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573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docx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规章制度

1.目的:

准确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落实预防措施,降低跌倒所致伤害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2.围:

针对所有院的住院和门急诊患者。

3.定义:

跌倒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地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

所有无帮助及有帮助的跌倒均应包含在,无论其由生理原因(如晕厥)或是环境原因(如地板较滑)造成。

若患者是从一较低的床上滚落至地面上也应视其为跌倒并上报。

4.权责:

4.1全体员工:

协助保持医院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的发生;遇有高危患者做好防跌倒宣传,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置和上报。

4.2护士:

准确及时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落实预防措施,做好再评估与宣教。

4.3药学人员:

对易跌倒药物进行界定和警示。

4.4后勤保障人员:

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及时放置警示标识,通道无障碍物;定期对医院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对环境安全等进行巡视,消除安全隐患。

4.5科室:

进行全员培训、考核,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对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分析与改进。

4.6护理部:

对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管

4.7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讨论制订和不断完善制度,对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包括对采取的预防措施所导致的预期或未预期的后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5.作业容:

5.1凡来本院就诊的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均需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

5.2经评估具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情境、场所,应实施相应的措施和/或干预,以降低跌倒风险。

对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应有记录。

5.3跌倒高危因素:

5.3.1年龄(包括≥65周岁的老年患者、≤5周岁的儿童及>28周的孕妇)。

5.3.2最近1年有跌倒史。

5.3.3饮酒。

5.3.4步态不稳、平衡障碍或肢体功能障碍。

5.3.5意识障碍、视力障碍、活动障碍。

5.3.6定向力障碍、精神状态改变、躁动不安。

5.3.7体能虚弱。

5.3.8眩晕、体位性低血压。

5.3.9使用过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包括散瞳剂、降压利尿剂、麻醉止痛药、缓泻剂、镇静安眠药、降糖药等。

5.3.10病情需要陪护但无家人或其他人员陪护。

5.4门急诊患者:

5.4.1门急诊跌倒的高危场所及情境

5.4.1.1门诊:

骨科、泌尿外科、脑外科、胸外科、呼吸科、心科、肾科、分泌科、神经科、血液科、风湿科、肿瘤科、放疗科、眼科、针灸科、中医科、妇产科、儿科。

5.4.1.2B超、功能检查室、医学影像科、放疗室、镜中心、计划生育手术室、血液净化中心。

5.4.1.3急诊科。

5.4.1.4卫生间、楼梯。

5.4.1.5

救护车、轮椅、推车、检查床间转移,或者在狭窄的检查台上改变姿势。

5.4.2门、急诊患者的风险评估:

5.4.2.1门诊患者由首诊医生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急诊患者由预检分诊护士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根据《门急诊患者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勾选一项即为高危跌倒患者。

评估结果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5.4.2.2年龄年龄≥65周岁的老年患者、>28周的孕妇、≤5周岁的儿童由电脑信息系统自动评估跌倒高危患者。

5.4.3门急诊患者跌倒预防性干预措施:

5.4.3.1在其外衣左胸前部位粘贴“高危跌倒”标识以作提醒

5.4.3.2通过发放健康宣教单、口头宣教、墙报等方式对患者及陪伴者进行预

防跌倒风险的宣教。

5.4.3.3保持通道无障碍、地面防湿滑、适宜的照明等

5.4.3.4医院过在易跌倒区域有醒目的警示标识(楼梯、卫生间、斜坡、湿

滑地面等处)

5.4.3.5为患者提供轮椅、平车等辅助设施并做好防护.

5.4.3.6陪者全程陪同,医护人员协助。

5.5住院患者

5.5.1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

5.5.1.1住院成人患者:

根据《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及记录单》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总分≥45分为高度跌倒危险,每日评估一次并记录,<45分住院患者每周进。

5.5.1.2住院患儿:

2岁以上~14岁的儿童患者根据《HumptyDumpty儿童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及记录单》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总分≥12分为高度跌倒危险,每日评估一次并记录,<12分的住院患儿每周进行一次评估并记录。

5.5.1.3依据儿童运动的发育过程“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4个月的婴儿才能翻动,工作人员需对照护者进行宣教并记录。

月龄4个月以上至2岁以下(含2岁)的儿童为我院高风险跌倒的患者。

5.5.1.4新入院或转入2小时完成首次风险评估,如遇急症手术等特殊情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5.5.2住院患者跌倒再评估:

5.5.2.1患者病情、治疗发生变化时,如特殊检查后、手术后、血透治疗后,使用或调整镇静剂、利尿剂、降压药、泻药、降血糖药后以及出现意识、活动、自我照顾等能力改变等应对患者进行再评估。

5.5.2.2发生跌倒事件后。

5.5.2.3患者面临新的治疗环境,如转科等,应对患者进行再评估。

5.5.3住院患者跌倒预防性干预措施

5.5.3.1在患者床头标注防跌倒警示牌,腕带扣防跌倒蓝色标识。

5.5.3.2签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告知书》;儿童患者签署《住院儿童安全告书》;

母婴同室病区新生儿家属签署《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告知书》。

5.5.3.3风险因素,对病人和家属进行针对性宣教,采取预防跌倒和坠床的安全措施并记录。

5.5.3.4评估有跌倒风险的病人,加强床边交接班,督促强化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

5.5.3.5评估有跌倒风险的病人,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帮助。

及时检查并确保传呼系统完好,告知值班人员关注此类病人的传呼,将常用物品放置于视野易取处,床头呼叫铃置于适当位置。

5.5.3.6有跌倒风险的病人,尽量安排在病房有卫生间或离卫生间近的病房,卫生间设有坐便、扶手等设施。

卫生间设置紧急求助铃。

5.5.3.7评估有跌倒风险的病人卧床时使用护栏,离床活动应有人陪护,教会患者使用合适的助行器。

患者头晕时,应保证卧床休息。

5.5.3.8病室、医疗区域、公共区域光线充足、保持地面干燥,空间宽敞减少障碍物。

拖地或地面潮湿时及时放置警示标识。

5.5.3.9病房通道设置扶手,楼梯上设置“小心台阶”警示标识。

5.5.3.10增加全院各处警示标识的贴,尤其在卫生间及浴室。

5.5.3.11为患者提供、拐杖、轮椅、平车等便利设施,使用平车、轮椅时,在换乘和移动移动患者时不要忘记刹车。

5.5.3.12病人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和衣裤,病情允许夜间睡前尽量少饮水。

5.5.3.13患者在救护车、轮椅、推车、检查床间转移时,应有陪护,注意做好保护,防止跌倒的发生。

5.5.3.14需遵循起床三步曲(床上靠30秒、床边坐30秒、床旁站30秒),如头晕立即卧床体息。

5.5.3.15患者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时有人在旁进行保护。

5.5.3.16躁动不安者专人陪护,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坠床的发生。

因病情需要使用约束具的患者,对可能导致受伤、血液循环受阻或皮肤完整性受损等未预期的后果进行监控。

5.6患者不慎发生跌倒时的应急处理

5.6.1护士立即报告医师、护士长,并评估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受伤情况并妥善安置;紧急情况立即予处理如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

待医师到场后遵医嘱予进一步诊疗处置。

5.6.2了解患者的跌倒经过、损伤情况等,并记录于病历中,跌倒伤害程度分级:

5.6.2.1无伤害

5.6.2.2伤害程度1级:

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

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的撕裂伤等。

5.6.2.3伤害程度2级:

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处理、护理处置或病情观察的伤害程度。

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5.6.2.4伤害程度3级:

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

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

此伤害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过程及造成住院天数延长。

5.6.2.5患者因跌倒产生的持续性损伤而最终死亡。

5.6.3做好患者即家属的安抚工作。

5.6.4通过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进行呈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分析定性,医院质量改进办公室备案。

5.6.5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组织科或科讨论,分析事件发生经过、防及整改措施。

6.流程

6.1住院患者跌倒评估、预防与处理流程

 

 

6.2门急诊患者跌倒评估、预防与处理流程

 

 

 

对患者进行再评估,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再教育

 

7.相关文件

7.1《国际联合委员会(JCI)医院评审标准》(第6版)

7.2《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版)

7.3《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

8.表单

8.1《门急诊患者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

8.2《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及记录单》

8.3《HumptyDumpty儿童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及记录单》

8.4《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告知书》

8.5《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告知书》

8.6《住院儿童安全告知书》

8.7《新生儿病区新生儿住院告知书》

 

获经批准:

签署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