和阴雨天气。

    

(3)水质恶化引起的应激,如倒藻和水体混浊。

    

(4)对虾处与易应激阶段,如处于蜕壳期。

    

针对以上几种不同情况的建议措施

    

(1)使用葡萄糖加泼洒型维生素C(如“健虾宝”),来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

    

(2)建议干撒增氧型底质环境调节剂(如“池底净”),防止出现反底,再施用解毒剂(如“利生降解灵”或“利生解毒宝”),缓解不良环境对对虾造成应激。

    

(3)先使用解毒剂(如“利生降解灵”),降低不良水质对虾的危害;然后施放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理好水质和底质。

    

(4)使用补钙类产品(如“利生硬壳宝”)和泼洒型维生素C(如“健虾宝”),提高对虾活力。

    

54养殖过程中为什么要施放补充矿物质的产品?

    

对虾属甲壳类,需正常蜕壳才能生长,在蜕壳后会消耗矿物质,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一部分的矿物质。

因此,在对虾放养密度大而且换水量少的水体,需要施放补充矿物质的产品。

    

在养殖前期,由于对虾个体较小,正常的水体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矿物元素,所以一般无须使用矿物质的产品。

在养殖中后期:

①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由于潮汐作用的正常蜕壳期间;②由于受降雨、换水、药物等因素的刺激,导致对虾异常蜕壳期间;③水质恶化、藻类生长不正常时,均需要施放补充矿物质的产品,如“利生硬壳宝”。

    

55如何处理池塘丝藻(如青苔)过多的情况?

    

如未放苗,应先把塘里的丝藻捞走,并排干水,重新清塘。

忌用药物将丝藻类杀死并将其留在塘底,因为丝状藻类在塘底发酵腐烂可产生有害物质,影响放苗后虾苗的生长。

    

如已放苗,可一次性加入大量较肥(含单细胞藻类)的塘水,并追加一定数量的芽孢杆菌制剂(如“加强型利生素”)和养殖专用肥(如“单细胞藻类生长、“肥水快”、“肥水师傅”)培养水色。

    

如果丝藻不多,可以不必加水,只需多开增氧机,加一定数量的芽孢杆菌制剂(如“加强型利生素”、“利生活菌”、“利生健”)稳定水质,因为少量丝状藻类对虾生长并无大碍。

忌用药杀死丝状藻类。

    

56养殖过程中水色过浓怎么调节?

    

妥善施肥和使用有益活菌,适当控制饲料投喂,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放苗前或养殖前期,应使用养殖专用肥(如“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或“肥水师傅”、“肥水快”)和有益微生物培水。

切记磷肥不能多加,一次就足够。

放苗以后,应定期添加芽孢杆菌类微生物制剂,还应控制适当的饲料投喂量,以对虾摄食到八分饱就足够。

    

如果出现浮游微藻繁殖过度的情况,可以加倍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利生健”、“活水素”、“丰虾宝”),且连泼2~3次。

    

57养殖水体泡沫过多怎么调节?

    

池水泡沫过多,即说明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大分子有机物未能及时被降解转化,小分子营养盐超过藻类吸收净化的能力。

建议配合使用芽孢杆菌(如“利生键”)和光合细菌(如“丰虾宝”)制剂,或者使用乳酸菌制剂(如“活水素”)。

如一次处理效果不明显,可重复此措施多次,并注意加强增氧。

    

58养殖水体分层怎么办?

    

池水分层,即上层有一定水色,底层浑浊,此情况多见于越冬棚内。

温差大,水质较清,水中菌相、藻相不稳定和增氧机使用及搭配不当,是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如出现以上情况,建议增氧机应采取排水式和涡轮式搭配,或排水式和底管搭配安装,且同时开动,以达到全塘水都流动为好,并可以在晴天中午选择追加一定数量的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加强型利生素”、“利生健”、“利生活菌”、“普乐健”、“活水素”)和藻类营养素(如“单细胞生长素”或“利生保水王”),傍晚时分使用增氧型环境调节剂(如“池底净”)。

如果因为雨水造成分层,需要排上层水。

    

59养殖水体均匀分层怎么办?

    

引起的原因有:

①用药不当,如某些消毒药可杀死藻类;②水质老化,泛底;③过量用肥,发酵泛底;④饲料不足。

    

处理方法为:

    

(1)先用沸石粉、石灰、底质改良剂(如“调节剂B”)等泼水。

    

(2)施放解毒剂(如“利生降解灵”),防止浑浊水使对虾产生应激。

    

(3)如属①、②,再加入一定含有单细胞藻类的新鲜水,然后追加一定数量的芽孢杆菌制剂和无机藻类营养素(如“单细胞生长素”)。

    

(4)如属③,可先用沸石粉、石灰、“调节剂B”等泼洒,然后加入一定数量的含有单细胞藻类的新鲜水,并追加一定数量“利生活菌”或“净水型光合细菌”或“活水素”。

    

(5)如属④,应先加大饲料的投喂量,然后用沸石粉或底质改良剂(如“调节剂B”)等泼水,跟着添加一定数量含有单细胞藻类的新鲜水,并追加一定数量的有益微生物制剂和藻类营养素(如“单细胞生长素”或“利生保水王”)。

    

60养殖期间突然降暴雨应采取什么措施?

    

遇到突然降大暴雨,会使虾池中的水质因子如盐度、pH、水温等发生突变,此时对虾必须迅速改变机能和调节代谢功能来适应外界环境的突变,这就要付出较多的能量,显然就会影响对虾自身的抵抗病害的能力,给病原体提供入侵的机会。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应采取防病的措施:

    

(1)雨后尽快测定池水的pH,如降到8.0以下,生石灰调节,注意用量。

水体要提高一个pH的用量为10毫克/升,要根据虾塘的实际情况算好用量。

    

(2)有条件的可投入沸石粉,或施放光合细菌。

    

(3)尽量投喂高效优质的蛋白饲料,饲料中添加0.5%维生素C或0.5%多维添加剂。

    

(4)由于雨水进入虾塘,为避免陆地上有机物把池水搅得浑浊不堪,造成悬浮物增多、藻类死亡、池底溶解氧低、理化因子急剧变化,应开动增氧机。

    

(5)大范围降雨时,要防止池水分层。

如发现对虾浮头,有条件的应马上启动增氧机和鼓风机增氧,同时,可投放光合细菌30~45千克/公顷。

    

(6)对虾养殖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情况各异,即使在一个虾场内,不同虾池状况也不同。

因此,防病不可盲目,要根据各虾池的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同时,暴雨过后,大量的降水会冲刷池壁,土壤等大分子颗粒在水中悬浮即引起水体浑浊。

水体悬浮物过多不仅会堵塞对虾的鳃,也会使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如不及时处理会对对虾产生危害。

    

建议措施为:

先投放能聚合沉淀悬浮物的腐殖酸纳(如“降解灵”)或聚和氯化铝净化水质;当天傍晚使用颗粒增氧剂(如“利生粒粒氧”)或增氧型底质改良剂(如“调节剂B”),防止大量物质沉积到池底而影响对虾;隔天如果天气晴朗,可使用芽孢杆菌制剂(如“加强性利生素”)和无机养殖专用肥(如“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培养浮游微藻。

    

61为什么某些池塘的水色上午是绿的,中午是黑的?

该怎样调节?

    

这是典型的鞭毛藻类占优势的水体,绿色是裸藻,黑色是隐藻,均为鞭毛藻类。

因鞭毛藻类趋光性强,该池塘中的这种裸藻喜光性不如隐藻强,所以就出现这种“早绿午黑”的现象。

又如其他一天出现“早红夕绿”、“早黑午绿”等,也是不同鞭毛藻占优势的结果。

    

这种水质通常出现在养殖中后期的老化池塘中,因为有机质含量较高,水位较深,静水的种类难以存活,而鞭毛藻类能运动,可以适应这种水体。

该水体的特点是相对比较稳定,但耗氧量大,底质差。

    

建议改良措施为:

先使用增氧型环境调节剂(如“池底净”)改良底质,隔天再投放光合细菌(如“丰虾宝”)和芽孢杆菌制剂(如“利生健”)改良水质;多次重复此措施,让水色恢复正常。

    

62捕虾前后要注意哪些问题?

    

捕虾前后应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虾应激过大拉网会对虾造成刺激,为了防治应激,提高对虾成活率,可在捕虾前两天使用补钙类产品(如“利生硬壳宝”)和泼洒型维生素C(如“健虾宝”),隔天可再使用一遍。

    

(2)避免反底捕虾时网从塘底刮过,会使池底的有害气体及其他有害物质涌到水体中,对水质造成破坏。

如果捕虾后存塘虾数量仍较多,建议捕虾后立即使用沸石粉和增氧剂(如“高效增氧剂”),隔天再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利生健”、“丰虾宝”或“活水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