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3421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Word格式.docx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

一是实物直观;

二是模象直观。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

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十六、教学方法定义几种方法,注意事项,重点是谈话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二)谈话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

(4)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决定。

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实践性不强,缺乏独立性。

(4)教学内容、时问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

(5)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使教学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十八、课堂教学总结基本方法什么答:

归纳总结式束、比较异同式结束、练习检测式结束、悬念式结束、活动式结束、拓展延伸式结束、表扬激励式结束。

十九、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

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知情融合策略、个性发展策略

二十、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二一、小学班主任的作用答:

第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第二,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第三,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第四,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二二、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二三、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一)了解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建立学生档案(四)个别教育(五)班会活动(六)协调各种教育影响(七)操行评定(八)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四、班级活动的特点。

自愿性、自主性、差异性、广泛性、灵活性

二五、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答: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二六、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易操作原则、4整体性原则、5创新性原则、6多样性原则

二七、班级活动的形式。

1论理式班队活动2、交流式班队活动3、文艺式班队活动4竞赛式班队活动5、纪念式班队活动6、实践式班队活动

二八、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征,类型。

基本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个案法

特征:

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类型:

按研究目的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按研究的功能分(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按研究的对象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按使用的方法(历史研究、描述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二九、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一方面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的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

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反思教学经验

三十、常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

5、给于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三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2、注重礼仪、遵守公德3、尊重家长、团结协作4、热爱学生严谨治学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三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顺序性2身心发展不平衡型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三三、加涅的8层次5分类

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

①信号学习。

②刺激一反应学习。

③连锁学习。

④言语联结学习。

⑤辨别学习。

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

⑧解决问题学习。

前三类是人和动物共有,后五类是人类所特有。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后来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

分别是:

①智慧技能。

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

②认知策略。

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

③言语信息。

④动作技能。

⑤态度。

三四、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

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直到青年、成年。

第三阶段:

“好孩子”取向。

第四阶段:

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就属于这级水平。

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三五、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多种感官参与3、复习形式多样化

4、画线、5排除互相干扰6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精细加工策略:

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法诀、谐音联想法、视觉联想、

语义联想)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

系实际

组织策略:

1、列提纲2、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

系图)3、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二)元认知策略(调节策略、监视策略、计划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

略)

三六、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

内容:

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

6、传统的节日活动

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10-20人

(三)个人活动

三七、教学设计原则4点、步骤7点、要求5点、内容4点、依据6点,教案的内容6

原则:

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步骤:

1教学目标的阐述2教学重难点分析3、教学准备4、教学课时计划

5、教学设计过程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

要求:

1导入环节2问题设计3、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4、练习设计5、教学后记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2、教学内容的设计3、教学措施的设计

4、教学评价的设计

依据:

1学科性能2教学任务和要求3、教学内容的特点4、教学原则的要求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四三、小学生美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1.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

美育可以在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具体策略和方法如下: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第一,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第二,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第一,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

第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四四、简述激发小学生动机的基本方法。

(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4)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6)注意个别差异。

四五、简述操作技能不同于心智技能的特点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归因结果,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四六、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质有哪些①教育理论知识;

②教育实践能力;

③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④教育科研能力。

四七.怎样培养学习动机。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与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四八.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采用的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提出了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1)前世俗水平。

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

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2)世俗水平。

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4,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世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四九、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五二.、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如下四个:

(1)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基础;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但其作用不能夸大。

(2)环境: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加速个体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等得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五三、.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一般的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引言

在引言部分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方法与步骤(3)材料分析

材料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调查材料以及文献资料。

(4)总结

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

五四、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解

(1)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五、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意义

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五六、教学反思的内容按时间分几种教学前反思:

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五八、福勒和布朗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五九、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2、复习要合理3、复习活动即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效果最佳。

六十、简述小学教师反思的基本内容1、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3、对教学特色进行反思4、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5、对教学有点反思

六一我国为什么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一、适应全球发展的需要

1、知识经济的呼唤2、个人发展的需要3、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1、人力资源持续发展的需要2、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二、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条件1.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种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固定点),便于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也就是具有必要的起点。

3.学习者还必须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的倾向。

4.学习者必学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六三、皮亚杰到的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2、权威阶段(6-8)3、可逆阶段(8-10)4、公正阶段(10-12)六四、皮亚杰身心发展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2、前运算阶段(2-7)3、具体运算阶段(7-12)4、形式运

算阶段(12-成人)

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简述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

(1)距离的远近;

(2)交往的频率;

(3)态度的相似性;

(4)个性的互补性;

(5)外貌等因素。

5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活动过程。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

情感。

但是二者也有所区别。

情绪主要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互相作用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

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6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

7简述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其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8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

(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主要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9简述赫尔巴特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他的教学理论主要有:

(1)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主张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

(2)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问接知识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3)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核心、权威和主导的地位。

10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他什么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

(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环境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

遗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3)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

二因素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4)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

理论观点是,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即“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

11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12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目的。

(1)展示研究价值,取得社会承认;

(2)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

(3)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

(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13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1)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2)作业不宜太难,也不宜太易,应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作业分量要适宜,难易适度,形式多样;

(4)作业的要求应明确;

(5)对作业的反馈要清晰、及时。

14简述问题解决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基本特点:

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15简述各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构造主义心理学。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冯特、铁钦纳。

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还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

(2)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詹姆斯,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等。

机能主义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认为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

(3)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可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人。

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4)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由弗洛伊德建立,代表人物有荣格、阿德勒等。

这一学派比较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精神分析学派还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在充分发展自我的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

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而奈瑟于60年代末所写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被看作是认知心理学正式建立的标志。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不是被动的刺激物的接受者,人脑中进行着积极的、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即认知过程。

16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1)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德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他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

(3)他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4)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他强凋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0什么是陶冶教育法运用陶冶教育法的要求有哪些概念:

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基本要求:

①创设良好的情境;

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21简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

(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