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274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docx

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二战后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非洲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拉丁美洲的古巴、巴拿马等国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抗争的史实。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亚非拉一系列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捍卫了国家主权,使数百年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这是人类发展史的重大进步。

本课还介绍了新加坡、韩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亚洲国家,非洲和拉丁美洲不同的发展成就、面临的挑战等,展示了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发展所进行的不懈的努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各区域地图,了解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时空史实。

2.引导学生运用教材、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当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及挑战的具体表现,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问题的区域性与共性特征、问题解决的艰巨性,提供面对挑战的解决对策。

4.通过整体把握亚非拉国家发展历史,结合世界格局发展趋势,探索并感受亚非拉等新兴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曲折前进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的原因与表现。

教学难点: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殖民体系开始瓦解的历史潮流20世纪初就开始了。

但是只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

它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

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通过复习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构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线索,导入本课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阶梯式示意图方式简要概述19世纪以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深入的历史,构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历史线索,形成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整体认识,简明扼要导入本课的学习。

教师也可使用“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高潮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回顾殖民体系建立的历程

从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逐渐联系成一个整体。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欧洲通过输出商品、资本输出和武力在全球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全球领土被列强瓜分殆尽,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

展示材料:

材料一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学生分析得出认识:

宗主国国力衰落,无力维持殖民统治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热情。

以自决和民主的名义、通常以殖民地国家为盟友进行的战争,要想不在被统治人民中激起自由的思想,是很难的。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学生分析得出认识:

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材料三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学生分析得出认识:

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

材料四从联合国成立开始,非殖民化就一直是其关切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非殖民化直接渊源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和民族自决原则。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学生分析得出认识:

联合国非殖民化活动的推动

2.殖民体系崩溃的概况

教师可首先带领学生观看“【历史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殖民世界形势交互动画”,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然后再继续讲解亚洲殖民体系崩溃的情况。

展示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在短短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殖民列强历时数百年构建的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在原来的殖民地诞生了为数众多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据统计,截至190年,联合国159个成员国中,有近100个是在“二战”后宣布独立的。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亚洲

①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

展示材料:

材料一在战后印度反英群众运动和工农运动的推动下,英印殖民军队中的印度士兵也行动起来,并把反英斗争推向高潮。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不行的。

1946年的局面不是1920年、1930年、或甚至1942年的局面……”

——英国首相艾德礼

材料三蒙巴顿方案规定,印巴两个自治领的划分主要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宗教信仰。

……“独立法案”规定,总督将以英王陛下名义批准自治领合法机构通过的任何法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

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图片展示:

●斗争:

1947年前,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印度独立。

●印巴分治:

1947年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部分。

【想一想】印巴分治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分治使数万人死于教派冲突,使上千万人离乡背,沦为难民。

印度教徒和修斯林居住的地区犬牙交错,根本不可能截然分开。

分治严重破坏了印度经济地域的统一。

印、巴分界线主要根据居民成份划分,……这就无法顾及经济地域的统一。

结果,划归巴基斯坦的地区主要是农业区,工业城市大都划归印度。

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工业归印度,而这些工有不少依赖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农业。

——孙澄《论印巴分治的原因及影响》

②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

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

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2)非洲

①埃及

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②阿尔及利亚

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③撒哈拉以南非洲

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称为“非洲年”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④成果

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

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崩溃。

 

教师可播放“埃及‘自由军官组织’起义”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古巴革命过程,对古巴产生一个形象化的认识,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3)拉丁美洲

①古巴

展示材料:

古巴距美国只有90海里,长期受美国的控制和剥削。

美军一直占领着古巴的关塔纳摩海军基地,古巴出口的2/3输往美国,全部进口的3/4来自美国。

殖民主义统治使古巴形成以生产糖为主的单一经济。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教师可播放“古巴革命”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古巴革命过程,对古巴产生一个形象化的认识,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②巴拿马

●背景: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

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

 

长期被美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区

●过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

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

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

●结果:

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4)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总结提升】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概况

3.殖民体系崩溃的影响

展示材料:

二战前,处于欧洲殖民体系下的非洲只有3个独立的国家:

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

战后经过民族独立运动的洗礼,世界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非洲为例:

1951-1958年6个国家独立,1960-1968年32个;1973-1972年8个;1980-1989年1个。

战后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参加联合国,使得这一国际组织在成员结构和发挥作用方面都有所变化。

这突出表现在联合国的成员构成上:

1945年联合国诞生时的成员国总数是51个,大多数是欧美国家,且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起着主导作用。

到2011年,联合国的成员已经增加到193个,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战后独立的国家,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逐渐开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成为了战后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丧失,宗主国与其原殖民地的关系也由直接的政治、军事控制与被控制逐步变为相对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与联系。

尽管原宗主国与新独立的国家之间仍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但各国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因为殖民体系的终结而断裂,反而总体上具有了更深层和更广泛的延续,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也由此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得出认识:

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推动国际关系平等化,有利于世界一体化。

(设计意图)本栏目在教材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二部分内容,一是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二是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意义,便于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认识。

此外,学习新课之前回顾殖民体系建立的历程,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过渡: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殖民列强历时数百年构建的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在原来的殖民地诞生了为数众多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这些国家独立后面对着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国情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发展中国家的含义

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通过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

另外,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谈话中曾提出: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有何发展成就?

其原因如何?

自主学习

(1)亚洲国家的成就

①东亚

新加坡、韩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与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一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发展原因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

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西亚

沙特、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70年代,沙特的石油产量迅猛增长,1970年石油出口量为378.6万桶/日,1980年高达922.3万桶/日;石油收入1976年为335亿美元,1980年增至1042亿美元。

沙特政府把部分资金存放国外银行或投放股市,每年获利100多亿美元,仅次于其石油收入。

科威特的石油蕴藏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它的国土面积不及沙特的1%。

……石油收入1961年为4.67亿美元,1971年为9.64亿美元,1980年猛增至190亿美元,20年内增长40多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2)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示材料:

(非洲)各国独立后都进行过土地改革或实施过土地调整计划;实行国有化或非洲化、本地化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都为非洲各国民族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非洲经济发展迅速……从70年代中期起,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

80年代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80年代中期起,非洲国家全面进行经济调整,采取了诸如改变重工轻农的战略,实行不同程度的私有化,促进非洲区域的经济合作等措施,经济逐渐开始增长。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非洲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停滞、调整、再增长的过程

(3)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

◆发展原因:

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经济合作。

展示材料:

1945年后,整个地区(拉丁美洲)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对原材料和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外国投资的流入使其受益匪浅……从1945到1975年的30年里,拉丁美洲经济以令人刮目相看的速度稳步增长。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成就: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设计意图)首先明确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其次通过地图提高学生的时空认识,通过读教材、分析史料认识亚非拉国情不同、政策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成就。

过渡:

亚非拉国家独立后,积极发展本国经济。

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面对着一系列挑战。

这些挑战是什么?

有什么共性问题?

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挑战呢?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阅读教材和材料,概况发展中国家面临哪些挑战?

又是如何应对的?

自主学习

材料一日本一度曾是世界上最强的经济体,经济快速增长……但金融体系一塌糊涂……中国应避免重蹈覆辙。

中国逃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对外封闭,如果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应先加强后开放……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一度发展很快,雅加达宛如中国的上海,但它的体制存在着僵化的成分,如政治体制、与没有挂钩的汇率机制等。

由于缺乏调节机制,一旦出现问题便导致崩溃和危机。

因此,在经济繁荣时应做一些安排。

——索罗斯与朱镕基的会谈(2001)

材料二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

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

1997年夏,索罗斯等国际炒家利用亚洲国家金融市场的漏洞,做空泰铢,引起泰国挤兑风潮,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

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

泰国、印尼、韩国等国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终结了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

认识:

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与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为支持经济发展,主要的拉丁美洲政府从西方(主要是美国)银行和国际信贷机构大举借债,从而成为世界上负债最严重的地区,很多国家的外债翻了四倍……很多政府只是简单的增发货币从而导致货币贬值,促使物价飞涨……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减缓到1%以下,甚至有时出现负增长。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认识:

拉丁美洲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四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撒哈拉以南6亿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每天消费不到1美元的贫苦状态。

整个大陆的债务负担达到了2000亿美元。

世界上较早的传染病仍在非洲流行。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认识:

非洲仍然十分贫穷、传染病流行

材料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认识:

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材料六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

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

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

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

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

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认识:

殖民主义遗留的边界和民族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材料七1991年拉美外债4260亿美元左右。

因为基数过大,即使以后外债增长率年均只有1%,每年也要增加数十亿美元新债。

拉美各国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分配制度极不合理,贫富悬殊日益加剧,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失业率上升,毒品走私蔓延。

——高钻张森根《战后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及其八十年代的前景》

认识:

巨额外债、政策失误、贪污腐败、贫富悬殊、人口膨胀、民族和宗教问题。

【总结提升】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合作探究】我为发展中国家出谋划策

①走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②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加强创新,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

③加强国家治理:

加强政治民主法制建设,治理国家突出的问题,如:

人口、贫富差距悬殊、贪污腐败等;

④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⑤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⑥反对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维护和平的建设环境;

⑦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性经济合作……

【课堂小结】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时间轴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经过艰苦的抗争,先后赢得了民族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新兴的民族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只要发展中国家坚持推行正确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同体,一定能够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