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5652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我们身上的小尺子》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一拃长

身高

学生在测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及方法,如:

在测量伸开手臂的长度时,被测量的学生的双臂要伸直,十指要伸开;

测量身高时,头不能抬太高,也不能太低;

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拉直等.

〔三〕稳固新知:

活动三:

用拃、庹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生分组活动测量教室内物体的长度.并汇报交流.

如:

黑板的长度、课桌的长度、同学的身高等.

学生交流:

1、黑板的长度是4米80厘米,我量了4庹,一庹是1米20厘米,4庹就是4米80厘米,大约5米. 

2:

我估计×

×

同学的身高是1m30cm,因为我刚刚量的我的身高是1m20cm,他比我高一些,我觉得他应该是1m30cm.

3:

同学的身高是1m28cm,因为我刚刚量我自己的身高就是这个,我觉得我们两个一样高.......

4:

同学的腰围是50cm,因为我刚刚量了我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和我的身高差不多,是1m20cm,现在,我一只胳膊就能将他的腰围住,说明他的腰围跟我的胳膊的长短差不多,我看最多也就50cm吧.等等

5、我估计一下我们的教室长度大约是10米.我先测量出我的一步大约是50厘米,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我走了20步.等等

活动四:

活动小结,学生谈感受.

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

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老师,我发现我的估计能力越来越高了,我估计的结果也越来越准确了,我看,要想估计准确就需要多练习.

我觉得记住几个标准很重要,比方我记住我的身高,我在估计的时候就和自己的身高相比,估计得就比拟准确了.

师小结:

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积累起来的.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多做练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达标反应

〔1〕选一选.

拃步

①教室的长度用〔〕估测比拟适宜.

②课桌的长用〔〕估测比拟适宜.

③文具盒的长用〔〕估测比拟适宜.

〔2〕填一填 

床长约2( 

 

) 

跳绳长约200〔 

〕 

楼房高15〔 

(3)帮小明改日记.

今天,我在参加200厘米的赛跑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老师奖给我一本长20米,宽16厘米的硬皮本.我快乐地向前一下蹦了100米,不料撞到一棵高5厘米的树上.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认识厘米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喜欢.

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心愿!

请看大屏幕.〔播放动画:

从前,有个叫阿福的人,他想做一件新上衣,于是,来到一家裁缝店.师傅说:

“欢送,欢送,我来给你量一量,徒弟,你来记!

一拃、两拃、三拃,身长三拃;

袖长……〞量完之后,师傅有事要出门,就让徒弟来做.徒弟边做边量:

身长三拃,一拃、

两拃、三拃……过了两天,阿福高快乐兴地来取新上衣,穿上一看:

“啊!

这衣服太小了!

〞师傅连忙走过来,量了量阿福的新上衣,然后对徒弟说:

“告诉你身长三拃,怎么做成了两拃?

!

〞徒弟怎么也想不明白:

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把你想的说给同桌听.

生1:

徒弟没有认真做.

生2:

徒弟没有用尺子量.

生3:

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

我们看书上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出示女孩说的话:

他俩的拃不一样长.〔生齐读〕

看来她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再看小男孩是怎么说的.一起读男孩的话〔用同一个人的拃量就好了〕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用师傅的拃量师傅做,用徒弟的拃量徒弟做,就好了.

是呀,这样做阿福就能穿上适宜的新衣服了.

[反思:

本环节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导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紧接着引导他们在对故事的思考,并从中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认识尺子

〔1〕初步感知

小博士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请看:

〔出示小博士的图案和文字:

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一起读!

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这儿就有一幅放大的尺子图,〔出示尺子图〕

师:

认真观察:

尺子上都有什么?

〔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汇报交流,梳理总结.

有数.

有哪些数?

一起读.

生一起读:

0、1、2、3、4、5、6、7、8、……

有许多长、短不一样的线.

对!

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是刻度线.这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表示0刻度.

你认为0刻度在尺子表示什么?

表示0厘米

生4:

表示从0开始量

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板书:

0刻度-----起点〕

生5:

尺子上还有两个英文字母CM..

请继续看大屏幕.

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6: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说的真完整!

对,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

厘米CM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厘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认识尺子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的观察和阅读完成,少了一些老师教的痕迹,多了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除了cm两个字母学生不认识,其余内容一气呵成.]

2、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认识1厘米.

那1厘米有多长呢?

〔板书:

1厘米〕〔出示下列图〕

从哪到哪是1厘米呢?

谁能指给大家看?

〔找两生到前面去指.〕

从0到1是1厘米.

从5到6是1厘米.

下面请你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把尺子,边指边说从几到几也是1厘米?

从2到3是1厘米.

从10到11是1厘米.

从7到8是1厘米.

把你找到的一起说给老师听!

同学们真了不起!

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A、从小棒中找1厘米.

请你从学具盒里找到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

这根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一起说〕

1厘米.

看来大家都找对了,那就伸出一个胜利的手势,向自己表示祝贺吧!

〔生欢呼〕

B、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厘米.

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有多长吗?

试一试!

举起来让老师看.请放下!

同学们真能干!

表示得都很接近!

C、找生活中的1厘米.

小电脑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

齐读.

小电脑要让我们干什么?

让我们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真是会审题的孩子!

我们先看小明有什么发现?

小明发现了什么?

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认真观察这幅图,〔出示小明在尺子上比的图〕小明是怎样知道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的?

他是在尺子上比的.

谁还有补充吗?

他食指的宽度在0和1之间.

真是会观察的孩子!

把掌声送给他!

你食指的宽度大约是几厘米呢?

请在尺子上比比看!

生齐说: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钉子长1厘米.

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

学生说的不一定是图钉,当时应该反问一句:

“你说的钉子有多长?

能用手势比给大家看吗?

〞给发言学生一个补充完善的时机.〕

我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小蚂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还有许多小手高举着〕

把你找到的一起大声说给老师听!

同学们真了不起!

不仅会听课,而且还善于观察!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都大约是1厘米.

〔出示图片,老师解说:

透明胶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计算器上按键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大门牙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重点环节,我安排了六次活动:

找大屏幕尺子上的1厘米、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找出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用手势比出1厘米、找生活中的1厘米、欣赏生活中的1厘米.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开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突出了活动的重点.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学生1厘米概念的建立是比拟准确的.]

3、认识几厘米.

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从哪到哪是2厘米呢?

〔自己在

尺子上找一找吧.〕

从0到2是2厘米

从5到7是2厘米

从8到10是1厘米.

同学们找的非常好!

除了找出1厘米和2厘米,在尺子上你

还能找到几厘米呢?

〔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我找到了4厘米,从0到4是4厘米.

我找了5厘米,从0到5是5厘米.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老师带来了关于尺子的小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配音小资料:

古时候,我国是用市尺作为长度单位,英国用英尺作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不一样,买卖物品时就出现不同的意见,造成了交易的不方便.为了便于交流,世界上规定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并且做成了米尺.因此,世界各国统一用米尺来量物体的长度.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就是米尺的一局部.〕

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是什么尺子的一局部?

米尺.

通过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对厘米这一常见的长度单位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米尺的由来〞这一小资料的引入,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对这一内容很感兴趣.]

4、用尺子量.

〔1〕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子量物品的长度.〔板书:

测量〕

齐读要求.

这道题要让我们干什么?

让我们测量纸条的长度.

纸条在哪儿呢?

谁能上来指一指?

〔指名一生上台指〕

怎样量呢?

我们看老师是怎么说的?

〔出示老师说的话:

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老师说了什么?

〔小组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先干什么?

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谁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

〔指着〕请看:

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了吗?

生齐:

对准了.

再干什么呢?

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请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知道纸条有多长了吗?

5厘米

〔2〕学儿歌,促理解.

关于测量老师还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呢!

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吧!

〔出示配乐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食指宽一厘米;

用直尺量物体,左端要和“0〞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反思:

这首儿歌既让学生稳固了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测量方法理解.同时还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让学生放松身心,活泼气氛.]

〔3〕动手测量:

现在你想不想量一量?

请你从学具盒里任选一根小棒量出它的长度.

我量的是5厘米.

他选的是绿色的小棒,也是选绿色的举手.你们量的是几厘米?

5厘米.

谁和他选的不一样?

我量的是8厘米.

他选的是蓝色的小棒.也是选蓝色的举手.你们量的和他一样吗?

一样.

谁和他俩选的都不一样?

我选的是红色的小棒,长1厘米.

和她选的一样量的结果也一样的举手.

量的都很准!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再学儿歌促理解,最后让学生动手测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一起说.

厘米的认识

你都学会了什么?

我知道0刻度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我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我知道了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同学们都是会学习的孩子!

我们还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那你认为自

己学的怎么样啊?

〔生纷纷举手〕

一起大声说!

非常好!

师:

老师相信大家都是最棒的!

学生的总结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在这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总结的时机,教给他们及时梳理所学内容的方法.]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教学内容

教材54-55页,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教学提示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是继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另一种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其中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的教学的重点.所以这节课重点引导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精确的过程,体会到只有将方向和距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方向和距离〞的知识打下根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方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根据方向和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并用角度表示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李老师坐在哪里呀?

描述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数对来确定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你为什么不用数对告诉老师李老师的位置呢?

不行,不成列.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又该怎么确定物体的位置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

根据现场情境导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后面活动的开展.

〔二〕探究新知:

1.生活情景展开讨论,确定位置的条件.

知道我找李老师干什么吗?

不知道.

想知道吗?

想.

我听说李老师老家是莘县的,我想问问她莘县在什么方向,大家有没有知道的?

指.

我这里有一张聊城的地图,我们在上面看看莘县在哪里.

能看清楚吗?

……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一点,我变变变,现在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

莘县是不是在聊城的西南呢?

我们一起验证一下,还记得平面图上,方向是怎么规定的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西南在哪里?

指这个区域.

聊城的西南一定是莘县吗?

能不能说得更准确一点?

同桌交流交流.

角度.

屏显角度〔40°

、60°

〕现在能说清楚莘县的位置了吗?

西偏南40°

、南偏西50°

咦,为什么会有两种结果,你们俩上来说一说,这是怎么回事?

解释西偏南和南偏西,用手势表示.

明白怎么回事了吗?

明白了.

两个同学一个以北为基准,一个以西为基准描述出莘县的位置方向,在地图上,这两个方向都容易找到,两种描述都可以,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借助指南针、北极星识别方向,因而南北方向更容易识别一些,因此,大家习惯上就以南北为基准来描述方向,既然这样,两位同学的说法谁是大家习惯的描述方向?

〔指其他三块区域〕按习惯的说法,这一块区域是————这一块呢?

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比划.

比划.

习惯上,我们就说莘县在聊城南偏西60°

方向上,这次我们能知道莘县的位置了吗?

能〔不能〕.

师成心错指:

这是莘县.

不是.

怎么回事?

距离、长度.

我要知道有多远.

〔出示比例尺〕给你比例尺,这段距离你能算出来吗?

能.

我从聊城出发,沿南偏西60°

方向,走40千米就到了莘县,看来,要准确描述事物的位置,必须说清几个要素?

方向、角度、距离、观测点.

师强调观测点.

2.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准确描述莘县的位置吗?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现在,你能说说茌平的位置?

〔屏显角度距离〕茌平在聊城〔〕偏

〔〕〔〕度方向〔〕千米处.

这里的〔〕度,又是偏离哪个方向的?

生解释.

是啊,只说“北偏东、北偏西〞只能确定在某一个区域,或者说在这个面上,有了角度,确定在这条射线上,只有确定了距离,才能确定事物所在的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从“面〞到“线〞再到“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板书〔方向、距离〕

现在请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按照下面的要求,把你老家所在县城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屏显〕我的老家在聊城〔〕偏〔〕〔〕度方向,〔〕千米处.

师巡视找代表作业展示,你知道他老家所在的县城吗?

你是怎么判断的,来比一比.

生练习

我老家在莘县北偏东60°

40千米处.

东昌府区〔高唐〕.....

这是怎么回事?

观测点变了.

看来,要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方向、角度、距离、观测点缺一不可啊.

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精确的过程,体会到只有将方向和距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拓展提升:

1.小A、小B、小C三家都在南偏西30°

方向上,你能想想出他们三家的位置特点吗?

2.A、B、C、D四家都距离聊城30千米,他们四家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如图,表示北偏东30°

方向的射线是〔〕.

2.如图:

P位于北偏东45°

方向,那么Q位于O的〔〕方向上.

3.健身房在小明家北偏东40°

方向200米处.

答案:

1.OA2.南偏东30°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确定位置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学习方法,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

〔六〕布置作业

1.如图,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  〕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

C.西偏南10°

D.南偏西10°

2.北偏西30°

还可以说成〔  〕

A.南偏西30°

B.西偏北30°

C.西偏北60°

3.观察图,学校在小明家〔〕偏

〔〕度〔〕的方向上,距离

约是〔〕.

4.观察图,雷达站在鱼雷舰的〔〕偏〔〕,

〔〕度的方向上,距离鱼雷舰站〔〕千米.

5.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文化广场在电视台的北偏东45°

1千米处.

〔2〕博物馆在电视塔的西偏南30°

方向2500米处.

6.A在B南偏西40°

方向上,那么B在A的〔〕方向上.

7.少年宫在中心广场南偏西30°

方向4千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画出少年宫的位置.

1.D2.C3.北西45°

600

4.南西4806.北偏东40°

⏹板书设计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观测点方向距离

⏹教学资料包

资料链接

利用指针手表和太阳确定地理方位的方法

1、方法:

第一种表述:

将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手表盘上的12点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即为南方.

第二种表述:

你所处的时间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数对准太阳,表盘上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比方上午8时,除以2商数为4,将表盘上的4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了.如果是下午,应按规定24小时计时法计算,比方下午2:

00,那么按14除以2商为7,将表盘7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了.歌诀:

“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

2、原理:

地球自转一周,好似太阳绕地球旋转了360°

.手外表上的时针的旋转也是匀速的,“太阳绕地球旋转〞一周的过程中,经历了24小时,时针绕表心旋转了720°

.“太阳绕地球旋转〞15度,经历约1小时,时针绕表心旋转了30°

.

这样,当我们视觉中太阳绕地球旋转角度θ时,外表上时针旋转的角度将是2θ,大致是同步的.

而我们又知道,上海在北回归线以北,地方时的12点就是太阳位于正南方的时刻.如果这时我们将手表上时数的12点对准太阳,那么12时指向正南,保持手表不动,让12点一直指向正南方,那么每隔一小时,太阳视位置转过约15度,手外表上转过约1小时〔30度〕.也就是说:

如果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手表盘上的12点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既为南方.

3、考前须知:

①以上的方法只适合在北回归线以北使用,假设是南回归线以南,将12点处对准太阳所在方向,时针与12点的中央即指向北方.

②注意地方时与区时〔北京时〕:

以上说的过的“12点就是太阳位于正南方的时刻.〞这里的12:

00指的是地方时,而我们平常手表显示的是北京时间,北京时间用的是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而上海的经度约为东经121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