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062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docx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屈原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姓屈,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新||考古发现可能实际为龙阳,今湖南汉寿,注1)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

同时主持外交事务。

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

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注1:

最近对湖南汉寿县||屈原学会提交的有关“屈原故乡汉寿说”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在仔细阅读所报材料和出土文物介绍后,又到汉寿县沧港古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大量的屈原遗迹和出土文物以及与||屈原作品相关描述的印证,使人不得不感到屈原故乡很||有可能在汉寿,起码“屈原故乡在汉寿”可称为有根据的新||的一说。

【家世、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屈原的祖先和楚王的祖||先一样,开始也姓芈,后来改姓熊;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

这就是屈原的故乡。

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

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

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

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

屈原的||父亲叫伯庸。

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

屈原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

“忽忘||身之贱贫”。

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的结果||,大概不出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

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不遏其巧得||很,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

照中||国历法的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

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离骚》中说: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4]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从母体降生了。

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硕是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则说明这一天是寅日。

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这可是个好日子(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

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为前340年。

【取名】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4句是说:

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

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

“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

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

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7],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8]的天地人三统。

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屈原时期的外交】

春秋以来,许多小国经过长期的战争,逐渐被大国吞并。

到前403||年左右,形成了七个大国〈燕、赵、魏、韩、齐、楚、||秦〉并立争雄的局面。

这以后一直到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历史上把这180多年叫做战国时代。

这个时代,各国间斗争激烈||,攻伐连年,政局动荡。

诗人屈原就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变动的战国后期。

战国七雄||的实力并不平衡,而且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实力不断消长。

||战国初期,赵、魏、韩三国实行了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曾一度强盛过。

魏国经李悝变法||,还曾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可惜他们的改革不彻底,又||加上所处地势不利,很快又衰落了。

燕国处在偏||僻的北方一角,努力开拓东北的疆域。

经过燕王哙的禅让,也算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没有充分地完成,所以“凡天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只是受到战祸较少,还能偏安一方而已。

剩下齐、楚、秦三国,开始||还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以后||,努力增加生产,鼓励人民战斗情绪,十年之后,国富民强,连年攻击各国,成为其他六国||的严重威胁。

由于秦的强大,其他六国中的任何一国都已不是敌||手。

于是有一批策士提出了“合纵”的主张,就是从燕到楚,南北六国联合成一||条纵线,共同反对西方的秦国。

主张合纵的代表人物叫苏秦,前334年,他说动||了燕文侯,资助他游说六国,建立起合纵组织。

前3||18年,苏秦约纵六国攻秦,楚怀王曾为纵长,可惜被打败了。

与此对立的,秦国也组织一||批策士提出了“连横”的主张,就是西方的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家结成联盟,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横线来攻击另一个国||家。

连横的代表人物是张仪。

前328年,张仪为秦相,推行连横政策,很有成效。

||屈原生活的战国后期,七国争雄的斗争,基本上就||是合纵连横的斗争。

【楚国的外交】

在秦、楚、齐三国中,||秦和楚又是最有可能统一六国的国家,而且秦占优势。

所以楚国只有和||齐国联合,才能和秦国相对抗。

而秦只有破坏了齐楚联盟,才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实现她统一六国的大业。

这就是屈原所处时代||楚国的外交形势;就楚国内政方面来说,要想富国强兵,战胜秦||国,就一定要加强法治,限制贵族特权,举贤授能,||发展经济实力。

屈原提倡变法,反对腐败的贵族统治;主张合纵,坚持联齐抗||秦的外交政策,正是从战国七雄争霸的形势出发,符合楚||国长远利益的正确方针。

【屈原初任左徒】

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

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

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

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

左徒比楚国的令尹只低一级,他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

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齐抗秦。

足见屈原曾是楚国兼管内政外交的重要官员||。

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

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

这批人目光短浅,妒贤害能,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把国家的长远利益置||之脑后。

可是他们的权势很大,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

昏愦的||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第一次流放:

(汉北地区)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带了很多财宝到楚国活动。

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

“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

”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怀王不以为然,听信了张仪的鬼话,就把相印授予张仪,封||张仪为相;贪图六百里的商砖之地,真的和齐国||断绝了合纵之盟;还派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

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

愚蠢的怀王,还以为是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

||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

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

“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

从某地到某地,长宽六里||。

”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这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

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

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

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

“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

[11]||”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糊涂透顶的楚怀王居然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

等到屈原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

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

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

当时屈原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

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

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

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今河南泌阳县东北)。

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

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

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

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

”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

||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

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

前296年||,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

楚国人都怜悯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

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

秦国、楚国断绝交往。

第二次流放:

(江南地区)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

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

“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

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

”楚顷襄王很忧虑,就谋划再与秦国讲和||。

屈原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他和楚国人民一样,一方面责怪子兰不||该劝怀王入秦,以至使怀王死在秦国,又责怪他不该怂恿顷襄王向秦国屈膝投降。

他写诗||抒情,表达了他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

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以诗歌抒发心情:

从顷襄王六年到十八年,楚国基本上被秦国||掌握,俯首听命,不敢动弹。

屈原对此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眼看着国势日||弱,民生多艰,只好以诗歌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

投汨罗江自尽:

秦国对楚王的妥协退让,并不满足。

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

《哀郢》所说: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就是描述这一片仓惶混乱的状况。

屈原在这||前后,曾沿江西上,还想看一看这满身疮痍的祖国和他终身辅佐的楚王||。

结果只看到强秦的步步进逼,楚国朝廷的腐败和昏庸。

想为楚王“奔走以||先后”,“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眼看着祖国一步步走向||灭亡,自己却不能有一点作为,就埋下了以身殉国的思想,他过鄂渚(湖北武昌)||,人洞庭,溯沅水,经枉陼(湖南常德武陵县)至辰阳(湖南||辰溪),又折向东南,人于淑浦,暂时停留下来||。

不久又下沅江,人洞庭,渡湘水,到了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了。

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66岁左右。

此后,楚国日衰,于前223年,||为秦所灭。

后人写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纪念屈原】

||楚国的人民十分想念屈原,民间流传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都和屈原有关。

据说屈原死后,人们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龙抢走了。

而蛟龙却忌惮楝树叶和五色丝线,||所以人们就把米包成棕子来祭祀屈原;赛龙舟则||相传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

虽然这些传说都不可靠(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但却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热爱||,也说明了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另则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

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据闻一多《端午考》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

【屈原的名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主要作品】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他留下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记录共25篇。

虽然有的篇章是否||为屈原所作,还有疑议,但可以确定是屈原作品的还是||占多数。

如《离骚》,就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品。

||

《离骚》、《九章》、《九歌》、《天问》、《哀郢》、《怀沙||》。

【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诗||人,他在效忠祖国、抵御强敌方面是和楚国人民一致||的。

虽然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他留下的大批诗歌,却给楚国人民报仇雪耻||、恢复祖国的决心以极大的鼓舞。

对后来推翻暴秦,复兴楚国起了巨||大的作用。

历史的发展,不但没有淡化人民对屈原的怀念,反而更扩大了屈原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7个国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于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隆重||纪念他,屈原的名字,将永远保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争取国际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