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965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021-2021学年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溺爱(nì)澄清(chéng)亵渎(xiè)

B.舆论(yú)挟持(xié)俯瞰(kàn)

C.校对(jiào)单于(chán)污秽(huì)

D.窈窕(yǎo)毗邻(pí)阴霾(lí)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喧嚣天籁愤世嫉俗B.福祉辐射不言而语

C.招聘惬意倒行逆施D.契机薪水相形见绌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目前还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这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世界的脆弱。

②这是一条公理:

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倘若它只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③一旦产生小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A.监控消耗锲而不舍B.监控消费锲而不舍

C.控制消耗寻根究底D.控制消费寻根究底

4.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俯拾即是,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B.为牟取暴利,这个地下工厂疯狂造假,其造假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

C.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

D.爱因斯坦用“大自然点燃宇宙”的描述,使原本深奥晦涩的宇宙天体运行过程绘声绘色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市人大通过法规,对于歹徒和不法商贩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威胁学生的不法行为和错误思想,要坚决制止。

B.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有理想追求。

C.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D.“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诗,从第一天读到它时,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

6.给文段中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它呼啸着冲上沙滩时,人人都为之惊叹;它悄然退落时,许多人竟会忘却它的磅礴,然而沙滩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

历史是起伏的潮汐,,更不是历史的倒退,落潮之后,必定会有新的潮汐。

A.涨潮,是历史的峰巅;落潮,是历史的中断

B.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

C.落潮,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

D.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

7.对下面两首写景的诗,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甲)次北固山下(乙)望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甲)诗的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乙)诗的颔联,写出了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甲)(乙)两诗都有富含哲理的诗句,前者所表现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后者所表现出的是有雄心壮志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D.(甲)(乙)两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都含蓄表达出诗人受到冷落的抑郁和希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二、语言表达

8.仿写句子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三、综合性学习

9.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学校将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知识与我同行”读书竞赛活动,为了体现竞赛的宗旨及意义,请你为本次竞赛设计一条主题语,并简要说明你的创意。

(1)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意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默写

10.默写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③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⑦常言道:

“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从你积累的课内外古诗词中,写出一句能体现默默奉献精神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粟。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是“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和苏轼,请你再写出“八大家”中一位作家的姓名:

12.解释下面的加点词语。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_____________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

13.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①意有所极,梦亦同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说说(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和所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共同点:

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如销①铜,聚铜入炉,大鞴②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

作文如铸③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

(《程氏家塾读书分午日程》)

[注释]①销:

熔化。

②鞴:

古代皮制的鼓风器。

③铸:

浇制。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铜既销矣______________②冶即成______________

16.翻译句子。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

17.文中阐明了读书和作文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七、现代文阅读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如此继续了半小时,一小时……他从没有对我说一句话。

除了创造他理想中的具象之外,什么都忘记了。

似乎天地间只有这工作的存在,好像上帝着手创造世界的第一天那样。

后来,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丢下小刀,把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一个男人给他情侣披上披肩。

然后转身向外,那魁梧的老人恢复了初见时的样子。

他还没走到门口,忽然发现了我,他一惊。

直到这时候他才想起了我,刚才的失礼显然使他非常过意不去。

“对不起,先生。

我简直把你忘记了。

但是……”我十分感激地紧紧地握住他的手。

或许他也感觉到我的情绪,所以微微笑着,举起膀子围住了我的肩头,两人一同走出那房间。

一个人可以这样完全忘记时间空间与整个世界,这个认识,使我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

这一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上。

(乙)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要获得成功,其实还需要好好的坚持到底。

“行百步者半九十”,如果坚持不到终点,就会失去差不多全部的意义。

所谓“笑到最后的笑得最好”就是这个意思,所谓“功亏一篑”也就是这个意思。

坚持意味着忍耐。

人的一生必须通过不断的抗争才能获得一些机会,才能拥有一丝希望。

机会仅仅是一种幸运,希望也最多不过是挂在高处的一个奖杯。

奖杯的设置只是一种诱惑。

而诱惑的目的,在于激发我们去奋力拼搏,显示实力。

显示实力的过程,往往需要忍耐。

坚持体现着沉着。

人都是有愿望的,为了实现某一个预定的设想,最容易心急如焚,心急火燎。

这实际上是很难归入竞争范畴的,在更多的时候,体现在更多的人身上只不过是一种浮躁和慌张而已。

滴水不求朝夕之效,故能坚持到穿石的日子;穿石之后,依然平心静气,坚持着自己的步伐。

沉着拒绝急功近利,所以才会勾起人们的长久怀念,所以才会对所有的人永远地发挥作用。

坚持下来很不容易。

鲁迅先生非常赞赏虽然是最后一个但仍能坚持跑到终点的人。

这样的人在赛程中可能最不引人注目,但却最能鼓舞我们这些平凡但仍要生活的人。

其实,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竞技状态来应付我们所有平淡无奇的日子,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愚公荷担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

这样的效果虽是不可企求的,但毕竟是坚持者才会得到的待遇。

18.结合(甲)文第三段,说说罗丹是一个怎样的人。

19.(甲)文中的作者遭受冷遇却不生气,反而“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20.(乙)文第一段中“这个意思”指的是什么?

21.结合(乙)文第四段,说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的含义是什么。

22.(乙)文结尾引用愚公和达摩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23.(甲)(乙)两文相同之处是都谈到了“成功的奥秘”,请说说两文在写法和内容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境界

李国文

有一次,游名山,朋友们都登绝而去,我懒得爬山,便在山脚闻名遐迩的宝刹憩息。

天很热,我坐在井边纳凉,寂寞寺院,寥落,显得少有的寂静。

只见一位和尚,一担一担地挑水,去冲洒殿前的青石台阶。

他年纪不大,话也不多,但言谈得体,识见不俗。

这样我知道他是个游方的僧人,好像是佛家规矩,凡挂单者,总得为寺院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忽然,钟磬齐鸣,佛号长诵,原来从海峡那边来了一位法师,以及随同多人,都披着金光灿烂的袈裟,在正殿里做法事,并布施若干万元。

然而,又看到方丈引路,长老陪同,住持拈香,几乎所有僧众都簇拥着贵宾,瞻观膜拜。

相比之下,这穿着直裰短打的行脚僧,看来只有自食斋饭,自宿僧房,无人搭理的冷落了。

我说,同是佛家子弟,何必厚此薄彼?

但他很坦然,继续挑着一担担井水,不紧不慢,将大雄宝殿前面,冲刷得干干净净,尘埃不沾,暑气尽消。

我打量着这位僧人,不由肃然起敬。

整个下午,我看他从井里,至少挑有四五十担水,每一次把水桶从井口提出来的时候,都是绳直而不弯,水满而不盈。

然后将水再倒进铁桶里,几乎很少泼洒在井栏上。

担水一路,步履安详,也不见溅溢出来。

这种从容不迫,举止得当的神态,令我神往。

我想换了我,是做不到的,尤其那些有钱的和尚在身边走来走去的时候,大概是无法沉得住气和大度起来的。

于是,我向他请教心静之术。

他合十说,佛是不许打诳的,他没有想那么多,甚至根本不曾想,心里只有这桶水,也就不可能生出其他杂念了。

他虽然不是高僧,但他的话,他的行为,却透出一种颖悟。

从此,每当我感到心烦意躁之时,就想想这位担水的和尚,顿觉有习习凉风,由腋下生起,不由轻快许多。

其实,杂念即欲。

人世间的许多工作烦恼,皆因太在乎那桶水外的名欲和物欲,纠缠其中,才不能自拔的。

如果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摒除杂念,力臻宁静淡泊的境界,我想,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通常,人老了,意味着成熟。

作家老了,尤其应该如此。

我特别钦佩文学长者笔下,那种对于命运的领悟,人生的豁达,世情的谙悉,社会的了解,所言所行,常常于不期然中所闪烁出的智慧之光,足使我们这些后辈于迷蒙中清晰,混沌中了然,因获益匪浅,于是在我脑海里,对这些敬仰的前辈,遂凝固成一个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静,如海之深的永恒形象。

虽然,陪伴着这些文学巨人的,是那晶莹的雪和那冷冽的空气,但他的智慧之光,却会永远点亮世人的心。

24.小和尚“年纪不大,话也不多”,挑着一担担井水。

他令作者“肃然起敬”的原因是什么?

25.本文主要写的是“担水的和尚”,为什么还要写“海峡那边来的一位法师”?

26.文中所说的“心静之术”中的“术”应如何理解?

作者从小和尚那里找到答案了吗?

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7.文章第四段作者谈到“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这句话的普遍意义是什么?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分析。

28.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深情礼赞文学长者的光辉。

你最敬佩的文学家是谁?

请结合他(她)的名著谈一谈你的收获。

八、作文

2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昨天不过是一场梦,明天只是一个幻影,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只有今天。

今天是过去的归宿,是未来的渊源。

今天这座“桥梁”连接着昨天和明天,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成其永远。

把握今天,就是把握了历史;把握今天,就是把握了未来。

请以“把握今天”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九、基础知识综合

30.选做题:

(1)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作家和一部作品。

作家:

________________;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两句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持之以恒”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D.注音有误,应为阴霾(mái)。

故选D。

2.B

【详解】

B.有误,正确的应为“不言而喻”。

故选B。

3.A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监控”指“监督控制”,“控制”指“掌握住对象,不使其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监控”符合此处语境,排除CD;“消耗”指“(精神、东西、力量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逐渐减少”,“消费”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耗”用在这里较为贴切,故选A。

4.A

【详解】

B.使用有误,“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C.有误,“默默无闻”意思是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用在这里不恰当;

D.有误,“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用在这里不正确。

故选A。

5.C

【详解】

A.有误,“思想”和“制止”搭配不当;

B.有误,应该删去两个“是否”;

D.有误,无主语,应该将“从第一天读到它时”改为“我第一天读到它”。

故选C。

点睛: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6.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根据前文应是先涨潮后落潮。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D

【详解】

D.赏析有误,《次北固山下》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望岳》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故选D。

8.例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颗星的天空。

【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总体为“没有……,是没有……”,所以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如: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条鱼的河流;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棵草的原野;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块石头的大山。

9.读一本好书,与智者交流“读思结合,讲究读书方法”等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主题语的拟写能力。

主题语,即反映事物主要内容的一句话,一般采用对偶的形式。

所以,解答此题要用简明、通顺的语句表达,同时要紧扣主题。

(2)进行创意说明时,可以从“读书的好处”“读书方法”等角度进行阐述,语言要简洁。

10.瀚海阑干百丈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家书抵万金自将磨洗认前朝老骥伏枥烈士暮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瀚”“骥”“暮”“幽”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11.、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一即可)

12.可是、却、但是,表转折(其一即可)只是

13.心思所到之处,梦境也有同样的旨趣。

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

14.写法上:

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寓志);内容上:

表现了被贬后的抑郁之情。

【分析】

甲:

选自《柳河东集》作者:

柳宗元年代:

乙:

选自《东坡志林》作者:

苏轼年代:

北宋

参考译文:

甲:

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

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

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

喝的大醉。

喝醉后便进一步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

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

(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11.“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作答时写出除柳宗元、苏轼以外的任意一人即可。

1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而”在这里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但”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只是”的意思。

1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极”“趣”“者”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4.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

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通读语段可知,这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

甲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乙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15.已经就

16.这就是所说的在读书上多用功,在作文上就轻松。

17.读书是作文的基础。

【分析】

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午日程》作者:

程端礼年代:

参考译文:

(人们)读书就像熔化铜一样,把铜聚集起来放进火炉里,用大的鼓风器扇火炉,铜没有熔化鼓风器就不停地扇,很费力气。

作文好像浇制器皿,铜已熔化,(人们)按照模型浇制器皿,一熔就成功,只要知道模型,根本不费力气。

这就是所说的在读书上多用功,在作文上就轻松。

1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铜既销矣”的意思是“铜已熔化”,“既”的意思是“已经”;“即”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就”的意思。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如:

“所谓”“劳”“逸”。

17.此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

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为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

从“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可知读书是写作的基础。

18.罗丹是一个工作专注、待人诚恳的人。

19.表现了作者对大师的理解、尊重,以及对艺术的纯真热爱。

20.如果坚持不到终点,就会失去差不多全部的意义。

21.能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对待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的体现,是难能可贵的。

22.告诉人们只要坚持不懈,必会取得成功。

23.(甲)文用生动、具体的事例阐发了聚精会神(忘我、专心致志等)是成功的秘诀;(乙)文用严密的理论阐释,论证了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