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225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计划与教学案Word格式.docx

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

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

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

尖、齐、圆、健。

“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

“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

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

“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

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

“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4)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

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

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

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

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长使用寿命。

2、执笔法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

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

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

擫、押、钩、格、抵。

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

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窠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

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右包抓住笔管。

3、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

执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4)身法——坐势、立势 

4、墨色的分类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小结;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低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板 

书 

设 

计 

毛笔的种类----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毛笔的构造-----笔锋、笔腹、笔根 

毛笔的选择-----尖、齐、圆、健 

执 

笔 

法-----擫、押、钩、格、抵。

书写方法----用腕法 

发力法 

执笔 

课后反思:

通过第一堂课的学习,我对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没有学习书法的基础,连基本的抓毛笔的姿势都不会,因此本节课对学生的坐姿,以及对毛笔的种类,构造,保养,抓笔姿势进行了学习。

通过学习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魅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在好奇中期待新的知识。

粗。

侧锋和顺锋相同的地方都是锋尖儿外露,所不同的是,侧锋要有个转折顿挫的过程,落笔后经过转折再入正轨。

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只是比侧锋多了个逆笔和转折的动作。

(2)行笔——行笔有铺毫、平移、提按和转折。

铺毫就是把笔毫铺展在纸上,使每根笔毫都发挥作用。

行笔时笔毫铺开,两侧锋毫的轨迹,构成了笔画外沿的线条形态。

这种运行状态就是“中锋行笔”。

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圆润丰满。

平移就是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等于纸面的中锋移动。

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可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提笔和按笔指的是行笔时将笔管提起或按下。

提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细,按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粗。

经过提按的变化,笔画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富于节奏和韵律 

转笔和折笔是两种笔画变换方向的方法。

转笔是在行笔时逐渐转过笔锋,形成弧线。

折笔是在行笔时先提笔,然后再按笔、转笔变换方向,折笔其实是横画和竖画的组合。

(3)收笔——收笔有回锋、放锋。

回锋是笔画结束时把笔锋回收在笔画之,不露锋尖儿。

放锋是在收笔时把笔管逐渐提起,使笔收拢,让笔锋放出去,使锋尖儿露出。

4、笔法的综合运用,体会线的表现涵以及线形的情感意义 

以逆起回收法练习横画的写法——藏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

横的外形:

粗 

— 

细 

用力感觉:

重 

轻 

速度感觉:

慢 

快 

(二)墨法 

三、作业(要求:

笔毫不能短于3.5厘米,至少用笔腹处书写) 

1、蘸墨汁,分别写三遍各种笔法(于旁边注明笔法名称),体会和控制笔毫的形状和方向。

2、蘸墨中加水,体会墨分五色所带来的笔墨情趣。

3、用逆起回收法写横画五遍,体会各种笔法的综合运用。

板书设计:

一、毛笔的“四面八方” 

二、中锋、偏锋、侧锋 

三、笔法的分解 

起笔——顺锋、侧锋、藏锋 

笔画 

行笔——铺毫、平移、提按、转折 

收笔——回锋、放锋 

四、笔法的综合运用 

课后反思 

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自己相互探讨,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书法知识,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的对陌生的书法知识有接受的勇气,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领悟较慢在笔法的分解上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地讲解和练习。

不足之处是很多学生上课时行为习惯不好,需要长期抓,长期督促,影响了课堂进度。

3、师写“旦”字,并讲清书写要领 

出示规则:

长而平稳、略带斜势。

4、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旦”字。

(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握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加分。

) 

5、你能再举几个主笔是长横的字吗?

有人怎样写出示卡片 

(见小黑板) 

上、世、甘、止 

、万、有、布、右 

6、师生小结:

横长的字,竖要短。

横长的字,撇要短。

7、教师小结:

写主笔是长横的字,不但要留意写好长横,还要留意些什么?

(设问)还要留意些处理好长横和相临笔画的关系,整体考虑才能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8、每组挑两个练写一遍。

请两生上前板演(音乐伴写)。

9、同桌互评后,指名评议存在哪些问题。

投影展示优秀作业。

四、练写多横的字,体会横画的参差有别,长短相映。

教师出示PPT3 

工、亚、天、来(士)„„ 

王、羊、春、青(言)„„ 

隹、美、垂 

1、设问学生这些字有何特点?

上下有两横的、三横的、四横的,引导学生归纳特点:

(见PPT) 

2、组中任选两个,每个各练写1遍或重点练习一字。

(放音乐) 

3、小组评议后推荐本组优秀者上台板演。

(重点是横与横之间是否等距,横是否长短有别。

4、教师小结 

引申部分 

五、练写带斜横的字,把握斜横的写法 

1、教师写“七”。

2、请学生回忆带斜横的字,师选其中三个写在田字格。

如:

七 

也 

戈 

毛 

我 

3、把斜横写成平横,你来试试看好不好?

对照说明“斜横不可平”。

4、任意挑其中三个请三生板演。

5、评议板演的字。

6、学生练习本上选三个练写,评议。

(学生自评:

较好的,自己上前台板演,较差的,板演其字后请他人指点。

7、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 

8、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汉字的长横和短横,还要留意到有些横一定要写得斜一点才能压平整个字。

六、请生自己挑选感爱好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

师生互动:

写好的学生请老师评点、签名留念。

还可把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

七、课堂小结:

1、教师设问: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了带横画的不少字,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2、结束语结束本节课。

、板书设计 

上课方式、方法和策略,甚至是教学容和导入和衔接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我在课前所要上的容和知识点的掌握做到胸有成竹。

就要加强自己的知识学习。

另外上课时可能班级学生太多总是顾此失彼一个笔画的学习还没有看完就下课了。

有的学生还没有带工具对学生发起脾气吧,时间有限,学生也可怜多个科目的老师滔滔不绝的给他们灌输知识,作业,工具,因此我如何以一种比较自然,随和的态度来进入我们的课堂角色,让学生喜欢不厌烦,是我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地提起来,边向下写边提,最后提出。

这样悬针竖的尖就定好了。

(教师再示,学生模仿在方格中书写) 

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1、顿笔太明显。

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

原因:

顿笔太重。

修改方法:

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转而向下,就能解决。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

原因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

出尖时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快速“飘”出来的。

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正确的写法。

(教师再正确地示,在学生易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在仔细观察字帖的基础上临写三遍,教师具体指导,及时纠正。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汉字。

下面,我们把学过的横画同悬针竖进行组合。

“十”的写法。

同学们想想看,按照前面我们学习的排列规律,“十”应该在田字格中怎样排列,字才匀称?

(横画在横中线,竖画在竖中线。

)先把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再从竖中线上起笔,写竖。

(教师示)。

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汉字中有横有竖,要注意把横写得细一些,竖写得粗一些,也就是说,写横是用力要轻一些,写竖时要稍微用力。

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个字临三遍。

要(教师具体观察指导,及时纠正) 

“干”的写法。

前面我们是把“一”和悬针竖进行了组合。

现在要把“二”同悬针竖进行组合,我们首先来看,单独“二”在书写时,以横中线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竖画后,要把竖画的空间留出,这样我们就要把两根横画进行上移。

(教师示,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

“丰”的写法。

下面我们乘胜追击,把“三”同竖组合。

同样的道理,也要把竖的空间留出来,要求我们把三根横的间距适当缩小,再把竖写好。

(教师示,学生观察体会)临写三遍。

(二)垂露竖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不同,特别是:

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

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

小结、回想一下,悬针竖的特点。

三、 

学生练习 

“十”是基础,只有在“十”训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后面的两个字写好。

因此,“十”在教学时,所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四、 

归纳总结。

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横画和竖画进行复习,并把它们的特点记清楚,这样利于学生把笔画写准确。

板书设计 

悬针竖 

垂露竖 

课后,我集中了一些问题。

1、导入讲评时间过长。

我将前一节课的作业进行归类,较好的为一类,大概有10多份,但我每一份都进行点评,这样时间过长,应挑选几份典型即可。

2、教师或学生演示后,教师应及时鼓励,激发兴趣。

3、在课堂上,我经常在黑板上作示,也请同学上台演示,上台同学都表现的很害怕,可以看出学生回家没有及时巩固,单凭我上的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新授知识讲完,还没练习多久就下课了。

4、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端正,需要正确引导,如何引导我也很困惑,。

5、偶尔有的同学表现很好,大家给以掌声鼓励,我应就此作题,给予激励性的语言,课堂气氛会更好。

教学容:

撇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2、初步学会“牛”、“仁”、“午”“千”几个字的写法。

过程方法:

1.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法作品之美。

情感价值:

1.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教学重点:

学会短撇、长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教学拓展:

初步认知短撇的变化;

学会简单书法作品的写法;

得到思想道德教育;

感受祖国传统高雅艺术的魅力。

教具准备:

示用笔、示用纸、磁铁、墨汁、盘子、多媒体等。

学具准备:

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书画作品欣赏 

师:

同学们欣赏了《墨竹》 

①墨竹(与书法一样是线条的艺术);

书法古诗(有正文,有落款);

②国画大师作品(略)。

这几副国画中,除了画,看,还有些什么?

所以要学好国画,必须得先练好书法,所以古人说“书画同源”。

2.小结 

所以,练好书法很重要,练好书法,最好从楷书着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柳体楷书基本笔画。

柳体特征:

具有“严谨端庄、遒(qiu)劲丰润”的风格。

二、墨画游戏:

在练习书法之前,让我们先来进行墨画的游戏。

1. 

学习画小鱼 

2.添一幅完整的画,看谁画的小鱼多,看谁画的小鱼好 

(画得又要多又要好,并且落款。

三、新授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笔画,学习“短撇”。

有同学要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笔画,怎么还学笔画?

其实啊,练字呢,要从一笔一画练起,而做人呢,要一生一世做真人。

“一笔一画学写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1.短撇 

(1)、看短撇,并根据口诀进行练习。

(2)、教师示,学生练习。

2. 

短撇的意境 

啄(zhuo)法,像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qi)、尾巴等。

撇;

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

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的仪态舒展,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

其写法是:

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

长撇末锋飞起,短撇迅速锋利撇出。

其实我们刚在进行墨画游戏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短撇。

3. 

教学字“牛”“ 

千”“牛”字有一个短撇,“千”有一个撇,这两个短撇有什么区别?

引出短撇的变化——平撇 

(1)、练习平撇。

(2)、教师示 

“牛” 

“千”(拓展:

“爱”字下面的两个长撇也有变化。

(3)、学生练习。

4. 

教学字“仁”“午” 

通过练习复习其中的悬针竖的写法。

(1)、悬针竖的收笔和短撇的收笔有什么联系?

(2)、写好一个字,除了写好笔画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

(结构:

布白匀称) 

5. 

教学字“华” 

四、缤纷展示 

五、评价小结 

1、评价 

(1)、互动,用五角星评价。

2、小结 

短 

撇 

啄法 

像:

匕首 

利剑 

如犀象之牙角 

平撇等 

对联 

斗方 

中堂等

织:

长点 

教师再呈现原字中所用的点,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

让学生临摹。

五、总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解的不同的点,不同的点的形状,以及它们在字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其实,我们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在书写的过程中会根据字的要求或遵照自己的想法书写出更为出色的点。

请大家在课后查找书籍或其他资料,丰富我们的点,好吗?

六、作业 

把“下,半,洁,高,,洋,只,样,羊”八个字写到田字格本上。

每个字写四个。

七、拓展 

1、两点水:

用作左偏旁。

上为斜点,下为提点。

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

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

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

用作字头。

左为斜点,右为撇点。

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

用作字底。

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

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

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

用在字的两边。

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

稍大。

爱中华

——颜体短撇及其变化

教学目标:

1、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3、初步学会“爱”、“中”、“华”三个字的写法。

4、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法作品之美。

学会短撇的写法。

示用笔、示用纸、磁铁、墨汁、笔架、盘子、多媒体等。

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等。

1.书画作品欣赏

2.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颜体楷书基本笔画。

颜体特征:

具有“严谨端庄、遒劲丰润”的风格。

二、新授

短撇口诀

起笔:

逆锋起笔、右下作顿

运笔:

中锋运笔、左下撇出

收笔:

渐提渐行、力送笔尖

1.短撇

2.短撇的意境

啄法,像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尾巴等。

3.教学字“爱”

“爱”字有几个短撇,这两个短撇有什么区别?

引出短撇的变化——平撇

(2)、教师示“爱”字。

(拓展:

悬针竖口诀

中锋运笔、往下作竖

渐提渐行、力送笔尖

(3)、学生练习。

4.教学字“中”

布白匀称)

5.教学字“华”

四、缤纷展示

爱中华爱家乡爱堰

如梦令(清照)

教学容:

如梦令(清照)

1初步学习颜体逆锋和顿笔连贯的用笔方法。

2学习中锋用笔。

3观察颜体楷书钩的变化。

4练习书写颜体几种不同的钩。

5了解颜体楷书钩的形态特点。

6临写《如梦令》这幅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与执笔的基本原则。

2学习三种颜体钩的基本原则:

斜钩、竖弯钩、卧钩。

书法小博士:

书法作品的幅式多样,常见的有中堂、条幅(立轴)、斗方、扇面、对联等。

学习用具准备:

书法教科书、墨水、米格纸、毛笔等。

一导入:

1复习书法小知识:

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2写字姿势要注意的要领。

3今天,我们学习书写清照的《如梦令》。

(直接引入课堂)

二、新授:

1你怎么理解这首词的意思,请思考后相互讨论,小组之间说一说。

2解说:

3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如梦令”中钩笔的写法。

介绍当中的三种钩:

斜钩:

竖弯钩:

卧钩: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

三练习:

1临写《如梦令》这幅作品。

2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进行示与辅导:

展示教师作品。

3如果时间充足可以拓展练习:

写以下几个字:

我、武、色、克、心。

四、结合思想教育进行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颜体的楷书钩的写法,从这幅作品“如梦令”中,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