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51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文记叙文写景散文练习Word下载.docx

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⒃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⒄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

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⒅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

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

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

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⒆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

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

“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21、“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4分)

22、“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3分)

23、“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2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②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2)享受春雨

厉彦林

①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

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

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

②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

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

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

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

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

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

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

雨点劈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

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

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

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又唧唧喳喳地把头缩回去。

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

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

④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

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

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

……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

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

真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

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

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

每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缕成长的愿望。

⑤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

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

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

(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

21.教材《谈谈散文》中指出“散文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那么,选文是以

        的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2分) 

22.请根据示例分析春雨的其他特点。

示例:

第②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朦胧,多姿,无私奉献。

第③语段让我们感受到。

第④语段让我们感受到。

23.请结合选文内容或个人生活体验,说说你对第⑤语段“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这个句子的理解。

(3分)

24.选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

请说出理由。

25.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受,请运用排比写一段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你对“夏雨”或“秋雨”的感受,60字左右。

(3)那盆水仙花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

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

“你又来了,出去!

出去!

”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

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

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

“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

”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

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

“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

一看,又是那老头。

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

”“臭老头,快出去!

”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

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

”我平静地说。

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

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

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

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

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

我问学生:

“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

“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

”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

我说道:

“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

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

“我愿意!

”“我也愿意!

”……好多学生都争着说。

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

“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

”陈业兴奋地说:

“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

”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

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

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

李老师说:

“他死啦。

”“啊,怎么死了呢?

”我很是惊愕。

“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

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

”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

(选自2009年第6期《小小说月刊》作者:

杨聪有删改)

5.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

老头闯课堂

老头

同学帮老头

“我”善待老头

→→→→

6.小说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老头,一个是杨老师(“我”),你最欣赏哪个人物?

请说明理由。

7.下列句子任选一句,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

(1)一看,又是那老头。

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8.文中划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捡饮料瓶,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

请联系语境,描写老头的心理活动。

(30字左右)(3分

(4)镜泊湖的黄昏  

熊召政

⑴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

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

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

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

譬如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人的相拥;

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

⑵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的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禅机。

⑶说到禅机,似乎有些突兀,但我如此表述,绝非心血来潮。

说它之前,让我们还是先来追寻一下镜泊湖的历史吧。

⑷用地质学家的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仅比瑞士的日内瓦湖低了 25米 。

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

镜泊湖乃牡丹江故道,造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

于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

⑸张广才岭并非以某位汉人的姓氏命名,它是满语,读“遮根采良”,意为吉祥如意。

镜泊湖在历史上亦有多个称谓。

汉朝时,它叫湄沱河;

唐高宗时,改称阿卜湖;

唐玄宗时,又名呼汗海。

明代称镜泊湖,清代称毕尔腾湖。

这满语的毕尔腾,仍然是“水平如镜”的意思。

辛亥革命后,复改为镜泊湖,沿用至今。

⑹既是牡丹江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的感觉。

它虽然有 90公里 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唯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的生动。

⑺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

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质,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

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

⑻游船入湖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

两岸的青山,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

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

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

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

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

这两位诗人,均生存于中国的禅宗诞生之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

⑼美的东西,大多转瞬即逝。

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

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

既是灿烂,也是淡泊。

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

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⑽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

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

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

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

这最后的辉煌实在太美了。

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  

⑾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

我捡拾刚才拍摄的湖波,取景框中的画面一出来,我不免大吃一惊。

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

(选自《新民晚报》 2007年10月30日 )  

12.黄昏是一种美丽,镜泊湖的黄昏更是充满着美丽。

但文章开篇却从“黄昏有时是一种错误”说起,从表达技巧上看,这是怎样一种表达技巧?

(2分)  

  

 

13.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

跟其它湖泊比较,它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4分)  

14.游览黄昏中的镜泊湖,看到了“别致的生动”。

第8段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了这种“别致的生动”?

15.读第8、9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句流露出阮籍对黄昏是怎样的态度?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句流露出李商隐怎样的情感?

(3)阮籍和李商隐均未参透生命的禅机,本文作者参透的禅机是什么内容?

(5分)  

16.选出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文章第一段强调黄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

B.文章引用阮籍和李商隐诗句的目的,是为他们不能参透生命而感到惋惜。

C.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镜泊湖的黄昏,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水上黄昏的优美画卷。

D.文章不仅写景,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的胸怀。

  

(5)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

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

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

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

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

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

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夭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

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

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

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

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

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

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

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

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

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

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

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

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

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

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

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

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

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

树叶落尽以后,树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

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

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

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

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

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选自《读者)2007年第23期)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18.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19.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20.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瑰花如雪。

21.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是什么树?

请谈谈你的理由。

(5分)

(6)火车6年不到站(10分)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

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

  “六年?

”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

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

“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

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

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

他找到我,说:

“你去不去逛街?

”我惊讶地问:

“这里有街吗?

”他兴冲冲地说:

“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

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

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

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

“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

”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

他扯开喉咙喊:

“开船的呢?

”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

他很着急,我安慰他:

“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

”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

“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

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

“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

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

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

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

“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

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

“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

”他肯定地说:

“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

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6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作者魏岚)

22.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

23.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

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惊呼—→—→脱衣服—→—→向对岸游去—→

24.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25.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7)龙井问茶

■钱汉东

①杭州西湖是最令人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