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303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航服务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研究的对象是旅客与服务人员,其任务是要揭示旅客、服务人员服务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2、--民航旅客服务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于服务工作离不开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要服务好每一位旅客就必须了解不同旅客的需求,这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

另外,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主体是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提高,服务人员的选择、训练等都需要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的指导。

一句话:

民航旅客服务工作需要旅客服务心理学。

3、--怎样正确理解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形成学科与学科之音相互渗透的趋势。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也是如此,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武器,以民航旅客的实践为基础,它心这些学科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方法有哪些?

研究民航旅客与服务人员的心理必须遵循客观的原则,联系发展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方法有: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最常用是观察法与调查法

第二章:

民航旅客服务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

一、社会交往

1、--保健功能:

在社会交往中能使个体的交往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保障身心健康。

2、--调节功能:

人际交往能使,团体和组织内部各个个体之间保持协调,实现共同目标

3、--整合功能:

人际交往能使人们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社会整体的功能。

三、--民航旅客服务交往的一般特点:

1、--具有互动性

2、--服务交往是双方共同活动的结果

3、--民航旅客服务交往有信息、思想、情感的沟通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影响→谁

(1)--信息的沟通:

信息发信息者→沟通渠道→收信息者

反馈收信息者→沟通渠道→发信息者

(2)--思想情感的沟通

1、--社会地位的障碍

2、--心理因素的障碍

3、--非语言上的误解障碍

民航旅客服务交往的工具——语言与非语言

一、语言系统:

语言交往就是通过语言系统来进行交往

口语:

简明扼要准确运用

言之有礼:

1、文雅:

见面语、告别语、感谢语、招呼语等:

语调、语气

2、和气:

心平气和以理服人

3:

谦逊:

敬语

二、非语言系统

1、--非语言分类:

非语言系统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语言的所有方法来交往信息的过程

(1)--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

(2)--空间距离:

密切区域15cm—46cm

个人区域46cm—120cm

社交区域120cm—360cm

公共区域400cm—800cm

(3)--声音暗示服务交往时服务人员与旅客讲话时的速度,音量的大小、高低,

清晰度,音质

(4)--服饰与装饰物

2、--非语言系统使用的差异性

民航旅客服务交往的特殊性

一、--商品性

二、--不对等性

三、--角色的多维性

四、--对象、次数、时间上的不可逆转性

五、--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1、--什么是社会交往?

它有哪些功能?

社会交往是人们彼此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情感等的需要为目的,运用语言符号而实现的沟通,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具有保健功能,调解功能,整合功能。

2、--你是怎样理解民航旅客服务工作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

民航旅客服务工作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做为一名服务员,应该把本职工作视为一种社会交往并对此投入一定的热情,在与旅客进行交往时应坦诚相待,主动热情,如同跟自己的朋友和亲人一样,热情好客,使旅客在整个服务交往中感到轻松愉快

3、--怎样理解服务交往的一般特点?

服务交往是一种信息情感的沟通,作为信息的沟通,它由“5W”组成,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项沟通,一种是双项沟通。

在交往时,还具有情感、思想互相感染,感染的性质有两种:

一种具有对称性。

另一种是不对称性。

4、--服务交往的特殊性是什么?

对服务人员有何启发?

这一特殊性表现在:

1、--商品性:

服务交往的商品性要求服务人员,无条件的为旅客服务。

2、--不对等性:

要求服务人员毫无怨言地心甘情愿地为旅客服务。

3、--服务交往的角色多维性:

要求服务人员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树立强烈的责任感。

4、--服务交往的对象、次数、时间上的不可逆转性,要求服务人员在服务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5、--服务交往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要求服务人员必须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5、--非言语与非口述的区别

非言语交往是指不用语调而不是指不用口,不能把“非语言”这个词同“非口述”混淆起来,是指不用口说的现象如身体、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声音高低、节奏快慢等。

6、--非语言系统有哪几类?

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一下旅客的心理活动。

非语言的类型有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空间位置、声音暗示、服饰和其他装饰品,非语言系统在服务交往中虽然十分重要,不可忽视,但要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非语言系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服务人员从多方面了解各地文化,风俗等情况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

民航旅客服务交往的心理条件——知觉条件

一、--知觉、概述、感觉、知觉

知觉的整体性:

是指把客观事物或现象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反应性能。

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在许多知觉中,人们将某一对象区分出来,优先予以反应。

知觉的理解性:

是指个体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知觉当前的客体。

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池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保持不变。

二、--民航旅客的知觉

1、--民航旅客对航空公司的知觉

(1)--对环境的知觉:

1、色彩2、温度.音量3、服务设施

(2)--对航班,航线的知觉

2、--旅客对服务人员的知觉:

1、仪表特征2、表情3、语言

3、--影响旅客对服务人员的知觉的心理因素

1、--首因效应:

第一次交往中的印象

2、--晕轮效应:

某些方面较清晰的印象,掩盖另一方面。

3、--刻板效应:

固定看法。

4、--定势效应:

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印象。

三、服务人员的知觉

1、--服务人员对旅客的首因效应

2、--服务人员的定势效应

民航旅客服务交往的心理条件——心理需要条件

一、--心理需要概述

1、--心理需要:

不足之感,求是之感

需要→紧张之感→动机→满足条件→消除紧张→新需要

2、--需要的分类层次

(1)--生理需要→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需要→生存、财产、职业、生活稳定、免于灾难

(3)--社会交往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自我尊重、自我评价、尊重别人

(5)--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服务交往中民航旅客的需要

1、--安全需要

2、--对航班时间上的需要

3、--舒适的需要

4、--自尊的需要

三、--需要理论对服务工作的意义

1、--满足旅客需要是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宗旨

2、--满足旅客需要是衡量服务质量的试金石

3、--满足旅客需要是服务人员工作的灵魂

4、--满足旅客需要是民航各部门服务质量的生命线

民航旅客服务交往的心理条件——交往态度条件

一、--态度概述

1、--认知要素:

态度持有者对对象的了解与评价,包括个人对对象的理解认识赞成或反对

2、--情感要素:

主体对对象的情绪反应,即对某一类事物喜欢或厌恶的体验程度

3、--行为倾向要素:

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

二、--态度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观点,信念→认知→基础∣情绪→情感→调节∣动机→行为倾向→前奏→态度→行为

三、--服务交往中态度的表现与分类

1、--从双方行为上看

2、--从双方语言上看

3、--从双方情感上看

分类:

消极性态度

积极性态度

四、--服务交往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性取决于外在因素

五、--服务交往中态度的转化及意义

小结:

一、什么是感觉?

什么是知觉?

二者关系是什么?

感觉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对该事物的整体反映,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知觉有哪些特点?

各个特性有何区别?

人的知觉一经产生就是表现出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这些特性,不仅影响主体对客体的知觉,而且还影响主体的思维,态度和行为。

三、服务交往中影响旅客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刻板印象4、定势效应

四、做为一名服务人员在对待旅客的知觉时要克服哪些不利因素?

应该努力克服自己首因效应的缺陷不能以衣冠或一言一行来看人服务更不能因为对某一旅客第一印象上而采取消极态度或故意不为他服务等等。

而影响服务质量影响银行或航空公司的声誉。

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某些定势效应,要明确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具体有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根据旅客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服务,努力做到使每一位旅客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意。

五、什么是需要?

马思斯洛的需要理论各有哪些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人的心理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原始动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心理学来说无疑是有贡献的,但又必须指出这一理论的缺陷性,它忽视了人类需要的社会性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力性对需要的调解作用。

六、需要理论对做好旅客服务工作有何意义?

需要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宗旨,需要是衡量服务质量的试金石,需要是服务人员的工作灵魂,需要是民航各部门服务质量的生命线。

七、什么是态度?

态度原理包括哪些内容?

联系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对态度的理解?

态度是主体对对象反映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况,它对人们的反映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态度的构成有三要素即:

认知要素、情感要素、行为倾向要素。

在服务交往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而且还要学会转化旅客的态度,用自己良好的积极的态度去感化旅客,消极的态度,消除双方的某些偏见和隔阂,这将有助于旅客和服务人员双方关系的融洽有利于服务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使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民航旅客的地区差异

一、--亚洲地区旅客的个别差异及其特点。

二、--欧洲地区旅客的差异及特点

1、--西欧、中欧地区旅客的差异及特点

2、--东欧地区旅客的差异及特点

3、--美洲地区旅客的差异及特点

民航旅客的气质差异

1、--气质的生理基础

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外露型:

胆汁质多血质

内在型:

粘液质抑郁质

3、--气质理论对服务工作意义:

民航旅客的性格差异

定义: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民航旅客的性格特往

1、--旅客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对社会、集体、他人

对劳动、学习

对自己的态度

2、--旅客性格的意志特征

3、--旅客性格的情绪特征

4、--旅客性格的理智特征

民航旅客性格的分类:

内在型外向型

1、简述气质定义及其生理基础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某一人典型的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的特点等,动力形的特点。

人的气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与典型性对气质的理解应该注意到就气质本身而言无好坏之分,决不能以一个人的气质来决定这个人的社会价值或成就的高低。

2、简述气质理论对服务工作的意义

旅客的不同气质,是服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要求每一位服务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旅客气质的不同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这样能使自己的服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使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3、什么是性格?

你是怎样理解性格的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旅客的性格,要以旅客对现实的态度,旅客性格的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等方面着手,从总体上找出旅客性格的基本特征。

4、在服务过程中,怎样了解和掌握旅客心理?

在服务过程中,要了解旅客的个性心理,可以从旅客的谈话方式,面部表情,姿态,物体语言等方面获得,这能帮助服务人员,了解,掌握服务心理与个性特点,为做好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满足旅客心理需要的一般条件

旅客需要:

物质条件:

服务设施与现代化机型

主观条件:

优质服务

一、服务过程程度化:

候机室服务准备—实施—结束

餐厅服务准备—迎宾—入席后服务—宴会结束

二、操作过程规范化:

动作、语言、服装、服务过程:

1、见旅客,微笑,打招呼

2、用和善的语气讲话

3、回答问题迅速,准确

三、服务意识强烈化:

服务意识在工作中自觉体现出来:

我要为旅客提供最满意的服务,用自己的劳动为祖国争光,为别人创造方便和幸福。

1、--目前情况:

旅客情况民航情况

2、--旅客有何要求要我们做什么?

3、--提出要求之前,我们采取什么行动。

4、--掌握旅客的情绪

四、服务过程整体化

1、--全局观点

2、--有统一性

3、--服务人员形象一体化

一、--售票处满足旅客心理需要条件

1、旅客在售票处的心理需要

心理活动与需要:

求票心切(第一需要)心理活动变化快

2、售票处满足旅客心理需要的条件

(1)--明确售票处工作的性质

(2)--理解旅客求票心切

(3)--工作注意力集中,办事认真:

购票证件、介绍信、身份证

写好航班号、时间、字、戳清楚

二、--值机处满足旅客心理需要的条件

1、--旅客在值机处的心理需要

办登机手续:

未办(求快,求顺利,求尊重)

办时(问题多,要求多,方便多)

2、值机处满足旅客心理需要的条件

(1)明确工作性质

(2)掌握旅客的心理

(3)要耐心

三、候机室满足旅客心理需要的条件

1、航班不正常时,旅客在候机室的心理需要

出发航班的延误与取消时旅客的心理需要

(1)失去原来平衡、平静的心理

(2)旅客心理急、烦、火

(3)造成时间上的错觉

(4)旅客有新需要

2、候机室满足旅客心理需要的条件

出发航班延误或取消的服务

(1)明确候机室服务的重要性

(2)多为旅客着想

(3)灵活多变的服务技巧

(4)用优秀服务弥补旅客心理怨恨

四、空中服务满足旅客心理需要条件

1、空中服务时旅客的心理需要

飞机上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飞行、财产)

舒适的需要(物质、精神)

2、空中服务满足旅客心理需要的条件

(1)明确空中服务的重要性

(2)针对安全的需要

(3)针对舒适的需要

(4)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宾馆或招待所满足旅客心理需要的条件

1、求舒适

2、求清洁

3、求方便

4、求尊重:

求尊称求尊重房间使用权求尊重自己的生活习惯

六、餐厅、商场满足旅客心理需要的条件

餐厅的心理需要:

求快求好求卫生

商场的心理需要:

求纪念价值求新异求实用

民航特殊旅客的心理需要与服务

一、老弱病、残者的特殊服务

心理:

自卑感自尊感

二、贵宾旅客的特殊服务

服务:

热诚、不说漫无边际的话

态度大方举止文明不必阿谀奉承

三、初次乘机旅客的特殊服务

旅客:

国内旅客:

第一次乘坐飞机

国际旅客:

第一次乘坐飞机到中国

民航旅客服务过程中旅客的冲突、投诉的心理与服务

一、引起旅客冲突与投诉的原因

1、客观原因:

买不到机票飞机延误、取消

2、主观原因:

不尊重旅客:

对旅客不主动、不热情

用语言冲撞旅客

服务不同到

卫生工作马虎

二、旅客与服务人员冲突,投诉的一般心理

1、求尊重的心理

2、求发泄的心理

3、求补偿的心理

三、民航旅客冲突及投诉的对策服务

1、冲突的对策

冲突发展:

直线上升急剧上升

对策:

脱离接触进行调节自然发展让步

2、投诉的对策

投诉的形式:

书面直接对策

感情上、心理上与投诉者保持一致

投诉合理后道歉

一、怎样理解操作过程规范化?

操作过程的规范化,包括服务人员动作的规范化,语言的规范化,服装的规范化

二、怎样理解服务意识强烈化?

服务过程的程序化,操作过程的规范化都必须依靠服务人员的强烈的服务意识来完成。

没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就是有了服务过程的程序化,操作过程的规范化也只是纸上谈兵。

因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三、旅客在售票处有哪些心理需要?

你将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服务?

旅客在售票处一是求票心切,二是心理活动变化快,针对旅客的这一心理,服务人员应该进行有的放矢的服务,其中特别要注意,对买不到机票旅客的服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耐心地给旅客说明无票原因,以求得旅客的谅解。

四、旅客在值机处有哪些心理?

你将怎样服务?

旅客在值机处的心理。

一是在未办理手续时,有求快求顺利求尊重的心理。

希望服务人员,提供方便多,根据旅客的这些心理,值机处的服务人员应该明确自己工作的性质,应该主动热情地为旅客服务。

对旅客的问题多,应耐心解答,对旅客的要求多,在不违反民航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能满足的应尽力给予满足,不能满足的应给予解释。

五、航班不正常时,旅客有哪些心理需要?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服务?

航班不正常时,旅客容易产生急、烦、发火,这些都会在语言上,行为上有所表现,另外,由于等航班所以心理上产生时间上的错觉等等,针对旅客这些心理候机室服务人员应该明确自己工作的性质,应该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

同时,利用自己的服务技巧用优质的服务态度来做好航班不正常的服务,做到旅客对航班不正常可以不满意,但决不能使旅客对航班不正常服务不满意。

六、旅客在飞机上有何心理需要?

乘务员应该怎样为旅客服务?

在飞机上需要安全,舒适做为乘务员应该明确自己身上的重任,在服务过程中应尽最大的能力,满足旅客的安全需要,对旅客舒适上的需要,乘务员应该主动、热情、亲切以满足旅客在这一方面的需要,另外,乘务员应该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也是满足旅客心理需要的条件之一。

七、餐厅、商场的服务人员应该怎样为旅客服务?

餐厅与商场的服务人员要掌握旅客在餐厅有求快、求卫生、求好的需要,旅客在商场有求新异、求纪念、求实用的心理。

对比餐厅与商场的服务人员需根据本部门的特点,针对旅客的心理需要进行有的放矢的服务。

八、对民航特殊旅客服务人员应进行怎样的服务?

对老弱病残者服务人员应该知道他们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叫服务人员帮助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帮助;

对贵宾的服务要得体,因为服务员除了代表自身以外还代表国家,言语得体十分重要;

对初次乘机旅客的紧张心理,服务人员可以向他们介绍飞机在所有交通工具中是比较安全的,请他们放心。

九、引起旅客冲突与投诉的原因是什么?

在工作中你将怎样处理这些情况?

引起旅客冲突与投诉的客观原因:

1、无法买到机票2、航班延误取消

引起旅客冲突与投诉的主观原因:

1、对旅客不主动、不热情2、不注意语言修养冲撞旅客3、服务不同到4、清洁卫生工作马虎

对旅客的冲突与投诉的服务:

1、使冲突双方脱离接触2、第三者进行调节

3、顺其自然发展4、让步

对投诉的服务:

1、诚肯耐心的倾听,并表示同情,争取在感情上、心理上与投诉者保持一致。

且不可还没有听完旅客的投诉就为自己解释、辩解。

2、旅客投诉合理,应用诚肯的态度向客人道歉。

民航旅客服务人员的情感品质

一、正确的情感倾向:

指服务人员明确本质工作的性质,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主动热情地为旅客服务。

二、有深厚的,持久的,积极的情感。

1、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感体验。

(1)躲避刺激

(2)自我暗示控制(3)推迟控制(4)用理智方法

2、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心境:

心境不像激情那样激烈,是较弱的,较安静的情感

(1)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

(2)明确情感的对象

四、良好的情感在工作中的表现

1、对所有的旅客都要热情接待,微笑服务

(1)情绪语言

(2)对旅客的情绪有主动、诱导作用(3)职业道德(4)润滑剂

2、对旅客应该客气、周到、并乐于完成旅客提出的任何要求

3、虚心听取旅客要求时,不计较他们的口气轻重,意见是否合理

民航旅客服务人员的意志品质

一、意志: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

意志行为的特征:

意志行为的自觉性

意志行为与克服困难的联系性

意志行为的随意性

二、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工作中的表现

1、意志的自觉性:

指服务人员对于自己的行为目的正确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行为效果和社会意义

2、意志的果断性:

指服务人员明辨是非及时采取决策与执行决定

3、意志的坚持性:

指服务人员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不屈不挠地坚持,不懈地去达到目的。

4、意志的自制力:

指服务人员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

民航服务人员的能力品质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含义:

1、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

2、是主观条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是与某种活动相联系并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一、服务人员的观察能力

1、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

2、要有一定的知识,经验

3、在观察中,要细心体察

4、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二、服务人员的注意能力: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把指向一定对象,而同时离开其余对象

集中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不仅指向某种事物,而且坚持在这一对象上使注意活动不断深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