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371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1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9页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经济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11121Word文档格式.docx

以上问题将是本期热点分析的主要重点,本期热点将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组支柱产业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理论角度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会。

第二部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知识进行介绍,包括有关的定义、内涵;

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风险等等。

第三部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个主要细分行业进行分析。

确定各个细分行业的特点、问题、发展趋势和机会所在。

第四部分商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业务发展建议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于商业银行如何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业务进行建议,并介绍有关的案例。

敬请关注本期经济热点专题---《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组支柱产业》。

正文目录

图表目录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下一个政策扶持的支柱产业

(一)温总理提出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010年2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力争较短时间内见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从2009年初到目前,国家各领导、部委提出了许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针政策。

方针政策涵盖了融资、产业国家规划、产业市场需求、行业改革、产业对外合作、创业投资计划等重要方面。

在行业融资方面,2009年上半年,政府已经明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信贷融资上进一步给予扶持,下半年又推出产业基金,在股权融资上给予了支持。

在创业投资方面,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财政部启动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

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发改委所提出的六大举措涵盖了产业的国家规划、产业市场需求、行业改革、产业对外合作等方面。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未来政策将更加倾斜于相关产业。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

而现阶段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能力。

显而易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科技将会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牵引力。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经济增长结构的重要一环

结合2009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09和2010年具体政策对比,不可否认:

2010年大的政策基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2010年政策导向将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在保增长的同时将更加注重调结构。

首先,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其次,对比2009年已经出台的政策和2010年即将出台的政策,我们发现:

政策的导向已经开始发生较明显的变化,2009年政策更加注重保增长,而2010年的政策则增加了调结构政策的比重。

在保增长方面,2010年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刺激政策将坚决退出,而对于公共投资的刺激政策力度也将大大降低。

而在调结构方面,更加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

图表1:

2010年政策导向将呈现出三个转变和一个坚持

资料来源:

银联信

(三)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脉络

推动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非是中央政府一时的决策冲动,而是早有政策其脉络与伏笔可循。

早在2009年2月份,在国务院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际,中央政府就已经意识到单靠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不足以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温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大力支持新能源、生物、新材料、信息等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5月份,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克强出席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是国家领导人层面第一次提出“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字眼。

为配合国务院的部署,科技部首先在2009年7月份制定了《关于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高科技园区中的企业实施科技创新;

随后科技部等六部门又联合发布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措施引导社会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今年下半年以来,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在政府的议事日程中排入了更重要的位置。

2009年9月21日至23日,温家宝总理三次召开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座谈会,着手全面规划新兴战略产业,抢占世界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面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通信七大产业列为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

2009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体现了中央政府的这一决策思路,《公报》显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的精神,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已经于2009年10月底资助创办了第一批创投资金,规模高达92亿元,以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2月23日,一行三会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在压缩传统产业过剩产能的同时,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大的金融支持。

2009年12月27日,温总理在中南海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提到要“开始考虑对产业的科技支撑,着手研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这些涉及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领域。

2010年3月12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

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四)政策空间决定发展机遇

中央政府对于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和过去一年中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让我们对未来可能出台的扶持政策充满期待。

我们认为未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可能将集中在产业政策的规划出台、财政直接与间接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投入的增加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几个方面。

产业政策方面,温总理表示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将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据国家发改委透露,日前国务院已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对加快培育包括航天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总体部署。

可以预期的是,在一系列产业的重点扶持之下,包括航空航天、信息、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在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隐藏重大投资机会。

发改委相关人士也透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之中,原先规划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将并入其中,预计今年早间有望出台。

产业政策的明晰和国家规划的公布将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

财政补贴方面,财政部和发改委已经联合推出了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还将有200支类似的基金设立,使得超过1万户中小企业收益;

同时,发改委仍在继续研究财政对于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和补贴措施。

税收优惠方面,国税总局明确明年将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税收优惠的重点,相关细则可望逐步推出。

金融支持也是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央行的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对于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我们认为相关的倾斜政策和利率优惠可以期待;

而发改委也在制定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相关细则,改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困境。

科技部将在明年加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研投入,并进一步构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检测中心、大型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

总体而言,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将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的过程,必将为银行留下业务发展的机会。

二、经济危机预示新周期中产业机会的到来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同样告诉我们:

每个长经济周期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革命,从产生到消亡的时间一般约50年(其中前25年为周期的繁荣期,后25年为周期衰退期),这是以资本的积累和投资周期为基础的。

而始于石油危机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后的70年代后半期的美国最新一轮新经济革命至今已走过了近40年,从历史规律来看,该长周期将步入衰退阶段。

处于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的主导产业即汽车产业,它以独特的、关联度特别大的产业链与消费链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是1973年所发生的石油危机,对汽车钢铁经济时代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标志大生产为特征的技术革命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饱和并开始走下坡路,迫切要求一场既可以节省能源,又可以节省原材料的产业革命;

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又引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这两者的结合导致了“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并引发了IT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的产业革命,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开始进入知识或信息经济时代。

在第五个长周期中,经济增长主要来自IT产业。

这些产业的显著特点是创造和使用知识产品,而过去旧的制造业则是把原材料转化成最终产品,属于“凝聚资源”的产品,面临边际报酬递减的困境;

而IT产业则是“凝聚知识”的高新技术产品,面临边际报酬递增的趋势,对传统产业具有溢出效应。

美国凭借在以IT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率先进入这个以IT时代为特征的新长周期,其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世纪之交正在或开始步入第五个长周期。

而经过30多年不断的技术创新,美国新经济中高级创新阶段快已经趋缓,信息产业开始逐步转入成本竞争阶段。

而新经济主导产业格局的转变,正是从长周期的繁荣阶段转向长周期的衰退阶段的标志,同时预示着新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及其新周期即将到来。

与以往历次新科技革命带动的产业创新浪潮不同的是,随着对经济周期和产业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当人们意识到科技革命可以成为经济增长引擎时,人们就会在经济衰退阶段主动去寻找新的技术革命;

从被动的顺应产业革命趋势变为主动的有意识引导具有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此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缩小经济周期影响和培育长期新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

尤其是08年本次经济危机之后,全球各发达经济体均试图通过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来引导经济走出泥淖,并刺激新的主导产业重振经济发展。

在各国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规划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潜力巨大、足以支撑新一轮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革命的战略产业至关重要。

回顾过去的四次产业革命,似乎至少可以总结出这种关键产业的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每次产业革命必须是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从而满足人类消费需要。

前几次产业革命都是出于人类要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和生活半径的需要,人类因此愿意去投资和消费。

第二,每次产业革命必须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第一次产业革命将人类从手工制造时代带入机器生产时代,从第二次到第四次产业革命,通过火车铁路、汽车公路和计算机互联网实现了对地域限制的突破,甚至形成了全球的无形网络,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经济交往和生活方式。

第三,每次产业革命必须能够形成相当长的产业链,满足人类的就业需求。

汽车产业从现在的眼光看属于传统产业,但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产物,汽车产业形成了至今为止最长的产业链,极大地解决了就业问题。

因此,美国在这轮危机中还是毫不犹豫地去挽救这个产业以求立竿见影地缓解就业矛盾。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分散形成了很多很长的产业链,只是没有像汽车产业显得那样集中而已。

目前来看,各个国家对于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侧重各有不同,但基本上符合上述几条关键标准。

英国、美国和欧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低碳为主,英国同时关注数字产业,日本侧重能源和环境产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中国则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通信七大产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以被各国寄予厚望、最有可能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的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例:

第一,新能源符合人类减少对地球资源过度消耗和环保的需求,只要全球对此达成共识,人类就愿意投资和消费新能源,即使在初期要承担比使用传统能源更高的成本;

第二,新能源可以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节能就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新能源可以分散形成很大的产业链,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已经离不开能源,因此新能源将不仅仅局限于新型能源生产过程,还将渗透到很多传统产业中,如汽车和建筑业等,形成新的新能源技术产业,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早在80年代初,我国的老一辈科学巨匠就曾预言信息革命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变,并提醒国家必须重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有目的的引导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获取国家竞争优势。

而日本和韩国70-80年代通过制定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造船、汽车、家电和节能等领域成功同欧美竞争的成就也鼓舞了政策制定者;

从那时起,中央就将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的同时,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在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长远影响;

其次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着眼未来必须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可能性。

一方面,新兴战略产业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必须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入手,实现各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

2006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规定了15年内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同时明确了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选主题、重大科技专项、前沿技术和政策措施。

国家每年为这些科技规划投入超过千亿以上的巨资,实现了相关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重要突破。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对“科技支撑作用的强调”提到了中央工作的重点位置。

在2009年伊始,温家宝总理在江苏调研时就提及,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影响、拉动中国经济复苏,将把原来《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纲要(2006-2020)》中确定的,准备投入6000亿的与当前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重大专项提前进行;

2009年2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而在2009年,《纲要》中指出的16个重大专项中的11个已经全部启动并陆续进入实施阶段。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明确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另一方面,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同时,为了促进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中央早已开始产业结构调整长期规划。

从2004年的“铁本事件”到2006年3月中央政府发出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再到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6大行业确定为产能过剩行业,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表明了政府对过剩产业的调整力度逐步加大;

与此同时,“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明确了各个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

2009年12月23日,央行网站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在禁止对严重产能过剩项目盲目放贷的同时,加大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真正体现中央对不同产业“有保有压”结构性转变的决心。

基于上述两点,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

现阶段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能力。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定义和内涵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生物科技,信息产业、空间海洋及地球深部开发利用等七大战略性技术领域。

这是我国中央政府首次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

在讲话中温家宝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

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二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四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五要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温家宝说,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

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

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

有关专家认为,这必然成为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坐标”。

在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上,“战略性”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则是指市场尚未形成规模。

应包括:

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

传感网、物联网、信息网络产业;

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

由生命科学推动的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如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

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探索技术等。

随着形势的发展还要进行调整补充。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

我们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等四大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局性是指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长远性是指战略性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

导向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动态性是指战略性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三)战略性新兴行业的选择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体现上述四大特征,并遵循以下六大准则:

第一是国家意志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体现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

第二是市场需求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第三是技术自主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第四是产业关联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

第五是就业带动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第六是资源环境准则。

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

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政府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内涵还没有一个真正明确的定义,其内涵是在不断补充调整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用当前最新的定义,也就是两会期间,温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定义来表述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