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2635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源性疾病防制精品Word格式.docx

不合理用药引起,有时合理用药也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③与手术有关:

如的术适应证或方法错误,操作失误,以致损伤健康组织或器官,术后处理不当;

④与器械有关:

如在使用腔道窥镜或导管等技术中,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各种并发症;

非创伤性处理不当,如止血带使用过久,石膏绷带包扎过紧,均可造成损伤;

⑤与放射或理疗有关:

包括X线、射线、核素及各种理疗方法,如使用不当、照射量过大、防护不周,引起损伤;

⑥与用语有关:

医护人员使用医学用语不当引起病人心理创伤;

⑦与预防措施有关:

如免疫制剂使用和接种方法不当,引起损伤。

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和医德修养;

②诊疗技术本身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③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原患疾病的轻重。

从目前医学发展水平来看,多数医源性疾病是可以防止的,或经努力可以减少发生。

第一节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指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简称医院内感染或院内感染。

在住院期间获得,出院后才发病者应列入。

而住院前获得的感染,入院时正值潜伏期,住院后发病者不作为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的确定可根据潜伏期推算、流行病学调查和同源性测定方法。

除病人外,医护人员或来访者也可获得院内感染。

诊断院内感染的客观指标见表10-1。

院内感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感染率随国家经济情况和医学水平而异,波动在3%~25%之间。

我国住院病人院内感染发病率据1989年统计,约9.7%,感染率近10%。

医院死亡病例有1/3~1/4直接死于院内感染。

表10-1院内感染诊断的客观指标泌尿道感染原无症状,现出现尿道症状尿常规出现脓细胞或WBC10/视野(高倍镜)细菌学定量培养,培养出一种有意义的微生物(>105/ml)或在多次定量培养中出现大量同一细菌。

深呼吸道感染有临床表现(咳嗽、发热、脓性痰、罗音)原有呼吸道感染而出现明显加重者(痰培养或X线检查不是必需的)伤口感染烧伤或术后伤口有脓性排出物或出现典型的感染症状(培养不是必需的)原有感染伤口,从临床或细菌学上证实是一次新的感染心血管感染发生于心瓣膜、心包、心肌或血管等部位的感染(细菌学阳性培养不是必需的)皮肤感染从皮肤病灶、溃疡、肿块或其他损伤部位有脓性排出物,包括有典型临床表现而皮肤完好者(不一定要细菌学阳性培养)胃肠道感染出现临床表现,且粪便培养出少门菌、痢疾杆菌、耶尔森菌或其他病原菌。

如果没有阳性培养结果,只要流行病学资料证实有院内交叉感染时,也可认为是院内感染败血症任何阳性血培养,入院时无菌血症并无标本污染腹腔内感染腹腔内出现脓肿或腹膜炎骨髓感染有典型临床表现,或出现有意义的X线结果(细菌学检查不是必需的)脑膜感染有临床表现或脑脊液培养阳性针刺位感染在针刺部位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典型感染体征(血栓性静脉炎,只有当抽出的插管分离培养到阳性结果才认为是感染)一、与院内感染有关的因素医院的环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公共场所。

大多数院内感染是由于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的微生物引起。

这类微生物在健康人群中不会引起疾病或仅出现轻微症状。

因此院内感染发生有其特定条件:

(一)机体因素一般病人均处于抵抗力低下状况,几乎所有传染因子均可引起院内感染。

一个病人的正常或条件致病菌感染可以转给其他病人。

尤其是新生儿免疫机制尚未成熟,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生理改变,故危险性大。

患某些疾病的人,院内感染易感性增高,例如恶性肿瘤(尤其是涉及造血系统的肿瘤)、粒细胞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烧伤和某些皮肤病、严重营养不良、昏迷、糖尿病、支气管肺部疾病、尿毒症、肝硬化等。

(二)应用某些诊断或治疗手段这些人往往对院内感染易感性增加。

例如外科手术后保留导管(尤其是静脉内和膀胱内)、气管插管或切开、输血、麻醉、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抗生素等。

(三)医院中病人集聚各类病人密集程度和相互接触机会决定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医院内耐药菌株常多。

一般卫生状况不良为院内感染创造条件。

二、院内感染的种类

(一)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在医院内获得而引起的微生物感染。

可以从病人传给病人;

病人传给医务人员或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或其他病人;

病人家属作为带菌者传给病人。

(二)环境感染指接触到被污染过的物品所获得的微生物感染,例如尿布、被单、床架、床头柜、擦桌布、病历卡、门把手、拖把、食具、玩具等。

(三)内源性感染指来自病人自身的感染,病人本身是病原体携带者,由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引起自身感染。

三、污染途径各种来源的污染可以经一条或几条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

(一)空气

(二)手的接触(三)医疗器械(四)药品血制品传播肝炎,静脉用和口服制品受污染引起院内感染机会甚多。

有些不宜进行灭菌(因灭菌后失效或改变药性或产生副作用)的非无菌制剂,受微生物污染机会甚多。

一些口服液剂,包括糖浆、饮剂等含糖较多的液剂,因呈酸性,不适于细菌生长,但易受真菌污染。

一些外用制剂往往在配制过程中受污染。

消毒剂、抗菌制剂,原是用来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但常因配制时所用洗涤剂或容器被污染而引起制剂污染。

四、防制和监测

(一)医院合理布局在医院建筑设计时就应考虑到防止交叉感染,兼顾方便病人就诊和治疗,妥善处理各种废弃物,以免污染环境。

例如,传染病科应设在单独建筑内;

医院的出入口、走廊、楼梯、电梯等应注意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

病室中两排床之间最小间距应为1米;

每床占用横宽最好为2米;

传染病房污水应有消毒处理设施。

候诊室最易发生交叉感染,应分科设立,尤其是儿科,应设预检查,发现有传染可疑时,即送隔离诊断室诊察,并有专用出口。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071-88)对医院候诊室提出卫生标准,其中细菌总数要求不超过4000个/m3。

(二)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如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无菌操作规程、家属探望制度、病区清扫制度、污物处理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限制性使用抗生素制度、高危病人定时巡视制度、高危病区(如手术室、新生儿室、术后监护室)严格消毒制度等。

隔离包括传染源隔离和反隔离(将非传染病病人与有传染可能的人隔开,以免遭病原体侵袭)。

入院时已确诊为传染病者均应进行分类,进入相应的传染病病区。

隔离时间和长短视疾病传染期长短和药物治疗效果而定。

对大面积烧伤、粒细胞缺乏症或严重免疫缺陷病人反隔离更为重要,但这类病人往往由于他们自身带到医院的病菌引起感染。

当隔离一旦失败或发现有病人已患某些可引起院内感染的疾病并可危及医务人员和其他高危病人时,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病情扩大和疾病播散。

例如对某一常见传染病,尽可能动员易感儿童及早出院或在潜伏期的后半阶段置于隔离室。

(三)加强监测控制监测控制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1990年起全国已全面开展院内感染监测控制工作。

每个医院建立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执行院内感染监测制度。

各临床科室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以及早发现和统计院内感染病例,及时发现危险因素、病原菌及其耐药性问题,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监测制度要求:

①各科医务人员严格掌握、正确使用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做好院内感染病例登记工作;

②各科住院医师必须在住院病人住院病史上认真记录感染病例的详细情况;

③管理委员会按月准确统计全院院内感染病例数和感染率,并按科室和感染部位分别统计分析;

④对院内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核查,以统计漏报率和监测中存在问题;

⑤定期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

第二节药源性疾病在防治或诊断疾病过程中,由于使用药物而产生不利于患者引起不良反应,常称为药源性疾病。

几乎所有药物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程度和频度有所不同而已。

随着医药工业中大量合成药物不断问世,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据国外报道,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急症入院的占住院病人的3%左右,且约有15%~30%患者在住院期间因产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延长住院期或死亡。

在40年代,临床用药对对症治疗和短程疗法为主,因此很少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自从青霉素问世以后,药物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合并用药和长期疗法不断增加,从而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日益突出,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60年代初反应停事件的发生,是人们认识药物不良反应问题的转折点。

但药物从其投入使用到认识它的危险性之间常要经过一段漫长时间。

例如,早年使用氯仿作为吸入麻醉剂,引起突然死亡,但从认识这个危险性到以氟烷取代它,已经历了100年以上。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第一类型反应与药物的药理特性和剂量有关。

药物在常用剂量时,除治疗作用外,常出现一些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副作用,例如作用阿托品时出现口干和视觉模糊。

有时在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后产生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一般很轻,如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失眠、耳鸣等,有时不易与副作用区别。

严重毒性反应常见对肝、肾、心血管系统或造血系统损害。

例如在连续使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过程中如不定期检查血象,会因白细胞明显减少或肝损害,造成死亡。

皮质激素用于防治炎症,但同时也延缓伤口愈合。

药物不良反应在儿童中常见,这是由于根据体重计算剂量不正确所致。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能使类固醇激素分解灭能,但长期应用不仅能使肝功能发生障碍,还可使肝脏发生变性、增生、坏死以致诱发肝细胞癌变;

前列腺癌患者长期应用雄激素治疗,可引起男性乳癌;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用雌激素治疗,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变,这种情况常称为医源性药物致癌作用。

第二类反应是极少数具有过敏体质或特异体质的病人,在服用常用量或低于常用量药物时发生的过敏反应。

这些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在正规药物筛选过程中也不易发现,一旦发生常很严重,往往在大量研究或在一些医疗事件记载中看到。

例如青霉素注射引起休克反应;

链霉素引起第Ⅷ对脑神经损伤等。

第三类反应是药物治疗后的继的发反应。

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敏感的菌群被消灭,而不敏感的菌群或真菌大量繁殖,导致继发感染。

例如念珠菌病、葡萄球菌肠炎。

第四类反应为药物相互作用引起。

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并用或先后使用所产生的效应称为药物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

有害相互作用有两类:

一类为药物之间药理作用不同,以致使其中某一种药物作用改变。

例如噻嗪类利尿剂与洋地黄同用,前者引起低血钾,以致在服用洋地黄维持量时有出现心律失常的潜在危险;

另一类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具有同样药理作用,以致引起累积反应。

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

联合使用液体药物时,须考虑配伍禁忌。

二、预防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任何一种新药在作为商品投入市场前均应经过新药审批。

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已生产的药品但增加新的适用症、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剂型者。

一个新药的研究,要包括工艺路线、质量标准、临床前药理和临床研究等内容,应根据国家有关法令进行。

(二)已批准在临床应用的新药,仍应在使用中继续监测。

一个新药的临床试验,往往只是根据几百至千人中试验结果,而对药物的效果作出评估。

副反应或不良反应常不易发现。

有时试验时时间较短,或试验未包括某些很敏感的人群孕妇、儿童或老人。

因此在新药使用过程中仍应继续进行监测。

在用药期间,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适当药物、剂量和用法;

密切观察病情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回顾性或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以作出判断。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不但为肯定药物的疗效所必需,也是医生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1965年起全世界成立了国际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我国也正在逐步建立监测中心。

医务人员应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自觉执行监测制度,以保障药物安全和人民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