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5868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壤肥料学》Word下载.docx

第1章

土壤矿物质土粒

9

6

第2章

土壤有机质

4

第3章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第4章

土壤水分

第5章

土壤空气及热量状况

第6章

土壤的保肥与供肥性

3

第7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第8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第9章

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

第10章

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施用

第11章

植物钾素营养与钾肥

第12章

植物钙镁硫硅营养及其肥料施用

第13章

植物微素营养及其肥料

第14章

有机肥料

第15章

复混肥

化肥综合实验

第16章

新型肥料与施肥新技术

第17章

农田土壤管理

第18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资源保护

第19章

土壤肥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合计

48

32

16

三、教学大纲内容(探为选做实验)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掌握土壤和土壤肥力及肥料的概念,理解土壤肥料的重要性,了解

土壤肥料科学发展、任务及发展前景。

树立保护土壤环境、珍惜土壤资源的意识。

[重点难点]

土壤、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肥料的概念。

[内容提要]

0.1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0.2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

0.3近代土壤肥料发展概况

0.421世纪土壤肥料科学的任务及发展前景

0.5土壤肥料学的内容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自学指导方案]

重点把握土壤与土壤肥力的概念,明确土壤在人类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重

点理解“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的内涵;

土壤生产力的内涵。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土壤、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

土壤肥力四因素是什么?

2.简述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3.简述城市绿地土壤的特征。

4.土壤肥料在可持续发展农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学习的重要性。

第1章土壤矿物质土粒

了解土壤矿物质的组成和特性的基础上,明确岩石、矿物的类型,掌握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的重大影响以及改良利用。

1.主要粘土矿物、三大岩石、风化类型及成土母质

2.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3.不同土壤质地合理改良利用措施

1.1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岩石

1.2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与土壤母质

1.3土壤矿物质土粒的组成与特性

[实验内容]

实验1.1土壤样品的采集

实验1.2土壤样品的制备

实验2:

土壤质地的测定

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强化自学能力,以教材为基础搞好预习与自学并参考相关文献来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宽度;

每次课要做好笔记,认真把握重点、难点,通过课后复习思考题的训练结合平时提问、测验,熟练掌握所学的内容和知识点,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土壤质地、风化作用类型和岩石类型

★2.比较母岩、母质与土壤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3.试述砂土和粘土的肥力特征,并据此分析砂土和粘土的管理要点。

(不同质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改良利用措施。

4.土壤质地土壤改良利用措施?

第2章土壤有机质

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腐殖质的性质,重点掌握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影响因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管理。

让学生深刻理解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1.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与腐殖化2.有机质的矿化率与腐殖化系数3.有机质在土壤肥

力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4.农业生产上增加有机质的途径

[内容提要

]

2.1

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

2.2

2.3

土壤腐殖质

2.4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

实验: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每次课要做好笔记,认真把握重点、难点,通过课后复习思考题的训练结合平时提问、测验,熟练掌握所学的内容和知识点,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有机质的转化及影响因素

★2.禾本科作物秸秆还田时为什么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秸秆还田为何施适量氮

肥?

3.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有哪些?

★4.谈谈园林土壤有机质提高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农业生产实践中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第3章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明确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结构性、耕性)对作物生长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掌握调控措施为种植业的丰产奠定良好的土壤物理性状。

1.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关系、良好结构的作用与创造及耕性的管理调节

2.容重的应用[内容提要]

3.1土壤的孔性

3.2土壤的结构性

3.3土壤的物理机械性与耕性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

本章复习思考题p81

1.土壤容重、孔隙度、孔隙类型与团粒结构及宜耕期

★2.土壤团粒结构在肥力上的重要作用?

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有哪些?

3.耕性及衡量标准

4.容重应用计算

5.良好的土壤孔隙状况的评价?

如何调控?

★6.计算题:

一亩地,耕层深度为20cm,土壤容重为1.15g/cm3,比重为2.65

1计算亩耕层土重和总孔隙度。

2已知现在土壤含水量为5%,要求灌水后达到25%,应补充多少水?

3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计算土壤有机质的重量。

★7.据测定某土壤0〜25cm土层的容重为1.28g/cm3,有机质含量为1.32%,计算其土壤孔隙度及每亩土壤中的有机质实际质量。

第4章土壤水

了解土壤水的类型、性质以及土壤水的运动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土壤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明确水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便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

1.相对含水量、田间持水量、萎焉系数、SPAC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含义。

2.土壤水分平衡及合理利用

4.水的表示方法及相关计算

4.1

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4.2

土壤水分的基础知识

4.3

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

4.4

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

4.5

土壤水分状况与水分平衡

※实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强化自学能力,以教材为基础搞好预习与自学并参考相关文献来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宽

度;

每次课要做好笔记,认真把握重点、难点,通过课后复习思考题的训练结合平时提问、测验,熟练掌握所学的内容和知识点,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复习思考题p107

1.土壤相对含水量、田间持水量、SPAC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含义

★2.土壤水分蒸发的三个阶段及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3.“锄头底下有水又有火”,对不对?

为什么?

4.已知土壤干、湿重、土壤体积,计算土壤含水量、容重和三相比等。

5.土壤水分平衡的调节措施及其原理是什么?

★6.从田间耕层(0-20cm)取原状土100cm3,称重为150克,烘干后称重为130克,该

土壤比重为2.65,田间持水量为30%,求:

(1)土壤容重

(2)土壤重量含水量(3)土壤相对含水量(4)土壤三相物质容积比

第5章土壤的空气与热量状况

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交换方式、土壤热性质以及土壤空气和土壤温度对作物生长、

土壤肥力的影响。

能利用土壤热性质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1.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2.土壤热容量、导热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极其调控措施

5.1土壤空气及其更新

5.2土壤热性质及土壤热量平衡

5.3土壤空气与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本章复习思考题p122

1.为什么沙质土是热性土,而粘质土是冷性土?

★2.“锄头底下有水又有火”,对不对?

3.“旱耪地、涝浇园”有什么道理?

★4.旱田土壤冬灌防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第6章植物的保肥性与供肥性

了解土壤胶体化学性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吸附保肥作用及影响土壤供肥性化学条

件,使学生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深入理解。

为认土、用土、改土及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土壤胶体种类、基本性质与对离子的吸收。

2.保肥性、供肥性、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土壤缓冲性能的含义;

6.1

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与植物生长

6.2

土壤胶体及其基本特性

6.3

土壤的吸附保肥作用

6.4

土壤的供肥性

6.5

影响土壤供肥性的化学条件

本章复习思考题p146

1.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是什么?

阳离子交换量?

提高阳离子交换量的措施?

2.土壤保肥性的方式有哪些?

★3•“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包含什么科学道理?

(或★农业生产中集中施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盐基饱和度与土壤pH值及肥力的关系?

5.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水云母等黏土矿物的性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6.酸性土与碱性土的改良原理。

第7章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了解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明确我国土壤分类原则与现行分类系统和我国土壤分布的基本规律,重点掌握当地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合理改良利用技术。

1.土壤形成因素及成土过程(粘化过程、钙化过程、盐化过程、碱化过程、熟化过程的

含义)2.土壤现行分类制3.土壤分布的规律性4.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土条件、过程、

属性(补充)

7.1

土壤的形成因素与过程

7.2

我国土壤分类

7.3

土壤分布的规律性

7.4

山东自然地理地貌概况与主要土类(补充)

※实验

1:

土壤剖面的观察

本章复习思考题p163

1.五大成土因素及当地主要成土过程

2.如何挖掘观察土壤剖面?

★3.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制及其标准。

4.棕壤、褐土形成条件、过程、属性的异同。

第8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明确植物的营养原理和营养特点,认识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以及施肥的基本理论,以指导生产合理施肥。

植物体的元素组成、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合理施肥的原则及植物获取养分的途径及养分的迁移方式及影响因素。

8.1植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养分吸收

8.2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8.3植物的营养特性

8.4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本章复习思考题p186

1.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及评定条件?

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2.最小养分率与最小养分

3.作物吸收养分的两个关健时期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对指导施肥有何意义?

★4.合理施肥的原则是什么?

★5.防止化肥污染的措施

★6.根外营养的条件、吸收部位?

如何提高根外追肥的效果?

7.各施肥原理的中心内容及在施肥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第9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目的要求]本章是肥料学的核心,通过学习,明确常用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及合理施用技术。

常用铵态氮肥(碳酸氢铵)、硝态氮肥(硝酸铵)、酰铵态氮肥(尿素)的种类、性质及有效施用方法。

9.1植物的氮素营养

9.2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

9.3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方法

9.4氮肥的合理施用

土壤有效氮的测定

本章复习思考题p207

1.土壤氮素的形态及转化(氨化、硝化、反硝化)

★2、尿素、碳铵的性质和合理施用

3.铵态氮肥的共性及合理施用方法。

4、硝态氮肥的特性及合理施用方法。

第10章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施用

[目的要求]本章是肥料学的核心,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磷素营养和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掌握常用化学磷肥的种类、性质及合理施用。

[重点难点]常用化学磷肥:

水溶性磷肥、弱酸性磷肥的种类、性质及有效施用方法。

10.1

植物的磷素营养

10.2

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

10.3

磷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技术

10.4

磷肥的合理施用与肥效的提高

土壤对有效磷的测定

本章复习思考题p227

1.普通过磷酸钙的特性与有效施用。

2、磷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3.在磷素协迫的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异常症状?

★4.为什么农业生产上提倡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第11章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施用

[目的要求]本章是肥料学的核心,通过学习,明确常用化学钾肥的种类、性质及土壤中的转化,掌

握合理施用技术。

[重点难点]常用钾肥:

氯化肥、硫酸钾和草木灰的性质及有效施用方法。

11.1

植物的钾素营养

11.2

土壤中的钾素及其转化

11.3

钾肥的种类、性质及施用

11.4

钾肥的合理施用

土壤有效钾的测定及钾素缺乏症状

本章复习思考题p246

1.钾素缺乏典型症状

2.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3.分析钾肥肥效滞后的原因?

4.为什么钾能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能力?

第12章植物的钙、镁、硫、硅营养及其肥料施用

了解常用中量元素肥料及硅肥的性质及施用。

本章仅作一般了解

12.1植物的钙、镁、硫、硅营养

12.2钙、镁、硫、硅肥种类及其施用技术

中量元素缺素症状

[自学指导方案]以教材为基础抓住要点自学并参考相关文献来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宽度。

本章复习思考题p260钙、镁、硫、硅肥种类与其施用技术及缺乏主要症状。

第13章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其肥料施用

[目的要求]熟悉各种微肥的性质,掌握其施用方法;

掌握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施用的原则。

常用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技术。

13.1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

13.2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性质与合理施用

※实验1:

微量元素缺素症状观察

本章复习思考题p282

★1.与大量元素肥料相比施用微肥应注意哪些问题?

2.硼、锌、钼和铁的典型缺素症状及发生的条件。

3.微量元素肥料有效施用方法。

第14章有机肥料

[目的要求]了解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有机肥料的特点、作用及有效施用条件,掌握科学积制方法和施用技术。

1.有机肥的优缺点。

2.有机肥料的腐熟特征及保肥措施。

3.常用有机肥料种类及有效施用(人粪尿、家畜粪尿、厩肥的成分、性质及合理施用方法;

堆肥的成分和性质、合理

施用方法)。

14.1

有机肥料概述

14.2

粪尿肥和厩肥

14.3

秸杆还田与堆肥

14.4

绿肥

14.5

泥炭与腐殖酸类肥料

本章复习思考题p3061.有机肥料的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比较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的异同点,并结合实际谈谈两者配合施用的优越性。

(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的理论依据。

3.秸秆直接还田的技术要点及还田方法。

★4.有机肥料腐熟过劲的初期预兆是什么?

如何防止过劲?

第15章复混肥料

掌握所涉及的概念;

熟悉各种复肥的性质,掌握其施用方法

1.复合肥料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常用复合肥料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3.复合肥料混合的原则及肥料混合计算

15.1复合(复混)肥料

15.2叶面肥料(自学)

15.3微生物制剂

1.复混肥料及其特点。

2.复混肥料的混合原则?

★如何进行掺合型肥料的配制?

3.复混肥料的施用技术。

第16章新型肥料与施肥新技术(自学)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兴肥料的种类、特点和施用方法。

[重点难点]。

新型肥料的类型、特点;

新型肥料的使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新型肥料的施用技术;

16.1新型肥料的类型、特点、使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16.2新型肥料的种类、性质及施用技术

16.3施肥新技术

本章复习思考题p339

1.新型肥料的使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2.叶面肥料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