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5300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30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xx

审查专家:

xx

(按姓氏笔画排序)xx

目次

Contents

1总则

1.0.1为了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规范各类满堂式与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和使用,推广应用新技术,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涉及的支撑体系包括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撑架以及各种立柱-横梁跨越式支撑架。

钢结构安装等其它承重支撑体系可参照执行。

1.0.3模板支撑体系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其结构构件与立杆(立柱)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同时,对于安装高度5m及以上、安装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还必须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的规定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0.4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和拆除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模板支撑体系formssupportingsystem

为浇筑混凝土构件或安装钢结构等安装的模板主、次楞以下的承力结构体系。

2.1.2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fullhallsupportingsystemofforms

在纵、横方向,由不小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连接件等构成的模板承力结构体系。

其顶部的施工荷载通过可调托撑轴心传力给立杆,顶部立杆呈轴心受压状态。

2.1.3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stridingsupportingsystemofforms

由立柱、横梁组成的稀疏立柱式高大模板承力结构体系或用于跨越既有道路(车行、人行)、桥梁等构(建)筑物的对下部空间有一定净空要求的模板承力结构体系,其组成部分包括基础、立柱结构和横梁结构等。

本规范中亦简称为立柱-横梁式模板支撑体系或门洞式模板支撑体系。

2.1.4立杆standingtub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直接支承主楞的竖向支撑杆,主要采用扣件式或碗扣式脚手架钢管。

2.1.5底座baseplat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包括固定底座、可调底座。

2.1.6可调托撑adjustableforkhead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插入立杆钢管顶部,可调节高度的顶撑。

2.1.7水平杆horizontaltub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的水平杆件,沿支撑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为纵向水平杆;

沿支撑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为横向水平杆。

2.1.8扫地杆bottomreinforcingtub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贴近地(楼)面设置,连接立杆根部的纵、横向水平杆件;

包括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

2.1.9封顶杆topreinforcingtub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贴近立杆顶端可调节支托的底部设置,连接立杆顶部的纵、横向水平杆件;

包括纵向封顶杆、横向封顶杆。

2.1.10斜杆slanttube

专用于碗扣式满堂支撑架中两端带有旋转式接头的通高布置的斜向杆件,斜杆设置在有纵、横向水平杆的碗扣节点上。

2.1.11剪刀撑topreinforcingtub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在支撑架竖向或水平向成对设置的钢管扣件交叉斜杆。

2.1.12立柱standingcolumn

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用于支撑横梁结构的构件或结构,包括扣件式钢管、碗扣式钢管、型钢(包括大钢管)或万能杆件组装件等。

2.1.13大钢管largediametersteeltube

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用作立柱结构的直径不小于200mm的钢管。

2.1.14横梁transversegirder

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用于将上部荷载传至立柱结构的水平梁式转换构件或结构,包括型钢、贝雷梁、万能杆件组装件等。

2.1.15连接系linkingsystem

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用于增强结构整体性、稳定性的连接构件。

2.2符号

2.2.1荷载和荷载效应

Gk——模板支撑体系上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Qk——模板支撑体系上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标准值;

——基本风压值;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Gk——为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为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N——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

——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顶面的轴向力;

——立杆中由风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c——竖向荷载及风荷载组合下迎风面外侧立杆的轴压力设计值;

——立杆中由所有永久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之和;

——立杆中由所有竖向可变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之和;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风荷载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风荷载作用产生的架体底部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立杆基础地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2.2.2材料性能和抗力

R——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

C——构件或结构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变形规定限值;

E——弹性模量;

G——剪切模量;

f——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强度设计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容许轴向应力;

]——容许剪应力。

2.2.3几何参数

——外径;

t——壁厚;

A——截面积,立杆基础底面积;

I——截面惯性矩;

W——截面模量;

i——回转半径;

——长细比;

l0——立杆段的计算长度;

la——迎风面内立杆间距;

h——立杆步距;

a——顶步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

2.2.4计算系数

——风振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荷载体型系数;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第i各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k——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立杆长度附加系数;

——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考虑整体构造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修正系数。

3总体布置与结构形式

3.1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结构形式

3.1.1满堂式支撑体系主要有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和碗扣式钢管支撑架两种类型,满堂支撑架主要由立杆基础、立杆、水平杆(包括扫地杆、封顶杆)、剪刀撑及斜杆、底座、可调托撑以及连接件(碗扣或扣件)等组合而成。

各组件的构成如下:

基础:

混凝土面层、条石、垫板基础等;

立杆:

扣件式钢管、碗扣式钢管;

水平杆(亦称横杆):

剪刀撑:

钢管和扣件组成的成对交叉斜杆;

连接件:

扣件、碗扣、立杆连接销、限位销、横杆接头等;

加固件:

模板支撑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的水平连接件等。

3.1.2满堂式支撑体系应传力明确。

架体作业层顶部施工荷载通过可调承托直接传给立杆,立杆将轴心力传给基础,在不考虑水平荷载的情况下,立杆应始终处于轴心受压状态,严禁承受偏心荷载;

纵横向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起联系作用,用于减少立杆计算长度,提高立杆和架体整体稳定性。

3.1.3满堂式支撑架设置人行或车行通道时,为保证立杆的轴心受压受力状态,应采用立杆(立柱)-横梁式的跨越式支撑架进行转换(图3.1.3),跨越式支撑架的布置与结构形式应满足本规范第3.2节的规定。

图3.1.3满堂式支撑架下设通道时的跨越式转换构造

1—满堂式支撑架;

2—跨越式转换支撑架

3.1.4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碗扣式钢管支撑架不应兼做施工脚手架,且不能将模板支撑架和施工脚手架相连接。

3.2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结构形式

3.2.1立杆(立柱)-横梁式的跨越式支撑架是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单跨或多跨门式或框架式模板支撑体系,其中横梁可以是连续式的也可以是简支式的。

横梁结构上部也可以设置满堂式支撑架(图3.2.1-1)。

上部满堂式支撑架的布置与结构形式应满足本规范第3.1节的规定。

图3.2.1-1跨越式支撑架上部设置满堂式支撑架构造

1—跨越式支撑架;

2—满堂式支撑架

跨越式支撑架宜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杆(构)件拼装。

跨越式支撑架由支撑架基础、立柱、横梁以及连接系组成。

基础:

混凝土面层、路面、扩大基础、桩基础等;

立柱:

脚手架钢管、大钢管(单肢或多肢格构柱)、型钢、万能杆件组件等,当单肢立柱不易满足抗压稳定性时,可以采用多肢格构式组合立柱;

横梁:

脚手架钢管、型钢、贝雷梁、万能杆件组件或其它型式的桁架梁。

以单跨为例,立杆(立柱)-横梁式的跨越式支撑架的组合形式如图3.2.1-2~图3.2.1-6所示。

图3.2.1-2脚手架钢管立柱-型钢组合跨越式模板支撑架

1—脚手架钢管立杆基础;

2—脚手架钢管组合立柱;

3—型钢分配梁;

4—型钢横梁

图3.2.1-3型钢(大钢管)立柱-型钢组合跨越式模板支撑架

1—型钢(大钢管)立柱基础;

2—型钢(大钢管)立柱;

3—型钢横梁

图3.2.1-4型钢(大钢管)立柱-贝雷梁组合跨越式模板支撑架

3—贝雷梁

图3.2.1-5型钢(大钢管)立柱-万能杆件桁架梁组合跨越式模板支撑架

3—万能杆件桁架梁

图3.2.1-6万能杆件立柱-万能杆件桁架梁组合跨越式模板支撑架

1—万能杆件立柱基础;

2—万能杆件立柱;

3.2.2立杆(立柱)-横梁式的跨越式支撑架跨越人行道、车行道时,其结构形式、门洞的净空、净高和车辆限速要求尚应满足《跨越式施工支架技术规程》DBJ50-112-2010的规定,并应按照《跨越式施工支架技术规程》DBJ50-112-2010的要求设置锥筒、防撞砂筒、限高限宽门等交通防护设施。

4设计荷载和设计方法

4.1荷载分类

4.1.1作用于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

4.1.2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上的永久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

1架体的结构自重:

包括立杆(立柱)、纵向及横向水平杆(水平转换横梁)、水平向及竖向剪刀撑、扣件或碗扣及配件、可调撑托等自重;

2可调撑托以上的模板面板、连接件、紧固件、支撑主楞及次楞或钢桁架等的自重;

3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钢筋的自重;

4.1.3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上的可变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

1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设备荷载;

2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对支撑架体系产生的竖荷载;

3水平风荷载;

4.1.4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尚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他实际存在的可变荷载作用,如混凝土泵送对支撑架系统产生的水平作用力等。

4.2荷载标准值

4.2.1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上永久荷载标准值Gk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架体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图纸、模板和支撑架体系构配件的理论重量确定;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应按混凝土结构物理论重量乘以超方系数计算,混凝土超方系数取1.05,计算混凝土结构物理论重量时,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重力密度24kN/m3,对特殊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重度确定;

3钢筋自重标准值按下列规定采用:

1)对一般楼面、屋面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

楼板可取1.1kN,梁可取1.5kN;

2)对楼面转换大梁、大跨度楼(屋)面梁以及桥梁结构箱梁等配筋率较大的梁应根据工程施工设计图确定。

4.2.2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上可变荷载标准值Qk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人员、设备及堆放施工材料荷载标准值按均布活荷载取1.0kN/m2;

2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竖向荷载标准值按均布活荷载采用2.0kN/m2;

3作用于架体上的水平均布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4.2.2)

式中

——风荷载标准值(kN/m2);

——风振系数,取1.0;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照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根据架体所在地的地面粗糙程度划分为A、B、C、D四类,按表A.0.1采用;

——基本风压值,取0.25kN/m2;

——风荷载体型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1)满堂式模板支撑架体形系数:

悬挂密目式安全立网的模板支撑架体形系数

为密目式安全网挡风系数,取0.8;

无遮拦模板支撑架体型系数,应将架体视为空间多排平行桁架结构,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表7.3.1第32项的规定计算。

2)跨越式模板支撑架体型系数:

跨越式模板支撑架立柱顶部以上迎风结构的体形系数,应将架体视为空间多排平行桁架结构,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表7.3.1第32项的规定计算。

注:

1满堂式模板支撑架应分别进行纵横两个风向的风荷载计算,架体部分和上部模板部分应按照两个独立的迎风面进行计算,模板部分风荷载水平垂直地作用在迎风面积的形心,支撑架部分的风荷载水平垂直地作用在迎风面杆件节点处;

2跨越式模板支撑架可仅考虑垂直于洞口方向的风荷载,并且仅考虑立柱顶部以上结构作为迎风面,风荷载水平垂直地作用在迎风面积的形心;

4.3荷载设计值

4.3.1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万能杆件结构和贝雷梁除外)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4.3.2计算支撑架结构或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应取1.0;

对支撑架结构的倾覆、滑移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1)一般情况下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0kN/m2的可变荷载应取1.3;

2)风荷载分项系数取1.4。

4.3.3计算支撑架结构或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各种荷载均应采用标准值(分项系数均取1.0。

4.4荷载效应组合

4.4.1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4.4.1-1)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9;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的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按以下两种情况进行组合:

(4.4.1-2)

(4.4.1-3)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4.3.2条采用;

——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

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4.3.2条采用;

SGk——为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为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i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n——参与组合的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按以下方式进行组合:

(4.4.1-4)

——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对于风荷载取0.6,其他可变荷载取0.7。

1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形的情况;

2当SQ1k无法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SQ1k,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3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

4.4.2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采用,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4.4.2-1)

式中C——构件或结构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变形规定限值。

对于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可仅采用各永久荷载产生的变形,按下式采用:

(4.4.2-2)

式中n——永久荷载数。

5设计计算

5.1一般规定

5.1.1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撑架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以及风荷载。

2支撑架结构应传力明确,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

3当验算支撑架系统在竖向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稳定性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

5.1.2满堂式模板支撑架无风荷载作用时,立杆应按轴心受压杆件进行简化计算,当有风荷载作用时,立杆应按压弯构件计算,两种情况下纵横向水平杆和水平、竖向剪刀撑均不需要进行计算,仅需满足构造要求。

5.1.3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设置不同分为普通型和加强型两种构造类型,其构造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2.11条的规定,两种类型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2.6条第1款的规定。

5.1.4跨越式支撑架采用结构静力学方法进行一阶弹性分析。

对于受力复杂的支撑架结构(万能杆件组合构件、贝雷梁、桁架梁等),应采用可靠方法进行空间分析或采用合理简化后的平面分析。

5.1.5跨越式支撑架当采用万能杆件结构或贝雷梁结构时,除了可采用本规范的极限状态设计法除外,也可按照《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采用容许应力法进行承载力设计。

5.1.6支撑架结构构件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压构件长细比:

碗扣式钢管立杆和扣件式钢管立杆均不应大于150,剪刀撑中的压杆不应大于250;

型钢杆件不应大于150。

2受拉杆件长细比:

各种钢管和型钢杆件均不应大于350。

5.1.7跨越式支撑架的横梁结构应验算其挠曲变形,横梁结构的整体允许变形(挠度)值不应大于计算跨度的1/400。

5.1.8碗扣式钢管与扣件式钢管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与可调承托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8采用。

表5.1.8钢管钢材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与可调承托承载力设计值

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强度设计值f

205.0N/mm2

弹性模量E

2.06×

105N/mm2

可调托撑承载力设计值

40.0kN

5.1.9跨越式支撑架所用型钢的钢材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焊缝与螺栓强度设计值的取值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采用。

5.1.10跨越式支撑架所采用的万能杆件结构和贝雷梁结构采用容许应力法进行设计时,钢材容许应力按表5.1.10采用。

表5.1.10万能杆件用钢材的容许应力(N/mm2)

钢材

容许应力

模量

牌号

轴向应力[

]

剪应力[

剪切模量G

Q235(A3)

170

100

2.1×

105

0.81×

Q345(16Mn)

273

208

5.1.11满堂式支撑架钢管的截面特性应按表5.1.11采用。

表5.1.11钢管截面特性

外径

(mm)

壁厚t

截面积A

(cm2)

截面惯性矩I

(cm4)

截面模量W

(cm3)

回转半径i

(cm)

48.0

3.5

4.89

12.19

5.08

1.58

48.3

3.6

5.06

12.71

5.26

1.59

5.2满堂式支撑架计算

5.2.1满堂支撑架结构设计和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拟浇筑混凝土构件的平面布置和构件形状、尺寸,绘制模板支撑架立杆平面布置图;

2绘制拟浇筑混凝土构件以及模板支撑架立杆、横杆、剪刀撑等杆件的剖面图;

3确定各种作用荷载的标准值,计算各种工况下最不利单肢立杆的内力(弯矩、轴力);

4验算最不利单肢杆件的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的稳定性(考虑稳定性的强度验算);

5进行风荷载作用下的架体抗倾覆验算;

6进行架体的构造设计;

7进行立杆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5.2.2考虑稳定系数的立杆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不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时:

(5.2.2-1)

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时:

(5.2.2-2)

式中N——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本规范式(5.2.3-1)、式(5.2.3-2)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计算立杆段的长细比

由本规范附录B表B.0.1取值;

——长细比,

l0——计算立杆段的计算长度(mm),按本规范第5.2.6条的规定计算;

i——立杆钢管的回转半径(mm),按本规范表5.1.11采用;

A——立杆钢管的截面面积(mm2),按本规范表5.1.11采用;

W——立杆钢管的截面模量(mm3),按本规范表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