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015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docx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

凸透镜与凹透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

外形特征、对光线的作用、成像特点及用途等。

具体方法如下:

 方法一:

用手摸,镜子的中央局部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镜子的中央局部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

 方法二:

隔着镜子观察距镜子较近的书上的字,有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字变小的是凹透镜。

 方法三:

隔着镜子观察距镜子较近的书上的字,移动镜子,假设发现像的移动方向总是与镜子的移动方向一样,那么该镜子是凹透镜;假设发现像的移动方向总是与镜子的移动方向相反,那么该镜子是凸透镜。

 方法四:

隔着镜子观察窗外的物体,假设能看到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这种镜子是凸透镜;假设看到像是正立的,这种镜子是凹透镜。

 方法五: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适当距离处,在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倒立实像的是凸透镜;无论怎样调节,在另一侧光屏上不能得到像的是凹透镜。

 方法六:

让镜子正对太照射,在镜子的另一侧放一与透镜平行的白色卡片纸,耐心调节镜子与纸之间的距离,能得到一个小亮点的是凸透镜;始终不能获得小亮点的是凹透镜。

 方法七:

观察通过了两副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假设形成光斑的中间比四周明亮,那么镜子是凸透镜;假设形成光斑的中间比四周暗,那么镜子是凹透镜。

 方法八:

近视眼镜,是用凹透镜做成的。

老花镜,是用凸透镜做成的。

说明:

区分凸透镜与凹透镜有好多方法,哪种方法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如果待区分透镜的中央与边缘的厚薄差异不明显,就不能用“摸〞的方法〔况且精细光学仪器是不允许直接用手去摸的〕;在有太与没有太的场合,所选的方法也不同。

总之,一种好方法,应该简便、易行、有效。

它是随场合变化而变化的,不宜一概而论。

  技巧:

当你想要判别两件事物的一样和不同之处时,就需要用比较与比照的方法。

比较就是找出事物的相似性,即共同特征。

比照是找出事物的不同点。

用这种方法来分析事物,能帮助你发现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

 

凹面镜与凸透镜成像比照

一、构造不同

1、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2、凹面镜是由一面是凹面而另一面不透明的镜体组成

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1、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2、凹面镜主要对光线起反射作用

三、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

正立、虚像、缩小、起聚光作用

凹面镜是反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

起散光作用.

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折射定律。

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也可把平行光会聚,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

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凹面镜由于是反射成像,不会出现色差,这是任何透镜成像所不能比较的优势。

望远镜的分辨率和物镜的通光口径成正比,而大口径的透镜的制造是极其困难的,利用反射原理制造的凹面镜那么易于制造得

凹透镜和凸透镜怎样画图

从物距〔蜡烛火焰〕那里的光点出发,向凸透镜引两条直线:

一条:

平行于光轴射入,到凸透镜面后的折射是:

经过焦点,

另一条:

经过光心,方向不变

把这两条穿过凸透镜后的直线延长,其交点就是〔火焰〕成像的位置。

简单口诀:

平行射入,经过焦点,经过光心,方向不变。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那么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

区分方法: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

当然,凹透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实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实像,同样是倒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

我们知道,人眼的构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根据上面的经历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

这个与经历与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历的影响。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区别

构造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凸透镜两边薄中间厚。

  

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凹透镜两边厚中间薄。

  .

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缩小。

起聚光作用。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虚像。

起散光作用。

透镜与面镜

  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折射定律。

  

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可把平行光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

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详细容

物距(u)

像距(v)

倒、正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u>2f

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测焦距

大小分界点

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幻灯机

u=f

/

/

/

/

探照灯

获得平行光源虚实分界点

倒正分界点

u

v>u与物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物像同侧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会聚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那么两倍焦距就是指2倍远的地方〉二倍焦距,倒立等大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一倍焦距以,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u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应用实例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u是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  u>2f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照相机u>v  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u=v  2f>u>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u

探照灯\  u

  蜡烛的焰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  

(4)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5〕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

2f点是成效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规律记忆

1.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

外中倒小实〔或物远像近像变小〕  2.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简记为:

两两倒等实

3.2f>u>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简记为:

中外倒大实〔或物近像远像变大〕  

4.u=f不成像平行光源:

探照灯  简记为:

点上不成像

5.u

点正大虚  注:

u大于2f简称为远——离凸透镜远一些;u小于2f且大于f简称为近——离凸透镜近一些  记忆口诀:

  物三像二小实倒物二像三倒大实物与像同侧正大虚  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凸透镜的应用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片底片是照相时形成的像。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放大镜,探照灯,摄像机和摄像头都应用了凸透镜,凸透镜完善了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应用在生活中。

远视眼镜就是凸透镜,近视眼镜就是凹透镜。

  

另外凸透镜还用于:

  1、拍摄、录像  2、投影,幻灯,电影  3、用于特效灯光〔聚焦成各种花色〕  4、成虚像用于放大文字、工件、地图等

凸透镜应用例题

  例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解析:

放大镜是凸透镜,由凸透镜成像实验可以看出,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的时候,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也可从成像原理得出结论,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不变,而随着物体的远离透镜,过光心的光线越来越平缓,所以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就离透镜越远,像就越大。

也就是在一倍焦距以的时候,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所以答案为B。

  

例2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实验用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他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  B.像一定是虚像  C.像一定是倒立的  D.像一定是放大的  

解析:

放大镜是凸透镜,在手拿凸透镜,并伸直了手臂看远处的物体时,物距远大于两倍焦距,所以会成像在手侧稍大于一倍焦距处。

而人的眼睛在一个手臂以外,所以进入人眼的光线肯定是折射光线会聚成像后再分开的光线,我们看到就好似是从像发出的。

这个像肯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以答案是C。

而选项A中并非所有进入人眼的光线都是从像发出来的。

  

二、作为放映机镜头的应用  

例3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  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解析:

这是一道凸透镜的应用题,电影放映机镜头〔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变的,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胶片距透镜焦点的距离越近,屏上成的像越大,同时,屏离透镜越远。

  凸透镜成像,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大,此时像离凸透镜越远〔实像、虚像都有这个规律〕。

反过来,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的实像越小,像越靠近焦点。

凹透镜成像,物体体离凹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像越靠近虚焦点。

  从上述分析可知,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

  

三、作为照相机镜头的应用  

例4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单身像。

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D.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解析: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镜头后是暗箱,胶片装在暗箱底部,胶片相当于光屏;当拍完合影后,再拍单身像,像要变大。

成像时要使像变大,物距应减小,同时增大像距,即拉长暗箱或使镜头前伸。

从上述分析可知,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

  

例5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时,假设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假设两种情况下,人眼看到的物体等大〕,那么有水时〔〕  A.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  B.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  C.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  D.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 

 解析:

根据照相机成像原理,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大,要在胶片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应将暗箱适当拉长一些,同时,胶片上的像将比原来的像略大一些。

  本例中,池底的物体在有水与无水两种情况下,相对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是不同的;由于光的折射作用,池中有水时相当于物距减小了。

根据成像原理可知,正确选项为C。

 

 例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假设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那么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  A.10mm之外  B.略小于50mm  C.略大于50mm  D.等于50mm  

解析:

航空摄影是指在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由于物体距离凸透镜非常远,可以看成从无限远处入射的光线,它所成的像应当略大于焦距。

故此题的正确选项为C。

  

【评注】解决有照顾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应用的问题都离不开凸透镜成像规律。

而掌握这些规律的最好方法就是画图,因此,同学们在课下应反复画物体在凸透镜不同位置的成像光路图,在这个根底上熟练掌握知识点分析中所列的表格,再做这种问题就得心应手了。

一、填充题

2.有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假设把烛焰放在离凸透镜2f以外,那么在凸透镜的______侧成______实像,光学装置______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4.利用凸透镜不仅可以______光线,而且能成像,这种由______光线会聚而成,能显示在屏上的像叫实像。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A组答案:

一、1.凸透2.另一;缩小倒立;照相机3.直线传播;反射;折射4.折射;实际

 

二、填空题:

(2006蒙)下列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中凸透镜的位置固定。

当光屏在1.5倍焦距时,屏上有像。

你认为在直线CD上,光屏的位置至少移动cm时,就会出现任意移动蜡烛屏上都无像的现象。

答案:

5

(2006市)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16乙所示,那么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填:

“正立〞或“倒立〞〕。

答案:

15cm;正立

(2006)人眼构造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

人眼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根据老花眼的构造可判定,老花眼的明视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

答案:

凸透镜,倒立,大于

(2006)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

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对太有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答案:

凸透会聚

(2006市)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选填“凸〞或“凹〞〕;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如图8所示〕,看到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

凸;虚

(2006)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

凸透镜,虚

(2006)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像(填虚或实).

答案:

凸;虚.

(2006黄冈)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发动的动作进展分析与指导。

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发动身上发生_______射,

又通过摄影机前的_______镜

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

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

摄影时要求背景较_________

(填“亮〞、“暗〞)。

答案:

反射;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暗

(2006襄樊)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镜。

答案:

凸透

〔2006)如下图是一束平行光通过一个透镜的情景,由图可知该透镜是__________透镜。

当它作为照相机的镜头,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能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_像。

答案:

凸;实

(2006)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如图1是表示小亮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他是____________眼。

矫正的方法是戴____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答案:

近视;凹

(2006)人的眼球好似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展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答案:

凸(或会聚);倒立;弱

(2006)小强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物。

假设他将照相机远离被拍摄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变小

(2006)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一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cm,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人像,人与镜头的距离应3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上所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

答案:

大于;实

(2006昭兴)人的眼睛在构造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选填:

“丙〞或“丁〞〕。

答案:

甲,丁

四、实验题:

(2006)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

某同学按下列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

该像的性质是。

答案:

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倒立、放大、实像

(2006)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照片甲和乙,如下图。

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

小明对此进展了探究。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可画图说明)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展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答案:

(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纸,调节透镜到纸面的距离,直至纸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其它方确同样给分)

(2)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焦距都有关系,因此研究实像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时应控制物距不变

(2006)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答复下列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缩小的实像,如图17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

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方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病症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围是:

(填以下选项)。

A.0~10cmB.10cm~25cmC.10cm一极远处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1)倒立;

(2)焦距(或弯曲程度),像距;(3)c;(4)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cm(或不要长时间看书,中间要适当休息,或多做眼保健操)(其他建议合理即可)

(2006)如图12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

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

〔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3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周倩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②①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1〕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2〕B

(2006)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下左图〕,其中在B上应放置: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和.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答案:

(1)凸透镜

(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3)物距;像距(4)能(5)能

(2006)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下图,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

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答案:

〔1〕9.4(9.2—9.5)

(2)同一高度(3)缩小;照相机

〔2006蒙〕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

答:

〔1〕

〔2〕

〔3〕

答案:

〔1〕透镜对着太〔平行光源〕移动,另一侧有亮点说明是凸透镜

〔2〕用手去摸,中间厚、两边薄的说明是凸透镜

〔3〕点燃蜡烛,在另一侧的屏上看能否成像,能成像的是凸透镜

如何制作照相机、潜望镜。

最简单的照相机是针孔照相机,随便找个方纸盒,例如小化装品的包装盒就行。

将其一端挖掉,蒙上一半透明纸作为“底片〞及成像镜。

再将相对的一端用针扎一个小孔。

成功了。

你将小孔一边对着窗户或有亮光的地方〔例如灯泡〕看,“底板〞上是否已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倒像了?

针孔照相机的最大优点除了非常简单之外,就是根本不用对光〔聚焦〕。

如果你要用凸透镜作道理一样。

潜望镜也好作:

找一个日光灯的外包装纸套〔断面是正方形〕,将其做成潜望镜状的拐弯,再在两个拐角处以45度安装上两个小平面镜,就成功了。

凸透镜可以用废弃了的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