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483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

XXXX地区综合实践研学基地项目建议书

XXX地区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研学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承办单位:

编制日期:

二○二一年五月

 

项目名称:

XXX地区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研学基地建设项目

承办单位:

清大中创研学基地

法人代表:

联系方式:

建设性质:

改建/扩建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项目名称:

XXX地区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研学基地建设项目

1、承办单位:

2、法人代表:

3、建设性质:

改建/扩建

1.2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

(2)《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基教一[2011]2号);

(3)《关于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申报工作会议纪要》(财综〔2011〕45号);

(4)《XXX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0年1月);

(5)《XXX地区城总体规划(2013-2030)》(2018年6月);

(6)《XXX地区“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2015年8月);

(7)《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8)《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6年11月30日)

(9)《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054-2016)国家旅游局2016年11月19日;

(10)《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教育部2017年8月17日;

(11)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教育部2017年9月25日);

(12)《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1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14)《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15)《安徽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皖教基〔2018〕4号2018年4月18日);

(16)《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和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的通知》;

(17)《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厅)(2019年6月);

(18)《XXX地区统计年鉴》(2018年);

(19)《国民休闲旅游纲要》2013年2月2日;

(20)《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8月21日);

(21)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2013年2月1日);

(22)与项目相关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23)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等。

1.2.2研究范围受项目承办单位的委托,我单位对XXX地区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研学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建议书并提出报告。

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深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建设意见,并制定了该项目初步的工程招标方案,以期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其主要内容如下:

1、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2、社会需求分析与项目建设规模;

3、建设条件与选址;

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效益分析及结论。

1.3项目概况

1.3.1建设内容

研学基地结合当地文化,以科技为主题打造XXX地区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研学基地。

1.3.2建设地点

XXX地区城区及周边,室内场地面积不低于2400平方米,户外场地面积不低于100亩。

1.3.3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估算:

万元。

一期:

投入资金万,涉及内容有场地装修、科技展馆建设、体验类设施建设、交互类设施建设、道路建设、设备采购、宣传公关。

二期:

投入资金万,涉及内容有开发建设户外综合实践场所,水上项目,空中项目,军事拓展类项目,软硬件设施建设、道路建设、设备采购、宣传公关。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1.4-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科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规模总投资

万元

12000

2

正常年销售收入

万元

5400

3

正常年总成本

万元

1200

4

年净利润

万元

4200

1.5研究结论与建议

1.5.1结论

1、教育事业关系着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是我国发展的基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显著特点是人才的竞争。

XXX地区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研学基地建设项目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完善扩大XXX地区教体局教育规模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完善办学规模及基础设施,更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2、项目建设场址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质稳定,外部水、电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利的建设条件。

3、项目的生源丰富,项目建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4、项目建设规模,规划布局,建设方案,环保措施,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组织与管理,资金筹措方案等是可行的。

1.5.2建议

根据项目建议书内容及结论,建议上级领导部门尽快批准本项目实施,并且为了保证该项目顺利实施,早日发挥社会效益,现提出如下建议:

1、该项目工程建设时间较为紧迫,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本项目报告批复后,应立即组织进行实施方案和工程设计等项目前期工作,制订出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尽早开展工程建设招标工作。

设备的采购要进行认真的比选,力求质优价廉。

2、加强工程实施的监督和管理,项目施工要严格按建设部颁布的有关标准进行,请建设工程监理机构对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投资进行监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建议指派专人对项目施工进行严格管理。

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工作与项目建设必须按“三同时”的原则进行,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项目建设前期要做好环境保护影响评价。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意义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建设意义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又称探究式学习。

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的模式和标准起源于美国,1980年代美国把“Hands-onInquiryBasedLearning(HIBL)”列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促进了美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被美国认为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1995年"探究式学习"引进到法国叫“动手和面团”,2001年引进到中国简称“做中学”,就是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实践中利用学到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式学习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学习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

研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跟着课本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

当然,这里的“实践”的含义不仅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选题,制定学习计划,到大学、科研机构聆听专家讲座、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探究式学习的过程。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研学旅行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要根据学龄段设计开发专业线路和课程。

研学旅行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学生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探究形式,提出问题、猜想预测,设计实验,试验观察、寻求实证,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得出结论、交流表达,集体讨论、记录过程等六大步骤,并在教师的帮助下,书写研学日志,形成总结报告,提出新的问题。

2.1.2研学现状

1、只游不学。

很多学校由于附近没有合适的研学基地,只能组织学生去外地(如:

滁州的影视基地、南京或合肥的免费景点和展览馆博物馆之类)。

增加了费用负担(费用:

小学400—500元,初中800-1000元,高中1500-2000元),且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路途上。

研学效果不明显,其实质更接近旅游。

社会不良反映很大。

2、安全问题

由于大部分的研学目的地都是外地,路途的风险不可控性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组织学校和带队教师的责任风险。

安徽省教育厅已经明文规定小学阶段的研学不出本县范围,初中阶段控制在本市范围内,政策的主要导向也是从安全角度出发。

3、研学内容分散且不具地域性

现在在研学的过程中,学生主要的经历放在一个景点到一个景点的奔走中,而不能潜下心来仔细研究学习,去了之后泛泛而看,泛泛而谈,达不到实际的研学效果,研究的目的目标不明确,而且点与点之间没有逻辑性连贯性。

尤其不具备地域性、地方性。

中小学的研学应该回归到研究学习消化自然科学和本地文化历史上来。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研学主体,应从校内延伸到社会

传统的研学旅游群体主要是学生,现在的研学旅行市场已出现变化:

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加快,社会各层次的人尤其是中高层人士,有了更加紧迫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当研学和旅游合二为一,在学习知识基础上的修身养性成为休闲旅游时代更为普遍需求,特别是“修养”之旅,成为研学旅行的一种贵族化体验。

因而,研学旅行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学生延伸到社会公众成为发展趋势。

二、研学产品,应把死的转化为活的

现在的景区研学旅行产品较少,且以呆板、说教的会展型产品为主,充其量增加一些科技手段,但缺乏互动性。

未来的研学旅行产品必须在定位上细化,针对不同人群做出差异性的设计,并在深度上适应大众群体的文化层次,结合现代旅游的体验性属性,使研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和时尚化,让书本里的东西活起来,地下的东西走出来。

三、研学项目,应将活动转变为产业

研学项目体系庞杂,但又过于分散,目前还没有哪一个景区或区域单纯以研学旅行为主。

作为景区旅游产品的一个子系,不同类型的项目大多分布在不同区域,即使同一体系下不同功能的研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也可能分布在不同区域,且开放时间上不能协调统一;与研学活动相配套的购物、住宿等功能设施就更不成体系了;至于相关产业的完善,已成为侈谈。

四、研学内容,应把知识研习拓展为素质培育

就研学内容来看,已出现环保、科技、人文、自然、历史、文学、艺术、体育等众多研学主题。

这些内容,在形式上应注重落地性,即与研学旅行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等紧密结合,以智慧旅游的思维去引导游客,抓住游客兴趣点,提高游客参与性,使旅游体验直观化;在行为导向上,需要在研学旅程中加入人文关怀,寓学于游,把研学旅行纳入社会综合素质教育范畴。

五、研学方式,把“游学合一”提升为“行知合一”。

研学旅行易走极端,“游”与“学”往往顾此失彼,游学失衡,其结果是游也不爽、学也不成。

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经很好地诠释了研学旅行的方法途径,所谓研学旅行就是抽出时间,换个空间,以旅行的方式学习、体验古今中外的自然人文知识,并通过这个过程感悟生活,提升自我,修养操行。

据此理解,“游学合一”只是初级阶段,“知行合一”才是现代研学旅行的终极目的。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研学旅行这棵幼苗,随着世界发展进程而产生,依托科学系统化教学的灌溉,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逐渐长成的一棵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大树。

 

第三章建设条件和选址

3.1建设条件

3.1.1XXX地区概况

XXX地区简介:

XXX地区是安徽省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西部。

辖32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25个行政村。

XXX地区旅游景点:

水门公园——位于XXX地区城东北处,古称大业陂,为楚穆王四年(前622年)楚相孙叔敖所建,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兴建最早的古塘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古塘”。

《过大业陂有怀楚相》、《筑复水门塘》、《县正堂陈示》、水门塘碑记等历史遗存至今犹在。

水门公园水面翠岛浮玉,被人们誉为皖西的“千岛湖”。

水门塘辟为公园后,保持了“自然水”这一独特的视角景观。

园内长桥卧波、亭台楼榭、曲径通幽、芦荻飘香,因水造景、相映成趣。

水门公园已被省地旅游局和南京旅行社划入皖西旅游线,并被列为皖西三日游、霍邱一日游的主要景点之一。

临淮岗风景区——位于XXX地区临淮岗乡,是依托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兴建的旅游景区。

临淮岗工程是国家投入22.67亿元建成的淮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与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工程齐名。

主坝、南副坝、北副坝三坝总长76.51千米,有“世界第一坝、淮河第一闸”之称。

2009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1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该景区主要有临淮岗洪水控制主体工程、治淮丰碑广场、工程展示厅、农民公园、柳编大市场、田园度假村、何家圩湿地、淮河故道、淮河风情园、船舶工业园、渔人码头等景点构成。

3.2场址选择

XXX地区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研学基地建设项目选址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场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基地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2)节约和效益原则,尽力做到降低建设投资,节省运行费用。

(3)安全的原则,防洪、防震、防地质灾害、战争危害。

(4)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

基地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

基地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本项目建设的选址符合国家建设用地政策。

项目区可进出工程车,便于工程的施工建设。

 

 

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4.1设计依据及原则

4.1.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件》国务院令253号;

3、《开发建设活动环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2002);

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1.2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2、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3、坚持“三同时”原则,即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研究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时,应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角度分析论证,力求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

5、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尽量提出回水处理和再利用方案。

4.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4.2.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地面扬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二是来自建筑材料包括白灰、水泥、沙子等搬运和搅拌扬尘;三是来自来往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建筑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车辆,其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并具有流动性、噪声值较高的特征。

因此在考虑本工程噪声源对环境的影响时,仅考虑点声源到不同距离处经距离衰减后的噪声。

3、施工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挖土方后,可能将产生多余土方,将产生弃土外运。

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临时建筑物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均属于一般固体废弃物。

建筑垃圾如不妥善处理,不仅会影响环境景观、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容易引起扬尘等环境污染。

4、施工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机械设备冲洗水和水泥养护排水及各种车辆冲洗水。

5、交通影响

施工期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为大型车,运输量的增加使得道路负荷增加,遇到高峰期将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混乱,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另外,运输过程中遗漏的弃土等建筑垃圾使道路在雨天变得泥泞,影响道路的畅通。

4.2.2施工期环境影响对策

1、施工扬尘控制措施

(1)在施工场地安排一些员工定期对工地洒水以及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每天早、午、晚各洒水1次,若遇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若遇雨雪天气则不必洒水。

(2)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以防止洒落,车辆行驶线路应该避开居民区。

施工场地出口设一座车辆清洗池,车辆驶出场地前,应将车厢外和轮胎冲洗干净,避免车辆将泥土带上道路产生二次污染,冲洗水沉淀后循环使用。

(3)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风力大于四级的天气禁止挖土方。

(4)在施工场地设置专人监管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堆放、清运和处置,堆放场地应远离周围居民区,并避开居民区的上风向,必要时加盖蓬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污染。

(5)对建筑垃圾和弃士要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2、施工噪声影响缓解措施

(1)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和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当地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3)采用距离防护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强噪声设备尽

量安排在距居民住宅较远处。

(4)在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采取围挡,对距居民区较近的建筑物外设置移动式隔声屏障,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及居民的影响。

3、施工固体废弃物影响缓解措施工程建设需要众多工人,工程承包单位将在临时工作区域内为工人提供临时的膳宿。

项目开发者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送至市政建筑垃圾回填区域填埋。

运输车辆要全封闭外运,避让交通高峰,按规定路线运输、送至规定

地点,杜绝随意乱倒现象发生。

项目建设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4、施工废水影响对策

施工期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水量很小,均可简单沉淀后回用。

施工期无废水外排,不会对地表水环境和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5、交通影响对策

应合理确定运输量和运输时间及运输线路,避开交通高峰期,同时加强施工期交通管理,保证道路畅通;运输渣土的车辆一律安排在车辆少时,渣土车采用箱式密闭汽车,防止洒落。

综上所述,施工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可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4.3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4.3.1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污染成分主要为道路机动车行驶排放的机动车尾气及二次扬尘;食堂厨房排放的火烟污染物和油烟。

2、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污水主要为办公生活污水及道路等冲洗废水,主要为清洗废水和厕所冲洗废水;雨水冲刷地面形成的地表径流。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运营期的噪声主要为学校的高音喇叭和学生喧闹,交通工具产生的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办公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污泥。

4.3.2运营期环境影响对策

1、环境空气影响对策

本项目中污水通过污水管道将其排入置于地下的城市污水综合管道,不会对区域造成不良嗅觉影响。

本项目的食堂厨房将产生火烟污染物和油烟,对外环境有一定影响。

在本项目中设计使用油烟净化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附压油烟通道收集厨房产生的油烟,其排放口设在楼顶,高度要高于周围建筑。

2、水环境影响对策

本项目的所有废水通过简单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同时满足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要求后,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声环境影响对策

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禁止高音广播等乱放的行为,禁止在夜间播放。

教育学生,尽量减少喧闹。

进出校园的车辆要减速行驶,禁止鸣笛。

做好道路绿化,既可降低噪音,又可以在视觉上达到良好的效果。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对策

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装袋,由学校清洁管理人员统一收集,运送到附近的生活垃圾中转站,最后由环卫部门统一用专用车辆运输到垃圾处理厂填埋。

产生的污泥由有资质的单位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综上所述,运营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可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对周围居民区的环境影响可减少到最小。

4.3环境评价结论

通过对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有效的分析,项目在实施阶段或者运营阶段只要采取有效的保护环境措施,项目产生的环境问题就会得到减缓或者消除,项目对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会降到最小。

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看,该项目也是可行的。

第五章劳动安全与消防

5.1项目建设期劳动安全

5.1.1主要的危险因素分析

1、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电伤,火灾等。

2、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危险因素有地震、雷击等。

5.1.2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7-2010);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

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

5.1.3设计中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劳动安全,在本工程设计中对各类危害因素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尽量减轻对劳动施工人员可能造成危害。

1、防止高空坠落

因高处坠落而死亡的人数,在意外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紧迫的。

高空坠落包括高空物体的坠落和工作人员的滑落。

其主要防范措施如下:

(1)各级管理者和每个职工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

(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一是安全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二是要正确佩戴,尤其是要系好帽带,防止脱落,使其在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时起到保护作用。

(3)防护措施要落实,如按要求设置护栏、立网、铺满架板、盖好洞口,按规程规定架设安全平网。

(4)个人防护用品要有质量保障,施工企业按规定给作业人员发放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帽。

(5)坚持对从事高处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严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严重贫血病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6)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2、防机械伤害

为防止施工人员在钢筋棚、木工棚等场地操作中的“机伤”。

在各种传动设备均设有机旁“事故停机”按钮,皮带轮、齿轮、飞轮等传动件均设防护罩;为保障安全施工,在易发生“机伤”处及开关、按钮箱处设安全标志,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并且要加强对具体操作工人的操作技术培训,通

过系统的培训使操作人员能较快熟悉机械的性能,有效避免因操作过失引起的机械伤害。

3、防止电伤

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