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632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

同一人同一年度内不得同时作为丰收奖两个以上(含两个)报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第六条主要完成人不能作为本项目的验收或评价(鉴定)小组成员。

丰收奖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七条丰收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是丰收奖的决策管理机构,设在农业部,负责制订丰收奖奖励政策,指导和监督丰收奖评审工作,审定丰收奖拟获奖项目、人员及等级。

奖励委员会由农业部部领导、相关行业司局负责同志和有关农业科技专家组成。

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奖励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丰收奖的组织评审和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农业部部属三院、有关部属事业单位申报丰收奖的初评工作。

   第八条丰收奖省级评审小组是丰收奖在地方的组织管理机构,由各省(区、市)农业厅(委、局)牵头成立,负责本省丰收奖的申报、初评和推荐工作。

省级评审小组由本省从事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以及行政管理的专家代表7-9人组成,其中行政管理专家不得超过2人,并兼顾行业和学科平衡。

   第九条丰收奖评审专家组是丰收奖的执行评审机构,由奖励办公室组建,负责对全国经过初评后推荐的丰收奖进行评审,并提出获奖项目及等级和人选、团队建议,报奖励委员会审核。

   

第三章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第十条奖励范围:

国家、地方财政资助或个人、社团自行组织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第十一条奖励数量:

每次奖励不超过400项。

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约占15%,二等奖约占40%,三等奖约占45%。

   第十二条评审标准:

   

(一)一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与国内同类先进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等)参数、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效益等)参数取得系列或者特别重大进步,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为国内外同行所认可;

   2.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很强,技术普及率很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重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领先;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巨大,农民增收很显著。

   

(二)二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内同类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等)参数、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效益等)参数取得显著进步,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重大发展,为国内同行所认可;

   2.总体技术水平国内先进,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强,技术普及率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较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先进;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大,农民增收显著。

   (三)三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水平,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类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等)参数、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效益等)参数取得重大进步,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和相关行业竞争能力,为本区域同行所认可;

   2.总体技术水平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较强,技术普及率较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一定创新,组织管理水平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大,农民增收较显著。

   第十三条申报条件:

   

(一)近3年内(以申报截止日期上溯3年)通过有关部门组织验收或评价(鉴定)的推广成果;

   

(二)农产品质量符合地方、行业或国家标准,其中转基因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其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和加工品,须提交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许可证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生产、加工批准文件的彩色复印件;

   (三)具有近三年的成果应用证明,内容主要包括成果名称、推广应用单位(盖章)、推广应用起止时间、近三年的经济效益(包括新增产值、新增利税和年增收节支总额,单位:

万元)以及推广应用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推广或创新技术中的有关物化新成果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技术发明成果应附有专利证书复印件;

   2.动植物育种类成果应附有品种审定(鉴定)证书复印件;

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应附有品种权证书复印件;

   3.肥料类(含生物肥料)、土壤调节剂应附有肥料登记证复印件;

   4.农药(含生物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附有农药登记证复印件;

   5.兽药(生物兽药)应附有新兽药注册证或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6.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应附有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7.保密成果应附有同级涉密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无重复报奖内容。

已获得国家奖、部级奖的成果,不得再次申报丰收奖;

获得过省级及以下奖励的成果可申报丰收奖;

   (六)成果无争议;

   (七)知识产权明晰,无纠纷。

   推广项目的核心技术获得动植物新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优先申报。

   第十四条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一)主要完成人

   1.不超过25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2.须参加本项目实际工作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并对项目的设计、技术集成创新、示范推广、技术咨询、培训和开发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3.县及县以下基层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70%,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所占比例不少于总人数的30%。

   

(二)主要完成单位

   1.不超过8个;

   2.具有法人资格,并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第十五条申报材料:

   

(一)申报书;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三)项目工作总结、技术总结;

   (四)成果验收或评价(鉴定)证书。

地方单位牵头完成的成果须是项目下达单位组织或委托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主持验收、评价(鉴定)的成果;

自行组织推广的项目成果须是所在地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评价(鉴定)的成果;

   (五)县级以上农业或统计部门成果应用证明(项目实施区域3个县以上的,至少3个县提供证明;

3个县以下的,每县提供证明);

   (六)经济效益报告。

经济效益由申报单位自行计算,须填写主要参数,注明使用价格,并说明详细计算过程。

产量数据、推广面积、市场价格等须标明统计部门名称,附有测产验收数据;

   (七)项目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或实施方案。

   第十六条申报与评审程序:

   

(一)申报与评审工作须通过奖励办公室建立的“丰收奖管理信息系统”完成。

   

(二)省级评审小组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省申报和初评工作。

申报单位在申报时,应对申报项目全部内容在本单位公告栏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

初评结果须在本省公示7天。

如无异议,以正式文件报送奖励办公室;

如有异议,须在奖励办公室规定的申报截止日期内对异议进行甄别处理后,无异议的方可推荐,逾期不得向奖励办公室推荐。

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序,三等奖排序。

   (三)部属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单位申报工作,并以正式文件报送材料,奖励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单位进行初评。

   (四)奖励办公室对初评奖项进行形式审查。

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申报和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

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撤回申报。

   (五)奖励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由评审专家组对经形式审查合格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奖项进行评审,对初评为三等奖的奖项进行复核。

具体评审办法:

专家组对初评为一、二等奖的农业技术推广成果项目进行差额评审,未评选上一、二等奖的项目直接列入三等奖,且置顶排序,初评为三等奖的项目经专家组复核后进行末位淘汰。

   (六)评审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审结果达到会评审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方为通过。

   第十七条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最终结果由主管部长签发公布。

   第十八条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和奖励证书。

证书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奖励等级、获奖者姓名、获奖者身份证号、获奖者单位名称等。

第四章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第十九条奖励范围:

长期在农业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或直接从事农业科技示范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科技示范户。

   第二十条奖励数量:

每次奖励不超过500人,其中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70%以上,乡镇(或区域站)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量的60%以上。

   第二十一条评审标准:

   

(一)科研、教学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

   以下5条标准须同时具备。

   1.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含)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推广普及率达到50%以上,促进项目区增产或增收10%以上;

   2.获得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含)以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

   3.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

   4.示范推广重大集成创新技术和技术发明,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5.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

   

(二)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须具备上述5项评审标准中的任意3项。

   (三)农业科技示范户

   须具备以下第1、2项条件,并具备第3、4项之一。

   1.采用新品种或新技术3项(含)以上,经县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验收,产量(效益)居本县领先地位连续3年(含)以上;

   2.在划定的示范区域内带动同产业农户三分之二以上,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

   3.近5年内,获得过县级(含)以上政府、产业(科技)部门或省级以上产业协会表彰奖励;

   4.通过种养技术(品种)的自主改良,实现节本增效,经县级以上(含县级)有关农业部门认定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第二十二条申报条件:

   

(一)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遵纪守法,得到当地农民群众或行业的广泛认可;

   2.须连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含)以上,常年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在乡镇(含区片)站的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无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遵纪守法,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2.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或取得三级以上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连续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5年(含)以上,或连续在乡镇(含区片)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含)以上,常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时间在县及县以下的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近10年来无重大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

   1.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较高的技术示范水平和服务技能,遵纪守法,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2.须具备初中以上学历,获得有关农民技术培训证书;

被当地农业部门连续确定为科技示范户5年(含)以上,生产规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在当地发挥重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曾经获得过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的人员不得申报。

   第二十三条申报材料:

   

(一)推荐表;

   

(二)基于评审标准的相关证明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1.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

   

(1)连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含)以上,常年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2)无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3)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含)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因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而取得的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4)获得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含)以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出具原件,申报单位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单位公章;

   (5)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6)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提供相关项目文件。

   2.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1)中专以上学历证书或三级以上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复印件,由申报人提供;

   

(2)连续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5年(含)以上,或连续在乡镇(含区域)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含)以上,常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3)近10年来无重大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4)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含)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证明,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5)获得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含)以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6)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或领办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7)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提供相关项目文件。

   3.农业科技示范户

   

(1)初中以上学历和有关农民技术培训经历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提供原件,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2)连续5年(含)以上被确定为科技示范户,生产规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在当地发挥重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3)采用新品种或新技术3项(含)以上,且经县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验收,连续3年(含)以上产量(效益)居本县领先地位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4)在划定的示范区域内带动同产业农户三分之二以上,且对推动农业产业化(领办农业合作化组织)做出突出贡献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5)近5年内,获得过县级(含)以上政府、产业(科技)部门或省级以上产业协会表彰奖励,申报人提供原件,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单位公章;

   (6)通过种养技术(品种)的自主改良,实现节本增效,且经县级(含)以上有关部门认定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第二十四条申报与评审程序:

   (三)部属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单位申报工作,并将申报材料以正式文件报送奖励办公室。

   (四)奖励办公室对初评和推荐来的奖项进行形式审查。

   (五)奖励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由评审专家组对形式审查合格的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候选人进行差额评审。

评审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审结果达到到会评审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方为通过。

   第二十五条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第二十六条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奖励证书。

第五章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第二十七条奖励范围:

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农科教、产学研、相关组织等合作团队。

   第二十八条奖励数量:

每次奖励不超过20个。

   第二十九条评审标准:

   

(一)连续多年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生产做出显著贡献;

   

(二)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长效的合作机制,形成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技术推广模式;

   (三)带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明显提升,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四)带动当地某项产业快速发展,并形成主导产业,创立品牌或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认证。

   第三十条申报条件:

   

(一)两个系统以上的单位在基层紧密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二)合作成果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

   (三)连续合作3年(含)以上。

   第三十一条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一)主要完成人总数不超过30人;

   

(二)主要合作单位不少于3个;

   (三)每个合作单位的主要完成人不超过10人。

   第三十二条申报材料:

   

(二)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三)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四)工作总结;

   (五)连续合作3年(含)以上的证明材料。

   第三十三条申报与评审程序:

   (三)部属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单位申报工作。

奖励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单位以正式文件报送的材料进行初评。

   (五)奖励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由评审专家组对形式审查合格的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候选团队进行差额评审。

   第三十四条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第三十五条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奖励证书。

第六章异议处理

   第三十六条丰收奖实行异议制度。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在自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以材料寄出邮戳时间为准)通过电话或传真、电子邮件、信件向奖励办公室提出异议,但必须提供相关纸质证明材料。

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

个人提出异议的,需写明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签署真实姓名。

逾期提出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

   第三十七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

凡因项目内容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

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奖励等级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三十八条实质性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处理,省级农业厅(委、局)协助调查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处理程序:

   

(一)责成被异议方书面回复有关异议内容,陈述理由,并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必要时,省级农业厅(委、局)派人调查核实情况;

   

(二)省级农业厅(委、局)根据异议双方提交的材料或者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形成初步处理意见,并通知异议双方,征求双方意见;

   (三)若异议双方认同初步处理意见,应在异议处理书上签字;

省级农业厅(委、局)将处理结果报奖励办公室备案,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四)若异议方或被异议方对初步处理意见持不同意见,由省级农业厅(委、局)将异议材料报奖励办公室处理;

必要时,奖励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或者请异议双方到场答辩,形成处理意见。

书面处理意见送达异议双方后,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第三十九条非实质性异议由省级农业厅(委、局)、部属单位处理。

   

(一)责成被异议方书面答复有关异议内容;

   

(二)协调异议双方意见,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形成处理意见;

   (三)将处理意见及时通知异议双方,并报奖励办公室备案。

   如省级农业厅(委、局)或部属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该申报成果仍存在非实质性异议,奖励办公室将取消该申报成果的评奖资格,不再进行递补评选,并视情况核减相关上报部门下一轮丰收奖的申报名额。

   第四十条异议自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未处理完毕的,取消其本次获奖资格。

   第四十一条农业部及省级农业厅(委、局)不定期对获奖项目、团队和个人进行检查。

如发现有弄虚作假,即撤销其获奖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