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3894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详细的艾灸盒Word文件下载.docx

觉得温度高太烫,则把盖子关紧一点,觉得温度低,不够热,可以把盖子打开一些。

使用小贴士:

艾绒灸法温度比较高,如果觉得太烫,请不要采用固定灸,应采用移动灸,这样既不会太烫,又同时可以灸几个穴位,一灸就是一大片。

2、配合艾段使用。

温度稍低,使用方便,燃烧时间长,烟稍小。

首先,将艾段点燃后放入温灸盒

 

其次,盖上盖子,便可以使用了。

二、温灸美容

棒详细使用说明

首先,温灸棒由于主要用于面部温灸,所以我们建议配合无烟艾条使用,原因是有烟艾条会熏到眼睛。

但无烟艾条由于含有木炭成分,不易燃烧,加之温灸棒内空间狭小,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所以无烟艾条比较难燃,再次特别提醒亲们认真看使用说明,掌握使用技巧。

1、将艾条点燃,并让其充分燃烧(可吹气,让其快速燃烧起来)

2、将燃烧充分的艾条放入温灸棒底部,并轻轻按底部,将艾条送入

3、从棒头的最前面小孔观察艾条的位置,要将艾条打压到棒子头的中间部位,不能太靠前也不能太靠后,这样有利于艾条燃烧。

艾条打压位置可以靠棒子尾部的打压调整。

4、可对棒子头部小孔吹气,让艾条接触更多氧气,尽快燃烧。

并用手感知棒子温度,待棒子温度上来后,便可以进行温灸了。

5、棒子不要不间断的使用,使用一会后,对着棒子头的小孔吹去,或者将棒子在空中挥舞几下,以使棒子中的艾条继续燃烧。

6、使用中如果觉得棒子太烫,可以在做面部时实施温灸,这样既不太烫,还可以让面膜养分得到充分吸收。

灸身体太烫的话可以垫一块毛巾。

还有就是亲们不要觉得这个东西太麻烦,使用几次后掌握技巧自然就容易了。

【重要作用】:

可以艾灸,现在的一个很大的作用是在房间里点燃15-30分钟,可以杀死75%以上的猪流感致病菌!

同仁堂的温灸艾条是采用优质的艾绒制成的,无杂质,质地轻,气味纯朴不刺鼻,不要根市场上的劣质艾条作比较,市场上虽然有些艾条价格便宜,但是填充物确实嘈杂的。

天然精制艾条,可用于直接灸,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

温灸美容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和13种名贵中草药特制成香条状,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产生温热的刺激,配合艾油(或精油渗入)在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散发健康神采。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

温肌散寒、疏风解表;

温经通络、活血散瘀;

温中活里、强脏壮腑;

温阴补虚、回阳固脱;

行气活血、消火化淤;

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性能:

温经通络,益气活血,祛寒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

功能主冶:

行气血,逐寒湿。

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麻痹,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等症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丧生,椎间盘膨出,胃脘寒痛,咳喘,面瘫,痛经等症.

使用方法:

揭掉不干胶底片下的底纸,点燃艾管,粘贴 

在穴位上.

禁忌:

1.大醉大怒大惊大恐过劳过饱情形下禁灸.

 

2.皮肤过敏者不宜灸.

注意事项:

施灸时,认真操作,防止灼伤皮肤,孕妇施灸遵医嘱.

适用范围:

身体方面:

可疏通经络、和谐肮脏、平衡阴阳、调整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

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行温灸。

温灸方式:

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

时间:

15分钟

用法用量:

直射炙法。

一次适量,红晕为度,一日1-2次。

或遵医嘱。

操作方法:

1、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放入温灸棒中。

2、轻压温灸弹力,使艾条落至顶端,以水平或倒置动作调整艾条与顶端的距离,保持温度适度。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每次灸5~10分钟,使穴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温灸按摩的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孕妇禁用;

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用法】点燃后炙患处,一日2~3次。

  A、温和灸:

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适无灼痛感。

  B、雀啄灸:

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象鸟雀啄食一样,一起一落,一远一近。

  C、回旋灸:

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3CM处,左右移动,往返回旋。

艾灸的知识:

1、美体灸:

肥胖症除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主要是饮食过多,摄入高蛋白,高脂肪及高糖类食物,并缺乏运动而引起体内热能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形成脂肪堆积而发胖。

中医认为,过食甘肥厚腻,贪图安逸或情绪不畅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产生水湿痰浊内停,流溢肌肤,蓄积于皮里膜外而肥胖。

部分肥胖者可出现肺泡换气受限综合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女性可伴月经不调,闭经和不孕等病发症。

艾灸取穴:

主穴取三焦俞,阳池;

配穴取大椎、命门、三阴交、地机。

用法:

艾灶隔姜片灸,每次每穴灸5-6壮,每天1次,30次1个疗程。

方义:

三焦俞、阳池有疏利三焦的作用,合三阴交、地机健牌利湿;

大椎为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益气补虚;

命门滋阳补肾,诸穴合用健脾补肾、化痰利混以达减肥健身之目的。

2、美容灸:

(1)面部皮肤皱纹:

引起面部皱纹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多种慢性疾病,内分泌功能障碍及皮肤血液循环障碍有关。

皮肤张力弹性纤维减少,皮脂腺减弱,皮下脂肪减少,局部组织缺氧均能产生加重皱纹。

中医认为,皱纹发生是与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劳神过度导致的营养不足,精血衰少,皮肤失于濡养,促使平表而产生皱纹。

艾灸取穴:

百会、阳白、印堂、额修、下关、黔风、扶突、隔俞、肾俞、神阙、阿是穴。

用法:

艾垃隔姜(或附片)灸:

每次选5-6穴,各灸5-6壮,每日1次。

30次1个疗程。

方义:

阿是穴及邻近穴位可疏远局部经络气血,除皱纹;

百会益气升阳;

隔俞养血活血化疾;

肾俞补益精化血;

神阙补益脾胃,培元固本。

(2)黄褐斑:

黄褐斑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机体性激素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

其他如某些药物和疾病,以及日晒等外界物理因素刺激、也可使本病发生或加重。

中医认为:

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

脾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润泽颜面,以及虚火温浊薰蒸颜面致生褐斑。

艾灸耳又穴:

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褐斑局部。

艾炷无瘢痕灸:

在褐斑区灸3-7壮,以局部皮肤温热舒适,皮肤红晕为度,隔日l次,7次l疗程。

褐斑局部及临近穴位有疏远气血,活血化身手除斑作用;

肝俞疏肝解郁,理气化;

带桂男子;

脾俞、肾俞调补脾肾,清热除湿;

气海益气补肾,调理冲任;

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

三阴交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

太溪滋肾清虚火调冲任。

(3)雀斑:

雀斑除遗传因素外,是一种光损伤性皮肤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肾水不足,不能荣华于面,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郁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外博,肌肤失于荣润而成雀斑。

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阴交。

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10次l个疗程。

在斑局部疏远经络气血,桂风散热除斑;

大椎、曲池、疏风清热,行气活血;

三阴交补肝脾胃,凉血活血。

3、保健灸法:

保健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月俞穴之一,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

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若要安(足)三里不干"

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

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

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2)、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

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

古人有"

关元主诸虚百才员"

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使秘等有较好效果。

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

采用艾灶无戒痕灸,艾条温和灸,药物(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注意孕妇忌用。

(3)、灸气;

每穴:

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

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腹泻、遗尿、阳痪、遗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

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

.常采用艾灶灸、艾条温和灸。

灸法同关元。

(4)、灸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

灸之能调整肾;

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脱张力,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腰痛,精少早哀,诸虚百才员等。

对肾虚腰痛、遗精、阳痪、早泄、遗尿、哮喘等有防治作用。

可选用艾灶无戒痕灸,艾条温和灸、灸法同足三里。

(5)、灸膏育俞穴:

膏育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有调整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的功效。

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孪,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防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虚劳及一切血证。

可选用艾灶元疲痕灸或艾条温和灸。

(6)、灸风门穴: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脱经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与督脉交会穴,又称、热府,是风邪出入之门户。

具有宜肺解表,疏散风邪,调整气机的功效。

灸之能调整肺功能,增强肺通气量。

主治一切风证,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风、面瘫等。

可选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0-30分钟,每日l次,每月灸10次。

在感冒流行季节,每日施灸l次,连灸7-10次。

(7)、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具有保健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

灸之能调整内分泌功能,女性生殖功能,调整心律、心卒,调整月夷岛素分泌,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主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

防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神经病和妇科病等多种疾病。

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每月灸10次。

(8)、脐疗:

艾灸熏灼脐疗法,走古代很多医家都非常重视的长寿灸.宋代《针灸资生经》提出脐灸有壮元阳,益百损延年益寿的作用.朝鲜《东宝医鉴》称脐灸有."

养丹田、助两肾,添精补髓,返老还童,防病延寿"

之功.随着中医学在世界各地的流传,近年来,在日本,南韩及东南亚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脐灸热潮,脐灸也引其卓著的疗效,备受众多医家和人民推崇.脐中又名神阀,具有温肾壮阳,健牌和胃,回阳因脱,延年益寿和强壮的作用.用于医治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癫、腹痛绕脐,腹泻,久病,小便失禁,妇女不孕男子不育,形惫体乏,年老体弱等一切体虚之证。

同时,本穴也有防病治病,抗衰保健和延年益寿之功效。

为中老年保健要穴。

艾灸神阙穴法:

用艾叶精油合用,效果史佳,艾叶精油能使体内白血球、红血球增加,血红素与血中钙质份量增高,先用艾叶精油均匀涂擦于神阙穴皮肤表面,然后取艾条施以温和灸,使其产生温热刺激,促进艾油精油渗入俞穴,通行十二经络。

以药穴同用,达到更好的保健治病功效。

每次灸15-30分钟,每周灸l次。

《医学入门》说."

凡一年四季各熏脐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益气延年"

产品描述

【性能:

】温经通络、益气活血、祛寒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

【适用范围:

】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胃脘寒疼、咳喘、面瘫、痛经等症。

【禁忌:

1、大醉大怒大惊大喜过劳过饱情形禁灸

2、皮肤过敏者不宜灸

【成分】:

优质艾绒;

【功能:

】温经通络,益气活血,祛寒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加免疫力.

【主治:

】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咳喘,面瘫,痛经等症.

【注意事项:

】1)如遇温度过高有热烫感,请及时取下,以免灼伤。

2)皮肤过敏者禁用。

3)孕妇施灸遵医嘱;

4)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受潮.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

图150。

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2)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2、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

其方法是施灸时,艾炷不直接置于皮肤上,而是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药物,根据所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多种灸法:

中间以生姜衬隔的,叫隔姜灸;

中间以蒜作衬隔的叫隔蒜灸;

中间以盐作衬隔的叫隔盐灸等等。

间接灸火力温和,同时具有艾灸和所加药物的双重作用。

其机理主要看其中所添加的垫物的性质而决定补泻,如隔姜灸、附子饼隔物灸可以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

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一般认为是泻法。

  

(1)隔姜灸

  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

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

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3、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

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

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

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

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

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4、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

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5、温灸器灸

  以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进行灸疗,称为温灸器灸。

使用温灸器时,先将艾绒及药末放入温灸器内燃着,然后在拟灸的腧穴或部位上来回熨烫,到局部发红为止。

本法具有温里散寒、扶正祛邪的功效,适应症广泛。

温灸器种类较多,传统的有温筒灸、温盒灸、苇管器灸、温灸棒等;

还有近年来常用的温灸棒、脐部灸等美容保健专业灸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